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为什么在金融投机中亏损者众,盈利者少?因为我们大多数人会不自觉的陷入各种各样的思维误区而无从自拔,于是不得不用金钱支付错误的代价。
7 x$ b* o9 v: T$ [6 l6 Q
$ B8 g1 B( _# _7 ~金融投机离不开预测和操作两个基本环节。这两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作为一个职业投资者,如何摆布预测和操作之间的关系才是正确的?我们的思维误区在哪里?7 `+ ~1 V2 @/ K `
2 }+ a/ \$ A' U/ Z% G
诚然我们都清楚预测是操作的基础,离开合理预测的投机操作是盲目和危险的,因此把预测摆在比操作更重要的位置上似乎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投机所追求的根本目标——盈利,来自于操作,而不是预测,所有正确或错误的预测,必须通过操作环节才能转化成盈利或亏损,因此尽管预测是投机的起点,但经由此起点并不能直接到达投机者希望到达的终点。这正是我们大多数投资者的思维误区,重视了起点,忽视了路径,重视了起点,忽视了过程,重视了起点,忽视了起点和终点间的关系。用一句古话可以更简洁的描述这种状况: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i7 Z1 Q% Y( M7 K
" y" s& K9 V& q I: i! d E在这种错误的投机思维主导之下,投资者往往沾沾自喜于一次准确预测,耿耿于怀于一次预测失误,但是亏大赢小的局面未见改观;往往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孜孜不倦于预测的方法和技巧,而对操作的技巧和方法则分身乏术,于是认真分析于前,草率操作于后,执迷不悟于终;往往耽于罗列、搜求和解读市场涨跌的种种前因后果,而对真正有价值的投资理念、操作原则、纪律视若无睹,缘木求鱼而不自知。. D3 q6 _* [$ s4 E9 T
- B/ E" j. a6 H9 {, c. F4 E正确的思维则是重操作轻预测。对市场的预测正确与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操作是否正确的遵守了既定的规则;极端的讲,预测正确而操作错误即便结果盈利也是危险而不可取的模式,预测错误而操作正确即便结果亏损也是有价值而必须坚持的模式。: F g8 a( V& Q; A
3 D- M5 e. K: z5 X& ~" L E- f
预测是人类的一个嗜好,而且是一个危险的嗜好。预测者好比一个玩火的孩子,往往面对自己制造的熊熊大火惊慌失措。对于不能恰当的处理预测的后续事务的投资者,每一次预测都是危险的。重预测轻操作的投资者,往往成为自己预测的牺牲品。放弃对预测的执着,着力于操作的投资者,才能成为自己的主宰。& [3 ]1 m) T' M# J
- f9 r( }$ C8 W' J; s% u8 m8 O! |
o 交易的随机性还是机械性 [转帖]6 i% o* z: p2 Z, }9 R z( X# Y3 I
8 Z5 V- a& c) y; d1 `4 a
面对市场蕴涵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必须不断的做出决策。买卖、进出、增减头寸、选择商品,等等等等。我们怎样决策,决定了我们能够得到怎样的结果。
0 _3 ^/ o- J1 Q7 z$ L
2 @7 o$ U+ C( v/ v, k一种决策方式是随意性决策,它依赖于投资者的主观判断,对市场的了解,对市场态势的偏向,对新闻和经济数据的预期和判断,对市场上其它投资者的了解和定位,对图形和技术指标的理解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构成决策的基础,投资者在综合各种可知因素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判断。这是市场上绝大多数投资者采用的决策方式。事实证明这种决策方式得到错误结果的机会远远大于得到正确结果的机会。: y& V; H) Z8 J$ |
7 |0 h+ r& k4 C/ E9 a另一种决策方式是机械性决策,它依赖于一组事先设定的规则。投资者放弃了主观判断,放弃对市场的预测,放弃对涨跌的关切,放弃对新闻和经济数据的解读,决策由规则做出,规则发出买入信号就进场做多,规则发出卖出信号就进场做空,规则没有信号就耐心等待。这是市场上极少数成功的投资者所采用的决策方式。
0 W+ E+ F, l% O( ~' o6 B* \7 x; `* L- S( B
