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黄运荣0 y( `& W6 `* r* I
" l* `2 n# k$ M% ~% p; M( O
大洋彼岸的加拿大,是一个天主教和基督教教徒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然而,加拿大人对圣诞节的庆祝却远远没有中国人的气势,甚至不能大张旗鼓。老陈是位来自上海的技术移民,10年前来到加拿大后很快找到工作,而且在主流的大公司里上班。这家公司的老板十分体恤员工,一年之中组织不少活动,与大家同乐。 % t8 @5 L1 x: O/ b, I1 O
+ \' r5 I% M: F
# N* [( ]2 v# e n& t, B% W4 \
其中,圣诞聚餐活动是该公司的重头戏,老板请来唱诗班来唱圣诞歌曲,请来圣诞老人和大家合照,更为每一位员工及他们12岁以下的孩子准备一份圣诞礼物。虽然自己不是教徒,但来自海派都市的老陈一家都十分喜欢有着浓浓宗教气味的圣诞节,孩子们更是期待着与圣诞老人的合影。 - 多伦多 51 网 不过,据老陈介绍,他们公司的圣诞聚会近年来越来越难搞了。因为员工的族裔日渐多元化,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矛盾也越来越多。今年,就有同事要求照相时请走圣诞老人,只留下汽球,彩灯和雪景的布景,因为他的文化里不信这个圣诞老人。 ! L1 d, \7 O$ P' h
0 y/ v1 j- m+ z& c* ^
* p* t" y+ K7 o4 t, J' I4 |6 y& z
老陈还说,过去在公司里逢人便说:“圣诞快乐!”可谓礼多人不怪。“不过,这两年讲礼貌也要看对象了。一不留神对其他宗教人士说圣诞快乐,可就会闹出政治问题了。”老陈的公司近年来一律将“圣诞节”(Christmas)改称为“节日”(Holiday);“圣诞树”改叫“节日树”,“圣诞快乐”改为“节日快乐”。
) A2 z- C6 G" Y. i
2 @: x% E! f+ u1 J9 k$ \: v但老陈仍心有余悸,为了安全起见,他甚至连“节日”也不提了,免得出现“文化冒犯”。因为真的较劲起来,这个“节日”仍然是基督教的节日。还是政治不正确。
# T1 s4 H2 r% O6 _+ r
: n& c" R! N# ~) i民间尚且如此,加拿大官方机构更更小心了。加拿大的政府要员,虽然自己是教徒,但对外也绝口不提“圣诞节”。上至联邦总理,下至省长、市长及市议员,清一色称“圣诞节”为“节日”,“圣诞祝贺”叫作“节日致意”(Season'sGreetings);有些政府部门更明令禁止在办公室挂上圣诞节日的装饰;过去温哥华地区曾有公车打出“圣诞快乐”的标语,也被人诟病,指其“政治不正确”……
2 w3 k1 M0 I: \+ ^ A; I8 v. `; O4 J( k* |1 m \8 {
?4 W% h* ~1 z: }' R
不是说加拿大是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吗?怎么竟容纳不了一个“圣诞节”呢?令人感到讽刺的是,其原因也正是这个多元文化国策。有人认为大肆庆祝圣诞节,是对其他宗教信徒的冒犯,既要多方兼容就不应突出一点。在这“政治正确”的紧箍咒下,圣诞不能快乐已经有30多年历史了。( ~8 ?0 ]* ~, Q( g
4 |0 y* B0 u# d* { K' O" o9 ?6 W' F
其实,加拿大之所以订立多元文化的政策,是因为主流文化太强大了,为了让其他族裔的宗教和文化能够得以在加拿大保留和发展,才对那些不听话的“猴子们”订下政治“紧箍咒”。让主流包容非主流,多数包容少数。而从这几年的发展态势看来,倒不是主流不能包容非主流,而是少数不能包容多数。' X8 Z& |0 v2 G g, ]4 k5 C
+ B8 [$ e. H) C ~6 ~+ P( x
兼容的前提是互相尊重,主流的强势文化都能放下身段,非主流的文化更应该学会尊重当地固有传统和习俗。要包容并存,就应该每个宗教节日都加以大肆庆祝,而不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政治这东西,水至清则无鱼。 ; H- u$ W5 ?: `' n+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