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78|回复: 4

[加国新闻] 远离繁华都市:华裔移民中的小镇一族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0-7-11 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作者:董清霞
' J  l4 V# ^( T% W$ n( Q; s$ j
7 m, |5 u' f4 e1 I* \7 M华人移民到了加拿大,落户小镇的不多。很多人都挤在像温哥华、多伦多这样的大都市,在竞争中求生存。
0 T+ r  P, c. s& R) n! G
( e( J% S/ |- H  x% _《加拿大都市报》记者来到温哥华岛的一些小镇,感到生活的脚步似乎慢了很多。岛上很多小镇都靠海,居民们经常到海滩上散步。记者留意到,很多人都带着狗。小镇上有狗的家庭显得比温哥华多了很多。显然,他们比大都市的人有时间。
: m5 U! V" @; V/ @
7 K2 Q/ u; I% B, k8 J/ I4 ]- H$ ?小镇为家快乐多
6 A! }" @4 e- }) R4 U2 C2 p! A1 `' C6 E/ |
石清一家从山东移民到加拿大,先在温哥华生活了一段时间,然后到亚省小镇Cremona落户。他和太太在小镇上开了一家餐馆,卖的饺子很受欢迎,据说,镇民到他们店吃过饺子后,就不愿到别处吃了。6个饺子卖6.95元,超过1元钱一个。石清说,镇上有三间餐馆,他们是唯一的中餐馆,也是最旺的一家。6 \8 Q+ V  R9 y. q1 _
3 h* U/ {( q8 P8 L9 g" a

; V4 K4 _9 U* Y5 Q/ o! i 1.jpg
& g" t; n- `. j' X
, |8 B% W, w# r& z3 H1 y石清夫婦在工作之余,到朋友的農場學習騎馬。受訪者提供3 H& p' G  P; ^6 o5 ^  L

) u" w- ?' |* X8 U# u3 Z $ Q; c: b7 |) ?3 `% g/ S6 x# h
+ }* K1 ?1 k! A* B
石清说,在小镇上生活没有压力。“一天如果有四五十个人来,就够生活的了。”他说。小镇上的人口虽然只有400多人,但周围还有一些散住的农民,镇附近还住了一些石油工人,加起来人口就有1500到2000人。小镇离卡加利40分钟车程,卡加利来的游客也会来吃饭。有十几个卡加利的常客,几乎每周末都会来吃饭。平时他们的店从上午11点半开到晚上8点,常常是到关门时客人还没走完。周末,他们往往都很忙。
, X  q/ p$ v: W8 o4 v) p$ q5 X5 w* D" m( _: z
邻居送给他们一个惊喜
. _4 B% D" ^- M6 |/ w$ Q) g* ^7 z0 }" J7 ^
在温哥华的朋友,听说他的饺子这么好卖,非常羡慕。石清说,这里没有竞争,中餐是独一家。他们也是用心去做,生意就越来越好,还交了很多朋友。他们的饺子,是全手工做的,自己擀皮,自己拌馅,不放味精,也不放嫩肉粉。半肉半素的馅,西人很喜欢,觉得健康。 ; k" ^0 q* N5 ^1 O

( x1 S: x' H7 c& e5 X9 Y! x) |' ?老食客们喜欢聚集在他家的餐馆里,餐馆也成了社交场所。村里的人都很熟。大家聊天、串门,很亲热,彼此没有戒心。 - O! Z7 S* V6 f$ |* L7 J$ O. ~

