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橄榄树: Z2 \( B) S# p* r2 b0 D
" F7 r$ x' I& P' I3 E在多伦多的华人超市,华人理发室,华人车行,华人帮助机构,现在都有许多免费的华人报纸和杂志,打开那些新出炉的小报,满眼尽是房产广告。什么东西一多,就让人眼花缭乱,我经常不知道该拿哪些去看,只好挑我熟悉的老字号翻翻。我不是经纪,对房市的了解,大多是从房产广告那里得到的。 8 y9 t8 h, {0 W9 H1 h" }+ |
6 W1 I+ l# b+ t' c" c
) L7 n& E. d' ^2 x/ U
1 p& B& O5 f" n# k那天去做头发,小发型屋里坐满了人,我只好找最边上一个椅子坐下去,随手抓起一张报纸,印入眼帘的又全是房产广告。其实,我一直关心房产,从来多伦多的第一年开始,就对房产颇感兴趣,只是,当时既没有资金去炒作,也没有勇气杀入房产经纪这一行。但我知道,这么一个移民大国,房市代表了一种经济走向,做为小老百姓的我,活在这样一座被房地产带动起来的城市,未来会过得怎么样,与房子有非常密切的关联。
: W, W* B' E( d* [- x; B. n0 j6 R, X6 k) E4 O
细读着那张报纸上的房产广告,心情很难保持平静。满眼里,都是五六十万以上的房子,三四十万的,都是好地段的糠抖,二十几万的,不是小的可怜的公寓,就是明显没有发展前途的旧拍文,更让人心跳的是,一个两百多万的独立屋,并没有好到令人心动的程度,标价的前面,偏偏还挂着个“仅”字,两百多万这个价格,还是仅叫两百多万,好象卖家在痛苦地割肉,而我们竟然是没有能力去捡这块肉,然后吃到嘴里!我们穷得连弯腰拾钱包的力气都没有了? 3 i4 j* d5 a# y( X1 S# D M
f! W4 Q# A+ g! \) C! e
# \. Z# E- ?; ]' t, v' a+ j十年前,一起打工的同事老公是做地产经纪的,当时,听她说,她自己刚买了个十五六万的小平房,那时候,十五六万的房子我还没有敢想呢,她说, 现在要买,好地段的不多了,想动手,得从速啊!我查阅着当时的房产广告,好地段的房子,果然都不只十五六万,基本都要二十万左右。 % {2 d6 k* z0 E. p* M+ G
( O9 D. ^7 A- c" M. Z2 q
她的话音没有落一年,房子飞涨的速度,就快得让人无法适应。当我们终于决定买房的时候,二十五六万的房子也很少了。那时候,我看房地产广告,还有不少二十三四万的房子在卖,不过一打电话去问,都回答卖掉了,经纪带着我们去看的,都是二十七八万的房子,我对经纪说,就没有二十万出头的房子卖了? & T% |8 o$ V& |% A
# k6 C; @- e& X8 D6 ^因为我坚决不肯买糠抖,当时好地段的房子,几乎没有二十万出头的了,经纪为了满足我的需求,还真带我们去看了个二十万刚出头的镇屋,黑人屋主,面积小,地毯上脏得不能看,我们只待了两分钟就被吓出来了。经纪说这就是二十万出头的房子,每月还有管理费,在这个地段,没有比这个更好价钱的了。这时候我才知道,广告中的价格,比实际的还要下浮一点,据说,这是经纪们吸引买家的一种方法。
" v* M1 w3 I+ k5 P, G- |" L3 b0 L7 z( ]. v1 z" p
一想到要住进这样的破房子里,还要每月付给银行利息,付给物业管理费,心里就有说不出的委屈,我不能每天眼一睁,就背着债忍受如此不堪的环境。于是继续努力拼命打工挣钱,期望有一天,能买个象模象样的家,谁知道,房市飞涨的速度,比我们存钱的速度要快多了。
( E# h7 e% g d( U0 G' ~; m3 F
6 A) R1 O9 D3 N; C0 X1 ]有那么一天,我和家人在超市的FOODCOUNT吃饭,喊家人拿小勺纸巾的时候,家乡的口音被同桌的一老乡听出来了,在这里老乡遇老乡,绝对两眼泪汪汪。很快两家人就热络起来。他们比我们年轻,当时小孩子还抱在手上,我们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房市,她随手抓起手边的一张报纸说:“你看看,你看看,我刚买了半年房子,我们区的房子就涨上去了,这种半独立屋和我家的房子一模一样啊,比我买的时候涨了三万啦!” 她当时两眼放光的样子就象刚刚拾到两块大金子。 8 N6 }# H+ I3 {
- d( R3 ~1 k% ~, g9 {' E1 f
而我就象打蔫了的豆牙菜,十分绝望地说,“哎呀,我们还没有买呢。” 她很担心地看了我们一眼, 坚定地说:“能买,赶快买,不然以后,不知道会涨成什么样。我告诉你,三年前,我们看到一个独立屋,二十七八万,没有胆量买,现在同样的独立屋都四十多万了,我们只好买半独立的,结果半独立的都要三十万左右了,你要是再不动手,更待何时啊!” 她说着又拿起报纸上的房产广告给我看,指着那些房子一个个读给我听,分析给我听,告诉我哪一种能买,有什么潜力。我知道她是个很热心的人,因为是老乡,她很希望我能和她做邻居,所以尽力推荐我去她所居住的小区。
2 E/ e8 f% I& `% B) e9 z9 U# P/ r( t+ K: y: p
+ m& D1 n c! A
我们被她说的压力很大,心情颇有几分烦乱,回到家里,房东劈头来一句,“你们早上走的时候,厕所的灯忘记关了,下次不要忘记哦!”天哪,厕所的灯本来就微弱的象鬼火,开不开有很大的差别吗。我终于无法忍受那种寄人篱下的日子,大着胆子买了个COZY 小屋,背了一身的债,每天上班,敬业、勤奋,就怕被老板炒了尤鱼,房子会被银行收了去。
6 K& a L- K* o* [/ R' p! |4 K; ]3 q1 ], H% K
5 a3 A* z- w$ ^2 o
天天闷着头努力奋斗,受了委屈就想到挣到了小屋的一块砖头,于是坚强地把眼泪当作保湿皮肤的工具。这样奋斗着,奋斗着,头终于抬起来的一天,房子是付得差不多了,房价也比原来的翻了一倍,但,当我们傻呼呼的把钱放进一个房子的时候,很多人早就炒楼花赚了好几笔了。
* h( i# X! G5 y* d# T) ^5 x) V) W# K# s( V" t3 R' Q) R
人,都没有前后眼啊,难怪人人都说,给人打工不如炒房产,早知道,自己也整两三套多好,这时候卖掉一套多棒,一辈子不用打工了。把这个想法跟银行工作的朋友谈了谈,他答:“ 有也不要卖,留给下一代,不信,你看看房产广告就知道,未来,你能买得起的房子,没有几套了。” ?; A( V( B% C5 y+ `# l4 V# d
/ w: b) J5 q) L0 p# K- ?( _* `
" Z# i1 ~& I& w* d6 p$ s. r你不卖他也不卖,难怪多市的房产泡沫难以洗干净了,我们的下一代,要工作几辈子,才能还清房贷呢。6 l3 _! r* y3 x8 i5 g*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