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54|回复: 0

谷歌与隐私权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15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MarketWatch伯克利12月15日讯】最近,谷歌首席执行官施密特(Eric Schmidt)的公开表态令隐私权维护者倍感不安,因为他的即席评论只能说明他对隐私权的认识是如何幼稚。8 H/ a& z: O1 C! B7 q
! o0 M2 {- M9 e7 o6 {- o2 K5 c
  他说,“如果你有些事情是不愿意其他人知道的,或许你最初就不该那么做,但是,假如你真的需要这种隐私权,现实是,包括谷歌在内的搜索引擎的确会将这些信息保留一段时间,这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我们所有美国人都必须遵守《爱国法案》,这些信息完全可能会被披露给官方。”
0 N- a0 c5 W# H4 ]( K( A1 z0 [+ R- ?' b
  在这里,施密特将矛头指向了用户,告诉他们“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而这本质上其实等于是承认他们现在就要对用户施以间谍手段了。不然,这还能意味着什么?还有什么“官方”,听起来简直就像是在说史塔西或者克格勃了。这是表态,还是威胁?1 C4 ~+ j3 t; i" E1 w, a

3 E" w1 t9 G+ U2 b  一位企业的首席执行官这样威胁自己的用户,显然是非常令人吃惊的。胆小的普通人对这样的威胁所做出的反应甚至更加令人吃惊,不过倒也不是不能理解。多年以来,我们的隐私权就一直在受到侵蚀,在布什政府任内,这一趋势还进一步加速了。奥巴马总统则从上任的第一天开始就明确了自己顺应这一潮流的立场。
9 x5 p3 h$ |  R- t3 C* g# m4 O1 R* F
$ j3 X( \0 h  T. }1 d' m  在科技世界当中,自由和权利总会成为争议话题,极端者如SUN(JAVA)的董事长麦克尼利(Scott McNealy)就曾经高呼,“隐私权已死,学会适应吧。”现在,这种癌变又转移到了施密特身上,或许不能说是巧合,毕竟施密特当年就是麦克尼利手下的SUN首席科学家。/ a3 M2 r# ^- b% h

3 ^4 n* q7 x6 s  值得一提的是,施密特在几年前也曾因一些个人隐私被披露而大为光火。当时,CNet在一个显示谷歌(GOOG)搜索引擎能量的实验当中披露了施密特的家庭住址等一些信息,使得施密特暴跳如雷,于是,CNet在谷歌那里便成了不受欢迎者。
  R/ P5 z/ R& {: m- W* f. W, {+ e0 n
  套用施密特自己的逻辑,我们便可以向他提问:假如他没有做错什么,为什么要如此在意?: s9 F. s: k8 G7 w! e1 S2 g# D
- L- }+ k9 p% Y
  对隐私的保护缺乏重视,甚至是未能做到,本质上说来就是对国家和民主体制的不负责任。尽管这一系统自身已经出现了众多问题,但是归根结底,是我们创造出了一种恐惧和堕落的文化。
1 n$ m3 D( }' v, [
. R- A8 ^) F: Y' {3 \. q# i' ^2 u  问题就在于这种堕落。当有人说,假如你没有做错任何事情,你就没什么好害怕的,我们只能说,这个人其实是在误导,而且他的诚实值得怀疑。
$ ]& j  d6 e% a& e- u  X; k  h9 b# W3 S$ V$ o( o# @
  隐私的保护不仅仅是你的事情,也不仅仅是我的事情,它关乎到每一个人。我们必须保护那些好色的未成年人,必须保护那些多少有点怪癖的政治家和法官,保护所有可能会因为某事受到讹诈的人,因为这也符合我们的利益。若是一位议员有什么短处握在别人的手中,游说集团便可能利用这些信息来左右他或者她的投票,而这一票便可能决定我们大多数人的利益。这才是我们必须明白的问题关键,我们纠缠的并不是某人有什么秘密一直背着自己的太太,结果却被谷歌从海量数据里面挖掘出来了。5 m* g( \# H+ S! o7 _
4 \$ [# y. n0 x8 T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官员可能会受到讹诈,被施加不正当的影响力。然后,他们还有挖掘个人股票交易信息的能力。还有,我们可以想象,假如隐私权的保护马马虎虎,购并行为将会非常容易被发现。把Gmail的数据库借给我用上一周,我很轻松就能成为亿万富翁。2 |* C. f: T+ S& b

! X! O+ I  I  T  这就会对股票市场的信誉造成损害,更会动摇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体系。当然,按照麦克尼利的观点,我们必须学会适应这一切,我们逐渐适应了,便可以不为所动地眼看着这整个系统土崩瓦解。
  n8 |* v+ d9 }  T0 S
1 n: H, I; E  p  那么,关于谷歌的新闻报道会怎样?“先生,你一直以来都在批评谷歌。你的太太是否知道你一直在为某位女士购买珠宝?”我们之所以担心隐私权,关键是在于这样的事情,而不是是否有人对你施加了密切的监视。" k5 q% W2 @2 i4 h& [2 g; a- q5 O) w
' K2 C; z, p, X3 H8 O
  当然,仅仅指责施密特或者麦克尼利都是不公平的,因为实际上,在科技行业当中有众多不负责任的企业管理者,他们总在不断发布着类似的充满误导味道的言论。(我真想知道他们所试图隐藏的是什么。或许我们应该好好调查一下:攫取他们的cookies,在他们的电脑中安装间谍软件,监控他们的搜索。当然,我们也可以打进谷歌内部,反正他们看上去已经在这么做了。)
9 P6 p7 u, b8 z% J: D. i
3 i( A) i0 o/ a' ^& s5 N  或许,施密特还是会重新找回自己的理性。在传统上,谷歌其实一直都对自己积累的信息施以严密保护的。究竟什么发生了变化?施密特是和某些人达成了妥协吗?某些人对施密特做了些什么?这“某些人”是谁?那些卷宗当中到底有些什么?
) u  u& P4 k0 l% T0 t  C
1 _  Z% m- R9 U9 S5 R  好吧,或许我们真的不得不学会适应这隐私权已死的时代。: f% z1 S( c2 f0 d

6 a. [# m# ~( ^2 W  (本文作者:John C. Dvorak)
大型搬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5-19 14:17 , Processed in 0.176317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