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一:车身 3 b8 g2 Q% ~% w
: b; O2 Q3 w2 @& x8 M% H3 M3 O8 {4 `
& ^$ }( u1 i7 e; ~4 w买时先别点火,先看车的大概情况,必要是站远点,看车体是否平整,尤其从车后看,是否减震有倾斜。外观是否有撞击的痕迹。再看底盘生锈的情况,如果锈的厉害,尤其是排气管,那你买来没多久就要花钱了,整段换的话,在120以上啊。尤其是欧宝和部分美国车,最容易锈。同时要注意减震支架的锈蚀情况,也很重要。 4 y+ z% a( d3 C+ i: b& d# m$ A
5 K2 @- P& n/ s. R
* x2 _9 f* S R* H4 W& p9 {8 D; ]2 ^二:发动机
0 j. r2 Z! F+ ~+ J7 w8 x8 `% J' d D; ]
$ O i. L3 U4 _最重要的部件(废话,地球人都知道),也先看冷车时,是否有漏油的痕迹,但复杂的是,老车基本多少都有点漏,只要别太厉害一般也不用处理,同时提醒大家:有的车主在卖车前会清洗发动机舱,多少会掩饰掉一些漏油的痕迹,但你仔细看还是能看出来点的,尤其是如发电机壳啊等铝制件的铝锈是洗不掉的,如果反差太大,你就要注意了。现在点火,关掉音响,关掉通风,关掉一切非发动机发出的声音,(有时东欧人卖车会把音响开的很响,原因吗,你自己想吧)。先听怠速,应该是那种稳定的,轻微的声音,最好不要忽高忽低,不稳的怠速处理起来很麻烦的。再让人轻加油门,从1/5,1/4,1/3到全开,看发动机各段的反应,转速都应该是平稳的变化, 并且能在各段保持住!再突然急加速,看油门响应。再急回油门,看发动机的转速回复。如果只有你自己,那就自己拉节气门拉索吧。好了,现在车热了,你就自己听声音吧,点上一根烟,慢慢听,必要时,把头凑上去,别怕脏,那可是最直接的方法,听气门,凸轮的声音,如果觉得声音有点杂,打开机油口,小心地打开盖子,别让油渐到你脸上,这时发动机里声音会听的更清楚了。有的车,故意把怠速调高,就是为掩盖转速不稳。 5 O6 Z9 H4 j ~) H
6 ]/ e& E/ b& r5 y& m( s" s% A
+ U' k+ L5 Z; J; R+ X% `三:机油状况 3 e+ V% V/ m, V! ^3 b
5 G7 w9 _" ~, Z: D. F, R$ X
' s$ B, S$ |9 y! T& @拔出油尺,看看油量。基本每个卖主在卖车前都会花个 20几欧把机油换了,如果没换的话,你要看到象柏油样的机油,那我劝你还是别买了,正常的颜色应该是淡褐色的,或更清更浅,但柴油机除外,因为柴油机的机油一般是很黑,这是正常的。最好把机油尺上的油滴到白纸上,看看油扩散后的状况,就能更清楚地了解发动机了。
! ^6 r) _# p/ t8 n1 [/ `9 O! {, d1 i" T" F# e* Z5 P+ e
; U0 B, k ], x I+ ?
四:各皮带和紧固件
% ^4 b" S& p v: k
- r/ U6 ?, d" ^. x* q8 { U
1 A0 E: v0 ?$ H+ U关掉发动机,这时皮带也微热了,算是正常的运行温度了,用手按压,不应很松,按下大概在1cm-1.5cm上下。注意水箱风扇皮带也要看,这很容易忽视的。各管路的接头用手摇摇,不应松动。实际上皮带的松紧在运行时已能看出来。知道吗,正时皮带的毁坏会引起顶缸,导致发动机全毁。 n( P) T; T8 W9 m2 u; F+ P' Z' k8 q
$ G1 V$ l/ ?' I! w6 E4 N# |
" g- d/ g9 p8 H* ~0 O( a$ ^/ p9 ^五:减震 ' Q6 S3 [. j, S
* R, j% a4 H- k* J4 |
- `- f6 r. K, j1 u3 u7 |, ^3 x6 u
车的四个角都应该按压,你如果感到很软,那减震不久就要换了,而且这换不是一根的事,费用吗,以百计了。过于使用的减震,在高速上是件危险的事,那种忽悠忽悠的感觉不是舒适,是危险。因为在弯道和不平路况,较硬的减震有更好的抓地性和稳定性,一般使用10-15年,车的减震都会多少有点问题的。就是看还能再用多久。
, a; D( d1 H# t4 |' h! G2 ^, G1 a8 Q% u9 Y! S5 X$ @# w, i$ u8 Q/ S
6 j- C4 u5 `* Y9 t2 {6 m q1 g六:刹车
2 S& ?1 N1 x) B' O: B: r6 C1 t; T* l) C4 T) `* @
9 F/ n3 s) z- x8 @. r. e4 X
