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3)  鸡蛋( 0)
|
一个虫洞的模型。如果要从宇宙中的A地飞行到B地,传统飞行路线较长,而利用虫洞则可以快速抵达- Q. ]' M' V7 O v! m$ |* ?, j
* W" b; S, X! p! E8 P$ H6 n 霍金坐在轮椅上指出,理论的革新可能使太空旅行的速度获得革命性进展,继而使开拓外星殖民地成为可能。“科学幻想可在一瞬间使你到达目的地,”霍金说,“不幸的是,这将违背科学法则。科学法则说,任何事物的速度都不能超过光速。”
) ]* Y+ ?) P6 a; ]4 O/ G: b& Z* }! @) I* E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论动体电动力学》一文。这极大地激发了科幻想象,但也制造了一个无情的梦魇———任何物体相对运动速度不可超越光速。不过,超光速旅行依然是人类对宇宙畅游最美的一个梦。科幻片《星际迷航》已经率先超越爱因斯坦。& f- i6 T8 U0 \" |" i
2 E/ q' y5 j4 p$ {, S 1 翘曲飞行
7 f/ @+ f. Q3 Q
, K# e& F4 J9 o+ i1 v. F 瞬间到达目的地
3 W8 o! {+ e0 m# |, M6 `% X2 {/ U# b3 A$ @
为了实现超空间旅行,五花八门的幻想特技在《星际迷航》中轮番上阵———翘曲飞行(Warp Drive)、虫洞、三维传输器、全息幻觉甲板等等。
7 h4 s* {0 @2 {5 I4 S4 o7 U% }$ q* N) p. \) d; Q
对观众来说,翘曲飞行是一种炫技;但对“企业号”来说,这是它的基本技能。为了故事情节的需要,主角必须在光年量级的银河系中,迅速地从地球到达另一星球。/ h" P- G3 F, A7 h6 G# v' X
7 Q4 K, J3 _1 F% y
企业号的翘曲飞行,是将普通空间中距离甚远的出发地和目的地,在高维空间上重叠在一起,从而来实现超光速旅行。在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江晓原和他的一名博士生穆蕴秋合作的论文中,他们指出在《星际迷航》的专门技术手册中甚至能看到制作者为“企业号”翘曲飞行编写的基本公式。随着电视新系列的推出,企业号的升级换代,这个公式还被不断加入新的参数来进行修正和完善,尽管它从未直接在电视画面中出现过。" d' _# o4 @3 z" E* E
, S! f3 m% x1 L" H5 c' D3 U" D
科普作家张旭表示,从柏拉图到牛顿再到爱因斯坦,虽然物理学概念理论已经天翻地覆,“但支撑物理学的因果律岿然不动”。比如,炮弹要先打出炮膛才能击中敌人,不可能炮弹先击中敌人再打出炮膛,相对论不允许超光速,“因为超光速破坏因果律,物理的逻辑性就消失了。”
" E: o# N1 `, m2 [" f4 b1 c* J$ f2 }
《星际迷航》聪明地使用了翘曲飞行,既不破坏因果律,又实现了超光速。表面上,它是在很短时间里到达光速都到达不了的地方,实际上飞船在负能量密度的奇异物的支持下,改变空间物理结构、建立捷径缩短空间距离,让太空船在时间上“打败光速”航行。
8 }0 P) h( E/ `0 ?$ f" n+ R8 n) B% W) j, e; I
尽管,《星际迷航》的翘曲飞行是个幻想,却依然在点燃科学家的热情。近日,贝勒大学物理学副教授克利文(Gerald Cleaver)及其博士后研究员奥伯塞(Richard Obousy),制定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试图让《星际迷航》中展现的翘曲飞行向现实迈进一步,当然他们成功的可能性依然微乎其微。 w1 y2 S7 L: p6 a* u& z& A
7 M* }( E$ Y/ Q+ p
2 虫洞
) ^8 s5 w( N: f
9 c3 ]; F3 k0 t( j% u7 } 在宇宙中“穿越”
$ {5 b8 B: J; s/ v: v9 b. h3 [3 x4 r; Z3 J& b f2 M
美国理论物理学家索恩(Kip Thorn)提出的著名“虫洞”理论和翘曲飞行有异曲同工之妙。* H7 W+ ^+ A1 r# U
. K {+ y( x/ p+ p; k7 l
“虫洞”的性质很早就被讨论过了。江晓原与穆蕴秋指出,1916年,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发表后的几个月,史瓦西在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里发现了一个解———著名的史瓦西解。1935年,爱因斯坦和其学术助手罗森在一篇论文中,把连接宇宙中两个遥远区域之间的假想通道称为“桥”———后来这被称为“爱因斯坦-罗森桥”,也就是“虫洞”。' r/ S6 u3 V( {( N) v1 H
$ G* S. S" C. M A6 P3 X 科普作家张旭举例说,假设我们生活的普通宇宙是一个苹果,人类是生活在宇宙表面的虫子。他们只有能力在表面爬来爬去,如果有一天他们认识到他们说明的果面是曲面,并且具备了咬穿果面的能力,虫子在苹果里“咬”了一个洞。那么,从一地到另一地的距离就也要比果面距离短很多。我们的宇宙未必就是平直的、朴素的,有可能存在更高维的空间。地球距离织女星是26.5光年,但若通过一条虫洞连接它们的话,也许就才1千米。
5 ]" N- ~- W% s2 V" F3 l0 r& E9 O! K9 R5 R$ Z
不过,以虫洞来进行超光速旅行所面临的问题,那就是怎样保证虫洞的开放时间。索恩的最终设想是以具有“负能量密度”的奇异物作为保持虫洞持续开放的物质条件,由此虫洞将被改造成违背因果律的时间机器用于星际航行。“此外,用两个黑洞来作为虫洞也成为一种假设被提出。”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淼指出。& n! z' h7 V- L+ P3 c
