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9月9美国股市迎来双重惊喜,美国贸易赤字和失业救济金双双收窄,虽然这也许应该被称作:完全不值得惊喜的“惊喜”。
& | t$ x0 p& B+ i t
* z$ a9 N1 T; Y; M. R: Z3 z( h! F0 G “不要与联储为敌”是投资人不得不遵从的圣经。而从去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增速5.6%,明显复苏以来,联储持续的悲观一直和乐观数据相左,让投资人深感心意摇摆,无所适从。
( E4 z; z' [1 j+ b. u# h+ A4 _5 p) U0 g$ t
9日两份报告有助于缓解市场对褐皮书带来的犹疑。联储褐皮书再度警告经济增长走缓,和稍早的通缩忧虑一脉相承。8 y5 r9 u/ j3 Z# M/ C' Z
8 |; R- P7 |6 `- H% L 伯南克执掌帅印的美联储“缺乏信心”不但引起费解,也引发少许不满,出现要求伯南克下课的声音。而事实上,无论何种积极信号,联储都不会公开展露笑颜,因为适度悲观,才最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 i" C+ I; W- ~, G/ k! T0 Y
1 G" C- b- _3 a( [6 F, `
美国劳工部9日公布,截至9月4日当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减少2.7万人,降幅大于经济学家预期;商务部同天数据显示,7月份美国贸易赤字环比收窄了14%至428亿美元,经济学家综合预测为470亿美元。7月美国进口额下降了2.1%,而出口额增长1.8%,创下2008年八月份以来的新高。* H9 J% |, x$ }2 P; g9 Z
" ]$ t+ P# n0 N9 ^( B 不难预计,美国货币政策当局的态度未来会从“通缩忧虑”,转向褐皮书的中性,再转向谨慎乐观,步调上,永远滞后于数据一步。在相对现实“悲观”的态度下,美国的货币政策将是:持续推低利率,缓步放松目前仍然收紧的“信贷缰绳”。因为这一策略可以在不触发通胀的情况下,全面修正美国经济。* _# }. k0 U& q# V# S9 N& A7 k
7 A* T+ P6 Q; u! R4 D# k, [
美联储用行动说明,他关心的并非快速复苏,而是作稳作实长期增长。未来半年到一年,当美国经济全面走上正途,请不要再次奇怪,这正是伯南克为美国经济设立的、既定“稳扎稳打”复苏方向。
. `) d3 b& s8 m2 g" z! d
3 `, \; _/ p% t1 n0 N; G 目前,美国从实体经济到金融领域,积累了大量现金,并购热潮渐次爆发,民间部门财务状况已经大幅改善,场外资金正在等待联储的明确信号。联储始的保守态度,让投资人仍不敢轻举妄动。而尾随数据随后的联储表态,一定仍然会强调对增长的保守态度,也表明联储仍无意在短期内扩张信贷,而要把长期复苏基础作实。' J% O) W# n* N# m
$ y u- E" J' o5 Q
“联储态度”费解的背后
) r+ J8 K( @+ S% {$ [) }9 D3 f
0 v4 p2 K4 a2 j- b 贸易逆差和失业救济金申领的双双下降,只是复苏中的美国经济乐观数据信号的延续释放,其实不足为怪。, G, ~7 z, s- X8 H+ A' l: s
4 K6 O, p4 ^ ^% _6 |4 ]$ }5 F
市场稍早弥漫浓重通缩忧虑,而美联储可能恰恰是这一忧虑的制造者。悲观是持续推低利率的名义所需,在这幅大旗下美联储正为美国注射一剂不用付出通胀代价的“免费”补药。/ f. m, ~! s6 F. n9 s2 @
8 Q% P# j. {$ v( Q1 E+ J, X* k 回顾8月11日美联储会议,虽然宏观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在复苏通道中,伯南克却反复暗示通缩,并借此推出以所持机构债券和房地产支持债券购买美国长期国债的政策,誓将美国国债的长期利率推向更低。
* d" l8 J, W( O' @! `" ?/ J# i4 ~# U1 r, [! @, H% x
这引起市场诸多费解,包括他的同行,KC联储主席Thomas Hoenig也称,缓慢增长也是增长,切今年作为复苏第一年优于历史,伯南克不要过激反应。