5 R) K! t4 O! l  W( y8 R0 l石清与太太有一次回中国3个星期,把餐馆钥匙交给一位镇民,如果有什么事,请他帮忙处理。等他们回来,发现餐馆已被油漆一新,配的颜色非常协调,一看就是专业人士做的。问是谁干的,没人告诉他。镇民们说:“想给你一个惊喜(Surprise)。”周围农场的朋友,一直邀请石清夫妇俩到农场去玩,很多朋友他来没来得及拜访呢。 - u/ f. N( Z) F" m! X
* Z' \' F( i- ^+ {, n1 }
“到邻居家敲门,是不用预约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温暖。”他很享受小镇的生活。有时跟太太开玩笑,要把餐馆卖了去大城市住,太太就跟他急。他们是再也不想离开小镇了。 7 Y6 F+ d1 O& @4 o6 h
; v" T1 H9 @5 u5 l8 X
有人劝他竞选镇长 ) ?3 [. G& a4 n; H  r4 z4 x6 w6 e
2 Y8 q+ o2 Y$ j
更有意思的是,镇民们对石清评价很高,不少人甚至跟他说,现在的镇长(虽然是小镇的领导,也被称为市长)做得不好,你来竞选吧。
- b. l4 P% n/ M1 K  M2 Q9 j: a  ~
5 |6 H5 L3 [( {! _7 [3 r  j石清知识面广,平时喜欢和镇民们谈天说地,讲古论今,他们认为他有水平。镇民们很喜欢他,有一个退休的老警察,还免费帮他做个种菜的小棚。虽然做镇长会是全新的体验,但石清没有兴趣。他担心没有时间照顾餐馆,他想过的是与世无争的日子。
: A$ X7 Y. Y& x4 S6 j
9 o% I$ |) ]: f% R' d" N2 l+ |' M房子不贵娱乐不缺
( {' c7 s% [* ^; R' {! ?! e9 h+ S! z
Cremona的购物消费与温哥华差不多,但车的保险费低,医疗是免费的。住更是便宜。石清说,他和太太住的独立屋,地是租的,房子是买的,每月只需花费275元。 ' J) b  h2 \9 H- B; R

# m; o# R4 D$ \9 S% w大城市的人通常会认为小镇生活无聊。石清说,一点也不会无聊。朋友多,经常在朋友家打牌聚会。冬天就出去滑雪。平时如果有空,他和太太就会去有农场的朋友家。有的农场有几千亩,在那里无拘无束。他们一起烧烤、喝酒、唱卡拉OK,玩得很痛快。即使是零下40度,他也会出去玩,“有雪胎嘛。”他说:“即使是冬天,这里也是阳光明媚,让人心情很开朗。” 2 H" M# z: b* F- |6 Q+ O
$ @/ p& m+ ?$ A% }- T5 p: e3 Q
内陆的梦想家园 , r/ u$ B6 u, N2 d( [7 v+ e% G

$ c7 E7 |& \* l- X- Q记者是在一位住在烈治文的朋友李女士家见到麦平、麦威凌夫妇的。他们把自己菜地里种的碧绿鲜嫩的茴香、韭菜送给朋友。麦平是中国移民来的学者,麦威凌是加拿大西人、地质学家。麦平说,这些菜是在烈治文的菜地种的,他们在Christina Lakes小镇也有菜地。
7 l6 W* K+ I: t5 I, W; g+ h
( ~. v0 [5 X7 I这一对快乐友善的长者是退休后相识结婚的,结婚后,麦威凌带麦平去老家小城Grand Forks,这个小城有5000人口,从小到大都生活在大都市的麦平一下子就喜欢了这个地方。“非常宁静。”麦平说:“我生在上海,又在北京工作多年,移民加拿大又在温哥华定居,按照加拿大人的说法:我是城市女孩(City Girl)。长期在大城市生活,很向往宁静的田园生活。”
3 d8 m. _: @0 w/ K6 g# o4 E7 x% E' [, G$ Q, E- q% C  v+ A
有湖有森林的地方
2 K  {) C: t4 I" A0 e1 F4 _. F2 {+ ^% ?- s. s) i
麦威凌看麦平这么喜欢这个地方,就建议说:“我们在这里建一个房子吧。”在离Grand Forks20分钟车程的地方,有个Christina Lakes小镇,麦威凌在这个小镇有一块地。他们找设计师、工程公司,花了两年时间,建成了自己的渡假家园。 8 x+ h# |, @$ i. U2 q
' p/ E. t) [0 `- g+ }  O
为什么要花那么长时间?麦平说,虽然大家都认为加拿大人纯朴,但有时候做事也跟中国人差不多。他们夫妻俩住在温哥华,没有太多时间看着施工,工程就拖得很慢。 % H% Y" c0 m/ S2 Z5 S
. O% q9 c0 l# w& O% O
房子就在湖边,景色优美,旁边是森林。他们还建了石头花园、石子铺的小溪,小溪里没有水。与温哥华生活有什么区别?麦威凌说,太不同了,空气新鲜,非常安静。温哥华太吵闹,人多。但他也笑着承认,他们去了趟喧闹的都市上海,回到温哥华时,简直觉得温哥华像是没人住的鬼城。李女士一家曾经去麦平夫妇的小镇房子住过。李女士说,睡觉太舒服了,一觉醒来,就快中午了。 / b3 ^, d1 W: f. Q& E1 p

