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0)
|
- ~1 @4 ?/ {1 N, Z9 w: ^) @4 R8 [ w& @5 f
想得到利益,拼命的追求利益;怕受到傷害,處處逃避傷害——這本是人之常情。然而,沿著這樣的方向走,即使暫時求得美好,最終也不免通往輪回更深處。作爲學佛修行人,我們腳下的路是不同的方向,所以應當愛惜傷害,勝過愛惜利益。這有四種原因:, g+ r, R5 G' V2 p( w4 T# k: ]# H- a
其一,可以修安忍。有人傷害好,還是有人利益好?若是真正的修行人,會選擇前者。在對境中修安忍波羅蜜,是解脫成佛不可缺少的一種因緣。世間人得到利益,會非常得意。殊不知,這是一種真正的傷害,是在消耗福報。若是把握不住,享受的同時也是造業,福報反而成爲陷阱。並且,怕受到傷害,心裏有恐懼,有障礙,就會處處有逃避心,這本身就是一種煩惱、痛苦。而傷害則相反,通過傷害,我們可以先修忍辱,然後修自輕他重菩提心。
5 s7 x' c+ A1 {# J9 X 其二,可以修自輕他重菩提心。我們爲什麽會受到傷害?這是惡業的果報,要忏悔自己。他人爲什麽傷害我們?這也是業力的牽引,他是在造業,將來要感受痛苦的果報。我們可以借此發慈悲心,修自輕他重菩提心,發願由自己代他承受苦果。自輕他重菩提心,是成佛主要的一個因。
8 p' Q! _$ W' K$ q/ s 其三,可以磨練自己。在對境中磨練自己,相續才能成熟。如果沒有受到傷害,沒有挫折,怎樣去磨練習性呢?不磨練習性,相續怎麽能成熟呢?9 k) j: [2 u$ o/ e( H
其四,可以圓滿成就。我們都害怕受到他人的傷害,其實,有智慧就不會害怕了,通過這些逆境、挫折,可以圓滿成就,這是學佛修行難得的機會和助緣。我們不能總想得到利益,因爲如果把握不好,利益就會傷害我們,甚至會造更嚴重的惡業,將來要感受更多的痛苦,更不能解脫輪回。2 x C4 W, A, I& w9 B
我們學佛修行,首先要明白到底什麽是傷害?我們是怎樣被傷害的?若是我們明白了這些道理,能夠真正從心裏接受它,它就不是傷害,而是一種很好的助緣,也是如意寶一般難得的機緣。我們不能再總想追求利益、得到利益,而應勇敢地面對傷害、面對挫折。雖然都會說“要有勇敢的心”,也都會說“要轉念”,但是真正有智慧了才能轉念,才能勇于面對。; V9 B* E9 K; A4 ]
; `, m; ?8 d0 c5 x9 `' ^) q走進——大圓滿http://www.dymf.cn/index.ph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