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58|回复: 8

網曝醬油醋毒過白酒400倍 塑化劑危機持續發酵

[复制链接]
鲜花(11) 鸡蛋(0)
发表于 2012-12-22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 x% v: v! Z0 e0 r转者按/ 这美帝亡我之心不死,又整出一篇污蔑我泱泱中华之流言,转贴之目地在于给大家打打预防针提高免疫力,且莫上当信以为真。
( W) F- t+ s0 d  F! R+ v9 @' n8 `/ a6 g& ], _2 o! C
$ G" e6 M, }6 Z3 K
編者按/“塑化劑”危機持續發酵,白酒上市公司遭遇重創的同時,調味品、飲料企業也被卷入了這場風波。
9 [6 Z0 d: s# l/ ~
& |7 \8 r3 U$ j2 E  r“食用的醬油、醋、飲料裏麵的塑化劑含量是酒的400倍。”微博中,北京綠腰食品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龔也長語出驚人。短短一天,這條微博就被轉發15000餘條。一時間,消費者人心惶惶,持有相關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資者更是如坐針氈。/ Z) P9 ]5 x) p; R' E& j
2 T$ k" F# v; L; _$ K6 B* j: Z
所謂的“塑化劑調味品”果真如傳言的一樣毒過白酒嗎?《中國經營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食品飲料行業的生產工藝很難保證沒有塑化劑,而且有關食品飲料中的塑化劑含量標準也含糊不清。但蹊蹺的是,不少上市公司卻堅稱自己產品不含塑化劑。本報將關注後續進展進行跟蹤報道。7 ~( Z. C7 J% g  E

- _) Q' N' H! w' T; w毒火腿、毒牛奶、毒白酒之後,所謂的“毒醬油”“毒醋”“毒飲料”成為砸向食品飲料行業的又一枚重磅炸彈。
2 U  Q% }7 y7 R6 D! E: F
' B4 w, {9 e! _' W4 f( x9 l# w8 R' }記者統計後發現,目前涉及調味品A股上市公司中,生產香精香料的公司隻有加加食品(002650.SZ)。) T1 [+ R) X% g
* e! I( X3 v) e  l
在飲料上市公司中,主要為中炬高新((600872.SH)也涉及飲料、調味品業務。
( K7 ?8 B0 v* E  `2 o" I4 B7 c2 }% a/ R/ {8 p
《中國經營報》分別致電上述企業,得到的答複普遍為,公司產品絕不含塑化劑。然而,報料人龔也長給記者提供的線索卻顯示,調味品、飲料行業含塑化劑已是普遍現象。
# X& \, g5 q5 M; M
' w" I2 Z2 J9 F6 j% p“沒有哪一家企業敢保證其生產的產品全部不含塑化劑。”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的判斷,與龔也長基本一致。
6 B! @6 `9 e/ N: ^8 H% l+ O  `  V; v- D
兩種截然相反的聲音背後,塑化劑危機迷霧重重。" V6 z% M+ ^1 ~5 O- K( z' l" s- `! R: y% u

: e8 {7 l- A  M/ k+ Z; Y0 Q7 g兩套標準前後衝突- ~7 }! {3 M. \" W& Y8 T+ T) X
% b# J7 J* H% i  i9 H) U1 l8 a
塑化劑風波源自我國台灣地區,2011年5月,台灣“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塑化劑事件曝光之後,引起行業巨震。據了解,受事件牽連廠商217家,產品747項,波及運動飲料、果汁、茶飲料、果醬果漿類、粉狀類、錠狀類等六大類產品。0 M+ Q# H- q# o& R' S& p- I* t9 _2 l
, K+ Y3 j8 G3 e2 h( f, A
據相關媒體報道,“台灣行政當局的處理措施,一是要求全境10700個超市、量販店、便利商店,立即將所有含有塑化劑的商品下架,3天內,如果可以提出合格證明,才可重新上架;二是台灣檢方對涉案人員提起訴訟,最後判決中的刑期從1年4個月到25年不等,判決最重的是昱伸公司負責人陳哲雄,有期徒刑25年、並科1000萬元新台幣罰金。”- t9 N+ i7 d2 b3 K# T