& j. U; t! @2 o3 h- P8 z. ~Christina Lakes小镇在温哥华与卡加利之间,属于卑诗省。开车要6到7个小时。平时人口约1400多人,但到了夏季,很多人来旅游度假,人口达到8000人。麦萍说,即使是在人多的夏季,因为地方大,也不显得人多。小镇有超市、餐馆,吃东西也方便。如果愿意开车到Grand Forks,那里有三个中餐厅,还有更多的超市。
; Q+ q" U# \* i4 G
% c$ l% X, T, K7 m小镇童年快乐自在
9 F& \5 \7 Z; F2 L2 A3 H" c) ]' C: |% ^6 R6 k: L; ?% @
麦威凌是在Grand Forks的农村长大的,上大学时才来到温哥华。他一直告诉麦平,自己小时候是个穷孩子。但他们有几公顷的田,还养了两头奶牛供全家喝牛奶,妈妈还用牛奶做奶酪。他们小时候,玩棒球、冰壶,还去打猎。那一带有很多鹿,有时候会有鹿肉吃。麦平笑他:“你家这样的情况,在中国会算作地主的。”
7 P9 ]5 \! v/ C; k( @5 b; Y3 U+ p6 o4 ]7 Z
2 Z' ?, Y. q1 ^2 ^) o她说,麦威凌小时候在农村,缺现金,不缺吃的。小时候,麦威凌很想离开那个地方,觉得太平淡,没有机会。现在老了,回到家乡,感觉宁静而美好。现在,麦平夫妇几个月住温哥华,几个月住Christina Lakes,觉得每天都在渡假。 3 ^! A& F4 k6 z" R( X- }) b. Z1 ]

0 R. y  C) O+ h9 |. Y他们也与镇上的居民一起玩。觉得当地生活简单,谋生不难。比如,一位女士,在5月到9月旅游旺季时帮一家公司搞卫生,只工作这几个月。她丈夫是木工,在旅游季节买工艺品给游客。他们生活无忧,还有钱旅游。这个小镇房价不高,20万可以买很大的独立屋。 . X# a+ e& b5 M& f* J
2 u# F; ^* f3 Y" Z$ G
麦平说,看到镇上很多居民,冬天都不用工作,很悠闲。她去年在Christina Lakes过的冬天,觉得很冷。她更喜欢那里的夏天。
  y0 t- D: E, g2 m4 x
! g" l! x0 x9 _7 z! W+ j. k镇上的很多人不喜欢大城市,他们嫌大都会太噪杂,犯罪率高,无安全感。有位老太太告诉麦平,她的女儿住在温哥华,每次去探女儿时,她都会迷路,看看街道房屋都一样,害得她的女儿到处找她。小镇上房子各有特色,绝对没有相同的房屋和街道。 1 B1 v* D: L4 N5 ]- T
$ O; T. m( {$ j! w. m) ]; K5 g
小镇不是终点站 ! e! _% c! O4 |7 P* E8 W! f! [

