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MarketWatch伯克利11月16日讯】AMD与英特尔握手言和的消息,着实让我吃惊不小。我随后发现,出于某种奇特的原因,这两家公司确实都从和解当中获得了好处。2 a( ]) S# D7 U4 g/ d8 m
: z: G3 o) ~& x* c. S( k0 B0 q
这是怎么回事?硅谷的零和游戏到底发生了什么诡异的变化?+ M3 C0 h; Z0 X2 ^9 _
& ?" N" N2 S0 d9 q& h# @
在这件事当中,两家公司都得到了各自的短期好处。首先,AMD(AMD)得到了一笔不菲的巨款,12.5亿美元,而与此同时,英特尔(INTC)也花钱买到了平安,不必再为此事烦恼了。9 `/ W! W6 n6 E" j# n) _- q
6 ^' T( y$ |# n# H
这就意味着,AMD不会再在欧盟和韩国的诉讼当中扮演不利于英特尔的角色,此外,他们也将停止在媒体和所有其他可能的地方对英特尔口诛笔伐。不过当然,该公司还将继续以业界竞争的促进者自命。
+ B9 J9 x! g5 r2 A
7 t6 \; z2 b6 W V) R7 f 显然,欧德宁(Paul Otellini)已经对自己的下属明确了这个问题,他们所拥有的是一家处理器公司,而不是一家诉讼公司,他对这一切已经感到非常厌烦了。& }/ |5 y3 j, m5 V& j+ s* C1 b. T
. H! ]5 c w0 [% O6 d1 F A
不过,我们显然可以看到,他们达成和解,并不意味着这两家公司就可以彼此产生好感,甚至爱意。
7 Z Z- l m2 A4 q X
+ f" w/ K' G0 p/ M* y# [% r A 双方的协议还以某种形式延长了2001年专利交换协议的时间,这看上去似乎是一件非常让AMD开心的事。一时间,人们大有时光倒流,回到1976年,看着桑德斯(Jerry Sanders)和诺伊斯(Robert Noyce)在签署专利交换协议之后握手,高高兴兴地由两家公司瓜分市场的感觉。
3 m. f/ k1 r+ ], Z {& k
0 G. Q7 {0 M) x4 A$ P 战争时代 h: v5 Q. g# A" S0 D* b/ T
j8 N# p( Z( I1 A( v- k; `
然而,诺伊斯的去世宣布了这一时代的结束,在他身后,继承人格罗夫(Andy Grove)发起了激烈的竞争攻势,这是一场两者必死其一的战争。
; b6 O0 t$ y y* c8 f2 x1 c4 ~, b& O4 c4 N. d# ~
我们不能不承认,从1970年代直至2005年,在英特尔的诸多掌门人中,格罗夫的确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个。/ r9 k$ b: C+ ]* r( Y2 a1 ] O' ^% e
+ P, f7 p" A) l3 Z9 i, ^$ K1 X 英特尔目前在欧洲和其他地区的麻烦,几乎都可以追溯到格鲁夫和他的强硬政策上面。
. L/ v" `- K& U8 `; J4 }" C
) ~3 A6 Z" `% c9 P3 n( f! g 与此同时,AMD对英特尔行为方式的持续抱怨又使得情况进一步恶化起来。
8 D. b5 y: Q" O" p6 m# e2 m
' n3 u. f4 ]6 Q3 O- Y7 C: Z3 `8 \( j 显然,欧盟的管理当局绝对不能容忍这种在他们看来是有害的企业意识形态,于是乎,微软(MSFT)和英特尔就成为了他们的目标。现在,通过和AMD达成的协议,英特尔似乎也在做出某种承诺,承诺要变得像当年一样温和,优雅。
; A2 f7 Z5 T3 L3 e: \8 B( T1 h& |/ z/ d& h
在这一协议当中,英特尔的表态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销售和行销政策,界定了什么可以做,而什么又不可以做。事实上,只有定价模式被遗漏在外,因为英特尔表示,假如他们这么做了,就可能会干犯反垄断法规。: z( O: ?; ~! j3 N/ R- n
6 j/ T+ a9 I3 q; N# { 他们还表示,同意不再设计那些有意损害AMD芯片表现的支持芯片。在我看来,这确乎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附加条件。
# |& z! w# X' } O
% H4 K: J0 L: H2 G: R 协定当中有一个非常令人好奇的限制条件,称假如英特尔的市场份额缩水到65%以下,则这一协议就将失效。目前看上去,除非AMD能够开发出某种全新的,令人震惊的技术,让整个世界的面貌从此改变,否则这样的情况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8 F! K3 g6 u& \1 i8 j
+ n- `. J, ~4 x" T" {+ J
至少在我们所能够预见的时间之内,这样一幕发生的可能性只存在于理论层面。. J" x) a: C( A4 m6 |" z
$ X4 P# F7 ~/ Z/ B& U& Y Atom的能量8 c# f) Z4 p+ A0 W
. ?8 [. C1 b& m1 t5 o7 G! T) o
事实上,现在AMD仍然在全力追赶英特尔的Atom芯片。在Atom的推动之下,英特尔在低价格、低能耗芯片的领域已经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与此同时,在高端芯片领域,他们的霸权依然不可撼动。哪怕AMD已经跨越了两者之间的一部分障碍,哪怕只要超级竞争对手的行为干净一点,AMD还将取得更大的成长,但是归根结底,两者之间的差距还是极为明显的。
. m7 v$ c+ g3 u9 X0 _8 q0 `' s' B0 `) t% J* c+ H
的确,AMD也拥有和Atom类似的一瓦特处理器产品,但是他们的新产品最早也要到2011年才能出货。因此,就市场份额而言,发生明显变化的可能性近乎是不存在的。
, T O, O$ [/ V- F+ f* q0 o5 |; v4 v0 [$ e: C+ ~! F
这一笔12.5亿美元的巨款不必说将为AMD的资产负债表提供很大的帮助,而新的专利交换协议也让他们受益匪浅。不过,这一切也有个前提,那就是英特尔必须老实按照协议行事,不在其他地方再和AMD作对。
f. i! D' x! N
; j+ e0 M. c% X( ] 这两家公司之间实在说不上友好。未来十年,这一协议到期之后,当欧德宁的继任者——看上去很可能是作风更加老派的马宏升(Sean Maloney)——不和又将重新浮现出来。尽管英特尔方面表示,两家公司将来很可能会延长协议的期限,但是这也只能算作一种表态而已。) W, _5 _5 d& [$ F; ?
M. N+ m7 T, s) I% O M 目前,看上去两家公司都成了赢家,相信他们自己也都是这么认为的。不过,无论如何,他们并不是朋友。
. x& }8 J( t5 x9 V9 z# |2 b3 _ d X9 `$ n+ W6 B" }
(本文作者:John C. Dvora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