鼓刹很难一下确定,对于碟刹,可拿下车轮装饰盖,通过轮毂的孔看里面刹车片的磨损情况,必要时用手指摸一下,对于旧车,我们关心的是这副刹车片我还能用多久,理论上讲,鼓形刹车片能使用80000KM,碟刹在50000KM,但鼓形刹车片更换费用比较高。同时提醒:不均匀的刹车片磨损,比如不是很平的有沟状划痕的磨损,提示车主驾驶习惯很差,经常急刹。刹车油,在发动机舱里,一般靠方向盘处是刹车助力泵,连着的塑料小容器里是刹车油,打开盖子,沾点在手上,用力捏,正常的情况是清亮的,滑而有粘度的。深色的,稀薄的都是要更换的。刹车油最容易吸水。量的检查看外壳的刻度。
% ~/ U6 H- @5 Y$ w0 H# m: ?, N# h
' N& c* Z: x* P/ g; E
七:离合器
; V5 F) k$ T0 Y/ j8 ?3 m n) W3 @' e$ s0 a% C( N! [& X( M* f
* w" T( E5 S$ E* w9 m% J4 l) K
实际开动,慢慢抬离合,看是否结合平稳细腻。当然行程的长短可以调节,但任何抖动,空旷的接合都不正常。三挡也能起步的话,基本就快磨平了,换离合大概在400欧。 7 |. L2 ?, [: a/ N2 i1 _
. Z! n4 a) c; B; R9 H0 j. ?# y6 Q
八:轮胎
8 |" V7 I, }: j" _/ B1 a G$ M1 Q/ G( P7 f$ s0 f
; v1 f% a$ b5 [3 R) c8 S2 U6 R0 ^看看花纹吧,是否四轮都一致,和行驶证上要符合,有的胎看上去很好很新,但是自己换的非允许的胎,那你买下了,再要做TUV的话,那就自己买四个重装吧。记住把方向向左右都打死,让胎侧面彻底暴露出来,有的车主把差的一边放在内侧的。如果他不是故意这样做,而轮胎二边不均匀磨损的话,那这车也有问题了,比如球头,前束,四轮定位。。。如能把车抬高离地就更好了,在胎侧对胎的晃动最能看出前轴头的旷度,虽然是细微的。以掌面逆行驶方向轻摸胎面,同时相对快地转动轮胎,你能感觉胎磨的好不好,波浪性的,锥性的都是前轴有毛病。 2 W8 C" Z- U" c4 R" Q: J
$ v1 l0 E% A' u" g
+ @0 \/ J7 A: ]: d/ v5 y九:线束
9 T" i# i; I# H {; t1 M
6 B+ s. R3 E2 \9 P5 U# N! N+ v7 A E9 ^6 r
所有的线都要看,尤其是灯的线,如果新的与车况不符合,那肯定是换过了,原因很可能就是被撞过了,尤其是大灯处,一般大灯总成的寿命是和车一样的,不须更换的。换过大灯就千万要注意了。水箱也要注意。都是最前端的部位。 , l2 l$ r# p0 m, J" P" R6 `3 d
4 X3 [4 V; |6 ]9 q
8 M O ~, r+ s8 f) i- U V. ]/ f& p
十:实际驾驶
! s# M- q4 J: d- ~! q+ L
9 v) Q$ F x& y* o8 O9 t: I9 A( F
/ S- ~" O0 [0 a6 D各档加减要顺利,不能乱挡,跳挡,方向在百米内,脱手不应大的跑偏,加速有力,方向不能太重,带助力的转向力日本车在2.6-2.8kg,欧洲车有的可致3.5kg,尤其注意车在转向时的侧倾和前轮的异常。对于很差的前轮主轴承转向时,就会原形必露。最好能开到80km/h以上,注意听相对高速时带来的新的声音,比如前轮球头,轴承等等。有机会带档空油滑行一段,听听齿轮箱的声音,有哗哗响的,就要注意是否减速箱齿轮过度磨损,尤其是1,2档。 , k2 \' B7 q& N
1 R2 p" R3 Z" O3 }( Q
% F$ L1 E, l2 W `好了,基本就这些了,其他的都是辅助项目了,我也不细说了,不然大家都没看的耐心了,讲的太多,也不便大家操作,我的经验只要上面十项没大问题,你就买吧,当然你也别指望一辆二手车能比你期望的更好,毕竟我们要开一段时间才能真正知道一辆车的好坏。 % z+ V& d' w( J
$ ~0 ~) P0 w2 a$ Q9 z, Y6 O1 \, r' F0 h/ _7 F0 w
个人对各国二手旧车的感觉:3年以内:各国差不多,日本车:轻巧,故障极低,驾驶舒适。美国车:尚可,动力足,外形美观。意大利车和法国车:省油,驾驶感一般,噪音偏大,高速表现不好。5-10年:德国车质量比较稳定,美国车底盘易锈,刹车不太满意,法国车小毛病开始多,日本车在10年的话,维修较多,而且是连接着坏,意大利车必须小修小补了。 10-15年,建议就买德国车吧,但老款宝马不推荐,配件较贵,小毛病多,保险也较贵。基本上德国车买来,保养的好的话,能开很久,比如Golf,Polo,配件便宜,有时感觉比奔驰都皮实。 7 m4 v# r$ M3 r6 \& o( `
. T4 G1 }$ k% T& j- A* `
6 o0 \1 i) G% i# O1 S) C20年以上的车请你就考虑奔驰和大众和奥迪三款,因为路上能看到的,我们能买的起的也就这三款老革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