. H5 t+ }" X4 F# l( J/ X小镇生活可以很休闲,也可以充满奋斗的艰辛。乔先生20多年前移民加拿大后,在温哥华半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去了亚省的一个小镇,在那里工作生活了20年,才退休回到温哥华。 ( D& N& G0 D+ C

  c8 u6 H! b- V% Y他从来没认为那个寒冷的小镇会是他一生想呆的地方。他一心想挣得足够的钱,返回自己最爱的城市温哥华。所以,在那个小镇,他没日没夜地工作了很多年,很少休假。
7 U0 m" u1 l( d0 w* W/ L+ N; w( S/ \- [
回忆起那个小镇,他说,小镇接近北极,经常可以看到北极光。很多游客会去旅行来看北极光,他经常看到并不觉得美,特别是在凌晨下班后回家的路上。小镇冬天很冷,夏天很热。当地的羊像中国的牛那么大,乌鸦也比温哥华的大一倍。小镇生活单调,通常的娱乐是冬天打猎夏天钓鱼。 & |, \- V: D2 ^* W( w3 z! I: L

  f7 w, ]0 R, |  n  h餐馆酒吧是市民们通常聚集的地方。乔先生后来就在小镇上开了一间酒吧。因为附近有油田,主顾主要是油田的工人。他们工作很辛苦,花钱也爽快,常常喝得不醉不欢。 + e5 [- D2 N- A% K; k9 o# Z; v% {8 o
9 I1 H7 u2 n0 }" n5 u- ^% e. }) m
乔先生通常需要深更半夜一个个将醉酒的客人送回家。如果客人在他的酒吧打架,他也有责任,所以经常需要冒险劝架。 % p& x1 M7 E0 E7 P+ y1 N

& {2 A; V  {+ o4 J8 x6 h7 A  e有一次,客人打架,一人将另一人打翻在地,还要用脚踹仰躺在地上人的肚子。乔先生怕出人命,奋力去劝架,却被打断手指,当时就露出了骨头。好在及时去医院,才保住手指。给他打工的女招待都是白人,一发工资,就会几天不见人,花天酒地去了。乔先生只好自己顶上。几天之后,钱花光了,女招待们又会回来上班。 , X/ ?: q0 D! G6 _

+ Z) m4 k# U: N  ^, X2 I8 R  K& E由于冰天雪地里要自己出去送餐,他的腿就落下了病根。一直挣钱一直投资,他才可以回到温哥华退休。他说,温哥华人多,竞争激烈,生存不易。如果当时不离开温哥华,可能自己一直在打工,到老也无法退休。自己这样的中等才能,英语不好,在温哥华做生意可能会亏本,只有在小镇才可以挣到钱。 + A; ]; j5 b2 |; w
' w8 B3 l" L7 L7 q, ^9 m
安宁的小镇生活
$ H  P2 t; a4 U% ]: Q- R" e2 y! w6 k3 o- R8 @% u# U
打电话给Catherine时,记者在她说话的声音中感觉到她的自信。这与三年前她刚从温哥华搬到小镇时情况大不一样。
! H9 v' m2 V, S" Q" u: K5 F* A- d" U, s: _5 l: ~+ E- |$ x7 C
Catherine在中国是搞研究的,有高级职称。在温哥华住了几年后,随家人迁到亚省南部的一个小镇。刚去的两年,她一直不喜欢这个小镇,觉得生活非常枯燥,是个“鬼地方”。
; e+ p3 U% h2 D* h( `
- L6 o+ B0 N2 }8 [冬天,小镇非常冷,下雪的时候,零下50度的气温,让她不敢离开家。温哥华的邮箱,是放在家家户户门口,或是公寓楼下的。小镇的邮箱,在几个街区之外,放在一起。下雪天,Catherine甚至不能走出去取自家的信。
, q% K# Z' x: c' k9 v1 [: }+ L5 z% Y+ \/ ^
刚去时,她一心想劝说家人重归温哥华。但她先生喜欢小镇,她只好不情愿地留下来。
6 b  \* N4 _8 R6 ?8 B; m) v% w1 j2 n5 M1 M1 N4 `  P/ S. p
这个小镇,有油田、气田,还有一个牛肉加工厂。房价比温哥华低得多,40多万元可以买到很大很新的房子。但日常消费品物价比温哥华还高。居民大多靠油田、气田生活,家境富裕。很多人住得舒适,在后院还放着游艇和拖车。但一年前的经济危机,油田、气田裁员,很多人就开始卖房子。Catherine说,小镇及附近的村庄现在有15000人左右,但如果经济危机持续,可能很快成为“鬼城”。小镇上有一些移民,大多是难民,他们愿意来小镇,是因为在镇上的牛肉加工厂工作不需要英文。 + C8 D# t. `, S8 y/ Z

