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楞伽經》和《解深密經》都看過一遍,實在是太難了,還需要慢慢反複看。最近準備把《瑜伽師地論》啃一遍。. |0 f/ B9 y/ I7 m
minsc 发表于 2009-6-5 07:44  ( V, f4 V9 C& a+ p4 d6 G4 c
& c) @8 i h# |) p' b2 y W! _: `minsc,難得同樣對『唯識學』有興趣,我只是初學,要向你多多請益,所以開個版塊以作詳細討論,
, h% Q/ i( a3 S& H# a- T
. F& M; S: h. v以下是唯識學者推薦的必讀資料:『唯識學』的六經十一論中,六經以《解深密經》爲本,十一論則以《瑜伽師地論》爲主。; d( W* T( p* ^4 S- l# q
, W1 E5 ^# K& d1 M! G* U
唯識六經
$ p9 W7 k" U! l( {7 n: c, x3 |( g1. 《華嚴經》
% B I( c! R! j! _7 p; @% `, b2. 《解深密經》
. C9 l( o: t' H+ w3. 《楞伽經》
o4 k1 z, L9 E# R. w( A9 C4. 《如來出現功德莊嚴經》(未傳譯)7 P2 C; u; \5 h7 l4 |: i
5. 《阿毗達磨經》(未傳譯)" a) v5 j' d' |
6. 《厚嚴經》(未傳譯)
1 `! B* _5 |$ f1 g3 ]3 }* B: m! R0 H+ C2 b, z4 D& B
唯識十一論
! k( l4 z0 D$ o# I3 H0 F1. 《瑜伽師地論》
$ c! Q1 W) Q1 y6 D3 I; `2. 《大乘莊嚴經論》% ~4 Q9 C! h4 r, c: `, |- ^. k
3. 《分別瑜伽論》
; }/ \! p }5 R4. 《辯中邊論》
9 f7 p ?! H* Z7 n/ p- Y1 ], B5. 《顯揚聖教論》
0 `$ T9 A* D4 o6. 《攝大乘論》
0 D5 x5 m' F8 L: ]/ p. L" g& T- K7. 《阿毗達磨雜集論》
- C( G, r0 @( s4 K8. 《十地經論》% B- F" R) ^" h! C! X, m9 s
9. 《唯識二十論》' s$ |% Z0 v1 J3 C9 \; O D P
10. 《集量論》" ?" Z t- m; I8 C8 k
11. 《觀所緣緣論》4 t$ e! Y) `" p2 U5 t1 B. a4 Y
0 l6 F7 t6 D! w% y) v/ ?『唯識學』的「十支」乃十本針對《瑜伽師地論》的某個特定內容所作的闡釋和發揮。' C8 ]: u& X) B# U2 V
. [, j, O2 T6 W& n; [
唯識十支
* c. F# w4 b5 a2 A1. 《辯中邊論》
: Y1 v4 V& `, h- I2. 《大乘莊嚴經論》
* a! f6 `: {% n$ V/ Y3 \; a3. 《分別瑜伽論》(未傳譯); w1 e1 z" J* Y, L" H1 j2 P
4. 《顯揚聖教論》
X. t0 w+ e, `+ d E5. 《雜集論》
" [% a; _9 l, n2 o; k* b6. 《攝大乘論》
+ Y1 b; Y1 @* t3 }7. 《大乘百法名門論》$ R; z0 h* K. S+ W/ h
8. 《大乘五蘊論》( }; X! [; c4 [1 l
9. 《唯識二十論》
( k. P( a5 E! Z2 C8 g+ [% k10.《唯識三十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