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加拿大国会通过了总理哈珀提出的动议,承认魁北克省为加拿大的“国中国”。
4 b$ U/ x# N4 @$ \/ Z$ s4 @$ u* _: J9 w( X. Z9 J4 `
有人说,哈珀这招先发制人让主张独立的魁北克集团乱了阵脚;但也有人认为,哈珀是在魁北克问题火上添油。
# y7 I0 [- U k3 q* V4 I* G9 W
“国中国”会让魁北克的独派势力就此偃旗息鼓?还是会成为定时炸弹,最终引导枫叶国走向分裂的道路?
: {7 k/ O' q7 J" q8 x/ i" r6 g: e. _/ F2 }2 `
潘多拉的盒子打开了。4 Q2 N7 v5 |+ G9 z5 F
# t7 ?$ a8 V+ b5 w0 }$ @$ B6 v
在加拿大下议院以266票赞成、16票反对通过总理哈珀提出的动议,承认魁北克为加拿大的“国中国”之后,分析人士如此形容国会的决定。6 i9 t' y' Y" P. G( {$ b2 F% Z+ D5 |: n
- H+ \+ `! T3 |2 S
哈珀是在上个星期出人意表地在国会提出动议,要让魁北克“在一个统一的加拿大内建立国家”。! g: u1 D' O& s8 C, z8 Z. Z! h7 B
8 r! v: q9 x6 M/ H
在哈珀提出有关动议隔天,主张独立的魁北克集团原本计划提出另一项动议,要加拿大承认魁北克为一个国家,只是动议并未提及加拿大。
$ G5 `& T3 W- l f. b; Z2 l7 t
- ]* Q) Z/ s+ @$ F( C. b& ~为了不让魁北克集团得逞,哈珀决定先下手为强,抢先提出“国中国”的建议。不过,哈珀明确地指出:“魁北克人是在一个统一的加拿大境内建立一个国家吗?答案是‘是的’。魁北克人建立的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吗?答案是‘不’,而且永远是‘不’。”
' `# @2 W) Q* z5 k. G( T# H1 Z6 l% p" F& y8 @4 N
哈珀的这一政治出击果然让魁北克集团措手不及,就连魁北克省长沙雷也呼吁魁北克集团履行其“历史性责任”,支持有关动议。
! J* j7 N- ?- t {; O+ b
% w* ]5 y6 z+ W法国《新闻报》指出,哈珀的大胆做法是“历史性的进步”。哈珀的支持者也说,哈珀的动议表达了“魁北克是个与众不同地区”的观点,这一方面让魁北克人在心理上产生满足,另一方面则可能有助于维护加拿大的统一,是解决魁北克问题的“重要一步”。/ P# Y4 Z" A0 O, `* D' Q3 t$ }
7 }2 }9 `8 D( X8 Y不过,不少学者却认为,哈珀的动议实际上是开启了后患无穷的潘多拉盒子,今后会很难再合上。
; U' ?! u' g0 f) n+ Z' Y8 T
2 z0 y) t7 c; m2 \" U多伦多大学政治学家怀斯曼说,哈珀的动议乍看之下是一记高招,但是事情的发展却可能失去控制,“就像硝化甘油(nitroglycerin),会骤然在你面前爆炸”。4 X& U. _+ p7 U5 [$ J0 ?8 @9 i% L
; l; e9 [2 h+ L0 }
怀斯曼认为,哈珀的动机可能是要争取魁北克选民的支持,捞取政治利益,以便在下届大选后能组成多数党政府。# w' r9 W$ k# l U) |
9 P$ f' G: y6 l- a/ N, Y" P* a, }4 w渥太华大学魁北克问题专家贝耶尔也直斥这动议是个“叫人震惊的主意”,只能为哈珀带来“非常非常短暂的政治利益”。& B/ Y) w; r# v) q
( L, r `3 a8 K! Y7 }7 o8 F
贝耶尔指出,哈珀的目的只是要确保在下届大选中,保住可能会丢失的10个魁北克席位。不过,哈珀却无法阻止分离主义分子今后把动议转化为他们的优势;他甚至也无法阻止支持联邦制的魁北克省省长沙雷,向渥太华施压要求更大的权力。
( T7 Y9 Y7 e5 i( [% d# ?- y2 ]0 D4 E9 c. @- }