, |' x3 X" @3 r小镇上的中国人有100户左右,都是在牛肉加工厂打工的。
; i3 W4 g0 Q% @; `/ u/ u: U3 Z8 g, S% f/ _
因为无聊考餐馆资格证
. a3 s: e) \: x$ Y0 M/ X$ C1 x% s+ ?+ g# N% v$ I( W
好在Catherine家里没有经济压力,她不打工也可以。为了打发无聊的日子,她打算去小镇上的一个学院学门课程。 / F: C. s$ b& {
$ G3 m! j; u; ~: L" a
一去才发现,门门课程都要求12年级以上的英文,她做不到。只有一门课对英语没要求,就是食品健康课程,于是她就选了这门课。 & I2 O& |3 n+ Q8 A" B% a

* g* S, P2 {4 ]* G: ]' @2 s! S同学都是餐馆行业的,上课是对他们的必要培训。同学们都很惊讶,她是为兴趣来学的,而且自己付费。
$ k$ j0 H4 u. d( e! Y
( l& Q1 A( A( g& d8 L5 b三个月后,她拿到了结业证书,凭此证书可以从事餐馆行业。她当时并不知道可以拿这个证书有什么用,她从来没想过自己可以做餐馆。 $ z% N, a  m1 d3 P6 q7 ]

