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1)  鸡蛋( 0)
|
兴奋剂是怎么败坏中国体育界名誉的? 2012-08-01 20:15:40 4 Z/ t$ b; c d" X! h
& x9 Y) z* E9 Q8 C y6 c9 Y
润涛阎
: j: ]* s, Q; Y, l
) g% p6 Z& \+ B2 b( T& c8-1-2012 N) b5 e% V9 H) @5 ~ w2 Z
5 L4 b" A- p4 u6 ^
假如没有人发明兴奋剂,世界体育舞台上也绝对会有中国一席的。即使今天的中国运动员里没有一人服用兴奋剂,也无法很快摆脱中国体育界尤其是获得突出成绩的运动员面对地球村民持怀疑态度的窘境,尤其是游泳项目。这个道理很简单:哪方面的师父造假,哪方面的徒弟就遭受质疑。比如,跑得比黑人都快的刘翔就没有遭到人家的质疑,因为刘翔的师长们没有出现大批服用兴奋剂的事件。而游泳就不同了,在广岛亚运会上曾经有7名游泳运动员被查出服用了兴奋剂。这就是为何叶诗文遭到了如此多的质疑的原因之一。她的成绩对于中国人,或者说亚洲黄种人来说,虽然震撼,但相对比还是没有刘翔那么鹤立鸡群。如果当年被查出服用兴奋剂的7名是刘翔的师长,那刘翔旋风刮起时,他就会遭到严重的质疑;如果游泳运动员里没有发生7人服用兴奋剂的事件,今天的叶诗文就不会如此被质疑了。这就是诚信缺失后的代价。同理,当诚信建立起来后,后人也就甚少遭到羞辱。“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说得再清楚不过了。
8 j1 Q3 o6 r. l6 L- `" A3 p' u& B
0 `7 C# y2 O9 V i2 _6 Z1 O7 s" i别说中国体育与兴奋剂无关。当年西方的媒体对中国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报道非常猛烈,只是那时没有互联网,国内的媒体掩盖得比较严实。当然,我们也可随时看到西方媒体对其它国家的运动员被检测出兴奋剂后的报道也是连篇累牍,所以,我们不能说西方媒体对中国运动员有偏向。想想看,刘翔在东亚人里如此鹤立鸡群也没有遭受西方媒体的质疑,个中道理很简单,更别说前边的李宁了。) V! c# G" L: Q8 g" B
% t8 @: o9 j. N; [. b下面转帖一篇文章,就是给当年还在国内的网友看看,因为那时这些事实被国内的媒体掩盖的很厉害以至于很多人不知道中国体育与兴奋剂的事实真相,也就对西方媒体怀疑叶诗文的报道非常气愤。这篇文章的最后部分我不怎么赞同,因为打从政府严打兴奋剂以来,兴奋剂极有可能在中国运动员中基本上消失了,如果不是100%的话。如果以后也检测不出有服用兴奋剂的运动员了,那诚信就慢慢地建立起来了。考虑到兴奋剂种类繁多,能检出来的就那么几种,到底是否有的服用了兴奋剂而逃过了检测,我们无法得知。哲学上讲,这本来就属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还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议题。很多事情还是要靠自觉。即使能检测出来的兴奋剂,奥委会也往往是抽查。但无论如何,兴奋剂丑闻只要不是集体现象而是个别人的现象,就不会对整个国家运动队再次带来无穷的后患。: v. i& u" I/ w5 x
% x0 r) A& h" E3 m/ y
" p$ X7 X: i5 [+ A3 f% L% U3 ~
【转帖】中国体育与兴奋剂的故事
2 E6 h2 U F9 ?- `8 l: {1 W2 M9 X
1 N, m. t! \; t 1 、纯真阶段(1984年以前):
2 f" n6 x: p6 N) }' a( w4 V
L s& B2 @, a @1 Z1984年,当新中国第一次站在奥运舞台时,全世界都发现体育舞台上出现了一头雄狮,一个当之无愧,干干净净的巨人。至今我还是相信:那次中国队获得的金牌是近30年奥运史上最干净的15块。仍记得当李宁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奥运最高领奖台上时,迎接他的是全场美国人热烈的掌声和由衷的赞叹声。虽然此次由于苏东国家的退出令成绩减色不少,但是每块奖牌都是那么令人开心和安心;