1 X5 P) T& k8 p$ U7 U1 c! W7 o/ J酒鬼酒引爆國內白酒塑化劑危機後,至今並未有任何“召回”動作,相關負責人也沒有被監管部門迅速“問責”。2 K0 L# ]9 Z" R+ J- \0 Y+ w% f
7 @# G$ {* [) U! C0 Y
網絡曝光飲料、調味劑毒過白酒後,塑化劑風波再度快速發酵。1 w+ k0 z9 x& `' p! m8 A
8 U: z3 q  H7 Z4 T1 p
幾經周折,記者聯係到事件的始作俑者龔也長。在記者的一再追問下,龔也長對“調味品塑化劑含量400倍白酒”的說法也有些“含糊”。
# N3 ^# \1 |- S+ C! q* [
% T4 x8 Z6 V: x. }“在微博中說食用的醬油、醋、飲料裏麵的塑化劑含量是酒的400倍確實有點誇張。”龔也長改口稱,食品用香精香料中塑化劑最大殘留量標準比白酒行業中塑化劑最大殘留量確實高出很多倍。. J  x' e) V7 l1 @# [: N4 j
( T' N( G; l' X; g2 K4 o5 s
按龔也長的說法,我國並沒有明確規定,飲料、調味品塑化劑含量上限,衛生部於2011年先後下發的衛辦監督函[2011]551號文件和衛辦監督函[2011]773號文件,對於食品、調味品的檢測標準界定,存在明顯衝突。$ d6 }" R* \* J7 D1 O3 Q4 G
; Y2 k5 v- g( Z! @3 O3 Q
2011年6月,衛生部下發的《衛生部辦公廳關於通報食品及食品添加劑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最大殘留量的函》(衛辦監督函〔2011〕551號)中表示,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是可用於食品包裝材料的增塑劑,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劑,嚴禁在食品、食品添加劑中人為添加。食品容器、食品包裝材料中使用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應當嚴格執行《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9685-2008)規定的品種、範圍和特定遷移量或殘留量,不得接觸油脂類食品和嬰幼兒食品,食品、食品添加劑中的鄰苯二甲酸二(α-乙基己酯)(DEHP)、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DINP)和鄰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最大殘留量分別為1.5mg/kg、9.0mg/kg和0.3mg/kg。# I- f+ K$ Z( p# z
3 }, _$ O+ Z% L, s% _" d/ M/ {  K
而在2011年8月份,衛生部卻又單獨下發了關於香精香料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含量的通告。該份名為《衛生部辦公廳關於通報食品用香精香料適用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最大殘留量有關問題的函》(衛辦監督函[2011]773號)表示,對監督抽檢食品用香精香料發現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超過最大殘留量的,如係環境汙染、包裝材料遷移以及香精香料加工濃縮富集工藝等帶入的,應當檢測其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總含量(以衛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名單(第六批)》)共17種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計算。食品用香精香料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總含量不超過60mg/kg的,可以允許繼續生產銷售和使用。) S4 e9 @5 A$ W2 N- X$ x) I
0 w" F- @2 C7 A: d( a# y5 A
從衛生部對食品用香精香料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總含量不超過60mg/kg的規定來看,要比衛辦監督函[2011]551號規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劑中的鄰苯二甲酸二(α-乙基己酯)(DEHP)、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DINP)和鄰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最大殘留量高出數十倍。
% S- V# I  [, J5 `# r, O1 N! `; C7 d. e5 i1 T6 d
“台灣塑化劑風波爆發後,國內相關標準也做出調整,調整的方向顯然更有利於保護企業。”龔也長告訴記者,衛生部之所以對香精香料中塑化劑總含量做出特批,是因為在當時如果按照衛辦監督函[2011]551號的規定,由於國內企業生產工藝和包裝較為落後,大部分香精香料都無法達到標準,而香精香料又是醬油、醋、食用油等調味品和飲料的重要成分,國內調味品和飲料行業也會受到重大影響。
- O5 n  r  q* D, S( m! |' p; I- `( D5 Z& M
實際上,塑化劑標準的前後不一,幕後推手源自眾多國內食品巨頭的集體抗議。
$ j7 f8 r& o2 f! m" F2 h- q
( J' u0 |/ H3 h5 ^7 {6 h- c某知名上市白酒企業董秘告訴記者,“這個標準事實上有個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國家的標準問題。台灣塑化劑事件後曾經出台過一個衛生部551文件,調味品和醬油這些企業就到衛生部去鬧,稱這個標準不適合。後來衛生部沒辦法就出台了一個773文件,規定它們的含量是60毫克/千克,而白酒仍舊按照之前的標準0.3毫克/千克。”
  R9 e3 Z2 V3 O
( S' n- |4 Q3 t" h塑化劑成行業普遍現象?
8 R4 Q4 \& N' V  h0 d/ C! ?( I5 z  |# a9 B% n( M% i
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對記者表示,香精香料是醬油、醋、食用油等調味品和飲料原料的重要成分之一,但由於醬油、醋、食用油等調味品和飲料都是成品,如果用香精香料的塑化劑總含量標準來作為調味品和飲料塑化劑總含量的標準不太恰當,如果以551號文件執行,對調味品和飲料來說又顯得過於嚴厲。
! P% }' H, R4 ~5 _9 s6 H# T- t' d
0 x7 i2 k: V" p% b, T' l6 m. N. v同時,由於衛生部對醬油、醋、食用油等調味品和飲料中所含塑化劑並沒有統一的標準,不僅讓消費者對醬油、醋、食用油等調味品和飲料裏麵所含塑化劑標準模糊不清,也讓相關企業在控製和檢測塑化劑方麵無明確的依據。8 S, M  H# F  f  l9 `% d6 t$ e

