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26|回复: 3

[加国新闻] 目睹叔叔走完加国最后一程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2-4-12 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作者:亮灯- h$ y6 d! I/ n/ i7 U* q" `
' K/ e# \& j* [7 z" Y- ~- L& m
笑猴是我的朋友,她知道我写了很多文章帮助大家了解加拿大,于是向我讲述了她亲历的事,希望能帮助大家了解加拿大的一个侧面。下面就是笑猴的讲述,我帮她记录下来的。
2 P& L  _& E- X0 T6 p
2 {+ Q; ^; `+ s7 P: z  Z) _& c我的叔叔全家移民加拿大有30多年了。叔叔的三个子女都已先后成家,全家人现在都生活在温哥华。叔叔患糖尿病和高血压很多年了,最后转为肝硬化,腹水,肝功能已基本丧失,因此需住进医院治疗。我和我的堂兄妹一起,经常去医院探望,从而对加拿大生老病死中最后三项有了一些了解。
5 T+ R9 B6 [( E0 b& F2 z
1 o, _. y9 a5 f  N一. 住院
! V- a& Z( {% _( ]' L) f7 U/ ?在加拿大住院全是免费的,包括吃饭,护理,医药,各项检查,手术等等。但也正因为如此全面的待遇,对需住院的病人,医院会严格控制。就说生小孩吧,如果是正常产,也只能住院一天,第二天就回家恢复休养了(动手术的除外)。所以,叔叔第一次住院时,病情稳定后就从医院回到家里住了。 ) `& v3 F- t) {& u* q, U- L+ U8 F
+ Y$ e$ V/ c; l, J) _

7 B2 K- C' z) `5 w/ g+ R+ F' z6 H1 d
叔叔是独自一人居住的,叔叔有三个子女,都有正式工作,家里没有闲人。按说儿女在身边,请假在家里照顾老人,也是儿女应尽的义务。因为按中国的传统思维,儿女照顾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加拿大的有关部门不这么想。他们认为,子女上班工作,是在为国家纳税作贡献,加国劳动力本来就稀缺,不能让纳税人放下工作去照顾老人。所以,政府就安排了护理人员,定时上门给叔叔洗澡,安排每天的中饭。早晚再由他的子女安排。这都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家属协商来确定的。
; ~, z% U/ \0 j( H6 Z$ j: r8 C' d* M
% z! X; \8 P7 T7 t
. D0 G4 }8 n; L1 i4 W) m5 Q3 @, L* }% t* V/ y

' v" b7 S  q, F. R+ ^0 E! I4 P# m- {8 @/ C' p
后来由于病情发展,叔叔再次入医院。叔叔得的病家属早知道治不好了。但他本人并不知道,所以病情稍微稳定一点就想回家,但医生怕他回家会摔跤,不敢签这个字。就与家属商量,想安排他去养老院,因那里有专业的护理人员,可以对病人全方位的照顾。可叔叔不太愿意,他还想病好了去中国呢。后来有养老院的人亲自来做他的工作,叔叔才同意了。但还得等到有床位时才能入住。 # W& W, @0 r, h  ]
% |6 s2 A3 E* m6 M8 F
* |( ~) R, a& z/ Y0 S
! d: T2 q$ p( h: _; T, G
养老院的床位也十分紧张,难得有空缺。因为加国老龄人口多,长寿的人多,估计在家等着进养老院也不易排到。而叔叔的病情不宜回家,就只能住在医院里继续排号等,什么时候养老院有床位了再转过去。住养老院是需要交费的,如果老人退休金很少,不够支付这些费用,则把全部养老金上交,其余不足部分就由养老院负担了。
1 a9 L6 K" M9 g% Z2 x( G& f$ F: d6 z& R" Z' }- v- a
而住院则不必交任何费用。在医院里的每日三餐,也都会照顾到病人病情的需要,免费提供。叔叔吃不惯医院的半西餐,愿意吃家里做的饭,在一段时间内,家人就每天送饭到医院,医院也允许。其实病中的叔叔也是想这样可以经常见到家人。
1 j* O6 x* o) Z7 W" a; @" |+ |! s, d; ?7 S# V' s% c
医院的病房有单人间,也有双人间或多人间,住什么病房不取决于病人是高干还是普通公民,而是根据病人的病情随时调整的,基本上我每星期去看望叔叔一次,每次都会在不同的病房里看到他。因为医院的床是活动的,转房间很方便。医院的条件很优越,由专业护理员一对一全方位的照顾。只要病人有任何需要,按动床边的按铃,护理人员马上出现。护理员也叫护工,都是些很有耐心的人,也很敬业,对病人有求必应。如果病人对某位护理员不满意,提出后,院方就会换人。 info.51.ca 4 W% B* h6 R: u( i6 X

