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30|回复: 0

美国衰退远未结束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1-2 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张尚斌/文! X  n7 B' F2 k5 s6 J/ W( }9 ~
" V9 W9 z1 W9 m8 A
  经济复苏不仅在一时半会还难以来临,更严重的是,未来将可能出现比大萧条更加糟糕的场景,以下六点可以证明:失业率还在不断提高。尽管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失业率攀升有了缓和迹象,但因为每周都有成千上万的失业人口放弃失业补偿金,从而未能反映在官方数字里。 据Shadowstats.com的统计,美国失业率在20%以上。无论愿意承认与否,这些数字都正迅速接近大萧条时代。2 U1 m" }. ]8 s' l4 v% P$ h! X
, I+ ~# x( ]8 f& ~, v9 X0 J% d
  信用规模还在萎缩。在过去十年,信用或者债务简直就是美国人的第二收入。而如今,银行还能从贷款中收入数十亿美元,但对那些大街上的流浪汉来讲,信用基本为零。再加上第一收入的萎缩,很多人甚至连生活必需品也买不起。. |% Z. ~' b' d' h

' W9 Y: K- I: ~1 T- E% |6 j$ `  抵押品赎回权丧失率继续攀升。无论美国政府如何努力,失业加信贷紧缩意味着数百万的民众将无力承担自己的月供。如今,一旦失去工作,很难找到一份薪水能够充分覆盖个人债务的新工作。实际上今年住房价格一直都没怎么下降。有些保守的估计是继续下跌15%是可能的。但是,如果他们低估了危机的程度呢?如果跌幅会是30%或更多呢?如果我们处于衰退,那么跌幅无疑是巨大的。
* F5 \( W  x5 Z1 l, d3 Z5 _' a6 @1 D8 M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房地产、股市都曾跌去80%(剔除通胀因素)。在日本,业主可能会同意一个观点,就是丧失房屋赎回权比率达到45%,经济就进入了衰退。
+ v/ M- a8 s" F" N' p- T+ K* D9 c, p) n4 V5 P
  债务违约率还在上升。美国银行刚刚发布了亏损的财报,部分原因是信用卡违约,这不是一个健康的消费信号。当消费者发生信用卡违约,这一般是一个先行指标—他们将很难再得到贷款。2009年年初至今,高违约率已经给贷款人亮起了警灯,这也是信贷将持续收缩的先行指标。
8 ~; a% K  m& l& C7 A5 g0 H; }8 ]5 |% |! H3 Y6 }* r- f
  小型企业遭遇沉重打击。小企业是美国经济的引擎,容纳了全国约70%的劳动力。现在,它们难以获得贷款,加上国内消费能力枯竭,为了生存,不得不大幅削减成本,下一步将是裁员。而很多第三季报表示“比预期要好”的大公司,它们的业绩是怎么来的—裁员!但随着裁员,更多的消费者收入来源被剥夺,从而让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遭遇客户流失。
6 p# n: }- m  E6 C# [% t  H3 f2 B9 \  H- |3 n  U5 L3 @2 ^" m) T' S' d
  中产阶层收紧钱袋。如果说小企业带动了就业和生产,那么中产阶层就带动了消费。而中产阶级遭受了上述重创之后已经意识到,安逸的生活方式需要改变。取消健身房,而用慢跑代替;采用网络电话来节省通话费用;与其多花30%的钱在零食上,还不如投入到生活必需品上;2005年换过发动机的汽车有必要换新的吗?每周外出吃饭、看电影花费的钱还不如用在电费上;这些问题和其他问题正在成为美国中产阶级的集体心理。他们在拼命地避免沦落为一般工人或下层的美国人。所以他们的第一步,就是保持稳定,这跟小企业的节流相同。1 I9 S1 B- ?1 N6 r# r3 G( m
3 S2 j3 \/ ~3 g, ]) f+ ~& [! Z
  因此,经济体系的许多方面还将会遭遇前所未有的打击。回顾起来,整个过程是:首先崩溃的无疑是股市,然后是数以万亿美元的救市计划,接着是历史性和大规模的股市反复动荡。经济体系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到达高点,这速度在过去5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都是独一无二的。$ E+ F. H" }3 A0 }) N7 o: P5 f$ m
- w+ u7 r& j, w3 W
  我们正处在历史最大经济萧条的起始阶段,这是趋势预测的创始人杰拉德·切伦特的断言,而接下来的阶段,正如切伦特说,将是“跟我们所经历的所有衰退都不相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8-30 03:31 , Processed in 0.09650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