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0)
|
 我们的身体(物质)时时刻刻都在变化, 这是佛陀由检视自身而体验到的。他以高度专注的心,深入自身的本质,发现整个身体(物质)的架构是由很小的次原子粒组成的; 而且这些微细的次原子粒子不断地生灭变化。佛陀说,在一弹指或一眨眼间,每个次原子粒子已经生灭几百万兆次了。
& n7 {/ M* L3 I e$ P0 w H( J! I- I- |7 |. D9 J1 g# s' b
任何只看到身体表相的人对佛陀的说法会认为[不可思议],因为身体看似如此坚实、恒常。我过去总认为[数百万兆次]只不过是一种象征用语,并非实际如此。 但现代科学已证实的确如此。
+ i9 J' }, L6 F/ u, C, k
" ^7 `. e* t) Z- [$ B: J许多年前,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美国科学家,花了很长的时间研究,并做了很多实验以了解组成物质宇宙的次原子粒子。原先只知道这些次原子粒子以极快的速度,不断地生灭变化。这位科学家决定要发明一种可以测出次原子粒子一秒中生灭多少次的仪器,他很适切地把所发明的仪器命名为气泡室(bubble chamber),而且测量出次原子粒子一秒之内生灭了十的二十二次方(即一后面加二十二个零)。0 M7 x' c _: }. y4 U' A
& Z4 ^) D: Y5 W( k" e' O, W9 t
这位科学家所发现的真相和佛陀一样,但他们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 我有一些美国学生在印度上完课程后(内观禅修),回到美国去拜访这位科学家,事后他们告诉我,这个人虽然发现了这个真相,但他和一般人一样有着一大堆的烦恼,并没有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 `! r) A) H5 S; T, x5 @' i
7 d; M7 Q L0 m7 _" @是的,这位科学家并没有成为觉悟者,没有从烦恼中解脱,因为他没有亲身体验真理。 他所获得的只是知性上的智慧,他相信这个真相,是由于他对自己所发明的仪器有信心,但他并没有亲身体验这个实相。$ c% `, j$ P4 |+ e2 E; ^- y
7 b: M# s5 a4 a$ J- l# P我并不是反对这个人或现代科学,但我们每个人应该不只是外在世界的科学家,我们也应该是内在世界的科学家,就象佛陀一样,亲身体证真理的人,会自然地改变心的习性模式,开始依照真理过日子,所做的每个行为都对自己和对别人有益。如果缺乏这样的内在体验,科学容易被误用而造成毁灭性的后果,但如果我们成为内在实相的科学家,我们会正确地利用科学来造福全人类。( l" y# U: K% A2 V
& }$ J: m6 R2 \; j! B' o2 C
——摘自 《生活的艺术》 S.N.葛印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