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43)  鸡蛋( 1)
|

楼主 |
发表于 2010-3-2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所谓的“两层皮”:
4 q* c/ ?1 ^2 N0 @/ @8 j' T1 d# i S9 i/ s
本人浏览了一下润涛阎先生这篇博文的跟贴,发现对于润涛阎先生所说“……日本车的零件是两层皮的!……凡是摩擦的外面,都是特硬的好钢;里边的就是软铁。……美国车零件,里外都是一样的钢材,”绝大多数网友是相信的,有些网友则是半信半疑。
: ], ]1 E! k& f5 V$ n) H/ S$ s1 Z2 q+ D' j; _: J
这个问题涉及材料科学及热处理的许多专门知识,不太容易说清楚,但是为了使广大网友对这个问题获得基本正确的认知,本人再作以下简要说明(顺便说一下,本人具有材料科学博士学位,你可以放心地将本人的以下说明看成这个问题的终极答案):
; J. I$ z- x" }8 P
- X( Y M) O- Z2 N) k(1)“铁””和“钢”是两个概念,“铁”中含碳量小于0.02%,而汽车用钢含碳量为0.3-0.6%左右;9 q$ b+ g4 W0 m; v1 ]
" h U! r4 b5 D- U9 x& z( u3 E
(2)汽车零部件里,没有任何一个是用“铁”制成的,即使“部分使用铁制成”的情况也没有,因为铁强度太低;
' [9 i5 u4 A2 M, b
) S; x8 s# Z2 n7 r1 l* j1 ~* [(3)润涛阎先生所说“……日本车的零件是两层皮的!凡是摩擦的外面,都是特硬的好钢;里边的就是软铁”的情况,在日本汽车的所有零部件里都不存在。日本车与美国车一样,每个零部件从里到外都是使用同一种钢材制成的;
. n% b% K4 B f" u! V! F4 i/ l' s9 u& i# e) }( S5 V2 k
(4)对于某些工作时受力情况表面和内部不一样的零部件,比如活塞及齿轮,表面受摩擦力,内部受冲击力,通常就要对它们进行表面热处理,这样同一个活塞(或齿轮)虽然从里到外都是使用同一种钢材制成的,但经过表面热处理以后,从表面到内部,显微组织与性能却不一样了,表面硬而耐磨,内部仍是原来的显微组织韧而抗冲击;
$ y, A7 g: ^, M0 T
) n! u; |4 j; t/ T* U(5)对于大多数需要改变表面显微组织与性能的零部件,比如活塞及齿轮,使用高频感应加热进行表面热处理就足够了。对于某些表面硬度要求更高的零部件,仅仅使用高频感应加热进行表面热处理就不够了,这时通常使用表面渗碳提高表面层的含碳量,从而使表面硬度比内部高得多。# ? E, ]' m, @! v G
$ r- p. M R- x+ N0 E
(6)不管是普通的表面热处理还是表面渗碳,零部件经过热处理后,从表面到内部,显微组织与性能都是连续变化的,没有突变。日本汽车的零部件里,不存在这样一个界面,界面外和界面内的组织完全不同,好像两种钢一样。如润涛阎先生所说“……日本车的零件是两层皮的!……外面是…好钢;里边…是软铁”,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
Y, P: d: b" j- U: X
/ T% m+ {1 m) w+ v4 x$ S(7)如象润涛阎先生所说,用斧子砸以后,发现日本车刹车泵里边的小活塞“里边是软铁,外面是硬钢”(正确的说法应是“里边的钢组织较软,外面的钢组织较硬”)的话,那证明日本车厂对这个小活塞的表面热处理是成功的,这个小活塞的性能是很好的!' t u2 Q- G8 a- a. e# D. M R
* e3 Y, Y9 y5 \1 d# P( W) _8 |
(8)如果真象润涛阎先生所说,用斧子砸以后,发现美国车刹车泵里边的小活塞“里外都是一样的钢材”(正确的说法也许应是“里边和外面硬度一样”)的话,那证明美国车厂对这个小活塞的表面热处理是失败的,这个小活塞的性能是不好的!(怪不得美国车开一段时间后故障那么多呢!)0 W1 h& Q# u+ i( V) g
8 _% c! U, a6 X ]) s" J(9)虽然润涛阎先生“习惯用斧子砸,看看那个厂子的零件是不是好东西”,这个检验手段本身是错误的,但是,润涛阎先生用斧子砸以后,“发现日本车的零件是两层皮的!凡是摩擦的外面,都是特硬的好钢;里边的就是软铁。……美国车零件,里外都是一样的钢材”这样的信息,还是很有价值的。当然,润涛阎先生的表述是错误的,正确的表述应该是:“日本车的零件,凡是需要抗磨擦的,表面和里面性能不一样,表面都硬而抗磨,而里面仍有良好的韧性。……美国车零件,里外都是一样的性能”;
4 R( k9 m0 _- p+ q* F0 N+ o7 ^& y( U
(10)润涛阎先生“发现日本车的零件是两层皮的!凡是摩擦的外面,都是特硬的好钢;里边的就是软铁。……美国车零件,里外都是一样的钢材”,如果这个发现是真实的,那就证明了日本车厂对这些零部件的表面热处理是成功的,这些零部件的性能是符合使用要求的;而美国车厂的表面热处理是失败的,这些零部件的性能是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 U2 i- @% H4 }; R
& W4 }" L N& A9 s(11)从润涛阎先生的发现之正确表述“日本车的零件,凡是需要抗磨擦的,表面和里面性能不一样,表面都硬而抗磨,而里面仍有良好的韧性。……美国车零件,里外都是一样的性能”中,我们只能得出一个结论:日本车好,美国车不好!而润涛阎先生却得出相反的结论:日本车不好,美国车好!这个结论显然是错误的!- g1 E5 ~, p/ j! g Z, \ q, V
: c" H9 A6 U- W7 G! R, f# Z+ ?(12)本人以为,润涛阎先生从正确的现象得出错误的结论,这不是润涛阎先生要故意误导网友,而是因为他缺乏材料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又没有与专家探讨所至,以后应引以为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