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95|回复: 2

(转帖)美文+美食:童年的食物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7-28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童年的食物
3 L, ?7 {# U0 N+ c  j. C3 V! ~- Z9 s' N) J" z
 穷人家的伙食自然不能跟富人家的伙食同日而语。但穷人的孩子也许比富人的孩子对此有着更深刻的记忆———因为他有过饥饿的体验。俗话说饥饿是最好的调味品———它甚至还能构成记忆里的味精。在经常赶赴各种宴席、连山珍海味都觉得索然无味之后,我反而挺怀念童年的食物,包括童年的饥饿。% E. }  J+ M$ R1 {+ u5 W0 l

( L3 o6 q- z6 @- K  我是在南京中华门外的奶奶家长大的。那一条街道堪称是贫民窟,家家户户门口都用捡  
" V6 D8 Z4 b7 X6 O8 r来的红砖砌成炉灶———是烧柴禾的。一口漆黑的大铁锅,是一家人的吉祥物。每隔一段时间,奶奶都要在这口锅里用肥猪肉(又称肥膘)炼一次荤油。切成丁的肥肉在油锅里哧哧地翻滚着,我站在锅边,等着吃刚捞出来的焦黄的油渣———蘸点白糖或蘸点盐都可以。在清汤寡水的生活中,这简直是我的节日。我津津有味地吃着任何菜谱里都不曾记载的食物。而我,也无师自通地体会到了所谓美食家的快乐。9 I) e2 G9 G, s, E7 d5 E) D

+ b5 N! A4 A5 h+ M) P" i" `6 `  炼好的荤油装在瓶瓶罐罐里,冷却后变成乳白色。那时候豆油、菜籽油、花生油之类都凭票供应,老百姓的一日三餐常常要用荤油代替。直到现在我还认为:荤油炒的菜或许进入不了大雅之堂,可确实香啊。那洋溢着真正的人间烟火味。
2 c) v/ \# b( G* w7 ~' }
) x( V) ]; p& j3 P8 N  做阳春面是少不了荤油。挖一勺荤油,加点酱油,洒上葱花,用热汤一浇,就是最好的汤料(不亚于现在的康师傅)。对门的汤祖兵(我的小学同学)每天早上都抱着这么一碗,蹲在台阶上吃,香气直冲我的鼻子。但我们家更喜欢汤料稍少的那种———俗称“干挑”。把面条在碗里搅拌着,吸干了汤汁,再加点切碎后腌制的红辣椒———变成了酱油色的面条被点缀的红辣椒衬托得格外诱人。这是否有点像武汉的热干面?有了荤油,连面条都变得像肉一样好吃……长大后我吃过各种各样的面条,从担担面,打卤面、炸酱面到加州牛肉面,觉得没有谁能比得上童年的“干挑”。是饥饿感使之变得无比美味,还是因为我的嘴变“刁”了?/ r7 k5 \, O& l0 E
' [' t5 Q7 z8 R
  奶奶最擅长做的菜饭,也是需要用荤油的。所谓的菜饭,即把青菜拌在米饭里一起煮,加适量的荤油和盐。可分为干的和稀的两种。寒冷的冬天喝一碗菜稀饭,浑身都暖融融的。至于菜干饭,副产品是香喷喷的锅巴。趁热吃不完的话,奶奶便会将其从锅底铲起卷成一团。饿的时候撕一块在碗里用开水一泡,可以代替早点或夜宵。
- {# N4 `. V: o5 D, B/ x! |. h9 x( l  z3 U* s
  这次回故乡,和弟弟在高楼群里散步。弟弟突然吸了吸鼻子。“这是谁家做菜饭的香味?”我们顿时抬起头打量那一扇扇灯火通明的窗口。这早已被忘却的菜饭,使我童年的记忆复苏了。想不到现在居然还有人会做———她(或他)真是幸福的。我那已经在天堂的奶奶,什么时候能够再给我做一次菜饭吃呢?1 ?* x& E0 F1 G* s8 T& c. g- H1 [8 r

0 d9 k/ _& n" @/ U" ?6 j; h  我叔叔当时在附近的漂水插队,每位知青回家过年时都能够分到半拖拉机的红薯。家里便特意搭了个棚子储存。饥饿不再是致命的威胁了,奶奶脸上有了笑容,变着花样地用红薯喂养一家人。菜饭便变成了红薯煮饭。或者直接用切成块的红薯煮汤喝(加点红糖)。除了把红薯削皮当作水果生吃之外,每次开伙时,都会往炉膛里扔几只红薯,最后从将熄的灰烬里扒出来———已变成焦黄的烤红薯了。! c4 z8 ]) A2 T& T; ]1 [& z
0 Z8 N- q/ D1 W  T
  可能那几年里我把下辈子的红薯都已经吃够了,直到现在,遇见街头烤红薯的摊子,那怕香气扑鼻,我一般也不会掏钱。/ ^5 U( I6 x+ P: T! y9 i% C
. x3 S9 J, a& a; B
  逢年过节时我们能吃到一些便宜的鱼类。奶奶做的红烧带鱼是一绝。有时候用盐腌制几条,像银光闪闪的皮带一样晾晒在院子里,我们又称其为“咸干鱼”。“咸干鱼”在我们南京,又常常用来比喻那些脸皮厚的懒人。当时还有一种比带鱼更便宜的海鱼,好像叫“橡皮鱼”,需剥去厚皮后烹饪。我觉得味道挺好的。可成年后再没在菜场里见过这种鱼卖。因为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还是因为它已灭绝了?我怀念橡皮鱼。就像怀念一个消失的幻影。
: K+ [2 Q5 n/ [: a
# V( w. i& C2 d- J8 z$ Q: y9 a  吃猪肉,连肉皮都舍不得浪费。家家户户门框上都悬挂着几串晒干的猪皮。积攒到一定程度,会在油锅里炸成皮肚。做大杂烩(各种剩菜的组合)时,皮肚是少不了的。穷人真会吃、真会过日子啊,连肉皮都能变成酥软可口的美味。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没有肉时,蔬菜汤里会搁几根扯断的油条,泡烂的油条便成了“人造肉”———至少,汤里会有点油星。/ _# V# l+ T! B* w3 H! E! o