* A. r6 f: O5 L+ m2 l" o# `( [* i. E- b! p* m
2 、萌芽阶段(1985-1988 ):
# {, K# r! \$ Y! N; A3 [: F, z0 S& P! r
1985年在中国体育史上是特别的一年,兴奋剂这一恶魔自此开始堂而皇之地步入中国的大门。标志性的事件是游泳队引进了一位大名鼎鼎的东德医生鲁道夫,鲁道夫给当时体育科学甚为落后的中国带来了三件法宝:高原训练,血乳酸测试和至今不承认但实际已默认的东西--兴奋剂。很快,游泳队靠这三件法宝在86年汉城一举击败了亚洲老大日本人,于是乎,田径队,自行车队,举重队开始争相学习游泳的经验。这一时期中国的兴奋剂事件并不多见,但个个是响当当的人物,象亚洲现代五项女王钟华,当时已小有名气的叶乔波,17岁却已夺得世界冠军的李对红。由于国内没有专业的兴奋剂检测中心,给人的印象是兴奋剂基本上是在国家队内部悄悄的使用。由于发生的往往是偶然事件,因此官方的解释都是所谓“误服”,也从不真正对此关心。! i8 q9 d+ |9 v( u' J5 z" q
, q. o+ r H: ~7 R0 I. C: b4 p+ s
3 、扩散阶段(1988-1994 ):
( c/ ? K/ k* s2 W! F
+ v" j& P6 @: c, F: o由于上不关心,下不报告,兴奋剂开始迅速蔓延。首先是游泳队开始由集中制改为邦联制,国家队各教练下放地方队,从此开始了游泳队的大跃进;田径队也开始令人惊讶地提高成绩,尤其是女子径赛和投掷项目;自行车,赛艇,全面上升,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举重队的停滞不前。这种趋势在7 运会上达到顶峰,马家军狂破世界纪录,各路田径好手屡创世界第N 好成绩,女子游泳直逼世界顶峰。
; U0 _) K! }! L
' |! U0 E) e% ~( L7 D那么,世界各国又是怎么看我们的呢?可曾记得92年巴塞罗那美国教练含沙射影的发言,可曾记得93年斯图加特全场对马家军的“骗子,骗子”声,外国人尤其是西方人的眼珠子几乎都突出来了,他们不相信世上会有干净的奇迹,但没有证据。0 n2 w% Q& A* N6 Y
# r0 a3 R) c$ i, `# m2 C这段时间的另一重要事件是为举办1990年亚运会,中国花大力气修建的世界一流的兴奋剂检测中心。从这一天起,中国正式拥有了打击兴奋剂的武器。马上,这件武器就在93年全运会上派上了用场。中国的药检人员和体育官员惊讶地发现:原来兴奋剂已在中国深深地扎根。仅全运决赛阶段,就有13例阳性,既有地方队,也有国家队,包括90年的10佳,广东女举的邢芬,日后在亚特兰大夺银的铅球选手隋新梅。中国官员大为吃惊,但可笑的是,他们选择了一个愚蠢的做法,捂着掩着,你只有在专业的体育报纸的旮旯里方能看到这些作假者的名字。
# ? A$ r1 u- b2 n" ^" E* y: c- p- W9 d* f& b# H* a0 F
4 、惊慌阶段(1994-1998 )1994年,中国游泳赢来了历史的辉煌:帕尔马世锦赛上,女将们夺得14枚金牌中的11枚;10月的亚运会,更是席卷3/4 的游泳金牌,陈运鹏、王林、周明、张雄及其弟子们成为国人的英雄。在中国水军扬眉吐气的画面上,我们看到的是美国教练的气急败坏和日本泳手的一脸无奈。
0 b" E- x6 ~$ ?& |3 N8 X& X) @; t1 r% w, q9 A
但是好景不长,体育科学的突破,特别是对诺龙的突破使这一年注定成为中国体育史上最耻辱的一年:这年的寒冬,传来了令人震惊的消息,广岛亚运会上共计11名中国选手被查出服用兴奋剂,其中游泳七名,田径两名,赛艇和自行车各一名,更为尴尬的是,其中9 名是亚运冠军,包括游泳的世界冠军吕彬,杨爱华,亚洲名将熊国鸣,胡彬等,中国官员惊慌失措,这次他们终于承认了不是误服,但还是对外宣称:“属于个别运动员的个别行为,”同时,对国际泳联的质询置之不理,用中国传统的太极功夫蒙混过关。! Q& Y) a# P2 Y2 e0 f
