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59|回复: 8

砒霜大米

[复制链接]
鲜花(172) 鸡蛋(12)
发表于 2012-9-19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http://www.ctvnews.ca/health/con ... ic-in-rice-1.9621798 F/ f% X9 S% j8 U6 J- c
0 c2 G% a2 Q2 T5 h! A6 `+ {
The Consumer Reports study found higher levels of arsenic in brown rice than white rice, a result of how the two different types are processed. It also found higher levels in rice produced in Southern U.S. states than in rice from California or Asia., B: u3 e/ q) i$ b  P

  I0 ]$ j# O- [: y' W' `http://www.chicagotribune.com/health/sns-rt-us-usa-rice-arsenic
) |" j2 T- X. V8 |3 C' [- A$ r
/ S1 w/ L: M0 e! b$ d( e; y% ?' P  WConsumer Reports is urging U.S. limits for arsenic in rice after tests of ' ?1 B9 T& {* k: j
more than 60 popular products -- from Kellogg's Rice Krispies cereal to + n8 M5 ]9 `% e' `* [
Gerber infant cereal -- showed that most contained some level of inorganic / g' W% p( g9 K  o0 ?3 S
arsenic, a known human carcinogen.
, V. \5 I: G, ~' L- ]
鲜花(541) 鸡蛋(13)
发表于 2012-9-19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Good to know. Thanks.
鲜花(441) 鸡蛋(7)
发表于 2012-9-19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砷污染是全球性的难题,在砷富集区尤其明显。
" @2 z) d+ A: c0 K# @; q  V. V# `/ ?. u# a" D: H
转自松鼠会:
- o- r& e( E6 h6 y' v/ I% }+ \
+ V0 v* ]8 |. Y& K8 \5 _3 R==========================
+ G5 B& N2 l* w5 O# m
) q6 k5 S5 U! f它,曾经害死了拿破仑和光绪帝。4 |* V8 K) k8 t& f
' a1 x( L2 D$ |! L
它,在潘金莲和武大郎的故事里的角色,或许更让你记忆深刻。7 a$ I- h7 t  `: n

; g( {# t8 b+ m; \它,就是砷,以氧元素结合后成为砒霜。其微溶于水,无味又无臭,极少量服用有一定药理作用,大量服用立刻致死;长期小剂量摄入,会引发皮肤癌等多种癌症,江湖人称—“百毒之王”。
  Z3 S  L1 O' K$ r! r; f+ C3 n7 k4 f) a0 W* B$ [1 b5 F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2008年,“云南阳宗海砷污染事件”再一次给我们敲响警钟。9 J$ A6 M6 N4 k$ W4 v6 u
% |" a. l  f$ H. G1 }4 T; _
云南或许离你很远,但千万不要以为砷离我们也很远。它一直活跃在人类社会之中,如影随形,如蛆附骨。下面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故事讲述在一群科学家的努力下,我们终于发现“砷”这个恶魔是怎么走到我们身边,甚至体内的。
4 a) Q; h: n: V$ m8 x+ C; D1 y# d

; W1 K9 s" l+ q
- ^. O0 C+ i, k  S! b) [第一章 土祸
, A) F0 t, a( C8 {5 a3 [- I8 Z, c2 o" R/ m* z0 z; E, Y
回溯到1983年,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孟加拉国,发现一起奇怪的病例。病人的上胸部、手掌、脚掌皮肤损伤并且疼痛,手臂腿部皮肤出现色素沉淀。经过医生的诊断,确认是典型的因为长期暴露在砷污染之中而引起的砷中毒症状。其实,这种病例在世界上并不罕见。在台湾,五十年代末期也爆发过类似的疾病。患者由于色素沉淀而双足发黑,因此这种病被命名为“乌脚病”。不仅仅在台湾,我国新疆、内蒙古、山西,湖南等地也发现类似的砷中毒病区。菲律宾、蒙古、罗马尼亚、智利、阿根廷、墨西哥等国家,亦发生过类似的案例。+ `- ^9 K; ^. l5 X3 a) ?6 B
6 X. J9 T3 h& E0 }% I
虽然砷中毒案例在世界各地时有零星地发生,但还没有哪个国家,像上世纪80年代的孟加拉国一样,半个国家的民众笼罩在砷污染的阴影之下。在接下来的数年里,8500多个砷中毒案例在孟加拉国各地被确认。而在1983年之前,这个国家甚至还不知道砷污染是何物。世界卫生组织把这次事件称为“人类历史上危害最严重的、规模最大的中毒事件”。8 @5 i5 H: y1 u

