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这个就是遇物成形的怪鬼,年老成了魔,受魔王的驱使,来恼乱修定的人。待他的定力破了,即心满意足地离体而去。那个被魔附体的人,现在已无威德,既曾经妖言惑众,败坏风俗,为害人群,他和徒众,当然都难逃王法的惩罚。阿难!你当先自察觉,知道是魔,才不致受其迷惑,就不会堕入轮回。如果迷惑不知,受其恼乱,失却定心,必堕无间地狱。1 \ L8 d- G( U
9 ?& b2 C6 i# E! ^如何辨别邪正呢?如果没有贪求,没有淫欲,那当然是正。如果贪求利养,专讲淫欲,贡高我慢,那当然是邪魔。就算这些人放光动地,有大神通,若他提倡贪心或淫欲,这种人都是魔王转世,不足一信的。就在这处要分别清楚!
9 h; C* } }, j0 B% v9 t 8 E" q& g+ ~( u0 }; F
阿难。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游荡。飞其精思。贪求经历。# A4 V8 }6 c) Q# Y( a" |
c# m* H! W+ U" ?. |
这是想阴第二魔境,贪求经历。
( l3 c) O& u( h' ~4 C* s# S7 P ) N) Y4 \, ?" l) X3 C+ X6 ?
阿难!又善男子,受阴既尽,心离形体,来去自在,不再被受阴的邪魔迷惑,故圆明妙定能现在其前。但于三摩地中,忽然生起爱好游荡的心念,喜欢游历十方,仅此一念贪求,便为招魔之由。
. M% e$ T4 \' `8 \ / f* h; R+ y2 \+ D' W C& K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亦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游善男子处。敷座说法。自形无变。其听法者。忽自见身坐宝莲华。全体化成紫金光聚。一众听人。各各如是。得未曾有。3 J \3 |6 u& f# }$ l
H+ r+ }" G# |
这时,天魔觉有机可乘,立即飞遣精灵,附在其人身上,口说经法。被魔所附的人,不自觉知,反言自己已证无上涅槃。有人来彼贪求游历之修行人处,他便升座说法。他自己的身形,并无改变,但令听法的人,忽然看见自己坐在宝莲花上,全身变成紫金光色,不但一人如此,所有听众,皆是如此。于是人人欢喜,个个赞成,都叹未曾有!$ K: h1 x* Y5 k1 |8 \+ t! Q
. L: D, T8 p/ |# r) ^5 ^, [是人愚迷。惑为菩萨。淫逸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诸佛应世。某处某人。当是某佛化身来此。某人即是某菩萨等。来化人间。其人见故。心生倾渴。邪见密兴。种智销灭。3 ^" ~7 w2 a9 {! ] j$ I
! J! C3 K; T3 f. P8 }
修定的人就糊里糊涂地被迷惑,以为自己真是菩萨降世。遂依魔的教化,于是放纵淫心,亳无忌惮,乃至破坏佛的律仪,潜行贪欲苟且的事。这个被魔附的人,口中还好说诸佛应化事迹,指某处某人就是佛化身,某人就是某某菩萨,来到人间,教化众生。众人见他这样说,以为他亦是佛来应世,就益加敬仰亲近。受魔所薰,邪见日增,正见日晦,终至菩提种智完全消灭。- P1 d! k9 G; C3 ? _7 j: S3 G9 s
8 v, ]+ r% X! H+ d3 \$ y
凡是自称为佛菩萨转世的人,皆是可疑人物。若他真是佛菩萨转世,他断断不会自我标榜或授意其弟子,吹捧其师,这仅是自欺欺人的手法而已。( H- v' k$ u: [- A+ x2 N- K# B
% _" [0 a4 v+ Y
此名魃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9 f4 X, U, ^+ `1 c. U
; c! H, e7 J; v7 D+ U; l# I这是遇物成形的魃鬼。凡是魃鬼所到之处,都遭亢旱,最短者为半年,最长者为两三年,甚至五年。9 X4 s$ x x! Z1 c
) q5 V+ I, f0 ^, K+ p: {8 a这魃鬼年老成为魔眷,故被魔王所遣,飞附人体。恼乱修定的人,目的既达,讨厌心生,就离其人体而去,被他附体的人,原无威德,既曾妖言惑众,败坏风俗,为害人群,故与徒众,都难逃王法的惩罚。你们应当先自觉察,知是魔境,才不致受迷惑,就不会堕入轮回。如果迷惑不知,失却定心,必定堕落无间地狱。