% ]5 M4 M! t9 `" z8 R
此刻,西方人却得意洋洋,他们终于又可以象百十年前一样肆意侮辱中国人了,先是宣称:“这是近代奥运史上查出的最大药物丑闻”,接着在美澳的炮制下,禁止中国参加次年的泛太游泳赛,当年各国通讯社的世界十大体育事件中,“中国事件”都赫然位列前三,中国瞬间成了药物的代名词。
( [2 X. |. k g5 F w; a7 v: g
: B6 k; @: \% q5 w% P' z; o中国体坛也随这一趋势发生重大变化:游泳队陈运鹏引咎辞职,王林被踢出国家队,游泳队从世界超一流变为世界一流;马家军渐失活力,中国田径从准一流变为二流;唯一逆流前进的是男子举重队出人意料地崛起。广岛亚运会后,国家开始制订反兴奋剂的有关规定。
% K5 j8 Q3 _$ z4 h8 L
0 s# V4 H6 J, C* w! I+ U7 B但是兴奋剂的毒瘤并未因这一耻辱而略减,位于桥头堡的游泳队一次又一次地被脱掉短裤:帕斯世锦赛,先是原媛携带生长激素被当场查出,而后王薇在名落孙山后仍未逃脱被检的厄运,中国人在澳大利亚几乎无法抬头,刚刚上台的周明旋风般地落地,在帕斯的新闻发布会上我们看到的是石天曙悲伤,无奈,几近绝望的脸。接着张雄上台,但他马上也因弟子陈艳的东窗事发而狼狈而逃,99年初,周明彻底名誉扫地,他的弟子熊国鸣,王炜再次被查出服用兴奋剂,熊国鸣被终身禁赛。这一次,中国官员终于不情愿,但又不得不被迫承认:“兴奋剂绝不仅是个别运动员的问题。”官方在付出惨痛代价后,终于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了第一步,尽管有一点晚。
4 Q4 \: R8 ]: i) ^! H: v7 c6 _! N+ J
. d& b& e' |( m8 ]这一阶段的另一重大事件是广东女子举重选手的兴奋剂事件,邢芬之后是陈小敏,和刘秀华。
" U# m2 Y# d. o' t6 u/ ?
( m5 A5 @- M, _) t; g7 {# C5 、大棒阶段(1999- )1999年,正式的反兴奋剂规定从体总出台,中国开始大刀阔斧地把反兴奋剂的标签贴到雄鸡的各个角落。中国的兴奋剂工作人员也真正开始走出封闭,虚心地向外国同行讨教。除对传统的兴奋剂加大检测力度后,对目前尚不能确诊的采取了一刀切的政策:“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跑一个。”
- Q4 o( u) p1 `9 h1 i) z8 {2 p$ ^' w5 |. o
这种趋势在奥运会前达到了极至,中国人对所有可能参加奥运会的人员进行了药检,对所有耐力项目的运动员进行了血检,这绝对是本年度药检史上最震撼的事件,仅血检,估计中国将额外花费数千万人民币,而国际奥委会不过仅仅进行了十几例血检。/ }" Z. F+ c; |# @
5 T: \2 t1 m B% O. f5 G+ G检测的结果是金花吴艳艳, 女举名将孟宪娟的禁赛,马家军及赛艇名将张秀云的伤别离和男子举重队的全体清白,尽管也许会有痛苦,遗憾,甚至是错误,但是,这绝对是一次正义的壮举,尽管他的尾巴仍是官方模棱两可的声明。
. l" t3 g& ?6 K! t0 ~5 w9 X7 }4 u& g" t" V0 A% A/ ~! q3 R: N
文章的结尾,我想问一下那些至今仍躲在阴暗角落的官员,教练,运动员们:当你们为了成绩甘愿用药物侵蚀自己生命的时候;当你们为了名利不惜放弃你们和祖国尊严的时候;当你们为了金钱一次次伤害善良百姓真实情感的时候,你们真的以为,成绩、名利、金钱真的比生命、尊严和情感还要重要吗?真的要为一时的快意而甘背一生的枷锁吗?真的以为真相能被永远埋藏,天理不能得伸吗?看看东德星星们的今天吧。
: N7 }' `' _) ] d5 C( R7 A; c 1 A, t; ~0 r. d( g% E- s
$ B" A8 p! {5 N0 l)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