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木野

问信仰者的问题……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4-30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原帖由 micher 于 2009-4-30 08:24 发表
6 @5 k) \) D1 O$ U/ C/ B( v: Y; h* d5 E- h2 z

" J, e1 m  e, L# s  g4 d( [. d; H& ~8 H: R       谢谢您的抬举,更谢谢您写了这么多。我还是跟着我的主耶稣基督好了。4 |0 G% r) {, N  r: U
/ l/ F% n- I: j8 s  r. a
        随便说一句,尼采在开始怀疑前,有没有先怀疑他的怀疑。尼采的结局是发疯而死,用他来鼓励人,好像有点难。

! w/ _; q* s5 k: j. W0 c7 O- c8 ~; S$ [% M4 a
不管是数学,物理学,哲学,人生宇宙的道理,如果你想要了解究竟的话,最后一定是玄之又玄,搞的头大。这个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喜欢寻根问底,讲不清道理的东西,我是无法相信的。只要遵守人类公认的一些基本道德,不作宗教极端分子,我觉得 都没有大问题。
鲜花(546) 鸡蛋(20)
发表于 2009-4-30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呵呵。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09-4-30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异乡游子 于 2009-4-30 13:03 发表 - Y2 G' {, \- F; o" \. n
, l. [* s: p, R" w
, O) t% q5 M7 i( S* `
不管是数学,物理学,哲学,人生宇宙的道理,如果你想要了解究竟的话,最后一定是玄之又玄,搞的头大。这个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喜欢寻根问底,讲不清道理的东西,我是无法相信的。只要遵守人类公认的一些基本道 ...

; [  ^# x: ?0 i$ H- m6 Z. Q  Y0 P
; x2 R+ C3 K2 W8 [: l& e; g+ L/ Y       讲不清道理的东西,才需要变得玄之又玄,不是吗?不过你的看法好像不同。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4-30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原帖由 micher 于 2009-4-30 07:24 发表
4 ]& N' l  R1 [2 D謝謝您的抬舉,更謝謝您寫了這麼多。我還是跟著我的主耶穌基督好了。
/ u2 H# l  l$ l& c隨便說一句,尼采在開始懷疑前,有沒有先懷疑他的懷疑。尼采的結局是發瘋而死,用他來鼓勵人,好像有點難。
! a4 q7 I7 k3 T9 r! S' ]: }) W3 O

9 c/ S! Q1 \1 Q7 l( ~0 lmicher,「跟著我的主耶穌基督」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慕道者是尊貴的,因為有尋求真、善、美的心態。我只是站在佛學者的觀點去發言,希望不要介意。
) l' Z5 b- W2 v% W( \: J! q: i2 M; M+ z; j7 j  Y; b3 m
我明白佛學難解難入,很多人都會選擇易處入門。用尼采之言是有用意,難得你給與意見。正如德蘭修女在一封寫給神父的信中,她提及當她需要神時,她看不到神,只看到虛空一樣。如果尼采是有佛學的基礎的話,他便會放下執著,不會發瘋。如果德蘭修女是有佛學思想,她就會感到虛空無窮無盡之妙。所謂『心懷太虛,遍周沙界』,心量之大,智慧之廣,是不可思議的。! t1 S( I1 g$ h5 P5 N4 L
: }6 H; I. L) L# M: k
祝平安。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4-30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icher 于 2009-4-30 16:19 发表
6 l4 c4 d4 [" t1 {8 y1 \講不清道理的東西,才需要變得玄之又玄,不是嗎?不過你的看法好像不同。
* f7 L9 j* W/ u" j! a

