 鲜花( 8)  鸡蛋( 3)
|
常听人说,加拿大是老人、小孩和残疾人的天堂,因为政府给他们的生活福利实在是太好了。这种说法在过去应该是真实的,加拿大人也因而养成了不储蓄、不理财,甚至是寅吃卯粮、靠贷款过日子的月光族生活习惯。
$ h* e& J% _! q/ }- h; N! S! x' ?+ M% K) O) X% @3 _! g
然而,今天一位刚满65岁准备退休的老人的哭诉向人们警示,天堂在塌陷!你靠什么养老?) o3 {- E8 j, Q I. X, c: x; v
' ]( E8 l+ y# w今天看到群里一条转发的消息,求教专业人士是否真实?内容如下:
" k/ E& {* L8 K
O' e8 U0 ~+ i; Z; X老同事今年65岁,今天哭得真伤心,全不顾及众多人在面前。她两年前打算退休,不知怎的一直不能。她从罗马尼亚来,在加拿大工作28年,在这老人院做全职护工14年,是正式雇员那种。下月要退休,因而开始办公司退休金和CPP退休金。一计算,公司退休金才300加元,CPP亦才300加元。总共600加元,不够生活。" I0 {1 \) ^8 u, W
9 T3 V. _/ Z" f! c4 V7 L j9 I
她说加拿大政府因领福利人口增加,改了政策,只有在加拿大出生和在加拿大工作40年的人方能领全额CPP,她因有2万RRSP,所以CPP亦要减少。她说她不知如何退休了。不工作,收入为零的人反而可多领钱。她后悔买RRSP,RRSP使她退休金減少。她一个劲抱怨政府把钱花在不工作的人身上,不关心工作的人。她说除了政府雇员退休金会随通货膨胀,其他上班族退休堪忧。' C+ e) |) \' D# N6 [1 w
5 O% \. i. w2 Q/ U I' F; W; ?) Z5 r一说起来,所有同事都觉得未来沒有希望。加拿大护理工作的人大部分都勤勤恳恳,许多人干两份工作,因而有6、7万一年。辛苦工作,沒家庭生话,好不容易挣得一点小钱,政府拿了许多去,还领不上福利。存的一点钱放在银行里全贬值了。老了还是一无所有。6 O c- ~7 V+ q& ]# M4 L5 I0 w
& M/ I: d8 a) v3 V" M理财专家说要会理财。为什么我们上班族上班挣的钱还要理财才能保得住?是谁把我们的劳动成果偷走?这些上班族上班有什么意义?挣得钱还要成担风险去理财?各国政府滥发纸币造成物价飞涨,反怪人们炒房子理财保值。人们为什么要炒房子?还不是钱存不住,会化为零。我们都觉得我们上班族(政府工除外)只是政府的奴隶,等年老体衰干不动了,就一无所有地退休了。大家越说越伤心,真有兔死狐悲、同病相怜之感。这些上班族忙于上班,连示威投票的时间都没有,成了加拿大真正的弱势群体,只有做奴隶的命了。# ]1 e5 {' l; I, E
7 E0 W; |, N. j2 ~3 o+ d8 h
看了这个转帖,我非常感慨。老人对现状的感受和不满我也非常理解。加拿大目前的退休制度跟中国类似,也是双轨制。政府公务员、教师、警察等是工作在体制内的,他们有未来确定金额的单位养老金Defined Benefit Pension Plan可以领取。这个养老金计划要求员工工作期间每年按照年薪的2%供款,到退休后领取的退休金有确定的金额,这就是Defined benefit的含义,这种退休金福利相当好。; C" k2 W: a$ ^ x7 z
7 m( h6 H2 J) t9 p/ i; A以我的警察邻居为例,他今年还不到60岁,就已经退休了。税后退休金(请注意,是税后!)一年超过$60,000,他日常开销根本用不了这些钱,所以就天南地北到处去旅游。他说起自己的退休金眉飞色舞,得意洋洋,觉得自己这辈子真没白干。
) E" [; ?6 d8 i z
( L5 z( k7 i4 F' Q除了政府部门,以前传统的加拿大企业也是采用同样的养老金计算模式,这种企业大多有强有力的工会为员工做后盾,迫使企业保障员工的各项福利,包括退休金。然而这种模式是建立在由企业承担全部投资风险基础上的,也就是说,退休员工按确定的计算方式领取退休金,即使大家缴纳的退休基金投资是亏损的,亏损部分全部由企业承担。这种高福利使企业的竞争力难以长期维持,因而逐渐不被企业接受。2 N" t% C8 Y1 N4 T
. _: \( t3 [8 y$ k
近十多年来,企业的退休金逐步转为Defined Contribution Pension Plan, 就是存入的退休金是确定,但将来能领的退休金是不确定的,由投资收益情况决定,亏损部分不再由企业负担。因此企业退休金近年来下降的比较明显。效益不好的企业甚至不再设立企业退休金计划。1 }* y( G7 K, Y
! d1 Q6 g- I" z5 Y$ o7 h除了企业退休金,加拿大所有工作的人员都必须参与联邦退休金计划Canada Pension Plan,简称CPP。CPP的缴纳是当年劳动收入(不含投资收入)减去$3,500之后的4.95%,雇主也按同样的金额为雇员缴纳。自雇人员则要付双份,也就是9.9%。缴纳CPP的收入有个上限,2017年的最高收入基数为$55,300,超过$55,300的收入部分不用缴纳CPP。然后到65岁退休时可以领取联邦退休金。
7 G. G1 V+ y2 Q& l) b6 l* I+ i+ e# O* D2 f8 Z# e, y
