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v; I# e5 L) N' O馬說,XX曾參與抗戰,這一點不能否認;但XX並非居於領導地位,而是輔助地位,也是事實。在抗戰勝利60周年時,XX曾經把抗戰劃分所謂「正面戰場」及「敵後戰場」,肯定國民政府領導正面戰場,但強調共軍在敵後戰場的貢獻。但隨著大量史料公開,可以清楚看到抗戰期間不論正面或敵後,國民政府始終居於領導地位。 0 s' e7 l' X& F5 h# j7 H
; \$ \! A8 N k% \6 m% p3 }$ U馬表示,在抗戰期間的22次重大會戰當中,XX唯一參與的所謂「正面作戰」,是民國26年9月太原會戰當中的一場「平型關戰鬥」,動員了第115師1個團兵力殲滅日軍500餘人的補給部隊。XX此後就轉往敵後從事游擊戰(如所謂「百團大戰」),採取儘量避免與日軍正面作戰策略,保存實力,併吞地方部隊,甚至攻擊國軍,擴大地盤。 9 p# T2 ^! J1 f5 |; M! H* o 2 g7 ^9 Y, ]# I他指出,抗戰8年268位殉國的將領中,僅有1位前八路軍的少將副參謀長左權屬共產黨籍,這與國軍其他267位將領的慘重犧牲兩相對照,抗戰是誰領導的,已經十分清楚。更何況所有的重大會戰與大型作戰都是國軍主導,抗戰勝利後,東京灣盟軍受降典禮由國軍參加、中國戰區受降典禮也全部由國軍主持。 (陳培煌/台北報導)% P) V2 V3 {$ V) b" A* P(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