) v/ U6 v/ `( t4 x: g4 O. J: H很對不起!這說法我反對,講不清道理的東西應要設法去澄清解釋,迷糊渡日只是浪費人生,我相信只有如下的情況才把事理變得玄之又玄:4 j0 E' Q9 l1 \1 o
9 Q8 a' _0 E( k, V: q$ @4 n
1. 不願明白事情真相。例如以前的人信奉拜火,覺得火很神聖,又如崇拜雷電,現代人明白了,便不會去拜它。
  s2 B8 I9 Y, z# M; D3 J5 V8 f$ v2. 借「玄」之心態去保障自己、支配別人。
. z. A4 q) `0 z, @( P0 D  W/ b+ L1 K  G$ C
有智慧者,是以真理為依歸,自會去除非真理之層面。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4-30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icher 于 2009-4-28 23:42 发表
' P* N; \' i* U7 J) }) R5 W  不好意思,看了幾遍,不確定您回答是什麼。按我的理解是:3 S, E% U- s" r- A  X4 E0 X
    1.您就是修幾十億年,也不一定能到完美。幾十億年的不完美意味著您每一天都要欠下新的債(業?),那等您修成完美了,也隻有不再欠債,幾十億年的老帳還是還不了,就算修成完美了,也是白修。對不對?
1 j1 Z& K# C; e3 t6 i- `  V     2.沒看到您的答案,您一會說會到想去的地方,一會說因緣,您自己也不知道您會去哪,對不對?+ g# S5 U0 B% n9 @/ M9 s  N! q
...
: I+ S7 D& ^* Y
' j: h+ u! w& |/ d
原帖由 异乡游子 于 2009-4-29 09:35 发表 " `% r2 f% }4 V/ \& Q) N
第一個問題:反問:什麼是完美?完美是一種狀態嗎?如果是一種狀態的話,此完美又不完美了。個人意見,學佛者追求的應是正確的道路,快慢要看緣分和你的願力大小。不明白道理,沒有正確的方向,跑的越快越糟糕。...( |; j. T& s3 m  n: R8 Q

7 c) ~: c3 d0 T" V+ b. J7 P" X4 X4 D- u! |5 K9 b1 A% ~
1. 我贊同異乡游子之言,所謂完美其實是沒有標準的,只是一種病態性的分別心態,很多人為此而亡、發瘋。佛陀沒有主張佛學者要修得完美,只是勸弟子漸進式的去修正自己的行為。
3 \5 W8 W; q2 R1 x$ L5 d2. 看來你不清楚佛教所指的「修行」的真正意思。「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行為,使自己不再與環境起衝突,令心境與人合一,和平共存。! H( w, w. D. I' j. t* ~. o' A
3. 我只是說,我不畏懼死後要到什麼地方去,但我只希望去一些自己能作出貢獻的地方。再者,依佛學的因緣觀,沒有緣的地方是沒有可能去的,因為沒有因緣,不能生存。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09-4-30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原帖由 purifiedmind 于 2009-4-30 18:29 发表 / S& t0 M3 T8 N0 A" I! o. x
' U* `$ p+ c# C* u6 z& i% l, e
/ k8 _6 B; ?" h3 J8 K! {
1 r6 c. a- ?3 Q) o6 X2 a
9 T/ p) K6 k6 d4 V3 d
1. 我贊同異乡游子之言,所謂完美其實是沒有標準的,只是一種病態性的分別心態,很多人為此而亡、發瘋。佛陀沒有主張佛學者要修得完美,只是勸弟子漸進式的去修正自己的行為。. [' k% r* C3 \) I1 c7 W
2. 看來你不清楚佛教所指的「 ...

, Z' t! \, A; l! w
2 s) E" P  B& d3 s   从你们我看到的是没有完美,没有生死......什么都没有,只有"没有"是真实的。你们连自己将去那里,自己能不能救自己都不知道,却觉得你们(你们的佛)可以救(渡)别人?有意识。保重!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4-30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icher 于 2009-4-30 17:19 发表 ! s! ]' d2 N. V' \4 |4 @: Y  M
+ _% e) T" W, E6 C9 Z8 F

4 @. |% S4 {- N+ R' J0 _       讲不清道理的东西,才需要变得玄之又玄,不是吗?不过你的看法好像不同。
4 b) Q, V# L. ]* f' @
7 E  c3 P6 W; p+ l& G3 h/ [5 E) E
听一位牧师讲道时说:真理有时候很简单。我完全同意,但是我也认为:简单的,不见得都是真理。
7 o: Y4 Y3 o- t: i( V
  n+ ]. p. D! Y, j0 j讲不清道理的东西,有时候很复杂,我也同意,但是,复杂的东西,不见得都没有道理。
! J% f, X. t7 b2 k( a
" @& O3 d, m+ W真理本身和简单复杂没有关系。8 X: h$ r5 U" B+ c: _  C: B1 I
0 F4 n. y1 _5 p+ L5 Q) c
看来你和基督教就是有缘,我们基本上已经是各说各话了,可以就此打住了。如果哪天有兴趣想研究一下善与恶,生与死,天堂地狱,有和无,再来探讨。这些问题看似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关,其实几乎每一个念头都和这些问题息息相关,谁也无法避免。
4 I" n( e1 y0 [7 u* ?/ x$ B
8 K  r3 P+ U* N" q  h8 b[ 本帖最后由 异乡游子 于 2009-4-30 22:00 编辑 ]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5-1 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icher 于 2009-4-30 20:21 发表
% |5 U3 m1 i; c' |6 e  從你們我看到的是沒有完美,沒有生死......什麼都沒有,隻有"沒有"是真實的。你們連自己將去那裏,自己能不能救自己都不知道,卻覺得你們(你們的佛)可以救(渡)別人?有意識。保重!
  C  D! r* |- I" S8 T; `

