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6)  鸡蛋( 2)
|

楼主 |
发表于 2014-8-12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风不寒夏 于 2014-8-12 20:54 编辑
: t& g9 B& N8 ~# [
5 }" f$ V2 L! A# c* f5 M确实需要的可以试试zt- h$ J/ N! @, ?7 M
用中医药防治世界上最致命病毒---埃博拉病毒
3 H' ]6 d2 V" H8 M5 A收藏人:云天953 0 ?* t8 J) Y/ d% S; d
2014-08-01 | 阅:2470 转:68
7 H: f( q. s2 y, y3 N$ R | 来源3 ?% r# ^% s* v% p7 d$ M
* G& G. f- S1 {/ J( z" `
* _1 T% ]# _, V& } | 分享 ' h2 w- Z- c) g) X( V: R" x
; Y# k1 n7 K3 g4 ~* Y
' a; _% Q1 G. I' N" E8 f" Z
摘自新闻报道:; V; Y3 ?" ~8 D5 \0 e8 o: Z
“据英国《每日邮报》7 P/ N5 I: J( ]* D& o1 ^
卫生部门主管敦促英国医生对世界上最致命病毒——埃博拉病毒(也称伊波拉病毒)保持警惕,因为埃博拉病毒已经肆虐了西非,现在可能已经正在向英国传染。埃博拉病毒自今年2月首次确诊以来,已经有超过1200人被感染。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造成了672人死亡,这是历史上最严重的埃博拉病毒疫情,而且从死亡的人数来看,这也是埃博拉病毒传染范围第一次超出西非的丛林与村庄,蔓延到大都市的人口密集地区。美国卫生当局警告说,致命的病毒可以像森林大火般蔓延。有专家表示,确诊病例的增加和扩散到新领域的情况是“令人担忧的”,因为这表明疫情尚未得到控制。”
) @( u# D; Q5 Y! H% D
! \2 {# F- m; f上述令人闻之色变的疾病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或马堡病毒(Marburg virus)引起的病毒性出血热。由于发病迅速、病情严重和死亡率极高而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西方医学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医学界对埃博拉病毒还未能研发出预防疫苗。
i1 H7 G/ U: u' f. Q3 G# P# }9 B7 M( @+ g
病毒性出血热(viral hemorrhagic fever)主要是指某些由节肢动物或啮齿类动物等传播的具有出血和发热等症状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引起病毒性出血热的病原体统称为出血热病毒(hemorrhagic fever virus),包括不同病毒科、属的病毒。在中国已发现的出血热病毒主要有汉坦病毒(hanta virus)、新疆出血热病毒(Xinjiang hemorrhagic fever virus)和登革病毒(dengue virus)等。
0 X/ A" t$ ?0 ?9 c8 U0 l- w
/ O" a, C1 O+ C, G7 r4 f由于上述的几种病毒引起的出血热具有类似的证候,中医是辨证治疗的,只要证候类似,我们就可以用类似的治法,总比束手无策好多了。中医在治疗由汉坦病毒(hanta virus)等病毒引起的流行性出血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我们可以借鉴这些治疗方法。同胞们可把以下中药方子记录下来,以防不时之需。
3 v% x, C( A3 Z: x! q+ F
8 g- Q5 j: P4 M' Z1 `$ |" r以下的运用中医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方法来源于《中国中医药报》的记载,组成方子的中药药性及用量都较安全,可对照证候以应急。
# L" M. @0 G, o) @$ B i( S8 o* R8 R
" N' |% Y& A3 K, h方1,加味银翘散
4 j8 \2 {8 V4 A3 W
! B! Y$ e+ L8 }+ {& k9 h0 W【来源】米伯让,《中国中医药报》* Z7 P9 N+ p6 U0 E; z% N/ m+ C
( u5 u! P0 a) h/ |
【组成】金银花、连翘各17.5~35克,薄荷、竹叶、淡豆豉、牛蒡子各10.5克,荆芥穗7克,桔梗10.5克,生甘草14克,鲜芦根35克,党参、杭芍、升麻各10.5克,葛根14克。
- V% j+ o0 m4 I8 o2 Y3 x9 `" U
$ c+ Z( R6 C9 v3 c6 Z1 x# Z【用法】每日1剂,(病重者日服2剂)。每剂加水600毫升,大火煮沸,慢火煎煮30分钟,过滤取汁200毫升,煎二次总量400毫升,每服200毫升,一日2次,早、晚饭前温服。1 z5 Y' U1 r+ E. |4 y0 R
+ ^1 Y) m' S9 P
【功用】辛凉解表,透热解毒,益气护阴,散血净血。) _! e" S4 g1 G# z6 s5 \4 n
2 l7 G$ R$ [" S; l- B& e
【方解】盖本病发病急,传变速,即病就有气血分的证候,故不能按常法施治。本方是由《温病条辨》银翘散加党参、杭芍、升麻、葛根所组成,不仅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卫分证之主方,而且有明显的预防厥逆证(休克期)和越期而愈的作用。因本病与其他热性病不同,往往在发热期热将退时出现厥逆证,故应在解表药中加入补药以辅助机体抗邪机能,达到预防厥逆证出现之目的。方用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薄荷、荆芥穗、淡豆豉辛散表邪,透热外出;桔梗、牛蒡子开利肺气,祛风除痰;竹叶、甘草、芦根甘凉轻清,清热兼养胃阴;党参、杭芍益气护阴;升麻散热净血;葛根解肌生津、鼓舞胃气。诸药合用,具有祛邪扶正固本之功,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有效良方。