- v, [8 ~5 ]3 i! A& |% B9 Q& B这个恶魔是哪里来的?为什么它突然之间变得如此猖獗?严重的问题引起了大批科学家和科学组织的关注。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抽查了孟加拉国的400个水井,一半以上的水井中砷浓度超过了50微克/升,这个数值,已经是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环保署建议的安全标准值的五倍。在孟加拉国受到砷威胁的人口超过150万,每年有数万人死于砷中毒。3 @- a. n$ f: z: e

7 _* k1 U" o/ \" F3 R这些含有高浓度砷的水井,是为当地贫苦人民提供饮用水和灌溉用水而挖掘的。打开该国地图,你会在这个国家的南部发现密密麻麻的小岛和河流,但是丰富的水资源 仅仅出现在湿季,随着干季的到来,可用之水捉襟见肘,而且很多孟加拉人惯饮生水,由此导致的各种疾病很让政府头疼。为满足民众对洁净饮用水的需求,他们在国际援助机构的帮助下,利用数十年的时间,上下打钻了将近一千万口水井。砷的魔爪正是通过这些水井,伸向了当地的住民。
# W3 o  K  f* d  T
$ \* D2 y9 z% Y& A5 ]6 P% W现在已经没有疑问,致病的砷主要就从地下水中来。那地下水里面的砷又是从哪里怎么来的呢?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虽然为时已晚,但科学家们不得不亡羊补牢。地质调查发现,孟加拉国的土地之下,砷的含量并不比一般的土壤正常值高。在通常的情况下,这些砷会和土壤中的铁锰氧化物牢牢地结合在一起,如同一个牢笼,关押着砷这个恶魔,阻止它逃窜作恶。但是孟加拉国的蓄水地层里含有大量的有机质,这使得其中的微生物活动非常活跃。当水井贯穿了富含有机质的砷地层之后,在微生物的帮助下,通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原本深埋固定在地层里面的砷,越狱了。它们逃逸到了地下水的之中,开始了它们对生态、对人类社会的破 坏之路。1 s' u  K' K% H2 A) U' x% h
) q6 g) b( _) Q# S: P2 O- V& k
科学家们曾经有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将这个恶魔扼杀在摇篮之中。这机会来自于1992年,那年当地居民已经开始饮用地下水,但是地下水的水化学性质的基础数据却十分匮乏,水文地质学家建议国家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分析,以防止可能的恶性事件发生。做为国际援助机构之一,英国地调局承担了这项水质分析测试工作,他们调查了地下水中的36种元素和一些化合物。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缺乏足够的认识,砷含量的检测并没有包括在这个研究之中。这是该国民众的不幸,更是科学的不幸。砷,披着洁净水的外衣,利用科学家的疏忽,一年年地扩散,逐渐从地下走到了地上,从水井走到了田间。4 R$ V* V' Z" U7 }' A
9 F  z$ s+ W) A: y
: r2 d* H& V! l' p" F$ ?6 F& I4 _

& d( T4 r4 J& `5 H8 Q第二章 稻凶
! D3 _) j* f$ R- f( G3 f7 ^- D* u3 c0 G( b  ]4 X
对于砷污染,仅仅知道它来自于地下,并不能让医生和环境学家满意,背后的污染原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下一步,科学家要搞清楚的是,恶魔是怎么向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发动侵袭的?
9 c( ?1 z* B! _8 D  u3 m
  \4 e6 y/ y2 X+ e# t; m接着,科学家对各种农产品做了一个普查。因为除了直接饮用,这些井水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用途——农业灌溉用水,这使得农产品也可能是人体摄入高浓度砷的一个途径。果不其然,一个帮凶在分析人员的围捕下,浮现出了水面。5 _8 L5 k/ h. u0 ^
$ V8 y% d/ S4 j7 m9 g7 Q5 \
它叫做水稻!3 B& V  f9 q) ], r8 o+ H
% L8 p  H5 L2 E' D, @
水稻,禾本科植物,广泛种植在世界各地,是东亚和南亚人民的主要食用农作物,一个普通成人,一天要吃大概100~500克的大米。科学家分析了多种农产品中的砷含量,发现大米中的砷浓度是玉米和小麦的10倍,是黄瓜和西红柿的30倍,是大豆的100倍!这些数据充分证明,大米是除了饮用水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砷摄入途径。; z4 O" F  l. z0 o, P
: E. c: l4 Z* N/ \  a
从影响范围的广度来说,高砷大米比高砷地下水更加可怕。一口水井,只影响到周围数公里的小区域,而大米从农田里收获之后,将通过我们高效的运输系统送到遥远的城市,送到需要食物的各色人群当中,其中有老人或孩子,病人或孕妇……, o6 a9 ~" f3 `+ T: b( O) D8 z

1 h4 N0 }: N# H0 }: ~* X  H+ i通过管理和监测,限定污染大米的流通,仅仅是个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B( @; S5 S) \% E0 F) n. b0 n