CPP退休金的领取是按个人缴费年限和缴费金额来计算的。一般来说,如果工作并缴费超过37年并且每年缴费都是最高金额,才能领到最高退休金,2017年最高为每月$1,114。加拿大退休人员平均领到的是每月$685。: ~5 }( A8 q; b" P# V+ T
$ j- I. \/ J6 v4 f* n3 j- }4 |* Y% ^+ I! m
除退休金CPP外,老年人从65岁开始可以申请养老金OAS(Old Age Security或称老人金),无论是否参加过工作。但条件是要在18岁之后在加拿大居住时间超过10年,居住40年才能申请全额,此数2017年为每月$578,孤寡老人最多每月$864。
' }1 A: A: P4 K! Z1 n' Y$ |
- f( b; y: ~6 r! M5 s3 r4 w9 O居住不足40年,但超过10年的,按比例扣减。OAS的领取金额受全年总收入的影响,如果总收入超过$73,000,就要把一部分OAS返还给政府。如果全年个人收入达到$119,615,则OAS要全部返还给政府。所以。这个养老金是主要面向低收入群体的。) K- P# S c H
4 [6 D, c" n7 o# N! @6 A
除了以上的CPP和OAS以外,如果老人所有来源的收入合起来仍不足$17,000,则可以申请困难补助GIS(Guaranteed Income Supplement)。
& M; G" }6 B+ c/ N
# I% ?; N. o9 M% G3 }7 `4 C' H% ]3 x9 h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如果没有很好的单位或企业退休金,单靠政府的退休金CPP和养老金OAS,要想有尊严地过退休生活,恐怕有点力不从心。为此,加拿大政府早在50年前就推出了个人退休储蓄计划Registered Retirement Savings Plan, 简称RRSP。
0 \, g0 S, U4 q- i" N6 h' R- H8 g% A
RRSP是政府鼓励个人给自己存储退休金的一个延税工具,它的特点是每年可以将上一年劳动所得的18%存入RRSP账户,暂时不用缴税,但在以后任何时候取出时,会连本带利一起缴税。它的基本逻辑是,人在工作时的收入会高于退休时收入,RRSP里面的钱在退休后再取出,边际税率会比工作时低,因此会少缴些税。
5 J2 t* P2 K8 ?2 L
5 L' Y8 I, n- G前面转帖中老人所说的有了RRSP收入就扣减CPP的说法我认为不准确,但老人有这样的感受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因为根据我身边人的实例和我个人的研究发现,RRSP对某些人来说可能起到的不是节税的作用,反倒有可能多缴税,因为它对应的是边际税率。举个例子,一个纳税人现在每年的收入是$60,000,应缴税为$7,900。如果他每年存$10,000在RRSP中,每年可节省$1,050的税金。20年后RRSPXX积累了$200,000退休储蓄金,20年共节税$21,000。
3 Z4 z2 @$ K2 q1 C
/ S% r* M Y+ S很荣幸,纳税人在未来20年的收入不断提高,退休后,每年的退休金加投资收入等共计$90,000,每年应缴税$21,470。彼时RRSP里的金额又必须每年取出一部分,就以取出$10,000为例,使总收入达到$100,000,应缴税为$25,780。$25,780-$21,470=$4,310,就是说,取出时的1万元要交$4,310的税,取20年共缴税$86,200,比原来存入时节省的税多出$65,200。' b: Z! R9 d8 y7 K) B
* b) a8 t P$ F5 ` I如此,RRSP不仅没有帮纳税人节税,反倒使纳税人掉进一个巨大的陷阱!' E- \2 u a1 t8 w9 X
% U) ?/ G. S$ f6 M5 {
所以,我一直在提醒要慎用RRSP的免税额度,在抵税之前先做好咨询,要从长远考虑,统筹规划。因为只有在边际税率最高的的时刻使用它,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而这样的时刻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测的。除了RRSP,还有更多理财工具可以使用,避开税务陷阱。
. E2 t! Z6 f) A" |: P
) R7 g C2 k% }4 R1 g0 L% U6 x转帖中那位退不起休的老人的悲惨现状为我们新移民敲响了警钟!我们以后能领到的公共退休金可能还没有她的多,可能根本就不够我们有尊严地活着。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只有早做理财规划,早做投资,充分利用各种免税政策、免税工具,保护好自己的劳动所得,早日实现财务自由,才是最现实的做法。
9 f6 P* ]; F# E& m& c& n# L8 t! |3 e
请准备好你的退休大餐,让公共退休金、养老金只作你的餐后甜点吧!
" X# V( A( F: k, {
1 h3 K) C) k7 `6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