( u$ D& x3 P' v0 |  q  我还吃过炒面(志愿军在冰天雪地的朝鲜前线的干粮),加点荤油与盐,用开水一冲,搅拌成面糊糊。还吃过江南特有的炒米。一碗红糖泡炒米,是接待客人时的点心。
  f, l+ `; w) ]5 k8 t0 [
1 d$ }( ~' P/ h6 I2 I  读小学后,奶奶每天给我几枚硬币,让我上学路上自己买早点吃。我便有了最初的“下馆子”的感受。那一条街上的小吃店全吃遍了。最爱吃的是蒸饭包油条。伙计把热糯米饭(还有的是紫米)摊在纱布上,裹上油条,再把纱布翻卷起来,用手捏结实———揭开纱布,棒锤状的蒸饭包油条便可以直递到你掌心。用烧饼夹油条也可以———梁实秋去台湾后,对此仍赞不绝口,特意写进文章。还有炸麻团、馄饨、葱油饼、肉包子或菜包子、烧卖、豆腐脑什么的。那时候,在我眼中,早点似乎比正餐更丰富,更有挑选余地。2 C1 p3 V4 d3 W3 _0 Y
6 J0 P* G+ Y% E7 L& o0 j
  有一天,叔叔买了刚出炉的焦黄的烧饼,倒一碟子麻油蘸着吃。他还让我照他的方法尝一块。我试了,果然不同凡响。烧饼本身就够香了,再加上麻油,那不是香上加香啊。我对寡言少语的叔叔顿时刮目相看:他可真懂得享受啊……这是我一生中遇见的第一位美食家
" A* Q- g4 @1 a! E3 }0 S& \- _' x
5 P7 o& c+ z* Q) K' l  A  若干年后读到金圣叹的名言:“花生米和豆腐干一起嚼,能吃出火腿的味道。”我不由得想起了叔叔,以及他所“发明”的烧饼蘸麻油的吃法。看来美食家不见得是富人的专利。& v7 [* ]2 m( L
+ c( r! a! e9 i5 x$ Y: e
  我还有个姨娘,特别会做红烧龙虾,每年夏天都要邀请我去她家吃一顿。这里说的龙虾可不是如今海鲜馆里价值千金的什么澳洲龙虾,而是江浙一带盛产的长在河里湖里的淡水小龙虾。用辣椒和酱油烧了,我一口气能吃一大盘,直至面前堆满剥下的虾螯与甲壳。尤其是 那虾黄,在我的味觉中是人间最鲜美的东西。听大人说河豚肉是最鲜的,但我估计也不过如此吧?总之,姨娘做的红烧龙虾,是我童年最难忘的一道大菜。2 m2 U6 \3 X7 v1 D. D0 G
- y/ r& P) O' c, @8 G
  前天我还在酒楼里吃到澳洲龙虾。摆在酒席当中,威风凛凛,像一员披甲戴盔的老将。我家乡的淡水龙虾与之相比,能算微型小说了———或缩微景观。虽然体形相差很大,我仍然从它身上看到了家乡的龙虾的影子———甚至还唤醒了童年的记忆。可惜我小时候,根本想像不到龙虾也会有这样的庞然大物。就像在一个周游世界的人眼中,家乡会变得小了。而在此之前,他曾经以为家乡就是世界的全部。
9 n* z* e, P+ V9 l# L& E; h& M; i: h  d2 J- z: y' B# g. h5 _) V
  童年的食物,离我越来越远了。即使能再吃到,恐怕已非原初的味道———至少,已非原初的心情。在似曾相识之外,它会给我赝品的感觉。或许,食物并没变,而是我变了。; y3 S8 r# _; p  R5 w* j
. _1 H9 ~( B* w, o
  以上是我童年的食谱(或是其主要的部分)。) @% P5 Y: D0 G' A# h5 m7 H# \4 z. R

( ^- U3 k2 d. W9 F  是否过于简单了?
8 y  N- j: d  {" q
4 z" K. \0 E( q8 e1 S  但今天晚上,我实在一时想不起更多的什么。
- \4 U3 k/ z" q0 F8 r2 E7 q8 y& J3 E, a
  仅仅这些,已经足够我回味了。. W! o8 N: V3 r+ S4 _# ^

' |4 i- K4 ^: Q6 b" V& @2 m% k  我是依靠这些平凡的食物而长大的。我以回忆的方式,来表示感激。1 }8 M# `+ O! S! r3 w) Q

) Y. x$ D4 W1 c  我对它们永远有一种饥饿———那是对往事的饥饿,对流逝的时光的饥饿……

; y& F; p% |" `9 A2 t6 ^' {& d6 s5 p/ ^: i" j! q
[ 本帖最后由 三昧 于 2006-7-28 16:16 编辑 ]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8-2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美食的故事.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6-8-4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复制的么,还是自己的哦,你小时侯那么苦?
大型搬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7 23:25 , Processed in 0.159897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