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卡加利无家可归基金会周一发表的报告显示,本年度卡加利无家可归人数,比2008年的调查减少11.4%,是自1992年以来首次录得跌幅。当局认為,数字证明卡城处理无家可归政策奏效。另外,本省数个城市的同类数字,也有相若的趋势。3 f0 M$ E" Q' i; X( M! M9 F
刚在1月18日一天内完成的2012年无家可归点算调查发现,本年度露宿街头及入住本市约85家庇护所的人数為3,190人,比2008年的3,601人少,也比原定预测的4,200人低。这跌幅,跟过去20年几乎每两年上升20%的趋势有显著分别。
+ @( A4 p1 D" a0 q) a% C4 |- ~ 基金会主席兼行政总监里克特(Tim Richter)说:「这数字指出,目前的10年计划切实地行之有效,在目标之内。」他又相信,省府近年多建可负担房屋起到作用。; Z- G I( J" {5 F+ S
数目仍属全省之冠% T5 ~7 j& y$ T" l+ Y6 D* S; O
有关数字又跟省人力服务厅的数据一致。该服务厅的数字显示,去年另一机构救世军减少189张紧急庇护所的床位,原因或跟需求减少有关。此外,自2009年省府推行处理无家可归10年计划之后,爱民顿、列必殊(Lethbridge)、麦梅利堡(Fort McMurray)的整体无家可归者问题都得以舒缓,当中列必殊更录得74%的跌幅。报告又发现,街头露宿者数目大减,由2008年的569人减少至今年的64人。基金会又指出,相信当日的64个露宿者是长期无家可归者,而由於调查当日的气温极之严寒,因此其餘不定期露宿者可能暂住避寒中心。不过,基金会也指出,卡城仍然是亚省最多无家可归者的城市,按比例计算更达到63%。- d- t/ G1 G6 u5 C9 S
报告认為,卡城经济及就业状况相对良好,衍生这方面的问题,情况令人关注。里克特指出,廉租房屋不足,减弱低收入人士的住屋负担能力。他促请市府考虑「地库套房」,并说:「毫无疑问,这方式便宜又快捷地解决问题,当然不可只靠它,但会是一重要元素。」- M/ f+ D2 V* I3 U% T/ r; b6 a
亚省的出租住宅单位约在3.4万个水平,比2009年少约1,300个。由於每逢卡城百业兴旺,租屋空置率就会下降,因此情况近乎是「死症」。/ D5 e) E/ D! l5 |1 c# }5 ^8 B
建议增加廉租屋
* ~/ J" y1 D# X4 K' ~$ E* w 而基金会跟卡加利大学社会工作系合作的另一份研究显示,卡城有无家可归危机的人数远比估计低,只有约7.2万户接近无家可归,是基金会预测的一半。
& X X T9 H2 ]" T 里克特又表示,省府再直接增拨资源,未必能处理整体无家可归问题。他说:「我们期望省级和联邦政策有所改变,例如应有更多由社区作主导的计划,可以获政府支持。」
1 n% B5 T, t! b P" x 卡加利市长南施(Naheed Nenshi)认為,这数字是一个「好开始」。
4 E! }2 V$ i3 B* P) D 就上月的调查,基金会将在今年4月份发表一份更详细的报告。基金会又计划在夏季作另一次点算,以便分辨本市冬、夏季的无家可归问题。, x0 S+ g* ]7 ^- x9 c1 X& B
卡城希望於2018年1月之前,解决无家可归问题,意即无一市民或家庭,要露宿街头或入住庇护所超过一星期,而是入住可负担及具持续性的房屋,成為社区一分子。
1 i* H9 ^: r/ G- z! C) q* p
* j9 A! k- K* s: m* v6 s' n1 v f5 T
# @. T% x# _5 [5 ~5 F(新闻来源:星岛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