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生气的背后 -
( d0 Z4 | U' F$ ?1 @* q
( t0 A* ~1 V' w/ J0 g攻击-受伤后的反应/ ]5 L1 T+ o. ~
$ Z% H- e4 u- d, k最近我听到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位先生养了一只吉娃娃狗,温驯乖巧,但有天这只小狗被邻居的大狗咬伤了,邻居立刻将牠抱来归还主人,当主人心疼的伸出双手要将小狗接过来的时候,没想到牠竟突然攻击主人,紧紧的一口咬住主人的手。主人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对邻居说:「牠咬我是因为牠受伤了。」
4 p% L" p, ~# S' Q/ l8 t" L0 a% C8 Y4 O
这是小狗在受伤时的本能反应,不是因为牠恨主人,而是为了自我防卫,以免再次受伤,此时主人若误以为小狗是蓄意攻击他,必会生气,而使事情越弄越糟。 , \% ?, k6 f3 e
* S# E9 u% p! @2 a. K! P! ]6 O2 \3 S0 d- P
迁怒-余怒未消的迹象
8 v$ ~ O$ W/ Z: r" I
2 x6 e! y! r. f, s" G有位父亲下班回家,一进门就看到十多岁的女儿正在用他的工具修理东西,而工具散落一地,使客厅凌乱不堪,他便不禁开始破口大骂,聪明的女儿在收拾干净后跑来拥抱他,然后问:「爸爸,你今天在办公室里一定遇到不愉快的事,是吗?」
+ ~0 p/ i M' L" U, }, i4 t, P8 v- b7 j4 K$ k
这位懂事的女孩了解老爸的怒气不完全是针对她,而是他里面可能因为别的事受伤了,因此她没有情绪反应,反而能安慰爸爸,这是极大的智能。
8 ]+ P- Z6 e; B, l0 {$ L6 F/ C; D8 r5 B5 q7 r! @0 v
我们在生活中是否也常遇到类似的状况?" c+ P2 e7 ~' p# f, d' Y* B
a2 ^! I0 R: `7 M& E
例如:/ m% d* Y+ s9 d9 N1 Q0 d; F2 b
8 G* g9 |' X7 ~( H) P* e& [孩子放学回来重重的把书包一摔,问他发生了甚么事,他却不礼貌的说:「你好烦喔!」
4 u8 i1 M2 K1 D/ N% w6 y+ M
5 a7 ]* q8 ?6 S; ]: {3 w* j' n2 s太太问先生晚餐想吃甚么,先生竟不客气的说:「跟你结婚这么久了,我爱吃甚么你还不知道吗?」
8 }8 C# W* A1 j' }; Q5 E
9 U; Y2 T4 R# `0 D先生下班回来看到太太抱著孩子沮丧的坐在客厅里,便过去关心的问:「心情不好吗?」没想到太太却生气的说:「你怎么到现在才回来?」
% b4 l- {* R% g5 k) v% T, ?% y' ~! h7 Q4 ]3 {7 A: c
1 d' h4 r+ t d6 r+ Q2 |! {
关怀-疗伤的最佳良药
1 |. o, @9 v" I) s) J1 l( V2 |( [6 r/ D* z! y7 V
在这些情况中,若当事人都认为对方针对你在发脾气,一定也会开始生气,不是骂回一句难听的话,就是用冷漠与回避来拒绝对方。因为我们也受伤了,需要自我防卫。 4 w1 l. H+ Z! v5 F7 I' X
% r3 k/ k5 [2 u/ z6 Y, E- ^3 Z. f- J
但如果我们能看到:他对我凶,是因为他受伤了,事情就能比较正确的解决。: r% G. t6 q# W# Z1 {
% Q$ a8 N& @3 ]我们怎么去面对一个心灵受伤的人呢?首先,他需要被了解,被接纳。 : n/ ~: f* S+ O8 |
: q7 F; ]1 m9 J; j U妈妈可以对孩子说:「你今天在学校受委屈了,来,告诉我发生了甚么事。」
% g) ^- k+ G3 r5 v6 \! S- R6 H$ y& H2 @' c+ A/ A" d( x
太太可以对发脾气的先生说:「你心情不好,除了我之外,还有谁惹你生气啊?」
* y- c( K: d' O2 ?% Y! M
' ]7 r) z6 l( Q( @* U* }+ j! r+ J1 Y而另外那位先生梢远跃谏サ奶担骸敢徽煸诩掖⒆诱嫘量啵阆M蚁衷谖阕錾趺绰穑俊?" V7 K8 b8 Q6 t) R' ]0 ?1 m
/ n- B/ M2 Z. P2 _" I如此对方的情绪一定很快的能稳定下来,在感受到被了解与接纳后,他甚至可能因刚才失礼的表现觉得内疚。 % a1 H5 }& G( m. J9 Q* d- k! l C
& Q. {- W& p; d, J# i
省思-突破的开始 : K" I: @3 G" q% L7 F2 o5 w$ |9 M
- D2 ]: O2 v. |5 s6 t0 s罗马书十二章廿节说:「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因为你这样的行为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 6 g2 }5 \- J% l# ?# }
* S, O* U$ M( s# T+ u何况我们的亲人,绝非仇敌,我们岂不更应如此善待他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我们自己成为那个敏感、易怒、无理、情绪失控的人的时候,我们也应意识到其原因很可能是我们曾经受伤,而伤口尚未复原。 : A/ n: n+ F- [( ^) S( a" u, ~
% f0 `1 j1 O9 }( J* l' Y) h* _
就像有次我的脚趾受伤,家人从我身边经过碰到了它,我痛得本能的大叫:「你为甚么踩我?很痛唉!」把对方吓了一跳,他是故意踩我吗?绝不是。其实他只是碰了一下,也不是故意要伤害我。但若没有伤口,就算他踩到,我都不会生气。我又痛又叫是因为有个未复原的伤口存在,每当别人去碰它一下,或自己不小心踢到,就痛得生气,也使对方不敢接近我。 . s$ V8 _% q5 N T0 F
" D# Q7 ^- C: T0 u7 v2 h5 ]+ s% V( h心灵的伤口也是一样,有位姊妹在电话中啜泣著对我说:「我觉得我快把我的孩子毁了,他们一点小小的错误,就会让我气得对他们怒吼,我知道我不该说那些难听的话,但就是没办法控制......」
2 g8 ?) V/ y' e$ s5 s7 y$ @ R% _0 P2 x' i2 ?
我对她说:「那是因为你自己曾经受过很深的伤害,没有完全被医治,而他们碰到了你的伤口。」
I k( y% P% F% N; c, n4 J/ G9 V! O1 b, ?# ]6 E/ @
这位姊妹的伤口是自卑感,不确定自己的价值,以致于当孩子表现不佳,她就觉得被否定了,愤怒只是被否定之后的本能反应。
+ w& i" b0 m+ c
5 ~5 f& G& O* D/ L- i% v$ n若我们能了解自己里面尚待医治或解决的问题,再正确的对症下药,必能成为情绪稳定、别人喜欢接近的人。我们也更能看清其实许多不快乐不是别人造成的,乃是自己面子的问题。
% ]1 x6 G5 C( R J2 d7 P& f5 |0 T5 e. E+ g& T$ p
/ {5 j' n% b8 B) x- ^/ Q
自己好别人要更好9 F* i. Q! w/ S4 _, k7 N
自己不好莫愿天人' O' z& D2 ]' @. V R
别人好要懂得欣赏! I' P- l2 R' j9 H* C# l" N) |) J7 A
别人不好懂得关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