) b7 a( i9 z/ @" r: N' |
: |6 \8 w9 f' B5 z6 w$ H* R) T【主治】温毒发斑挟肾虚病,卫分证(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
/ ]' e4 J- q! B9 [. l4 \4 n1 s9 K& \) T: f, B1 i* c* r' g8 u; E. s
【辨证加减】口渴甚者,加天花粉17.5~35克,生津止渴;腰痛、阳虚者,加杜仲14克;阴虚者加知母14克,以顾肾气;咳者加杏仁10.5克,开利肺气;眼结膜及颜面轻微红肿者加知母28克,白茅根35克,凉血消肿利水;若胸腹斑疹隐隐,去淡豆豉、荆芥穗,加生地14克,丹皮、大青叶各10.5克,元参35克,以凉血解毒化斑;若兼见气分证:口渴、汗出、气喘者加知母14克,生石膏14~28克;若邪入营分,舌绛暮热,烦躁不安者加生地28克,元参17.5克,麦冬21克以保津液;衄血者,去荆芥穗,淡豆豉,加生地28克,元参14克,麦冬21克,玉竹10.5克,侧柏炭14克,焦山栀14克,白茅根70克,以凉血止血;项肿咽痛者加马勃、元参各10.5克,以散热解毒消肿;胸闷者加藿香、郁金各10.5克,以防邪犯心包;若干呕、舌苔白者加姜半夏10.5克,藿香14克,以化浊燥湿止呕;苔黄者,加竹茹、黄芩各10.5克,以清热和胃止呕。
' A4 h( m: h: B5 u- I a b7 G# S% i1 J7 |
【疗效】屡用效佳。1965年,本方曾用于流行性出血热卫分证高热患者50例,均未出现厥证现象而痊愈。3 v/ c5 B8 S! r8 z+ Q3 W
4 ]+ M; L! B. T! [ C5 Q6 p【附记】笔者应用,若病邪兼入营血分者,方中杭芍改用赤芍,再随证加入凉血解毒之品。验之临床,收效颇著,确为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有效良方。1 v$ e5 [; P5 L; ]4 N, O5 J7 b
9 e( i% J# ^9 {+ E
方2
- \) P) g v$ h. a' t6 \【方药组成】金银花20 克 连翘20 克 芦根20 克 大青叶10 克 牛蒡子10 克 杏仁6 克 黄连6克
- a- k1 P' b( ~! Z! O% _
# p8 X. W) o( y* }【制用方法】上药加水共煎, 煮沸20 分钟, 滤取煎液; 药渣加水再煎, 煮沸30 分钟, 滤取药液。合并2 次药液, 约得煎液400 毫升, 分早、晚2 次温服, 每日1 剂。" S& Q/ M/ k0 l# e. X
" O! A% D6 y2 `7 j ^ F* \8 _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宣肺解表。主治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 症见发热恶寒、头痛咳嗽者。4 H7 h1 o. c1 }6 f# O2 X
: ?$ L( o4 d7 v7 r【医师嘱咐】本病患者应注意休息, 多喝开水, 发热期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和半流质饮食, 恢复期给予高热量和高维生素饮食。在本病发热期, 患者皮肤可见针尖样出血点或条索状出血斑, 此时可将三棱针(用大号缝衣针也可以) 用酒精消毒后, 在患者胸部、背部、颈部的出血点上, 挑破皮肤, 由浅入深, 挑出黏性纤维样物, 最后用酒精棉球在针挑处擦拭消毒。这种方法民间称为“挑羊毛疔”, 治疗本病效果很好, 可配合使用。不过,在挑治时要掌握正确的方法, 过浅效果不佳, 过深容易发生危险。深浅适度, 安全高效,建议请专业人士操作。+ F0 }( r& V* `( M% S, P) a6 t
& |/ V( N r q7 _9 @( X; s( X方3
' ~0 E2 a- X+ E* I+ X【方药组成】生石膏30 克 金银花15 克 连翘15 克大青叶10 克 黄芩10 克 知母10 克 黄连10 克 生地黄10克 玄参10 克 麦门冬10 克 甘草6 克 粳米12 克& P1 O; B8 t# T" i* |
* \. f% |3 h/ Y& j0 Z4 d0 ]【制用方法】上药加水共煎, 煮沸20分钟, 滤取煎液; 药渣加水再煎, 煮沸30 分钟, 滤取药液。合并2 次药液, 约得煎液400 毫升, 分早、晚2 次温服, 每日1 剂。' O/ {4 s2 _0 H' V* f3 U
7 n+ a& U2 d; t( W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 生津止渴。主治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 症见壮热口渴、头痛、腰痛、眼眶痛、面红、颈红、胸部红、腋下及胸背部呈现出血点者。9 s/ Q& h# ^$ E# c- O* [
$ y6 f% _/ Z3 ?+ s; ?" P
【医师嘱咐】同方2。
. m- b* ?1 e) p" Q# c# B4 K. g# B; ^3 T, Q$ D/ I# Q F7 V, O
居住地难寻中医药的同胞,家里应常备银翘解毒片、藿香正气丸(或胶囊)、板蓝根冲剂、小柴胡冲剂、抗病毒口服液等中成药以防急用,万一遇到当地爆发此疾病时,可服用治疗量约一半的用量来预防感染,例如,服用两颗银翘解毒片,一粒藿香正气胶囊来预防疾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