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41|回复: 3

[前人字画]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复制链接]
鲜花(677) 鸡蛋(0)
发表于 2016-2-21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本帖最后由 齐山 于 2016-2-21 17:02 编辑
. ~6 {2 m/ s5 Z% M2 P3 a% l$ K
" C( x0 S& o% a4 |5 r! ~1 i9 V  H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A" v0 P: h  J
: M# ?3 T0 T, B( m
       古往今来,华人对居住环境,都有相当高雅的品味,故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谈。
7 }' X- h/ g# E( [/ N4 K3 d5 d! y) u
《於潜僧绿筠轩》( t, G; s, Q$ j0 `7 h8 q
——苏轼' u  T+ C4 `- f7 [) p' B0 l9 O- f
6 w. W, z( m9 Z9 t, Z5 s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5 ?: p* Q2 j" V/ w+ [& \, m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5 e$ j, m9 I0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5 t5 {4 X& j5 S9 j3 M, h$ d! M8 H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5 Q* T! G! }- e/ w: O2 I6 H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0 w/ }/ G+ b& G8 h$ n( f* ?; B6 x
$ a, W8 P6 z5 U3 D- O) \8 g这首诗,是借题“於潜僧绿筠轩”,歌颂风雅高节,批判物欲俗骨。诗以议论为主,但写得很有风采。表达了诗人,超凡绝尘处,有如天上仙。其天真朴拙,又像一村夫.而又有那种贵族式的尊贵骄气3 {8 c. p* r/ P
5 g5 H& c: o& Z  \& E
《新竹》
& B5 Z. e; t4 {) O' ], j——杨万里/ \& ^' ^: w) D% q
4 F! p8 M+ n* V8 B. i& h
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1 C& P  J2 ]4 O+ V5 @8 U
半脱锦衣犹半着,箨龙未信怯春寒。! K+ g: o# g; d& ~
3 z- u% \( I* {- \9 q5 T/ Q0 [
描写了,新生的竹笋,初长时的外貌形态;赞美了竹笋,不畏春寒,坚韧不拔,顽强不屈。
( F" I! p% X& m* v# m* b$ L
4 Q+ @5 Q5 u, O8 _* \' f4 j* \《送灵澈上人》
  B# u9 [9 M' x——刘长卿
8 S4 u1 ^4 n4 I+ C$ J
* G/ B! P# z4 K! ]9 J8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1 c: i4 W2 k4 B6 G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6 U3 Z# u: m8 N, D. s8 J2 l+ L" T8 O7 @( |/ p
这首小诗,记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多半黯然情伤,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和作者的寂寞心情。- }9 S# e) R  f" q- A
1 ?  s6 l# J6 E4 y( u1 ?
《竹石》; N0 [6 ?6 @$ a) E  n7 Q
——郑燮! m* W7 {1 x$ P$ a- ~/ {8 x

1 i3 L( I: X1 y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6 T2 }) h( F3 \' W( r0 t6 x+ P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 z- z0 f" j. q7 r! L; h' t
6 |; ~+ e) B/ o$ |! y这首诗的语言,简易明快,却又执著有力,具体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自在、坚定乐观的性格。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 r5 ?$ t9 r5 M& @. g- R+ N) K5 Y# G        清康熙年间的板桥,坐对纸窗竹影,铺开笔墨画起了他最爱的竹子。“秋风昨夜窗前过”,他看见清风在竹叶间穿行,看见竹子摇曳的样子。板桥画竹有“胸无成竹”的理论,他画竹并无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直接取法自然。针对苏东坡“胸有成竹”的说法,板桥强调的是胸中“莫知其然而然”的竹,要“胸中无竹”。这两个理论看似矛盾,实质却相通,同时强调构思与熟练技巧的高度结合,但板桥的方法要“如雷霆霹雳,草木怒生”。 板桥这幅《竹石图》,竹子画得艰瘦挺拔,节节屹立而上,直冲云天,他的叶子,每一张叶子都有着不同的表情,墨色水灵,浓淡有致,逼真地表现竹的质感。在构图上,板桥将竹、石的位置关系和题诗文字处理得十分协调。竹的纤细清飒的美更衬托了石的另一番风情。这种丛生植物成为板桥理想的幻影。板桥的竹子,连“扬州八怪”之首金农都感叹说,相较两人的画品,自己画的竹子终不如板桥有林下风度啊。
+ }: l2 a0 \2 R3 U
" p0 V1 [  M  x9 L《竹里馆》
  m7 x# m/ o+ u4 ?3 }2 d7 U——王维0 z# @9 b% f; Q6 f9 K
% L. _+ S( f4 T. Z1 d8 R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 [/ ~( D- q$ E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9 a$ J, i; S2 d0 o! T: ]& c! ]- c. P# V' J
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独具匠心,妙手回春的大手笔。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 h4 N! N0 `+ _$ b/ Y1 u) O
% o: d  ^% ~2 K$ i' K8 ?+ f《初食笋呈座中》, C+ d* |' Q$ F! l0 b6 Z( D$ ~. |
——李商隐  s; M* v: U  P- B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 |) e7 k; }4 i1 _' V+ r9 l.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金。$ W& ?5 ^/ x1 h- s: j$ i. `

( L4 X" }2 L( F* Q+ ]$ L$ Z李商隐一生困顿,郁郁不得志,加之他的多愁善感,在诗歌创作上,总是要表现出那么一丝忧虑,或出之以典故,或结之以意象,来取得“深情绵邈”的审美感受。而把握他这种“先期零落”的忧愁意识,也是欣赏李商隐这首《初食笋呈座中》乃至他全部诗歌的钥匙。

8 m+ }) D& C# R; s+ @/ H7 `
苏轼画竹.jpg
苏轼画竹1.jpg
苏轼画竹2.jpeg
郑板桥《竹石图》.jpg
郑板桥《竹》.jpg
黄均 国画《竹子》.jpg
鲜花(67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6-2-21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均(1914-2011年),号懋忱,祖籍台湾淡水,福州候官县台江圣王庙金墩街人,1914年7月6日生于北京。著名工笔人物画家、美术教育家。黄均自幼酷爱绘画。新中国成立后,黄均先后担任中央美术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1987年2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他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古都书画研究院院长、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中山书画社顾问、东方书画社顾问及中国口岸协会书画研究会顾问。1985年加入北京市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为盟员。2011年10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鲜花(269) 鸡蛋(0)
发表于 2016-2-21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最爱!
鲜花(67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6-2-21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wangren 发表于 2016-2-21 19:232 f3 c' u' `) D9 e4 n8 |1 V
我的最爱!
' q2 b1 [  p" s/ e+ q3 o0 g  r2 C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2 09:31 , Processed in 0.132887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