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最近正极力想让大家相信,去年年底那场呼啸而来的危机并不是美联储低利率惹的祸。他同时声称,有毒抵押贷款的松散监管以及亚洲投资者购买美国资产的资金过多才是问题的根源。
) r9 w, ^. K( ~: b2 \* j L
2 b; R9 ?# S- X0 E 这样的措辞似曾相识。2004年,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说,“房产价格的飙升并不足以成为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2005年,布什政府说,并不存在发生房产泡沫的可能性;2007年末期,布什政府又说次贷市场所爆发的危机不会传递到经济体的其他领域。& V$ u1 U3 j; |( _+ l) q
8 \ z/ C* B" {1 ]% S$ D
然而,结果无一例外地令人失望。伯南克以及诸多监管者仍然沉浸在一套自圆其说的规则里,而无法给出明确的解释,为什么美联储没有提前意识到这场旷世危机呢?
0 u9 ~' t8 T' L' O: g! b; J& F6 Q
5 w! e3 L L# v+ z+ }+ z 就在上周末,伯南克在美国经济学会发表演讲。在演讲中,他用了漂亮的幻灯片以及一直以来的官方措辞为美联储所采取的措施辩解。仅仅只有在最后几分钟,他才开始正视金融危机中松懈的监管规则,但他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用“更好及更聪明”的监管规则。0 E& n2 [. H9 |) u( _& Z# n4 V
0 |8 b; | Y( m8 B+ y 这个解决方案看起来似乎有点可笑,但伯南克还给出了另外一个更“高明”的理由为自己开脱。他称,意识到泡沫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在大部分时间,这种论断看来似乎是正确的。没有可以确切地知道股票价格还会不会上涨、黄金(1139.50,2.70,0.24%)价格是否正处于泡沫阶段、房价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s; O2 _- D6 o: O3 O
# {% E1 P5 U- Q- g5 q 但最近的这场缘于房产价格飙升的泡沫却是个例外。从19世纪60年代末期到2000年,美国房价中位数和中等收入之比从2.9盘旋上升至3.2。而到了2005年,这项比例迅速升高至4.5。无论以任何方式衡量,美国的房屋价格都被高估。但为什么伯南克和他的前任格林斯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 O1 f8 d( D! t) [' ~. H& k/ k/ W& o
答案看起来似乎更多地是缘于心理因素而不是经济因素。他们被捆绑在了一种传统的智慧中。房地产经纪人、建筑商、华尔街经理人,许许多多的经济学家以及数百万的购房者都在说房价不会下跌,于是美联储中为数不多的仍保持清醒的官员便不得不说服他们自己这是真的。
. W% t" |: ` L* K2 w. o4 O6 D c
, s3 N w! K' ?- Q$ T- j* o* L5 b( `% @ 这让笔者联想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参加会议,但会议室已经人满为患,没有座位。于是他灵机一动,大喊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了!”于是,天堂里的石油大亨们纷纷向地狱跑去,很快,天堂里就只剩下那位后来的了。这时,这位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过去,莫非地狱里真的发现石油了?于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狱跑去。
5 L% Y. s2 O H* n; a/ p, ]( w" r! [0 @7 b- D# m7 S, l/ Z
这种心理学中的羊群效应验证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伯南克和他的同事有着和这些人一样的弱点,无论炸成碎片的挑战者号工程师,伊拉克战争的策划者,还是酿成驾驶舱错位惨剧的飞行员,他们从未充分质疑自己的假设。4 l( J, n# Q4 i+ n: x. u6 s" r
7 e% Q O* c2 D( C9 }( N, } 伯南克上个月对国会说“美联储具有无与伦比的专业性,我们有一个庞大的经济学家团队,金融市场专家,以及其他具有独特眼光的独特人才。”: _( c% ]/ r! G$ k* J
! j9 H( x0 E; K8 m0 _" B) D
说得真好。但是除了辩护,我们还是更加乐意听到这些监管者认认真真地来告诉我们,是什么让他们误读了这次巨大的危机,是什么让他们得出有悖于数据的结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