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43|回复: 0

太极拳讲座(一)

[复制链接]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06-9-19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总觉得板块缺道教的东西,有时间打算写点,这个我还真明白点儿,因为道教不像佛教和基督教那么玄乎。
+ E6 M, k( f" h- ?$ M3 I  j
& {$ C) F" J' o1 G. |& g太极拳和道教关系很大,可以作为入门,因此把自己以前写过的东西转过来。凑个热闹,也希望有道友、拳友交流。不信道的朋友,完全可以看作体育文章,因为道,本来就与别的教没什么冲突。5 t6 |6 ?& p# L3 U; Y5 [
% U6 L7 `- C0 v1 F
本文首次发表,欢迎转贴,但请通过爱德蒙顿华人社区通知本人- p( P5 y" Q& M) _: o2 V& \, v
; p: x5 l9 l7 M9 H. \2 h
太极拳是一种技击术,换句话说,就是打架的本事,现在先简单说说技击术。
& z3 J0 p; G- \, a5 [
7 J8 ]/ {! ~6 P2 Q" H4 S各种技击术都离不开三个要素:方法、实践、素质。不同的技击术对上述三点各有侧重。, X2 n( m& ^  {3 Y; W7 t/ a1 D7 |, J
! a+ g* o/ M& l2 q6 K$ d
侧重方法的技击术:主要是军事武术,例如侦察兵的“捕俘拳”,总参军训部发布的“徒手格斗”教程、电视节目“教你一招儿”,南斯拉夫的“瓦尔特拳”等都属此类。特点是通过掌握方法达到短期提高技击能力的目的,但是达不到最高水平,初学者往往到用的时候感到事与愿违,“招”不好使。还有一种“街头技击术”,是军事武术的变种,在掏包的小偷中流传。例如军事武术中的“拉颈打膝”(出自泰国拳),是拉住对方脖颈下按,用膝盖撞击面部,街头技击中演化为揪头发下拉,再用拳头来个“通天炮”;军事武术中的“卡喉”,是用八个手指控制颈部,两拇指向内卡压喉部,街头技击演化为两虎口用力内压,俗称“掐脖子”。! U+ w' V$ b$ W5 `- l" V
& D% E% a7 o  p0 S0 {# S+ V
侧重实践的技击术:又称体育武术,最有名的要算西洋拳击,另外还有自由搏击、泰国拳、柔道、空手道、跆拳道以及各种摔跤术等,特点是通过实战提高技击能力。
" q3 w. x0 O& Z4 B. ?9 u, s; e$ X5 R0 q( x
侧重素质的技击术,主要是中国武术,分为兵刃、拳术,因为不同门派一般以拳术划分,所以也可以理解为不同门派下又分为兵刃、拳术两种技能。这里,不讨论兵刃。
& K3 y2 _; _% E6 q4 T
2 w& q/ J/ O" E+ |8 j6 e拳术门派众多,大类一般分为长拳、南拳、太极拳。中国武术侧重素质,导致不能活用方法的人认为中国武术是“武舞”,不实用。对这个问题看法不一,这里谈的是我的个人看法。3 z% G& E5 c6 K' l2 b( B