3 [' x* c8 B: [8 k如有的病人行走不方便,想上厕所就按铃,护工马上就会过来挽扶病人的。据我叔叔讲,有一位年老的病人,患有尿频症,不时要去厕所。有一次护工忙,来得慢了点,病人可能有点尿裤子了。结果这位脾气不好的病人就对护工一拳挥了过去。之后有关部门马上来人调查,并向同病房的叔叔了解事情经过。而后,病房马上调换了一位有经验的护工,据我叔叔讲,这位新来的护工是最受病人欢迎的。我也目睹过她帮那脾气不好的老病人去如厕,竟有说有笑的,让人看了真的很感动,所谓的孝女也不过如此吧。5 j; R1 }8 E) ^: R& M6 h/ t
( z, L8 w6 Y6 @+ R
有一次我们去医院探视时,正逢护工为叔叔清理大小便,护工客气地请我们先到旁边回避一下,然后拉上挂在床边的帘子,遮住里面的病人。感觉很尊重病人的隐私。给病人端屎接尿,翻身洗澡等活儿护工都要干。我叔叔病重时不能上厕所,就用尿不湿,换洗尿片的是一位白人女护工。对我来说,给再多的钱我也是做不到的。汗也! info.51.ca 无忧资讯
: P5 I- @- X( W% b& i
2 z# s6 t, r! t9 w我亲眼看到专业护理员的苦脏累工作后,感觉他们每小时30几刀的工资虽然高一些,但的确是应该。他们的工作很不容易,即使儿女也很难做到他们那么周全。
( G! ?6 `9 w; Z4 u- h0 ~2 k( C  f$ N( k. [0 \6 Z

2 s4 h; E' `) C6 R  w: r# ^& B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谁也不能避免。后来叔叔的病情突然恶化,出现了肝昏迷,腹腔内积液不能排出,医院要经常为病人导出体内的积液,以维持微弱的生命,此时治疗对叔叔的病情已无任何意义。家属也不忍心看着亲人受罪难受而无能为力,同医院协商后决定放弃治疗。叔叔去世时很安详。
3 e. X: }  R$ U7 M2 H) S+ t2 `$ M
) [# C0 Z" Z; F2 k: z5 J! H二. 办理后事 ) `! ~8 N) s- o. T
叔叔在医院去世时,我们家属都在跟前,医院帮忙处理了一些琐碎的后事。工作人员让家属先回避一下,给亡者穿好了衣服(家属自带),然后让亲属上前和亲人告别。 4 d6 h# x4 E9 z! L

0 w2 q* i( ?* t+ \, D9 c* ^" e( {5 ]7 v丧事是由我堂弟和堂妹们安排的。追悼会在殡仪馆举行,其形式与国内大同小异。殡仪馆里有专门开追悼会的大厅,一般信教的教徒死后,教会要举办隆重的追悼会,有牧师主持,参加的人数众多,就在大厅里进行。我的叔叔在当地没参加什么教会团体,只有几个亲属到场。我们被安排在一个小的告别厅里,向亲人作最后的告别。我们人少,仪式也很简单。
$ b$ b" Q1 j$ c$ k3 _$ m
5 J* ?+ S; J. r, d9 l  O% O  b8 R0 M! B7 A6 n
3 `# m: @+ y# J8 S. u
我们去告别厅时,里面已都安排好了,棺木已放在那里,盖是敞开的。从病痛中解脱出来的叔叔,脸上经过了化妆,安详地躺在棺木中,如同睡着了一样。我的堂兄妹带来了电子相册,开始播放叔叔生前的照片,我们一起回忆照片中的场景,缅怀叔叔的一生。然后,工作人员再次走进来,先向棺木中人行礼,然后将我们带来的叔叔生前喜欢或用过的东西物品(如信用卡,手表等)放入棺木中,准备随亡者一起下葬。 : p# u. c; z( x" u