! Y8 _6 G% u( E9 R; @+ Y“目前,國家對醋、醬油裏麵所含塑化劑沒有統一的標準。”恒順醋業產品質量檢測部門一位負責人對記者表示。0 a8 {+ e& B; h4 M) G
4 A# T9 {' z% K
加加食品董秘戴自良也表示,在醬油、調味醬和蠔油裏麵的塑化劑含量檢測方麵,國家現沒有針對塑化劑的獨立標準文件,隻有衛生部衛辦監督函[2011]551號文件。: \7 L! a9 L* ]- |
$ u4 S' ~4 ]3 I9 b5 N& f; i
對於多數公司回應公司產品中不含有塑化劑的說法,朱丹蓬表示,在飲料和調味品的原料中,香精香料是主要成分之一,而衛生部專門就香精香料塑化劑最大殘留量做出了“高數字”標準,顯然是國內的香精香料中塑化劑含量較高,相關飲料和調味品含有塑化劑的概率較高。% d( U; f2 F  ~$ a5 h

& H2 P8 Y% h8 I0 g“對於調味品和飲料的生產企業,要嚴格控製香精香料中塑化劑含量有較高難度,即使一批原料香精香料中沒有塑化劑,也很難保證每批香精香料都不含有塑化劑或塑化劑不超標。”朱丹蓬告訴記者。
+ O1 I& t4 N  W( f  f2 D4 G1 l1 f! X  ]5 B  |* D* v1 v8 F/ b
除了原料以外,調味品和飲料企業在生產線和包裝上如果有塑料裝置,則會加大產品存在塑化劑的風險,朱丹蓬透露,“特別是醋對塑料具有一定腐蝕性,在生產、包裝以及運輸過程中,有塑化劑轉移到產品中的可能性,因此沒有哪一家企業敢保證其生產的產品全部不含塑化劑。”) r1 E! N( r' E( @9 h' g
鲜花(1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后再来看看美分党是如何煽风点火摇旗鼓噪的。
& n$ \9 {$ u' ?; y( j6 a* b
  {& }4 O9 s% H5 G
! }! v5 v0 w5 P5 r" b* a! g
" w" y7 c; m4 `- n2 d- U7 C- V3 z' X. y3 S
,,,,,, 發表評論於 2012-12-22 06:20:23我們已經多年不去中國店買東西了。 在美國, 選擇很多。 醬油,醋可以賣日本產的。 調料可以用用西方的。McCormick 出很都種調料。 烹調可以改改。烤箱,grill作魚肉,取代蒸和頓。所以沒必要去中國店。 qkwl 發表評論於 2012-12-22 06:10:38有毒高科技產物的廣泛使用時盲目相信和追隨西方的惡果oaksideinc 發表評論於 2012-12-22 06:08:37難怪當今中國陰盛陽衰,根源在此。菜鳥抄股 發表評論於 2012-12-22 06:03:05XX社會的邪惡程度總是能令我這個憎惡共黨的人十分驚詫。 徹底無語。品春風 發表評論於 2012-12-22 04:06:29
' B. ~$ F6 z) e# r
$ y6 X0 a( T: p8 `' y4 O中國的食品問題會越來越嚴重,因為根本就沒有建立一套完整的監管措施,而且監管不力。這樣的話,越來越多的食品生產者會加入到造假的行列,各種添加劑將用的越來越多。
/ d6 T/ P  N# \- X7 I7 v" o  g6 [; L  B: N  S) e4 u
國內的小羊肉攤子,在清水裏麵加入幾滴添加劑,一會兒就會變成一鍋濃香奶白色的羊肉湯來,我是親眼所見,名字叫一滴香。人吃下去,鬼知道有什麼不好的後果,但是一時半會死不了都是真的。
& O+ H" n9 F  S
' [  Y. f2 Q% ?! ^  E$ fMYSan 發表評論於 2012-12-22 03:00:03I will never never buy anything from Chinese supermarket again. This time is for real.+ F( Z  B3 j. c# O
鲜花(1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MYSan 发表评论于 2012-12-22 03:00:032 M+ L. K) p0 i8 p+ ~( ~
I will never never buy anything from Chinese supermarket again. This time is for real.
鲜花(1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品春风 发表评论于 2012-12-22 04:06:298 C# A( u3 g* I. n( v  J1 \6 G. B
