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专家们个个惊呼:联储已经弹尽粮绝!他们认定,既然利率已经接近于零,商业银行拥有大量过剩储备,联储主席本杰明-伯南克(Benjamin Bernanke)已经是金融上阳痿了。 0 S2 a# N$ X7 Q$ Z4 P: L5 E8 F8 n ; ^" l. h0 J5 q1 N1 z. c 他们提出,即便联储打算继续增加超额准备金,对于阻击通缩的战役也全无用武之地,而且伯南克已经无法增加货币供给,因为即便在利率接近于零的情况下,银行也不愿放贷,消费者也不愿借款。因此,他们认为扩充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对市场或经济毫无影响。 / R- H& U g8 B+ Q) V4 Y0 h 2 g* ^) s7 y- A: h$ q 联储不能通过印更多钞票来拉动经济,他们这一点算是说对了。然而这并非由于联储子弹用尽,而是因为联储从来也不能让经济实现可持续的增长,其能力仅限于操纵货币的购买力。诚然,更多的量化宽松将会再次损害经济,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联储无法给美元汇率造成非同一般的影响。 9 n1 k* G6 I/ p 9 I ^5 ?5 e% T& n 实际情况是,联储可能已经用完了传统意义的子弹,也就是说,联储从一级交易商那里购买短期国债以压低短期利率进而推低整个收益率曲线的做法已经失效。但是联储绝对没有弹尽粮绝,事实上,用伯南克自己的话来讲,他可能即将抬出重型火炮来。 . Y5 P& x8 w/ G, e$ _8 V7 l4 A& T & r) s6 i8 a; Q H' x$ V0 s* k 我们的中央银行控制着印钞机,这便使得它有能力凭空创造出货币,然后随心所欲地购买任何东西。它可以购买到期日较长的国债和贷款之类的其他银行资产,实际上它也确实这么做了。联储还可以从公众手中购买股票和房地产。这正是为何关于联储无法抗击通缩的提法显得荒唐可笑的原因。$ s- d3 q1 ^% R
# Q/ z- k4 `, v3 m( W* r* E
联储可以购买价值超过万亿美元的标普500股票,同时承诺将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维持在零附近。那些将股票售予联储的消费者将收到一张央行支票,而这笔钱必须存在他们的银行当中。随着活期存款激增,M1货币供给将会大大增加。但是银行依然无需为所吸纳的存款支付什么利息。这样一来,美国人便面临一个选择:要么让钱在银行户头中不产生任何收益,要么将钱取出来投入牛气冲天的股市。 2 c( X" \3 X6 a4 L( ?5 q 4 Z2 F7 O- J: Q! B5 b$ T 联储还可以在房地产市场制造出一个牛市。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一旦艺术大师伯南克的新资产泡沫吹成,消费者将会再次感到自己多么富有。到那时,美元将会大幅贬值,通缩的可怕风险被彻底征服。于是,投资者将再次被迫放弃储蓄,追随楼市和股市节节攀升的价格走势。 / R: ?9 q Y3 _4 r6 o- j/ g1 p0 ^2 G' D: c. B7 e
如果你认为我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那么你可以自己去读读伯南克上周在怀俄明州杰克逊(Jackson Hole)演讲中的三句话。第一句话也是精髓所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强烈抵制价格稳定性朝下方出现偏移(通缩)。”接着伯南克解释他打算如何坚定不移地将我们的货币贬值到底,他说,美国中央银行“将想尽一切办法”确保经济复苏的持续性,如果增长放缓,更多的证券购买行为可能获得正当性。随后他向投资者发出暗示,他迫切期待货币供给激增和资产通胀的回归,宣称“委员会已经准备好在必要的时候通过非常规手段追加货币调节,尤其是在经济前景严重恶化的情况之下”。- b+ t R7 E f
: P' ~3 y4 ~% V3 z2 r 伯南克使用“想尽一切办法”和“非常规手段”这两个表述,显然不仅仅意味着购买更多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长期国债,因为这两件事他早就已甩开膀子去做过了。他想说的是,联储将不仅对银行持有的资产进行铸币,还将彻底绕开银行系统直接从消费者那里购买资产。5 A; e, I2 I! E+ F
! k( C' l7 A1 y2 E 联储已经亮出了自己的底牌,伯南克已经收起了他的玩具枪,准备好了导弹和炸弹。我们的中央银行永远也不缺乏弹药,因为它的弹药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分文不花。大部分华尔街人未能明白一点:联储不但可以无限制地从银行收购资产,也可以不受约束地从消费者那里直接购买资产。因此,投资者别再与虚构的通缩恐慌作无谓的斗争了,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准备迎接真正的战斗,杀过来的敌人可能是十分棘手的通货膨胀。(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