/ ~+ ]; N6 {1 b! ^: }% w; o3 | & V1 [. D: p2 E* q- A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绵吻。澄其精思。贪求契合。1 o! Q! C: G% }* ~* t
6 }/ Y' E: G5 b
这是第三种贪求契合。! D/ S1 J0 g* w8 j' L
9 g7 } a7 f! Q/ V! e, a% Y
又善男子,受阴既尽,心离形体,来去自在,不再被受阴的邪虑迷惑,故圆明妙定能得现前。但于三摩地中,忽然生起爱慕之心,以为定心已达绵密,还贪求它能吻合妙用,以便上契诸佛,下合众生。于是澄寂精神,竭尽思虑,贪求契合。' @' i$ a% L% q, M L5 m, N
, O0 }9 G0 j {8 X! J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实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合善男子处。敷座说法。其形及彼听法之人。外无迁变。令其听者。未闻法前。心自开悟。念念移易。或得宿命。或有他心。或见地狱。或知人间好恶诸事。或口说偈。或自诵经。各各欢娱。得未曾有。
2 G1 \# i. ?6 G2 t9 q, l) Q# E! {. j ( e4 E) X1 n; o/ e9 M
这时,天魔见有机可乘,即飞遣精灵,附在其人身上,口说经法。被附的人,完全不知道是著魔,还以为自己已得无上涅槃圣果。有人来到这个贪求契合的修行人处,他便升座为其说法。这时他和听众外表都无改变,但能用魔力使听法者,在未闻法之前,皆能自然开悟,且能念念迁移,或得宿命通,能知过去未来;或得他心通,能知他人起心动念;或见地狱苦状;或知人间好坏等事;或口说偈,或自己背诵经文。使人人欢喜,个个赞成,皆叹未曾有。
! V3 l# D! z6 [# [0 u
* t9 H* p$ Y$ D, f' B是人愚迷。惑为菩萨。绵爱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6 ]8 C3 x" ~* m! h" R
5 s+ e( U0 X9 w这时,修行人就被他迷惑,不能察觉,还以为是菩萨降世,就跟他缠绵亲爱,信受他的指示,因而破佛律仪,失去自己的定力,还暗中去做淫欲的事。: Y- B1 n( R9 S, Z# O/ _& K
+ b7 _$ ]. P+ p( G+ ?9 ]1 M/ g口中好言佛有大小。某佛先佛。某佛后佛。其中亦有真佛、假佛、男佛、女佛。菩萨亦然。其人见故。洗涤本心。易入邪悟。
6 Z. @5 i7 W) t
: o! J w s6 l& t+ x9 k那个被魔附的人,口中又好说,佛有大小之分,某佛是先佛,某佛是后佛,其中还有真佛假佛,男佛女佛,菩萨也是这样。其实诸佛菩萨,具大丈夫相,已超凡俗男女之形,哪有真佛假佛,男佛女佛之分?真是一片魔话!可是这个修行人,因被魔力所迷,以为真的已开悟,得到各种神通,便相信魔的话。于是认邪为正,将妄作真,舍弃本有之禅定修心,堕入邪魔的邪说罗网。
1 p# @4 s, W7 p1 I' f+ W8 e0 g
; Z, @, {* U" W* {& [" m现在很多人说他是活佛,他是菩萨,岂有此理,就是菩萨也不会自己称自己是菩萨。真正开悟的人,不会说自己已经开悟。因圣人应世,绝不会亲自泄露真情。所以凡是称自己是佛是菩萨的人,都是邪魔。& M7 h: @+ `( T7 Y! A
: d/ t6 E, W- ~7 _
此名魅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 G8 I& [; a( C1 r- c/ l' V
]( ^+ d2 v" A( S- z这是遇物成形之魅鬼,年老成了魔,受魔王之驱使,来扰乱修定者。目的既达,厌足心生便离体而去。那个被魔附的人,与其徒众,因妖言惑众,败坏风俗,师父和徒众,都难逃王法的惩罚。你们应当先自察觉,才不致被魔迷惑,不会堕入轮回。如果迷惑不知,失却定心,当然必堕无间地狱。邪师惑众真是:“懵懂传懵懂,一传两不懂,师父入地狱,弟子往里拱。”! T. c% k# J1 J! N$ A$ G
2 E+ F% _9 x4 i) `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根本。穷览物化性之终始。精爽其心。贪求辨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