! w/ @9 @' J% H- w1 {为什么水稻里会含有浓度如此之高的砷?如何降低水稻对砷的富集?成为摆在全球环境学家和植物学家们面前一个迫切要解释的问题。6 C3 v4 L8 R- Y7 N* Y& P! R
7 c6 _3 T) i6 p) a9 d% K

! B. A0 w" Q5 G, S2 I) k% w9 Q% d# F9 e
第三章 铁疑  T* a# [* |- ~" [# B( Z

+ G3 k8 o" L/ m! v) V: ~禾本科的植物,是对人类最为重要的植物。其中的成员,我们耳熟能详,除了水稻,还有小麦、玉米、高粱,甚至大熊猫爱吃的竹子。可以说,人类每天都离不开它们。但是,为什么独独是水稻,而不是同在禾本科的其他农作物,成为了砷的帮凶?
' t& e# t/ T; H+ S. B& L4 p# M4 z' L4 L& h! `% I
有一个特别的现象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在所有这些禾本科农作物中,只有水稻是湿生的,在完全水淹条件下 也照常生长。这个能力来源于水稻的一个特别生理特性:它可以将叶片吸收的氧气,从植物内部传输到地下,供根系呼吸,而其他的植物根系必须从土壤中得到呼吸 用的氧气。生长在淹水条件下的水稻,好比一个背着巨大氧气罐的潜水员,一点都不用担心缺氧的问题。如果在禾本科植物里举办一场游泳比赛的话,那么水稻肯定 就是禾本科植物中当之无愧的菲利普斯!而在淹水的条件下,土壤中的氧气很少,强还原条件使得砷很容易被活化。跟水稻不同,旱稻中的砷的含量就要小很多。淹水环境给水稻吸收砷提供了一个便利的环境,但是,我们依然不知道这些砷是怎么进入到水稻体内的。, F, T" y& T) S! I. h" O$ P9 n% _: i
) A4 b2 l5 e3 ^: m" @' U0 k
拔出一株水田里生长的水稻,你会发现,它的根是暗红色的。这种暗红色的东西,实际上是覆盖在水稻根系表 面上的一层铁氧化物。湿生的水稻,根系拥有强大的氧化能力。土壤中游离的亚铁离子一旦碰到水稻的根系,就会被氧化而形成不溶于水的铁氧化物。这层铁氧化 物,覆盖在水稻根系表面上,如同一层红色的盔甲,被称作“铁膜”。水稻根系表面的铁膜带有大量正电荷,而砷离子带有负电荷,当它们相遇的时候,会像磁石一 样,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事实也证明,在砷污染环境下生长的水稻,根系铁膜上含有大量的这种元素!! W% _' s5 e9 _
7 G  H2 W6 n" k' V# Q+ e" X
科学证据表明,铁膜肯定参与了这起稻砷案。可它在其中扮演的是好人,还是坏人呢?它或许做一个好人,利用其巨大的容纳能力,像一个“门”一样,将远处迁移来的砷阻挡在根系之外;也可能是个坏人,像一个“泵”一样,源源不断地把远处的砷搬到根部附近。2005年,环境砷问题专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发现,铁膜,并不是稻砷案的罪魁祸首。相反,它如同一堵城墙,减少了水稻对砷的吸收。  u6 m9 J. a2 i* n4 X

2 r% S% N" K5 B5 i+ \; I" U原来差点冤枉了好人……案情也一下子失去了线索。
3 \6 t/ V1 A) U2 u4 F& @7 ~
6 f2 t$ Q3 D2 t, Z/ f# k2 `
4 r. S% ?' c5 m+ g
$ \8 D6 Y( R6 I, l+ F第四章 硅途
9 H! l3 S; w: J1 G
) H5 J8 b1 F7 f' _  S3 U  g不久,植物学家提供了一条新的线索——降低植物砷毒害的机制被发现了。砷不仅仅对动物来说是剧毒物质, 过量的砷也会抑制植物的生长。有意思的是,砷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三价砷,比如砒霜里面的,它对动物的危害很大,但是对植物的危害反而很相对较小;另外一种是五价砷,和三价砷相反,它对植物危害很大,对动物的危害相对很小。现在,科学家在植物体内找到一种酶,可以将五价砷转化为三价砷,从而降低三价砷的危害。也正是因为如此,植物体内绝大部分砷都是以三价的形式存在的。
5 }  l% q' ^  V2 O  N  i* d& E; O1 S! A$ `. F
一株植物,就如同一个人类社会。有负责生产的系统,也有负责运输的系统。植物体内存在各种各样的运输系统,有的是高速公路,有的只是人行道。不同的物资,走在不同的路线之上。五价砷是阴离子,走的是阴离子吸收途径;三价砷是不带电荷的小分子,走的是小分子 吸收途径。植物学家的提示,让寻找砷的人们把目光投向了水稻体内的小分子吸收途径。但是,因为砷并不是植物的必需元素,所以植物并不会为三价砷花大价钱建立一条运输通道,它必定像扒火车的贼一样,偷偷地利用了别人的车辆。那么,谁家的交通工具这么粗心大意?
7 f" P8 P; h  t* ?0 H5 W8 x9 \9 r3 i  {
很快,硼的运输路线,成为新的怀疑对象。硼是唯一一种以小分子形式存在的植物必需元素,很可能,三价砷 通过搭乘硼的便车,一路从根系跑到了大米里面。而新的证据表明,植物对砷的吸收规律的确和硼的吸收规律很类似。但是,多年的研究下来,还是没发现传说中的 硼和砷的运载工具。而且,所有的植物都需要硼,即使找到了硼在植物体内的运载工具,也很难解释为什么偏偏是水稻种子里面含有相对高浓度的砷?
! U* g+ B$ L* a! I  y1 |1 n  V& a7 {7 m: O  ^; |2 b6 Q% k) f
案情再一次陷入困境!' \$ s* S4 a2 Z( {

