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97|回复: 4

[加国新闻] 加拿大房地产市场为什么比美国好?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0-8-21 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作者:唯一
+ b+ }8 C0 z) V6 C' @. }4 A% q" q" S0 `6 s) a
万维读者网记者唯一编译报道:MarketWatch刊登的文章说,当房价把20年的上升缩短为5年时会发生什么?在美国,很多房子从个人的储蓄罐变成了银行的资产。
2 k( @0 B% e; d
% v9 E& s$ X) g% s+ V这个星期美国议会在讨论政府按揭机构Fannie Mae和Freddie Mae的未来。不要说政府在按揭市场里扮演的是什么角色,至少目前这个泡沫还是未解的难题,虽然在过去的两年里房价直线下跌法拍屋不断增加。
: u8 C! r6 L1 M1 J6 P
$ ^5 o' ~- A2 M被房地产市场伤害惨重的华尔街不愿意再给这个市场提供贷款,因为他们不想承担房价继续下跌的风险。目前美国的按揭90%是Fannie Mae和Freddie Mae发放的,也就是说是政府的。
. a/ V% }# t9 g
0 r! f+ c. w, }0 t* \& ~' ]根据美国地产商协会的数据,美国房价在1970年时的中值是$125000,到1999年是$150000,也就是说29年的时间每年增长率为2%。
. n6 |- R5 r" K3 M$ Y8 m; u6 D* g( N2 c+ S
但是到了克林顿政府时期,利率被人为地降到很低,按揭抵押派生产品兴旺起来,同时政府又给买房者提供很好的税务优惠,房价一下子飙升起来。到2002年,房价中值为$175000;2004年是$225000;到2006年达到$250000。这之后就是一路下跌,目前房价中值又回到了$175000。& f3 R) E! ~! _% Q8 R
; P% T2 q  B$ S8 y# C
很多在泡沫时期买进房子的美国人现在都亏了,即使是那些房价还没形成负资产的人也只能勉强付每月按揭而已。对于很多人来讲,他们一生中最大的一个投资已成了泡影。1 }$ j9 v# y$ m
' N7 S0 ~! V2 L( j& E# ^
后来发生的大家都看到了:很多的法拍屋,金融危机,10%的失业率。有数据显示,目前美国七大主要城市里,只有50%的卖房者能够顺利将房子出手。所以,未来的出路在哪里还很难说。
% a6 ~0 d% _6 S2 e* y5 @' b" S9 B0 a' u8 u+ n5 p
在这种情况下,也无法责备华尔街不肯投资于房地产。但是没有私人资本,房地产又不能有起色。这是美国政府必须解决的难题。
- I+ V9 p* ]" u0 g! \/ W" N1 H( a0 W: C/ D7 |! {# r: V
专家说美国政府应该向加拿大政府学习一下。加拿大的房地产市场至今表现不错。个人房屋拥有率在68%,按揭怀账只是美国的5%,为什么会这么好?就是因为加拿大政府不政策来干预房地产市场。
. M3 T, [7 Y) I4 m/ @
- A; I8 O, L* |" u# E首先加拿大政府不允许人们用按揭利率来减税,规定按揭必须每五年更新一次,次级贷款在房地产市场占很少的比率,小于5%。
) u! J0 A  T' v7 A" w* a% W$ ]9 G  i+ A& f
换句话说,在加拿大买房子比在美国难,但是人们照样还是买了。除此之外,加拿大的银行发放按揭是自行承担风险,不需要政府。
  c5 S4 u6 D/ n& M- P4 K
  n$ D- b6 V% K% {+ ^美国是否可以沿用加拿大的模式?回答是也许。美国政府的权力和影响是多少个世纪建立起来的,改变也不是那么容易,至少不是国会座下来讨论一两天能改变的。
鲜花(62) 鸡蛋(0)
发表于 2010-8-21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7) 鸡蛋(0)
发表于 2010-8-22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kankan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10-8-22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原来是这样的啊!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10-8-25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16 18:26 , Processed in 0.20906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