" _3 m L* G: C5 s
; M3 ~: _) e$ H Y# c% M5 D# M Wells Fargo的资深经济学家Scott Anderson话称,伯南克在会议声明中虽然没有直接用通缩这个词,却非常肯定地暗示通缩的忧虑。, _! I, O( K4 X0 h; D+ {3 |& r( Y2 Q
$ y; Y3 @7 l* l. @/ |( d “目前看来,似乎联储的举动正在助长通缩的预期,”Bank of Tokyo-Mitsubishi首席经济学家Chris Rupkey说。 F+ s9 Z8 S+ f! j% \
" L7 `) D }% J0 P* c 宏观数据并不指向通缩,8月13日美国公布7月消费价格指数(CPI)在连续3个月下降後转而增长0.3%,为近一年来最大月度环比增幅。而美联储最早预计2010年美国GDP增速为3.2%, 作为复苏的第一年,1991年的经济复苏增速是2.61%,2001年的经济复苏是1.92%。2009年第四季度美国GDP达到5.6%的季环比增幅,创下多年新高,显示出美国经济复苏力度较为强劲。虽然美联储近期下调GDP增速预计,但只是又一次悲观态度的传达,却有助于而非妨碍美联储引导美国经济复苏进入其预定轨道。
( U6 I- P8 ^2 w! I+ @' t; n5 K+ i$ w- g0 s' ~. h
联储费解的悲观背后
) ?6 M# d. V# y& f
5 n% z8 ]9 |7 v ? 没有无理由的乐观,更没有无理由的悲观。伯南克的悲观,是因为可以锁定全方位的利益。宏观政策解读,不能以政治家的说辞为出发点,而应该是立足于实际的政策效果。
8 ]9 G( m9 R- L: ^$ b _* @" Q/ J% U5 |8 b+ L/ g" S
回顾联储救市,伯南克所谓的量化宽松,准确讲,也该被称作是量化不宽松才对。美国的量化宽松,只扩张了基础货币M0,所配合的却是紧缩M2的策略。配合对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的提高,美联储同时向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
5 f, D! Q# a8 n7 d* s/ V1 O+ l) t6 G, {8 Z4 d
以上措施最大的好处就是改善银行资产状况的同时,不触发通胀。真对这场金融为乱,实体经济并没有病变的危机,美联储此举堪称对症施治。伯南克一直声称他苦于无法让银行放贷,外界也相信了他的苦恼,事实上在危机肆虐早期这可以理解,但是在经济步入复苏通道后,就不合常理;如果他暗示通缩,更加不合逻辑。因为他完全可以对上述两个政策松缰释放流动性。8月底Jackson Hole就是最好的证明。
+ r( X7 k" O( w; ?" {
+ o; A1 r, p4 Y3 W5 @" v; E B 会议是在浓重的忧虑和外界质疑声中召开的,伯南克的悲观太“逼真”,让外界担心联储黔驴技穷,伯南克的回答简单明确:联储仍有一揽子工具。其中两条最值得关注。第一条是,如果需要,进一步扩张联储持有长期债券。第三条是,进一步量化宽松,降低联储向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支付利息(I-O-E-R),目前是25个基点,可进一步降低到10个基点甚至更低。 这明显和他前期宣称无法让银行放贷“自打嘴巴”。
2 }( R, o5 P; ]5 I: n% F1 i0 w! g4 A# h3 e5 @
但是会议也明确显示了联储的政策主张:持续推低利率,但是依然不放松银行信贷闸门,2008年第四季度到2009年第四季度,联储M0扩张较之前的正常年份增长9倍强,但是M2却基本不变。所谓量化宽松基本置换了银行的不良资产,但是完全没有变身信贷扩张。
' h, [# F( k% y4 v3 j2 _2 a' I5 A" N
目前,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从危机前30亿美元上升到了8000亿美元,带来丰厚的现金。资本充足率已经从危机前5%提高到目前的11%强。花旗集团账面现金达到1,840亿美元,占其资产的10%, 美国银行(BOA)现金达到1,750亿美元,摩根大通也有850亿美元。前所罕见。' s/ g8 ]4 A: {; X+ Z5 W/ e5 ~
+ r1 J9 o9 Z z4 r