' e" D9 \4 Z' R8 L
3 光波传送
( I+ Q9 r% H6 `7 j+ Y
: N3 _1 z+ e+ A* C" z) r 回到过去,飞往未来
5 [0 o! ^% I e9 L4 J A4 ]
0 T$ h1 X& d9 t4 o3 P 《星际迷航11》中,年少不羁的寇克被分解成“量子”,被放逐到雪地里,遇到怪物袭击,意外地见到了老年史巴克。+ M; g7 v7 ^6 B& Z+ s! ~
' s1 Y3 T; b4 [1 O 寇克的这一奇遇之旅是“企业号”的“光波传送系统”实现的。这一高科技传送装置也是一时间机器,能让企业号的成员到达任何地方。这一装置是虚构的。可为了实现时间旅行,众多的时间机器被设计出来。而其相关理论都源自这样一个观念:和构成空间的三个维度一样,时间也是一个可变的维度。0 Q0 y0 Q: i: o" R
* m4 l" @0 u2 P7 t
1905年之前,物理学家们认为,时间如同一支射向未来的箭,射出了就不会转向。而要想让时间倒转,就需要超光速。然而,光速是一个无法逾越的极限。李淼指出,无论是经典力学还是量子力学,光速都是无法超越的。然而也有特殊情况,那就是在量子力学范畴中的纠缠态。量子物理学认为,一对相互作用的微观粒子可能有着某种特定的联系。对其中一个粒子作用,可能同时对另外一个同时产生影响,即使两者已经相距很远。很显然,这种同时作用超越了光速。: {9 _- L, ?$ s' I
# D8 l# [3 k( Y( W8 u% a+ J. X' H
与此同时,科学界无数的假说在破解着超光速的难题,从而为时间机器的超光速之旅找到依据。1937年,荷兰物理学家J. van Stockum从爱因斯坦场方程中得到一个解,指出有一根快速旋转而又无限长的柱体重力场。这样一个场将会违反因果律,它允许出现连接两个时空的闭合类时间曲线。1949年,奥地利数学家哥德尔(Kurt Godel)发现一个爱因斯坦场方程的解,描述了一个旋转但既不膨胀也不收缩的全宇宙。从理论上而言,它允许时间旅行。当然,我们观测到的宇宙正在膨胀,但并没有呈现出转动。李淼指出,尽管现在出现了一些对爱因斯坦场方程的解,但目前对于时间机器的假说中大都是关于这种闭合的类时曲线。
$ y/ B9 Z( M! C& g1 `( l8 ~1 e5 @& W E/ C- v9 O" z
■ 外传. \5 ^2 b4 B! r: M5 e. Q; K/ y
8 H" w" H4 |" ?! I6 u 现实版《星际迷航》- p) |! U; U7 l* Y+ y3 i
* T$ o$ y5 V% f0 t9 E
科学与科幻总是在双向推进。出现在科幻影片中的一些高科技正逐渐变成我们的现实。下面就是《星际迷航》给我们带来的几项具有现实意义的技术。. i, x5 \$ ^4 P/ W
3 n N; y, l; n ●军用激光枪
/ D! r8 ]5 d0 U" z9 s
7 Q+ q$ D! \! q9 c! c' L “单兵便携式非致命激光步枪”是由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定向能总部研制成功的。它采用一种带有两个不同波长的激光系统可使敌人暂时失明。它与《星际迷航》中的光炮来福枪颇为相似。- F9 [7 L4 y! k) e
* d$ H! X, I H% X0 f( d7 X ●透明铝盔甲0 r; x/ M: Y( T5 k
$ ~3 j8 g4 C4 b0 f. y1 B, F8 r/ | 透明铝盔甲(铝氧氮化物,ALON)已被美国军方作为一种轻型、高强度材料进行测试。ALON是一种类陶瓷材料,具有非常高的耐压强度和耐久性,比传统玻璃钢材料的性能更出色。《星际迷航》中的透明铝材料与ALON有着相似之处。" Y1 E3 r/ ~7 c# D! \3 n
# s! [) ~ h' J! C8 S% P7 w5 g4 J
●宇宙银河间准货币
9 ?4 Z/ I: s4 f4 _, o2 B
, c: W) ^, @; l+ O' ~4 p+ z 《星际迷航》中宇航员他们需要用钱来购买货物和享受各种服务。宇航员在未来真实太空生活中将用到“宇宙银河间准货币”(QUID),这是科学家专门给未来星际游客使用的太空货币。据称,1 QUID可兑换6.25英镑。0 K3 E5 i5 \& J `$ l
! d& O- v6 t8 l) N2 ]. c% r( k! k
●语言翻译器
2 T. ?9 H3 E1 [4 Z) K7 c0 f5 z7 ^# f5 |# i$ Y
《星际迷航》中“企业”号成员经常会接触星系中其他智能生命,当遇到不同星球的语言时,他们会使用“宇宙翻译器”将外星语言翻译过来。在现实中,美军在伊拉克使用的Phraselator翻译器也能够进行语言翻译。$ a! W; F; e6 X: q( Z
1 `" z$ O& T( S* b; e
新知专题采写/本报记者 李健亚5 ?* J& A* F+ ]
; M% w1 O# V6 }9 a
本专题感谢:
7 p* j& G: v5 ]1 w) I7 O) r
4 ~6 B6 j M4 `% S8 v 李淼(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主任): }" s! A4 F8 ]2 m5 n/ B" J
{& r0 X: M8 Q: D' [, B) H 穆蕴秋(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博士生) 张旭(科普作家) 瘦驼(科普作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