尽管事实不断的教育着投资者放弃主观判断,采用机械性的买卖信号才能得到长期稳定的利润,但是一个令人伤心的事实是绝大多数投资者依然顽固的坚持采用主观决策。这令他们体验到投资的乐趣,判断正确的时候可以体验成功的快感,判断出错的时候失败的沮丧也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吗啡。正确和错误的交替出现让他们如痴如醉,欲罢不能。不管投资的结果是赢是亏,至少他们已经享受到了交易的乐趣。而采用机械性的决策方式,不就等于放弃了这种乐趣了吗?! e& a* e$ H( M
* H& k9 w1 O4 L. C% U8 J. E
只有极少数的投资者能够明智的理解投资并非娱乐,而是需要追求赢利,为了赢利,其它的需求可以放弃。他们乐于采用机械性的决策方式,这是他们成功的基石,也是不容违背的纪律。大多数人不能放弃乐趣,于是只能放弃金钱,极少数人放弃了乐趣,于是得到了大多数人放弃的金钱。大多数人享受着眼前的短暂乐趣,极少数人得到了长久的乐趣和价值。 V' N5 J7 U# M7 w! A; f- S
7 D. J8 }( |& M) {3 H
大多数人最迫切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于是所有的人各得其所。
/ T( Z) _3 @: X+ u5 z' R0 g) {
0 _: e0 m, [% |, A7 G( s+ T% o$ c+ O$ i% h" c* x
o 外汇分析和操作怎么可能是体力劳动呢? [转帖], k/ W) M" j6 m3 [+ r
% ]2 W" Q" K# c d% c. d) z看到这个标题您可能会笑话,外汇分析和操作怎么可能是体力劳动呢?而昨天我在韬客论坛里面真的就看见这样一个贴子,题目就是:《炒汇不过是体力劳动》帖子内容很简单“设好交易系统,按照买卖信号炒汇,别乱动脑筋,别自认为聪明,炒汇不过是体力劳动,越是认为自己聪明的越是……”虽然很短的几句话,让我感触颇深,我们用了很多年的时间苦学技术分析,可以讲各种技术分析工具几乎都能掌握,但为什么应用在市场操作中却经常是做错方向亏钱,看对方向不敢做赚不到钱?这里面有这么几个原因:1 O" `2 Q, p, I
, b! I: x5 A3 T, h, A3 `
第一个原因是可能能分析对大的趋势方向和形态,但无法判断出局部的细微走势,而在操作中,这些局部的细微走势时刻都在左右着自己的判断,即使大方向看懂看对,这些细微的走势也会诱使改变正确的判断。而如果看错了和做错了趋势,这些细微的局部波动又提供坚持错误的理由。7 s% t `; n% B* ^
0 @+ r* {3 ^- F# F* Y+ Y. c- |0 s
第二个原因是,我们操作的不是模拟盘,操作的是真金白银的资金,市场的每分每秒的波动都牵动着我们的心,患得患失的心理时时刻刻伴随着我们的操作,而这样的心理经常使自己因计较价位而踏空行情,也常常让自己因舍不得亏损而亏损更多。
; g0 T0 e9 _: n$ [) W
- U* |3 v0 a1 p6 U* J2 d第三个原因分析行情的时候可以怎么看都可以,但落实在操作上所能选择的操作方向只有一个,而市场的走势还不简单的一个涨跌的问题,它存在着怎么涨怎么跌的问题,判断对方向还不够,如果入市时机没有选择好那操作也一定是很难成功,要不就是计较价位没做到结果错过几百点行情,要不就是着急进早了,结果打掉止损再按原来的分析走。
3 D9 ^, ~0 i) H! h: q) K% W G, b. ]# A
那按我这样的说话是不是这个市场就没法赚钱了,不是,这个市场可以赚钱,但不会象我们期待的那么多而已,为什么这么讲,因为用理论计算,如果每波趋势都能抓住,重仓操作,那资金一年要翻几十倍,可这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把收益预期缩小,每次下单都是小仓位按周线操作或者就死跟着自己设定的操作系统操作,把止损摆放在周线的的重大历史关口上,或者摆放在系统反向信号发出来后,不要轻易的被盘中的短线振荡来回扫止损,那一年下来必定是盈利的,只是盈利比较小而已。但我们不要忘了,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一年的复合增长率才百分之三十几,可却是世界上知名的富翁,而我们很多朋友能做到一年翻几翻的业绩,但几年后就看不见踪影!% L" r% d6 ^! n4 I* J) X/ Q: O
8 {' K' W: h; S6 D F" ]6 L在这个如履薄冰的市场里面,没有人能做到永恒的胜利,*自己的所谓聪明才智追求高利润,最终都是被市场的浪潮吞没。只有那些机械的,按照一定模式和规则不断重复简单操作的人,才可能成为市场最后的赢家,所以,如果能设计一套适合自己的操作模式,或者适合自己的操作系统,不断的按照它重复操作,把外汇操作当作一个体力劳动去做,那一定比用脑子分析和判断走势的人做的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