3 |$ u: y5 `+ X3 E! X$ H! |; w很對不起!我的解釋沒有令你明白,是我的學術水平差之故。我會建議你多看一些哲學的書籍。國內現時出了很多很優秀的哲學家,由其是在大學任教的講師,他們所著作的哲學理論令人十分信服。奉勸一句,要放下執著才可以享受生活中的種種美妙。
$ ]3 y2 b! q! Y3 C9 y1 C  W! P0 _% k; l" N) Y7 ]
在此再說明一點,佛學修行有很多層次:可修人道、天道、阿羅漢道、菩薩道、佛道,這些都是了了明明:修人道的,會投生人道;修天道的,會投生天道;修阿羅漢道的,會投生阿羅漢道;怎會不知自己會去什麼地方呢?佛教中人,修淨土(即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很多,亦有很多人憑此而生天,他們多能預知要往生的時日,而且一點也不差,在臨終時,在旁的人會聞到香氣,看到彩圈環圍繞往生者。但因為我是修菩薩道的,所以我很少提到淨土法門的殊勝。
1 S, d+ C0 z2 X# |
, ^" E* F. |, E& M1 y2 H2 b菩薩道的修行人根本不會懼怕死亡,因為他們知生死如一的道理。再者因為籍著修行之力,自己不會再與環境起衝突,在現世中已經可以享受天堂之樂,有何不妥。* x% a, i$ b# N3 x

( V: ]: L  ]6 f" e' L& c/ Z5 _; W祝智慧如海。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5-1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原帖由 micher 于 2009-4-30 20:21 发表 , {' D6 [, h1 [6 D4 I1 {+ i; }  Y- b
   從你們我看到的是沒有完美,沒有生死......什麼都沒有,隻有"沒有"是真實的。你們連自己將去那裏,自己能不能救自己都不知道,卻覺得你們(你們的佛)可以救(渡)別人?有意識。保重!

0 p( ]( ?- g, ^( X( C2 r5 I+ e; Z1 l3 X
很對不起!我的解釋沒有令你看得明白,是我的學術水平差之故。我會建議你多看一些哲學的書籍,現時國內出了多位很優秀的哲學家,由其在大學哲學系任教的講師,他們的著作都很有份量。奉勸一句,要放下執著,才能享受人生生活的種種美妙,將視野擴大。
* Y: W% w$ s$ N4 y
) j0 r7 m' q# G$ @+ c佛教的修行層次很多,有人道、天道、阿羅漢道、菩薩道、佛道,十分清晰:修人道者,往生人道;修天道者,往生天道;修阿羅漢者,往生阿羅漢道;怎會不知自己將去那裏呢?再者,佛道中人,多修淨土(即西方極樂世界),真修者,他們多會預知往生時日,而且十分準確,在臨終時,在旁的人會聞到香氣,看到彩環圍繞死者四周,有些更聽到天樂,怎會不知自己將去那裏呢?我是修菩薩道的,所以我很少提到修淨土法門的殊勝。/ w1 s: V0 C( X$ s

- E8 ], e( l+ |* Z3 U! S. v! N3 V菩薩道的修行者,不會懼畏往生何處,因為知道生死如一。其實,佛學者通過修行之力,在人、事、物、與環境都不起執著之心,便是常生活在天堂中,有何不妥?7 N5 D- R/ b1 a! o& P- r
! A- J* g6 G. G; M2 N
祝智慧如海。
# @& m& \3 g6 r" L. l/ e: G/ m' N7 X$ }
& e" p4 v; X4 h% a% C[ 本帖最后由 purifiedmind 于 2009-5-1 07:49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8-26 04:16 , Processed in 0.15749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