8 a0 p5 r- G5 i: p+ n8 q中国武术通过拳术锻炼,提高技击素质。传说中,有很多师傅让练些与技击无关的事,徒弟不知不觉练成了奇功的故事。例如王重阳,练了多年功夫,还不知道自己打架利害,下山一出手倒了一大片,才知道自己是能人。
/ w/ T8 b: C; V4 j( F2 ?8 `, R# p
( [) A4 U& H5 s) a9 A. M+ J3 r民谚有“好武子不如好戏子”之说,是说戏子的功夫不可小视,尽管他们练的不是打架。
2 |+ Q7 p  e1 d. X; B" T# |4 i5 k/ {1 m& O$ w) \/ F5 D
李小龙原来是练咏春拳的,后来打遍天下无敌手,自己觉得中国武术花架子多,不实用,创造了一套截拳道。挺不错的。但是,这个道他自己用好使,却没教出什么出奇的徒弟。其实,他的技击能力,还是来源于练中国拳时练成的功夫。
5 l- }9 K& X7 {3 q  Z
4 ]8 t. M) R2 f2 {, X/ a中国武术更重视实战时的自然反应,而不是事先准备的方法或练成的技巧。例如,西洋拳击有直、横、勾三种基本拳法。中国武术,凡是打击头部的,一律叫“电炮”(老一辈称为“炮儿拳”),这“电炮”,灵活快捷,见缝就钻,无有定法。说白了,就是“乱打一气”。似乎不太好听,然而,“无招胜有招”,却是技击的最高境界。当年霍元甲打俄国大力士,电视剧演的很复杂,其实,据目击者回忆,当年霍大侠,就是“上去一顿电炮儿”,把那个奥楚灭洛夫打懵了。
9 W9 D. g) z  t: J7 \, E+ M% R9 W! E9 }7 d- X8 S3 y! H9 _! ]
中国武术之所以有“功夫”的别称,反映其重点在于提高技击所需的素质。这个素质,除了力量和速度之外,还有很多更重要、更复杂的东西,包括很多方面。
7 c  O0 d  P! K+ P9 c: _3 n
5 y8 F& I8 Q$ e( E$ l- Y. I按所要提高的素质侧重不同,中国拳术分为内家拳和外家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 {6 n* X9 M$ J/ |6 B1 y9 _, a- @
, M2 w# n% v+ E; P! i插句题外话,现在大家在电视节目中看到的“武术散打”比赛,源于六十年代流行的“拳击加脚”,又加进了泰国拳、蒙古摔跤术的某些动作,与传统武术并无很深的渊源。这个“散打”,并不是武术各门派自有、独特的“散手”。
5 T1 l! z5 u! i- k8 L  N1 E/ U( [& q: ]/ `# q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内家拳。; r: [; |8 f8 X0 w7 G8 S
2 [9 J9 u$ G; G* l
说到技击素质,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力量和速度。但是,举重运动员、短跑运动员的技击能力,并不象人们预期的那样高。最优秀的拳击、搏击运动员往往不是那些出拳力量和速度的纪录保持者。
+ J: f4 Y9 b2 o2 c* P) y4 D  W, ]6 L; R7 Q$ {+ @
下面说一下内家拳所重视的技击素质。不想全面论述,算是举例说明吧。有想学拳的下面的内容要仔细看一下了,这和后边要说的太极拳动作要领有很大关系。- T5 b; g" P& K4 D5 ?# Y& t. R

5 B5 i9 j6 t8 Y. ]3 t8 M平衡$ [$ F7 V' Y1 R6 Z2 j3 s

( v) _" F: U, S! k. R先说一下内家拳理中的“势”。击倒对方,往往是一瞬间的事。如果我们把这一瞬间用慢镜头回放,放慢到一个小时,大约是下一盘棋的时间,我们会发现,技击如同下棋,取胜是取得优势、扩大优势,最后“将死”对方的过程。
. H" ~, ~; c( x; x( O- N# |6 O1 O  k' H3 s
内家拳理的“势”,说的是搏击双方的位置关系和状态。优势的一方叫做“势顺”,劣势的一方叫做“势背”。
9 J7 i0 d2 z5 \
4 e. o5 Z3 |% r6 v* [下棋,不能一下子谋求将死对方,而要从吃一个车、一个马,甚至一个卒子开始。在技击中,把这个叫做“取势”。
1 C* g( {9 d' S$ P0 ]$ {0 U1 V- l% G' v/ s. j0 W
在“势”中,平衡状态很重要,平衡不稳的一方,动作失准,在没有恢复平衡之前,丧失了攻击和防守的能力。
* X% ^2 \+ r2 x( r: |+ k! L5 j' m) y' l' T4 }
保持平衡、迅速恢复平衡的能力,与大脑皮层、神经系统有复杂的关系,在医学上是判断衰老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通过锻炼增强。练太极拳的老年人,平衡能力强,在雪地行走不易摔跤,是练拳的一大收益。' g1 v& |. Q* [% V
4 @8 |3 R. |/ [7 r8 C
平衡也与科学的运动习惯有关。有个足球教练,队员要求他把动作做慢一些,以便看清楚。他发现,他的动作慢不了。原因是,他的动作,中间有很多不平衡的“点”。这些点从技击的角度看是非常不利的。没经过锻炼的人,对迎面而来的拳头,往往是身子后仰躲避,破坏了平衡,不利于反攻和防守对方的后续攻击。
4 z3 u) o& x+ e: D! v* Z7 ~( L8 m' Z8 S; S
准确的空间感和反应
* M) E% L0 N' U$ C
- C6 M. n1 u5 x1 Y' s& K% Q看见一个东西,对它的位置、距离判断,各人的准确程度有很大差异。面对变化迅速的技击场面,打出一拳,要经过,眼睛把光信号传给大脑,大脑做出决定,例如,打他的鼻子,向神经系统发出相应的指令,神经元把大脑的指令传送给有关肌肉执行。这一系列过程要在一瞬间完成。这要求一个健康的系统。很难设想,一个患有脑血管粥样硬化的人会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
, [" A7 r) f* Q' c& @5 O6 }5 E5 |* t3 K3 \
技击家发现,技击最大的素质,实际上是健康。两个动物相斗,显然是健康的动物胜算大。( _- l4 I( @2 L, {
0 h0 z# U) K& k; m; a' A/ N0 ]6 u4 F
杨露禅在火器出现,技击在军事、政治上的重要性降低的社会条件下,结合医、道创立了杨氏太极,从技击转向健身,提出“佯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但是,其技击作用并没降低,他本人获得了“杨无敌”的称号,往来与王府教拳,树立了健身、技击一体的观念。
6 |# }+ l6 E; y  T+ z9 x/ }* W+ @# u$ L
内力: e5 j- z) ?  E' X+ c% Z

