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d- S6 G4 Y+ \% t, c3 g- Z 这与泡沫破裂后的美国类似。在持续多年的创纪录疯狂消费后,美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过度消费是建立在两个不稳定的泡沫之上——房地产和信用——而这两个泡沫已经破裂。4 Q- E5 ~+ p2 u" P4 n9 P2 E N
M' T* r( Y* ]* I7 N 美国消费者将需要很长时间从这场泡沫引发的疯狂消费中恢复过来。减少过度债务的去杠杆化过程才刚刚开始。没错,家庭部门债务在2011年初期已经降至可支配个人收入的115%。虽然这一数据比2007年的峰值水平低15个百分点,但却仍旧高于1970-2000年的平均水平(75%)。) i2 W1 V+ O4 S- P
; D' X5 h. e- Z5 t+ |5 A! ]
一种类似的现象也出现在储蓄方面。2011年3-4月,个人储蓄率仅占可支配收入的4.9%。虽然这较2005年中1.2%的个人储蓄率有所上升,但仍旧远远低于过去30年8%的水平。 ( X& w/ c' k7 W- \: m9 Z # F t5 v$ Z6 w7 A" s% U6 } 与日本银行相似,华盛顿的政策制定者在尽自己所能妨碍理性的经济调整。美联储已经推出了两轮量化宽松政策,目的在于促使消费者开始支出;政策引起了股市的上扬。国会和白宫已经采取控制房屋止赎的项目以及其他形式的债务减免政策。) j" c4 u# Z' D/ Y. l2 s
" X# `8 ~% d% @
这类做法的目的在于使“僵尸”消费者忽略他们正在恶化的问题,重新开始消费;虽然他们的资产负债表在严重的经济衰退中遭受了沉重打击。政府政策的潜台词是华盛顿方面允许不负责任行为的复燃。4 b: N" {( ]9 o3 n& j. C9 V( A
0 ~9 e9 o" P2 m; P3 A' Q+ Y 意料之中的是,美国消费者比政策制定者更加精明。虽然财政和货币政策走在不可持续的道路上,美国家庭明白这些急救措施只是临时性的。这意味着消费者要将主动权控制在自己手中。劳动收入低于历史平均水平、高于历史水平的失业率、2400万美国民众未充分就业,这些问题凸显了减少支出的必要性。9 E0 N- @* N. K3 e1 U3 S
$ _! f j6 n' E* d' U
减少支出、去杠杆化、储蓄是美国僵尸消费者仅存的可持续选择。对于7700万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来说,尤其如此;他们中的一部分已经达到退休年龄。& U2 v- K3 K% Y! C# x; \
4 r1 _4 Q F2 p- `1 N3 g
与日本情况类似,长期以来美国消费者消费意愿低迷的局面不会很快结束。我认为债务水平和储蓄率达到更加可持续的水平至少还需要3-5年。消费仍占美国GDP的70%,这意味着美国经济增长的大幅下跌;除非美国可以尽快找到一种新的有力的增长源泉。华盛顿方面的政策麻痹对此没有任何激励作用。% W. T4 m# t2 ~" A
, ?4 b' u& }$ Z2 h0 @8 D1 f# a 这样的局面对全球经济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持续不振,加上日本和负债累累的欧洲,对于依赖外部需求的出口型经济体都造成一种持续的压力。如果不尽快转向内需,那些发展中国家所谓的增长奇迹可能会迎来挑战。% @: g6 l; I0 v( E4 T |' p; { r1 p
3 R3 R4 V1 |( o, \: \ 可悲的是,美国的僵尸消费者相对美国的影响超过日本的僵尸企业对该国经济的影响。美国个人消费占GDP的70%,这是在上世纪90年代日本企业资本支出峰值水平的3.5倍。不吸取日本的教训会将美国和全球经济在未来若干年置于一个困难的境地。希望看到增长的金融市场将会感到非常失望。(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