% N0 w! g! h* L4 _
6 D! Q, S8 b/ ~; Z' \( W
: }3 O; p% h) g; T接下来开车前往墓地。在温哥华本纳比市区内的一块墓地,是20多年前我婶婶去世时买的,双位墓穴。现在叔叔是要和婶婶合葬在一起。在现场,挖掘机已经把地表面的绿草皮移开,用挖掘机把墓坑重新挖开了。在地下的棺木不是与泥土直接接触的,棺木的外面还罩有一层玻璃钢。据说之前曾有合葬的,20几年前埋下的尸体,挖出来时都不腐烂,呈现的仍是完整的人形。   m9 x' l6 E  ]; [; U5 K

5 M# C# Q" j; P6 m4 A* c, C在墓地旁边搭着临时的帐篷,家属到全后,在里面的座位就坐,如同参加婚礼的来宾席(一般当地人会把参加葬礼当成朋友会面的机会,不会有太多的悲伤情绪)。我们坐在那里,看着外面的工作人员在按规矩举行入土仪式。抬棺者是六个高大的西人,穿着清一色的黑西装,都带着白手套。他们首先恭恭敬敬地向亡者敬礼,然后庄重地用肩膀扛起棺材,就像我们在电视新闻中看到的前线阵亡士兵的葬礼一样。原来普通人的葬礼也是同样的庄重,体现了对走完一生的逝者的尊重。如果亡者是教会的信徒,此时会有牧师为其做祷告,然后才下葬。
4 e5 K/ A; b, v4 |9 E  M7 e; b3 S  l) f) o5 K( u
最后,再把先前移开的草皮重新盖在填平土的地面上,几乎看不出挖过的痕迹了,一切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只是墓碑前多了亲属们献上的花圈。
8 f) s6 K% V- y, k6 j9 s7 J; t  E; t5 S
三.花费
$ R  C* e4 G, b. ^* \# F2 x9 [5 t住院的一切都是免费的。办理后事总共花费加币2万多刀。包括入土下葬的一系列服务,雇抬棺者(据了解,这些都需要有殡仪牌照的人或单位才可以办理。尤其对遗体的处理,必须是经过三年专业培训而获得证书者才行的),以及花圈、棺木等,这些因风俗习惯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花费,可以根据各自的经济条件自行选择。 0 l6 `, `0 \: K( @% c
7 a% m3 @& B0 v4 r

2 t$ T5 y* P' U' f8 R% @# f3 B& w0 n  ]
鲜花制成的花圈,每个大概在200多刀左右。棺木也是在这里买的,但产自上海。大概花费3千多加币。土葬棺木的价格从几千到上万加币的都有,如果是火化的,棺木会便宜很多。  ' T' `7 x' g6 O/ q
* k6 A7 k. o6 u9 y6 O# ?9 U( F
& H1 V/ }5 g  s+ W

% X) z1 ]1 m* ?2万元的丧葬费不包括买墓地。这里绝大多数人死后会选择土葬,因为加拿大土地不缺,但墓地的价格也绝不比活人住的房子便宜多少。大陆华人一般多数会选择火化,一方面这符合国内的习惯,一方面便于后人将骨灰运送回国,落叶归根。叔叔后半辈子的几十年是在加拿大生活的,在这里生子生根,并在加拿大走完了他的人生之路。这里是他的第二个故乡,他的子女也都生活在加拿大,所以选择身后土葬,也方便后人祭奠。叔叔与婶婶合葬的墓地是在20多年前买下的。当时花了7千多加币,而现在这里一个同样的墓位其价格已经涨到2万多加币了。0 F9 |* ^$ P1 f) w, S& V1 Q0 f1 ^

, n# h6 [7 D0 X/ E+ p4 f我亲眼目睹叔叔走完了生命最后的一程路,因此了解了在加拿大生老病死后三项的一些经历,也体会到一个普通加拿大病人活着与死后的尊严。
, E" `; x; B* m. P$ s! J" t
鲜花(2) 鸡蛋(4)
发表于 2012-4-12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加拿大也便宜不到哪里去啊,不过医院这些福利真的好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12-4-14 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买不起墓地,应该怎么办?
鲜花(171) 鸡蛋(4)
发表于 2012-4-1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所有人都要经历这个过程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5-5 09:29 , Processed in 0.183406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