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x$ Z/ |9 |! n7 D7 L
, }; F+ L5 H4 o; H9 ^1 @) L _( m% g6 [4 q# }* U
我们学佛修行始终不离禅定的修炼,这是很重要的。大家都知道般若空性很殊胜,对此也很有意乐。但是要真正证悟空性,达到般若的境界,只有两个方法。
6 Q3 F+ N' r) n: p; @& L. }- Q) f$ V: M3 @4 U4 a( W+ l
5 ]% x& Q: D u4 i " s: t# S+ @1 Y
* ^# ^& w/ P8 n9 ?! c9 X8 b! p5 Y - \/ w4 ~& L7 d/ y2 K
第一种方法是不断地积累资粮,净除业障,最后通过上师的加持和窍诀,亲身体会空性,可以直接达到般若的境界。但如果不是一个上上根基之人,则很难有这种福报和因缘,也不一定能遇到那种殊胜的上师或者善知识。
" g( J. C9 P* f$ L% E' e2 z6 u0 q
7 W+ P& Z* G4 Y$ d & }4 X* u+ p- s$ L7 c
+ ~8 L9 F" n, \% W+ n3 h8 ~
0 h/ c- r/ A1 e. l
, N0 f4 q I( r5 j1 k9 h3 e' { 净除业障和积累资粮的过程也是非常艰难的。真正能一心一意地积累善根、忏悔业障之人,最终通过上师的窍诀和加持,同时具有强大的信心和信念,才可以超越,可以直接达到般若的境界,可以亲身体会大空性的真谛,但这必须是上上根基之人。 # ~# Z" j( {5 n, K* Z4 z
1 r7 e4 K+ @$ v9 a+ B 8 G7 H7 W6 o5 p' |3 Z6 G: F
" r$ z/ ~5 A F
9 ?5 _2 \7 b0 `8 |9 w. Y) a3 X5 l
h/ t+ E/ l1 C/ u) ^1 v; t; ^ 以前大圆满法门的修行者们,出现过很多这样的成就者。此外,汉传的禅宗也有很多同样的案例,但是这些都属于上上根基之人,不是普通人能做得到的。
/ n d# J# I5 Z/ `; N; } g+ g' I1 V" U
" j8 a! w2 J/ [; `4 ~. A
曾经有这种说法:“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这种人是特殊根基者,前世肯定是修行人,今生善根、根基特别深厚,相续也是即将成熟了,但并非谁都能做到的。 3 b$ J; j$ q0 J% M" m' G0 @
1 ~( A* e( W( E% r6 I3 C7 w+ V
- C% a; {# v N9 c; V7 a / U: x2 R6 k9 A) R9 P
- z \3 ~$ k- Y1 h) q / U. V3 v J) Z5 Q% M
第二种是针对普通人的,通过逻辑推理了知空性。通过因明、中观的逻辑进行推理,从而对诸法的究竟实相、大空性逐步了知。但是这种了知属于比量见,非现量见。为什么称之为比量见?因为还没有远离言思,还属于凡夫的境界,根本不是超越的境界。在此比量了知的基础上,以禅定的方式去反复串习,如法修行,最终可以获得超越的境界,证得大空性。只停留在口头上说的阶段是没有用的。
) K* u! Y {# m: c9 D
1 k8 W( @5 o' f. b / Q7 E6 h/ p$ G
& {6 g0 i( s) O3 b' {& l8 f3 n
$ |* f4 T& F1 ^5 R+ e2 T: ]$ o* G
/ z% }# W. [! N% Y2 N
——摘自《修行七要》讲记21
6 G9 v# j' \. k# K% X1 x# s
; m! t2 S% K" S$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