' A' J( [; y, W, }' {! z内力是客观存在,不是金镛们编出来的。各种内家拳无不讲究内力。对其解释个有不同。下面尽量不与多数人掌握的科学知识冲突,说一下本人的理解。
; d! n3 J& D7 S! n  U; A0 r; {+ ]$ k
( A! t  L! }- d/ M" X$ R# y. H内力,相对于普通的“拙力”,是通过专门锻炼获得的。内力有以下特点。
5 Z' @4 d! f# j: d" g! q6 ]% N! b9 U) f- o) S) |
放松状态下发的力。人的力气,古人认为,与血液流动有关,叫做“血为力之母”。从物理上分析,力的源泉很难解释,类似液压机原理,似乎除了血液流动,也没有别的了。然而,人在放松状态下,毛细血管导通,有利于血液的流动。这与人们用力时肌肉处于紧张状态矛盾。
; k8 O- p/ b  [( x  M; C, \. z2 ]* F5 Z, ?3 z0 b& y# [
远古时代人们从事狩猎,遇到大的猎物,是最需要用力的时候,这时候,面临危险,精神紧张导致肌肉紧张。紧张,成了用力的伴随条件,造成了不紧张使不出劲来的习惯。通过锻炼,使人在放松状态下发出更大的力,这就是内力的出发点。% _3 x0 E8 G; _- _

( m+ o: A, ~/ T完全放松状态下发力,有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非一日之功。太极拳从消除不必要的紧张入手。例如,人在起瓶盖儿,或者用钳子夹段铁丝的时候,面部肌肉的“咬牙切齿”就是明显的不必要紧张。" E, Q' \" C: C: I6 w9 O

* |/ r* S$ Q4 H* q关于气沉丹田; T6 J1 p& S# z% y: Q
! n) N9 }/ X0 l+ Y
内力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讲究协调,例如,手向前推,要使转腰、蹬腿推臂各力量协调一致,形成一个合力。发力靠肌肉,然而肌肉是软的,不能有效传导力。力是靠硬东西,骨头来传导的。就像人们利用竹竿打枣,通过竹竿把力传到树上。
& [3 C4 C  I6 Z. Y5 B3 `
  R( \3 a- O4 U- ?. h8 e" s! ?) E四肢骨头较长,较规则,导力性能好。骨盆、胸部骨头比较零碎,导力性差。腹部没有骨头,造成靠脊椎完成把下肢力量传导到上肢的不合理现象。从物理角度,人们需要在小腹内部有一个“坚实点”,这就是丹田。丹田充满气,就可以导力了。铁匠抡锤时,深吸气,举锤,然后“咳!”的一声把锤打出,利用气在丹田位置建立的坚实点导力,力气大、推迟疲劳,又可以防止腰椎受力过大受伤。
  j5 H3 ?- I+ q  l+ G8 x) @" Q! y" w+ Y% M
[ 本帖最后由 扁舟 于 2006-9-19 17:25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5-4 03:36 , Processed in 0.17738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