& a/ k' z5 \! r) X: @
$ k+ j. X- u* w8 [& P' Y
中国的食品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因为根本就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管措施,而且监管不力。这样的话,越来越多的食品生产者会加入到造假的行列,各种添加剂将用的越来越多。
+ {  \" t6 J' z, g* V) a
' A- X% H+ H* b, v/ E' t( F国内的小羊肉摊子,在清水里面加入几滴添加剂,一会儿就会变成一锅浓香奶白色的羊肉汤来,我是亲眼所见,名字叫一滴香。人吃下去,鬼知道有什么不好的后果,但是一时半会死不了都是真的。
鲜花(1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评论于 2012-12-22 06:20:23, r. {& T! {; Z* R$ U
9 n7 I6 d" [1 `
我们已经多年不去中国店买东西了。 在美国, 选择很多。 酱油,醋可以卖日本产的。 调料可以用用西方的。McCormick 出很都种调料。 烹调可以改改。烤箱,grill作鱼肉,取代蒸和顿。所以没必要去中国店。
鲜花(1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毕凡 发表评论于 2012-12-22 07:31:43% [, a' g" e/ P1 h  i0 N0 K

7 c! U& J- C3 `中国统治党有奶便是娘和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行事逻辑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而且越来越多良知缺失的民众。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1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公道者 发表评论于 2012-12-22 07:59:42! L, y) g" e: R
7 J6 A7 |% e$ G; v' r
有毒高科技产物的广泛使用时盲目相信和追随西方的恶果---------------------西方可没有像中国的毒产品、假产品,高科技用于食品造假、放毒,是中国特色,全世界第一也是唯一的。
鲜花(1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克雷 发表评论于 2012-12-22 09:18:12
7 C' c, [1 l4 V8 }8 `
$ k1 {0 o4 h: J! v% f/ ^& T尽量买日本,韩国,台湾的吧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12-12-23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楼主对中国大陆食品过分敏感. 说"是中国特色和唯一",涉及歧视.你用百度,谷歌搜索塑化剂. 台湾,韩国,日本的很多食品,饮料,产品也是含塑化剂. 8 N" e9 P, l+ V6 X6 v/ L# N
以下小段转载让楼上的看看
9 u% P; |% l& I6 x; D, [& z/ r"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彰化地检署侦办塑化剂案昨天侦查终结,包括涉嫌制作黑心起云剂的昱伸公司负责人赖俊杰在内,共六人被起诉。赖俊杰遭检方求处有期徒刑25年、并罚款1000万元(新台币,币值下同,约42万8000新元)。9 }$ w# R& p6 z% E
5 s, r" d$ g9 U- p
起诉书指赖俊杰从1996年开始,将塑化剂加入起云剂及果酱,卖给16家厂商,违反食品卫生管理法。"
" `8 H8 a* }- K/ D, ?9 s2 @* h' _; F+ Z0 e/ d* A& k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8-20 01:18 , Processed in 0.314374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