3 a* P) A- W" N* [正在山穷水尽之时,从日本冈山大学生物资源研究所和英国洛桑研究所传来一个好消息:硅的运输道路被列入了调查范围之后。宛如一片黑暗中划过一道闪电,隐藏在黑暗中的事实纤毫毕现。 诸多事实证明:硅的运输道路,也是三价砷的行走途径。和其他的植物相比,水稻是少见的硅富集植物。土壤中的硅不仅不会妨碍水稻的生长,甚至在某些地区,农 民还在水稻田里施加硅肥,以促进水稻的抗病害抗倒伏能力。和硼以及三价砷一样,硅恰好也是一种小分子物质。种种迹象表明,水稻天然具备的硅运输能力,也给 砷大开方便之门。正是这自然界中奇妙的相互联系,让水稻“稀里糊涂”地变成了砷污染的帮凶。! n6 r+ i8 d. l1 ]6 I' e) N& U
5 q, T( |# A$ V# H6 ]. ?
在孟加拉国砷污染发生二十五年之后,稻砷案总算可以告一个段落。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新的砷污染方式被科学家发现,会不会有新的污染物质出现。我们不得不更加小心地去善待这个世界。尽管环境形势越来越严峻,但请相信,在科学面前,任何的环境恶魔都会将无所遁形。现在科学家正在利用各种生物及化学技术, 打断水稻对砷的吸收途径,还砷污染地区一碗干净的白米饭。
鲜花(441) 鸡蛋(7)
发表于 2012-9-19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有的实验室尝试用转基因的方法降低水稻体内砷的含量
2 ~/ A2 r" w5 S; \3 W3 I5 Z' z0 `0 e/ n) h3 _& t2 G" g2 P0 i
不过以国内目前反转基因声势之大,中国人肯定不愿意接受这种作物
鲜花(1348) 鸡蛋(5)
发表于 2012-9-19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价砷是阴离子????! U* y( x4 F" h4 k8 c: A) X' s
+ p3 g/ f, {$ X( B
应该是“五价砷以阴离子/络合物形式存在吧”
鲜花(441) 鸡蛋(7)
发表于 2012-9-19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sweetlele 发表于 2012-9-19 13:38
5 r+ v9 N8 I- G  y' r五价砷是阴离子????1 Z1 J  t) a2 R" w8 y5 R& `4 f* _

, Y1 q' i5 r0 U7 O应该是“五价砷以阴离子/络合物形式存在吧”

: A5 i5 ?' M, R/ [( O, P8 Z9 J2 v# R* G" f3 z8 \5 t
是AsO4(3-)吧
, V7 l6 e6 T, Z4 f7 v" b: x
0 z) T' c9 G2 B7 E4 b打不出上下标来,原文表述的确有误
鲜花(1348) 鸡蛋(5)
发表于 2012-9-19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本帖最后由 sweetlele 于 2012-9-19 14:34 编辑 4 q1 K/ y7 A* i. Y! a  m! H0 S& |

& i+ ^6 p+ v  {* _+ d( n4 H* A3 oAsO3-也有吧?
鲜花(441) 鸡蛋(7)
发表于 2012-9-19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sweetlele 发表于 2012-9-19 14:32 2 F1 R( S* w$ F: `- t% Q0 q  M/ B
AsO3-也有吧?

/ Z( K8 y3 ^. [( r% t/ w- t两个都能查到,我搞不清楚了,无机是乃们化学系玩的
! Y) }. a" q+ A/ F/ H/ g
" Q  H, n8 \1 {% X+ k8 A要不就是以有机砷的形式存在?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12-9-19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可怕,我平时最喜欢吃米饭了。那我以后多吃面食算了。
大型搬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8-12 14:35 , Processed in 0.17481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