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4)  鸡蛋( 0)
|
宋朝有一位禅师,年轻的时候还没有出家,醉酒后与人争斗,
# i! v- {3 l0 i2 h. V不小心将人打死,他畏罪潜逃,然后出家刻苦修行,大彻大悟,& d5 W, j, J) I/ W* {+ ]8 q8 W V
每次说法都有几百人聆听法音,在他七十多岁的时候,有一天他
9 O$ c$ Z3 b; I1 h) d+ E0 d突然沐浴之后升座,告诉大家:“你们今天都不要动,也不要说话,
0 e8 b8 n( R* H% M" x3 j2 o老僧让你们看看什么是因果报应。”" T* a6 c' M, t4 [1 H! g ~7 M9 R% b# A
中午,一位军营的武官来了,拜佛后看见禅师坐着那里,马. E0 x- p# Y7 ^- j% P$ Q
上拿出弓箭要射他,禅师合掌说:“老僧等你多时。”武官很惊* f/ H a1 \- Q# I, Y F
讶地说:“我不认识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欲望要射死你?”禅师说:
: O0 L! Q& x: U“欠债还钱,欠命偿命,因果不爽,你动手吧。”军官觉得很奇怪,6 [0 N+ {, V9 x4 ]
就问:“我从来不认识你,你为什么要这样?”
6 \5 j( D, k( a" ` y5 h 禅师就将自己四十年前打死一个人的情况告诉他,武官从来
- b" J# s7 b% n% U不认识字,突然大声吟诗一首:“冤冤相报何时了,劫劫相缠岂% @: ], ^. K+ B" Q
偶然?不如与师俱解释,如今立地往西天。”
- ^: u) a2 B4 E2 D 一个人要懂得因果、懂得报应,不管你今世修为多高、功德2 o& u5 R% Q6 l, \7 J# j
多大,均无法逃脱因果定律,只有在彻底醒悟、绝不造因、不造
# y8 h5 k& z" ~. K新业,才是唯一的解脱之道。: Q* `$ Z9 X; \ g6 j0 R
师父就是解释了一个问题告诉你们,很多人说,“我天天在$ Q7 |( u0 T1 c7 g
做功德,天天在布施,我付出了这么多,为什么我还在受苦?菩# M1 e0 d9 C: P% j
萨你开开眼,为什么不救救我啊?”因为这是你过去造的因,所
" j* m. n' D4 U1 R& q8 b2 A( \以现在必须承受果报,而今生种下去的不会马上长出来。从今天
- ~3 J# R6 Y1 L8 ?$ G开始诸恶莫作,只做善事,每天种善因,很快就会法喜充满,心
8 W5 r- Z: l% J9 k想事成。
( y% D) p! ] r"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