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327)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11-4-14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解脫後的心境4 q' p" ?$ X6 I! B# q) t
# h: X* ~+ k1 j/ a" R8 B" m
執著帶給人束縛,使我們不得自在。這就好比犯人被上手拷、腳鐐,行動無法自由。心靈的超越正是讓我們放下執著,擺脫身心的桎梏。
7 _' \, w( e2 c: G8 I+ L' G& J. a/ B. x6 A3 O1 V
追求心靈的超越,以傳統佛教術語來說,就是達到解脫、自在。現在,依據經論的記載,略為描述解脫後的心境。
) k# S/ h' {% v* X+ v/ y1 z6 K1 H3 p2 |$ V
俗話說:「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普通人總是被是非、得失、利害所圍繞,一天到晚感到莫名其妙的壓力,展現在臉上都是滿面愁容。% V# F- q9 |, k2 e5 _* s. A
2 m! S/ I: Q1 ?4 Y
解脫者則深知世間是「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他瞭解執取人生的現象為實有,根本是種錯覺,所以能夠「安貧樂道,隨遇而安」,在面對生活中的順逆境界,自然知道「人生如戲」,隨緣盡力扮好自己的角色。
1 c7 S, C2 d/ \7 R* E4 Q
6 @1 \. ^% {' ]- t& G6 q因此,解脫者的心境是坦蕩蕩、不憂不悔的。對於已經做過的事情,不起追悔;面對未來,也不嚕憂心忡忡。一切都只是行所當行、受所當受;稱得上是真正的「心安理得」。$ Q3 d1 A) w1 b% N: S: `' u
+ J* f6 z# y6 y8 P) y6 o# B$ C; C達到心靈超越的人,不再為世間的各種學說、主義感到迷惑。
9 W" Y3 T; Y& y! N" \! Z( }& p
$ Z0 R2 Y }4 p- F9 v5 J% y: v6 P- O由於解脫者徹見宇宙人生的實相,擁有真知灼見。從內心中流露出絕對的自信,無疑無惑。不再被別人的見解所動搖,即便是魔王化做佛菩薩現身,告訴他過去所教導的佛理是錯誤的,他也不會有絲毫的疑念。, |, ^; |2 J' ]- J0 u5 X
7 ~3 M3 ]9 m, @
悟道者不會為利、衰、苦、樂、稱、譏、毀、譽八風所吹動。凡夫遇到境界時,立刻生起喜怒哀樂七情六慾,悟道者早已遠離文字相、言語相、心緣相;對於任何順逆境界毫不動心。甚至到了生死關頭,都還能保持寧靜而安詳自在的心境,不為死苦所煩擾。
4 F, y7 T* k, w: |6 Y- Q& J; @: W$ u! T
最後,一個解脫者所證悟的境界,不會忘卻或退失。並且,無論處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直接而明確地呈現自己的悟境。
% V' @5 m" i, O1 D+ ~8 _* o! A8 H, u6 j8 d+ u9 Q7 O
曾經有個參禪悟道的人,師父為了考驗他是否真正徹悟,於是趁他熟睡時,妻住他的喉嚨。此人一醒,立即不假思索,對答如流,這就是對體證的境界不忘失。
- R; T; ?+ T4 l5 T; d7 F6 _- ^) t$ w5 Z/ s
解脫者的心境雖然相同,但是,由於個性的差異,以致呈現出不一樣的風範。譬如有的達到解脫後,在為人處世上,則表現出謹嚴拔俗的風格。也有的證悟後,流露出與悟前不同的樣貌。大體來說,貪行人解脫後是和光同塵;瞋行人是嚴謹不群;慢行人則是勇於負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