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谈海4 {/ p6 h8 C9 v8 c4 p% p! k
% g, w3 t5 t4 t, u# q$ T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将分别于2013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已经开始行动,发起万众同求回国自由与海外侨胞证行动,该行动至两会闭幕结束为止。多伦多华人社区对发海外侨胞证多持支持态度。
3 D6 F# c( G# e ^" z/ J# \+ f% ?* T3 |# W/ _: ?' D+ I
) h) N/ s9 Y4 W
“海外民间呼吁回国30天免签证发起人”矫海涛说,他希望海内外有识之士广泛参与,就大陆移民回国自由、颁发海外侨胞身份证发表意见和评论。目前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在网上进行民意调查。详见以下链接:http://topic.uschinapress.com/qmz/ + |& G) O* Z9 Q2 v% {: I+ ~6 V; k' @
- [: M6 |2 @' K# n$ f I
4 H) c% |! P4 K* `. k$ W4 T) J7 H9 V: P& K
早在2012年两会前夕,美国华人就关于呼吁中国政府发放“海外华人身份证”向两会代表发出建言书,建言书说,值此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两会隆重召开之际,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暨其他海外华人团体共同郑重呼吁本届人大和政协把“发放海外华人身份证”一事纳入两会议题,并促成其早日实施。这份建言书同时附上136个华人团体和个人的签名。
; E+ n# }1 u+ h9 D* g2 P! M# v! J0 K7 v- R( p) C e3 k
海外华侨华人一向有回馈故土,帮助祖(籍)国的传统。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海外华人世界快速成长,在数量上和影响上也产生了质的变化,五千万海外华侨华人对祖(籍)国在文化交流和宗亲认同上产生了日益增强的需求。同时他们也一如既往,为中国和世界的交流献计献策,出钱出力,为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尽管加入外籍的海外华人已在所在 国落地生根,但他们依然由衷地热爱祖籍国和中华文化,并且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联结不可或缺的牢固的人文纽带。
$ Z8 t' |# b4 k x# ^. P Y+ g3 W) z5 ~! W6 e
我们看到,中国政府近年来在方便海外华人来往祖籍国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和改进,并在积极探索如何加强海外华人对祖籍国的认识、交流和文化认同的新思路。然而,这些努力和措施仍然不能满足海外华人日益增强的需求,实有必要根据新的形势进行调整和改革,作出海外华人期待已久的政策创新。 / G/ \/ N6 g( M( N/ ^; a1 B
% f6 G9 d0 O r* ]5 y) A/ S
以世界其他国家的相关法律政策作参考:近年来印度,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以色列,爱尔兰及拉美诸国在吸引和方便侨民回国采取了许多做法-从恢复或采纳双重国籍到为其侨民发放不同种类的身份证以及提供签证方面的优惠,不一而足。其中印度的做法尤其值得借鉴。印度和中国同为人口大国,其海外印裔人群的状况与 中国海外华人情况很接近。印度政府为吸引和方便众多的海外印度人士和其后代回印度访问,工作和生活,增强印度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全球竞争力,从1999年到2006年间数次大幅度调整和修改相关政策和法律。印度政府给原来持有印度国籍的海外印度裔人士发放“海外印度公民身份证”(Overseas Citizen of India Card),以及给在海外生长的有印度血统人士发放印裔身份证(Person of Indian Origin Card), 给予他们长年甚至终身免签,以及享有除政治权利之外的印度国民待遇等,一举解决了印度和海外印度裔人士间相互的多方面和多层次的需求,创造出一个在今天全球化环境下双赢的局面,在海外印度社区广受欢迎,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政策的制定不仅是文化血缘的考量,更是全球化趋势下的明智选择,值得中国政府考虑借 鉴。 2 ^9 |. o7 k! j8 K6 L/ m+ K# P* w ^
3 _ z/ i1 _3 j5 w+ I3 J. M# S: y0 ^我们认为,当今的中国已经完全具备条件,向外籍华人发放这种不具有双重国籍性质的海外华人身份证明,以满足大量海外华人回祖籍国探访,工作和生活日益增加的需求,培育海外华人和后代与祖籍国在语言,文化上的传承,族裔上的认同,稳固与加深中国与世界各地的密切关系; 而此举更人文和深远的意义是, 把海外华人的宗亲血脉和故土情怀, 以这种最富有人性关怀的方式, 紧紧地结合在了一起, 必将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在对大量港澳台居民发放了行之有 效的“回乡证”和“台胞证”多年之后,为已入籍他国的海外华人发放身份证明在经济、文化、政治、法律和国际关系上讲不仅是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 9 Z+ \$ e$ n+ a) m1 I
; m' Q5 k( N5 C) M! J
我们在了解各国侨民政策和广泛征求海外华人民意的基础上,形成上述意见,并希望能通过这封呼吁信,表达海外华人的心声。正如美国侨报社论所说,改革海外华人签证和居留政策,是有效实施国家的“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的必要措施,也是维系海外华人文化及发展纽带的有效办法,大力推进如此利国利民、创造多赢的好事,正当其时。 % \; X, f. Z; s8 O0 e' _
- y+ c" s( Y1 P0 E; ~ G& @6 E; V
, Z9 T# p5 J s2 N/ J; c" R$ w+ j矫海涛说,XX十八大以来,海外中国大陆移民高兴地注意到,国家已经放弃“海外华人”、“海外华社”等带有中华民国色彩的称谓,改称五千万“海外侨胞”和“海外侨社”,朝着消除海内外民族割裂,承认海外中国大陆移民是中国人的正确方向,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进一步落实党的侨务政策,尽快出台《关于颁发海外侨胞身份证的规定》,事关重大。 / Q( u& D9 k* `) a+ y& u
0 v2 N( ~. M" B5 C
; T* s3 I6 i! @+ d" k( D- ?$ V多伦多社区与文化中心行政总监钟新生曾在2011年9月以中国全国政协海外列席代表的身分,向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提交了一份建议书,提出了设立外国人永久居留制度来代替双重国籍的构想。2012年3月,钟新生以海外列席代表的身分参加了中国全国政协会议,他在会上口头提出希望中国政府放低中国绿卡的门槛,并同时出台类似海外公民证或海外华裔卡的政策,以此承担双重国籍的部分职能。当然他作为全国政协的海外列席代表,只拥有建议权,没有提案权。 ! h! N' w$ h6 n/ n( V& P: r
8 P; ]. y) `5 {多伦多华联总会主席魏成义表示,因工作关系,他每年在加中两地往返多次,如果中国政府能向海外侨胞颁发侨民证,将给他们回国带来很大的便利。
; L* Z6 Z( O5 K- Z7 z& ?" W# K a( _" K
华联总会副主席杨宝凤说:中国人在加入外国籍后,与外国人并不相同,因为中国仍是我们的祖籍国,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和感情是不会改变的。她希望中国政府能考虑海外华人的诉求,为他们回国提供便利。
" B+ R- k7 P6 |! m! R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