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0 )   鸡蛋(0 ) | 
 
 
 楼主|
发表于 2007-3-2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 〔中國股市〕全球投資者不了解中國股市,導致此次全面性修正--專家     8 H# ]/ y4 J1 G  l 3月 2日 星期五 16:41 更新 ! k$ @8 b1 S" ?8 T, `
 * x2 i) Z" @- i8 Q1 A
 路透北京電---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周五表示,此次環球股市隨A股巨幅下挫,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全球投資者對中國股市缺乏了解,誤把股市調整視為中國經濟出現重大衰退的信號.在中國經濟日益崛起、試圖打造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市場的今天,國際市場增進對中國股票市場的研究和了解,是減少此類衝擊的重要舉措.
 5 |( Z$ k; s& M) }' p1 Q% j, l  B; P0 i/ r% R! W/ }- q$ L6 M: F# u
 在提供給路透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巴曙松認為,中國的實體經濟在全球經濟中的影響力在不斷提高,突出表現在不斷上揚的國際貿易規模和直接投資規模,但是,在金融市場上對於國際金融體系的影響仍然十分有限.由於諸多問題的存在,中國的股票市場短期內的漲跌,要從中國經濟金融體系的特定環境中來分析,不能簡單搬用成熟市場的判斷與結論.: g5 y5 I: `7 x9 V' Z; g# c
 8 s- o; ]8 `/ d$ z  }+ e
 巴曙松稱,"在當前的國際金融市場上,對於中國市場最有研究的,大概可以算是香港市場了.但是香港市場上專門深入研究中國內地上市公司和金融市場的專職研究人員,不知道有沒有100人?"
 & y, p- {; D( p6 K  k4 m4 U& E* J' z7 K9 t# C- a; U
 因此,一些對中國市場不了解的投資者,就會簡單片面地作出判斷:中國股市大幅下跌,一定是中國經濟出現了類似1929年美國大蕭條那樣的重大變化,中國經濟出現大幅下滑的話,必然衝擊全球經濟;中國股市的下滑,一定會導致投資者財富大幅縮水,影響到消費以及對全球資源的需求.7 h. e/ W; H$ e% K8 u# Y, r' b
 3 W* T) A2 n% Y5 ~- ^( c% T
 中國股市周二爆量急挫,創10年來最大跌幅,引發歐美股市當日相繼重挫.投資人對中國股市未來的不確定性仍高,滬綜指隔日雖反彈,但周四再度收挫近3%,包括港股、日股在內的亞洲股市周四也收低.
 ! X1 r4 t8 }/ A5 O5 l- @: C) u& _/ Q) G
 **市場下跌提供反思契機**
 2 V. L0 i: G( Y# p7 Q* M% l7 m3 a# a. N2 q' s
 他亦認為,對於A股來說,這次暴跌提供了重要的反思機會.目前中國A股的上市公司結構過於單一,甚至可以說有些畸形,如銀行、證券和保險等金融類股票已經接近半壁江山,這種單一的上市公司結構與現實經濟結構存在相當大的差異,當金融類上市公司調整時,就會帶動整個市場過大幅度的調整.( t# V9 V) Z8 W' s
 
 6 F" {* {* s, a) V% y" \. e; M' T同時,失真的指數放大了系統性風險.目前市場上廣泛參照的上證綜指,隨著越來越多大盤藍籌的回歸和上市,已經日益失真.回歸的大盤藍籌可流通的股份比率不斷降低,主要的大盤藍籌一般在5%左右,這就為通過左右這些流通比率很低的大盤股來左右指數、進而影響整個公眾的市場情緒提供了可能,這也是進入2007年以來中國市場波幅顯著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z8 O) [+ c5 r5 X  y7 d
 
 # |3 R9 Z# `% \% ?# [, E另外,巴曙松表示,娛樂化、缺乏專業精神的財經新聞體系亦是滋生2月27日暴跌的因素之一.例如,一些人士認為,導致市場下跌導火索的新聞之一是央行行長周小川在香港接受採訪的言論所致.+ }: T) E* w+ s; _% [
 8 n0 T, r7 @7 m9 o# n2 _: Q' S. r
 "稍微檢索一下會議的召開時間就會發現,周小川行長參加會議接受采訪的時間應當在1月上旬春節之前,媒體、特別是網絡媒體半個月之後在轉載和報道這則新聞時幾乎沒有作任何的判斷和說明,結果被視為是此次股市暴跌的導火索新聞之一."
 5 |: m5 G9 R( H! S" i2 @( W1 Y: {  [  Z4 X( u( C8 W& L
 《香港商報》2月27日刊登對周小川的採訪稱,央行還需要繼續觀察通貨膨脹,判斷是一些臨時現象引起的、一兩個月就會過去,還是一個中期趨勢,如果通貨膨脹上升的話,將考慮使用貨幣政策包括利率政策.(完)
 5 K& Y, M; {* O! K  f' {
 & i9 ]! O5 T% p9 O--發稿 華中煒/畢曉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