贝耶尔说:“接下来,哈珀将为他当初采取这个带有风险的策略而感到懊悔。哈珀越是喋喋不休地强调这个动议是多么地没意义,它只具有象征意义,他不会给予魁北克人更多权力,或是在宪法内提到这一点,他就越是会激怒魁北克人,因为他把他们当成了一群小孩。”6 l( W7 y' p/ r% b2 E8 H- ~6 ? R1 j
9 w6 I0 E2 ?! a
关键用词上模棱两可
c) g0 o9 I. ]1 O; g8 ]; S* f4 g8 S4 ]- ^' K, ?6 j3 k5 V
哈珀的动议最具争议性的地方就在于其遣词用字非常模棱两可。这份动议承认“魁北克人在一个统一的加拿大内建立一个国家”(the Quebecois form a nation within a united Canada),而问题在于“Quebecois”和“nation”都是具有多重意义,且充满情绪的字眼。( F- f" e0 ^+ k
' W) s- r% p# q4 C# c
根据法语,“Quebecois”指的是所有在魁北克出生或居住的人。不过,根据英语,这个字可以是指所有魁北克人,也可以是单单代表说法语的魁北克人。' J$ }9 a$ |* F" P% X$ o
8 |4 d& @" M5 i《加拿大牛津字典》主编巴伯就明确地指出:“在使用英语时用‘Quebecois’,它指的是说法语的魁北克人。”( u8 T1 L( c6 f, p {$ H' Y# g
( M2 X: @2 e* H* {' u. c
《加拿大双语字典》的主任罗伯茨则指出,虽然“Quebecois”字义含糊,但是从哈珀选择使用这个字而不是“Quebecer”就显示,哈珀是在强调说法语的魁北克人。& P" \- y; v; C5 A2 k% U
; y, G# L+ {! K* d; U+ d9 y除此之外,“nation”也是另一个含义不明确的字眼。根据加拿大政府的官方语言学资料库Termium,这个字有两个含义:一、指为政治目标而组织在一个独立政府之下的一群人;二、指同一民族,一般拥有共同的语言和风俗。前者从政治角度解释这个字,后者则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进行诠释。% i! B7 K$ |" d/ O( P
. z. I/ U7 d5 `+ Y: M3 e! e7 ?) l
正由于带有歧义,这两个字不论如何组合成句子,都可能在今后给加拿大带来问题。. D( m; H; G* b! N. j' X
/ s4 L5 c2 } c/ m# Z9 R3 z
《加拿大牛津字典》主编巴伯说,如果哈珀的动议指的是说法语的魁北克人建立一个拥有共同血统、历史和语言的“民族”,那“这是个毫无意义的动议,因为这是明显的事实”,而且还会把魁北克说英语的公民和其他移民排除在外。" S$ ] v5 ^3 F- }; G& b. {' Z! E
5 v: G1 o1 ?. o: G1 @; \/ H1 `) J
如果从政治角度诠释“nation”,这份动议的排外含义就更强了,这意味着说法语的魁北克人是拥有共同血统、历史和语言的独特一群,因此他们拥有组织独立政府的权力。到时加拿大将“跌入种族歧视的深渊”。: A8 ~( J" o8 Z' F& f `
' q0 i" E' L, A) g- t& B' z- v但是,即使动议中的“Quebecois”包括魁北克的所有居民,那也还是会出问题。$ T. I1 [/ g. S) K+ x9 D# C
: [3 M8 y( d- ^% i) C蒙特利尔大学语言学教授克拉斯说,魁北克和加拿大的其他地区一样,有不同的种族、宗教和文化,说他们建立一个拥有共同历史、语言和文化的“民族”是不对的。
0 g7 |( [5 J: f6 S( m- P+ U; ^8 h# o9 [$ ~7 T z, _& [
但如果说他们建立的是一个“国家”,加拿大就没有理由不让其他省份也宣布独立。/ V7 x% {9 F3 |4 l" J