虽然伯南克仍然表示,银行不肯放贷,似乎仍病体羸弱,而投资大师们已经嗅到了机会的滋味,布鲁斯-伯克维茨(Bruce Berkowitz)这位新近走入美国投资人视野的基金经理,作为Fairholme Fund的创始人和基金经理,以累计上涨236%的惊人业绩,和10年中经济周期准确而具备前瞻的持仓调整惹人注目。
9 R2 @' a3 X+ o" B
- T2 u2 F' t0 v t8 b ` 美联储的“悲观”早就他眼里未来的明星:他新近重仓持有金融导向型的股票包括,比方说Citigroup (C)目前大量的对冲基金也重仓C,相信他的判断一样:巨额资金不是无法调度,而是枕戈待旦,等候联储的带调遣。
& R5 K% F) C, ]# n
7 O' ] ]9 v9 j6 H" V" ]$ I 8月间的企业活动也是明证,这个往年是并购活动最少的月份,今年全球并购热情发烧,交易额预计将达2850亿美元,有望超过3月的2003亿美元,创下今年以来的月度新高。4 a" l! c' x0 ]$ X7 G
: n& F. \# D' r' w1 V( n* ?7 {
目前的现实是,企业的现金每天增加,美国是全球企业并购最大的市场,在全球企业帐面上择机待出的约3万亿现金及等价物中,美国也占据2/3左右。5 K0 w$ t' L. ~' U2 v* t- r
* f; d1 Y' Q" R% M$ ^/ s 锁定全方位利益
8 S' k5 C8 p1 i
* \" h- y8 t" c5 q 伯南克是一位杰出的货币经济学家,临危受命,对于外界的质疑,他更表现出一个战略家的坚忍。因为悲观和顺次推导出的低利率政策,可以让复苏中的美国经济享受全方位雨露,锁定全方位利益。
% O; |8 n3 Y* g; ^- y$ E7 c
% [+ {& z2 C) h: y2 b* g 首先,在美元本位下,美国真正利益攸关的不是经常项目逆顺差,而是资本项目逆顺差。联储坚持购买美国长期国债,是明确示意投资人,购买美国国债非常安全的,疏通美国融资管道。( L8 o8 Y; j5 H: m- J+ g
t, F2 c# o; t
与此同时,房地产是美国经济目前的核心薄弱点。长期国债利率被推低传达的不仅是信号,十年期国债是市场的基准价格,将起到很大的房市杠杆作用。美国的房地产贷款利率已经创出历史新低。正让美国的购买人和供房者享受前所未有的实惠。第三,消费在美国经济中的地位众所周知,且不提房贷降低省出的真金白银,信用消费的美国人也将因为低利从其他消费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最重要的是,因为美国巧妙的扩张M0紧缩M2手段,存款利率虽然低,但是实际利率依然为正。6 x, E- k7 S' T4 a, {! w& P: M% h8 \
5 t& N! a6 V7 C! I 第四,中美都在推进新兴产业,美国目前的这剂量化M0不宽松M2药方,使得美国资产价格大幅修正,物价稳定,资金成本低廉,供给蓄势待发,而中国的量化宽松M2策略,正令资产价格高企,通胀抬头,银行 风险加大,中美之间,在这场救市之後,到底谁更有优势打响一场类似90年代信息革命的新产业革命?
* Y7 Y* I+ z- W6 c7 {) r7 K8 l; I0 A0 x( J
中国古谚讲,大涝之后必有大旱,金融海啸的洪灾,跟随经济的旱灾,美国的货币政策灾后修补漏洞百出的水坝,整修河道,涵养水土,一个个覆盖经济所需的方方面面,没有理由相信,美国将迎来的是二次探底,而不是一次稳健长远的复苏周期;而中国,则是毫不犹豫地拉开蓄水池,取消信贷额度,扩张M2,让GDP的浮标水涨船高达到既定位置。% _; i( q5 l j* x
5 \4 b: k1 g* s' o1 S6 j/ l! z 目前美国已经有10个城市房地产价格和销售量出现明显上涨。但是在他们彻底站稳脚跟前,美联储依然会适度“悲观”,市场还是会屡屡“惊”喜。联储会:坚持推低利率,不会轻易放松信贷。直到美国经济全面稳健走上“阳光大道”。; g/ \. ]5 b! _/ [) E# U
4 I) x; s# X e! D- y6 n; ? 如果你还在等待美国掉下第二只靴子,那恐怕你已经错过了时机。金融危机曾险成中国绝佳的机遇,美国也确曾险些掉下第二只靴子,但目前,这只靴子已经被伯南克成功的推到了悬崖的上方,北美时间9月9日,双下降数据又为美国吃下一粒定心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