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v* v; z( z& j+ ]+ b
& H0 n7 ~- G* D; H! I% c
人生是一场戏,这个意义很深。佛法的核心是什么呢?是般若。佛在《心经》中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讲的是真空妙有的真理。“色受想行识”叫“五蕴”,五蕴包含一切法。一切法也可以说是有,也可以说是无;从相上讲都是有,从体上讲都是无。 4 H8 M0 n# w/ y7 Z8 N+ u: N; T' @4 s; u+ Q# N2 O h
还有一句是“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莲花生大士也讲过:“见解比虚空高,取舍因果比面粉要细。”这里讲的也是空性。但是很多人都误解了空性,一说“空”就认为什么都没有了,一说“空”就认为什么也不用做了。不是这样的。这个“空”离不开“有”,但按照我们凡夫的思维方式去思维,这里存在矛盾之处:诸法究竟是“有”还是“无”?或者“有”,或者“无”;也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无”,看似是一种不合理的说法,但这是一种超越的境界。说有也没有,通过智慧去观察,找不到一个本体;说没有也有,善恶因果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1 `3 [* O/ @ w# i! }
0 X5 {6 [( {: a2 `6 M& P3 C) h
这样的真理,可以用演戏来比喻说明。比如一个好演员,他要演各种角色,有时候拍战争片时要演打打杀杀的场面;有时候拍爱情片时,要演相应的场景。但他不会假戏真做——内心不会有真正的怨恨,也不会有真正的贪爱。他知道自己是个演员,知道自己在演戏,但一个好演员在表演时,就跟真实发生的事情一样,就要这样。8 ? w% p! x( l5 H' k
3 ^% |! r& V/ N 我们在生活工作的时候要非常认真,非常规范。但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去执著,不能太在意,心态尽量要放下。刚才我们说那个好演员,能演好某个角色,但他不会受影响,因为他能把握。为什么能把握呢?因为他知道自己是演员,是在演戏。我们也都是演员,都在演戏,但是一定要把这个戏演好。4 W. }$ ^0 S. I: ?(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