+ v1 P, L) V" `! j( s4 ~/ `& k随着魁北克集团领袖杜塞普也对“国中国”的动议表示支持,分析家纷纷发出警告,这份动议不但无法终止分离主义分子希望独立的诉求,反而可能让他们利用动议中的含糊用词大作文章,进一步扩大魁北克原本就已拥有的政治权力。7 }. u* {0 f0 h9 x$ z
$ W9 y! q1 [9 y8 X* G, ]
多伦多大学政治学家布朗指出:“人们将滥用‘nation’这个字,一些人将视之为建立独立国家的许可证。”$ S3 q! ~. c& E$ e) z5 w* \* C
- l5 H% R$ g% S l6 ~0 T! Y魁北克闹独立之路. e) `. q' ]* X( T/ \
( S& ?% V6 {( E; D; D, T交织着民族与历史情结的魁北克问题由来已久。这个位于东部的省份是加拿大的第一大省,其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加拿大总额的22.3%,人口为769万,是加拿大总人口的约四分之一。其中,讲法语的居民占82%,9%的人讲英语,另有9%的人讲英语和法语以外的语言。( T; ~+ ^8 a# U
7 g/ l/ A+ a g, @6 ~0 V$ m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及历史上的种种原因,魁北克的法裔和英裔之间一直存在着对立与矛盾。; ~' p, | v/ Y, F
( m2 ]1 D( q3 z! f
上世纪60年代以前,尽管超过八成的魁北克居民以法语为第一语言,但法语却一直屈居于英语之下,法语人口面临被迅速同化的境地。这加剧了魁北克的分离倾向,促使民族主义运动日益高涨,当地的法裔一直试图脱离加拿大,成立独立国家。
2 K+ g3 e6 M$ ]4 S
4 e B% D, Z# W7 O* d; P1979年,魁北克省执政的魁北克人党提出,要在加拿大联邦和魁北克省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平等伙伴关系’,即在政治上实现独立,经济上则与加拿大其他地区保持联系。隔年,魁北克首次就独立问题在全省举行公民投票,但是首次出击即遭到挫折,公投无法获得通过。! d( E. k4 v/ M8 d' T4 _( v
$ |" a4 [2 z# G C& z7 {不过,魁独运动并没有因此而平息。1993年,主张魁北克独立的魁北克集团成为联邦议会中,仅次于执政党的第二大政党。两年后,魁北克举行了第二次的魁独公投,结果拥护联邦制的派系以微弱优势险胜。5 T, Q# Y. E/ K6 e! k, q6 l
! T! J% @; v- K1 N F0 K
为了预防魁独势力继续高涨,加拿大最高法院在1998年8月作出裁决:不论是根据加拿大国内法还是国际法,魁北克都无权单方面宣布独立,这在法律上消除了魁北克取得独立的可能性。# W# s, O' p! ]! B; q7 k9 X4 {
+ q( ~8 x8 i% }5 J
2000年,加拿大国会又通过了清晰法案(Clarity Bill),再次试图从法律上为魁独设置障碍。- j' {. f4 @1 m- C
+ ~2 [( D6 X# I5 _8 {2 R根据这项法案,魁北克在日后的独立公投中,不得使用含糊的词语来降低人民对独立后果的认识,有关分离的公投问题必须绝对清楚无歧义。
4 [! ], G1 |3 A) v
: l: w) k7 H- d& _& E联邦政府也声明,全民公投的结果必须是决定性多数,不能以50%加1的简单多数决定公投的成功通过;至于多少才是决定性多数,则由联邦议会来决定。
# O) z# {) L/ C% E- K: x/ K Z3 _
% o* Z& y$ B$ e% e% }现在,哈珀的动议似乎给原本受到牵制的魁北克独派势力开启了另一扇门,它最终是否会引导枫叶国走向分裂,显然是魁北克人和哈珀政府接下来都热切关注的。7 T" T1 A/ V! I9 V, ?
% y H+ q9 Q' L( f3 M9 ^# b i& M
(苏玉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