5 o( C. L9 @6 u去年秋天,当地一位马来西亚华人找到她,想跟她一起在学院开咖啡厅。她们见过一两次面,对方知道Catherine有可以开餐馆的证书,也对她印象好,认为能合作。她们于是成为拍档,在校园里做起生意来。
: P  H& t1 b$ d: l2 G/ v
& x3 i, J# N/ L1 z3 Y) q这个咖啡厅,是学校的服务设施,所以租金非常低,但要求她们为学生提供餐饮。学生不多,所以她们的生意只相当于打一份普通的工。但给Catherine的感觉,却非常不同。
0 Y2 R% w4 r! v- f  i0 _% \) i
9 m0 w* ]0 D* E- ^- _4 j" r在温哥华的几年,一直在打工,她不知道每天上司会让她做什么。“自己开咖啡厅,每天都可以自己计划,知道要做什么,谁下了订单,要怎样安排。”她说:“不用别人告诉我做什么。”
' H" r+ C5 Y" z  f! n3 l) c
3 w! v5 N8 T9 [在烹调上,她并不是一位好手,在家她只是做简单的食物。咖啡厅对事物的要求不高,只需要做汉堡、三明治等简单的西餐,她们还做中餐。 咕噜肉、炸牛肉丝,用点酱料一拌,学生们就喜欢吃,学校对他们的工作很满意。
8 e: J% ^  }. P; Z" T" f
- ^' p5 P% b- Y2 mCatherine说:“如果在温哥华,我的厨艺根本无法跟别人竞争,但在小镇,大家都觉得我们的咖啡厅不错。”她和拍档将咖啡厅布置得很温馨,校园外的人有时候也会来喝咖啡,还会在开派对时来找他们订餐。
8 v* g' \, Q& s9 |6 R9 u' |1 k& p  t, k1 w2 m" v& {# R
让Catherine更喜欢的是,学校把他们当成了员工,还为他们配了一间办公室,用计算机上网、复印都是免费的,去学校的健身房、图书馆也是免费的。老师们也跟他们成了朋友。有的老师退休了,还专门回来看她们。 / @- N; w8 Y) d7 b
7 V' d, X$ ^- I* j* }0 t
做义工辅导学生 ( o6 m  b+ b7 i% b& ?( B/ Q
& H+ W  z! y2 j3 {6 h& p8 ?" r
他们营业时间是早晨8点半到下午5点,工作不忙。早晨,Catherine和拍档先在咖啡厅后面的草地上做早操,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
9 L) K$ N" Q7 ]+ E* U3 x2 I( u- L# f' \  `( K. C  Q3 Z
下班后,拍档去健身房,Catherine去学院的学习中心(Learning Centre)做义工。学习中心为学生辅导高中课程。她过去在那里学习过,老师与她聊天后,发现她的数学物理程度相当高,就在很忙的情况下,让一些学生找她解答问题。学完课程后,Catherine就在学习中心做义工,帮学生解答问题。有一次,一位学生问老师一个很难的关于极限的问题,老师一时答不出来,Catherine帮学生解答了。老师说:“你的数学比我好多了。” # m+ S. u+ ]8 |& o$ f7 ^; z
: q+ ?# V: v/ @
老师建议Catherine等待学校兼职教师的位置,一有空缺马上申请。 ! ^( K+ V: m! M

8 o8 z$ z- c- A$ ?- U能将自己过去的知识用得上,让Catherine很兴奋。她对《加拿大都市报》记者说:“在温哥华,我对能在学院里辅导学生连想都不敢想,也不可能与学院里的老师成为朋友。而且,在温哥华,我的英语也不会进步得这么快。”
9 W+ B7 H5 \6 e
! j* o* ^7 l4 a3 Z) [: t: S5 VCatherine有空的时间,会参加小区的活动。过去总觉得没话题,没意思。开了咖啡厅后,她慢慢跟当地居民有了很多话题,而且当地人待人非常好。当她问什么问题时,人家都会很详细地解答。 , b, W6 N7 c, q2 |9 i

- f$ _0 z9 E! W. b8 B$ `( C现在,她觉得下雪也不是问题了。像当地人一样,她在冬天会把铲雪工具放在车上,如果车被雪阻住了,就下来铲雪,路上的人也会帮她。以后是不是回温哥华,就看情况了。如果儿子到温哥华上学或工作,或许她会回来,但她非常珍惜小镇给她的宝贵经验。“在这里,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她说。
鲜花(65) 鸡蛋(3)
发表于 2010-7-11 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适合50岁以上的,自已孩子在外学习和工作的,孩子下一代还没出世的。最好曾当过知识青年下过乡,进过工厂具有田园情节工厂气质,兼有一些烹调、技工技能的。会很好!无疑!
鲜花(62) 鸡蛋(0)
发表于 2010-7-11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7-13 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适合50岁以上的,自已孩子在外学习和工作的,孩子下一代还没出世的。最好曾当过知识青年下过乡,进过工厂具有田园情节工厂气质,兼有一些烹调、技工技能的。会很好!无疑!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7-14 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适合50岁以上的,自已孩子在外学习和工作的,孩子下一代还没出世的。最好曾当过知识青年下过乡,进过工厂具有田园情节工厂气质,兼有一些烹调、技工技能的。会很好!无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6-6 15:03 , Processed in 0.102914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