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66|回复: 1

ZT 献给1960—1969年出生的人

[复制链接]
鲜花(190) 鸡蛋(0)
发表于 2013-8-20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献给1960—1969年出生的人
4 ~" \" J* y, E; c/ L+ m$ {
4 ], {8 L6 d. a8 v. w5 [(2013-08-19 13:44:13)
# u9 C" Y0 G4 }6 @# j1 x5 H/ U一批横跨44岁到53岁的人; 一批有点高傲有点自卑的人; 一批有过崇高理想的人; 一批喜欢怀旧的人; 一批开始祭奠青春的人。
5 T5 `  x( D! e9 A7 l1 M5 d' u  @( Z' n: Q
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是最后一拨这样的人: 是最后一批过六一节必须统一穿着白衬衫、蓝长裤的人; 是最后一批玩弹弓、铁环、玻璃珠的人;
! y/ a) Q6 I" T5 Q8 I. i# z- P是最后一批看过黑白小人书的人; 是最后一批看了山口百慧的《血疑》,天天查看自己手臂上有无红点、担心自己也得白血病的人;
/ E/ U* h6 G$ d2 Y! n- I* U2 e+ f是最后一批还曾为费翔意乱情迷,深深同情他白白地担了大兴安岭火灾罪责的人; 是最后一批相信2000年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人。" [8 a2 d: Q0 H* c2 x5 g5 f4 I6 f- A

' H3 P$ ~4 H. @8 R; Z生于60年代,我们感受了70年代的那种英雄理想主义色彩,但不再盲目; 生于60年代,我们包容了70年代的个性追求,却并不喧哗;; E  l" m0 b3 d% S3 i
生于60年代,我们全程经历了始于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是理想兼顾现实的一代,也将会是是痛并快乐着的一代。# Z* [* L$ D8 q  _
生于60年代,我们见证了许多:4 [/ }+ W$ T: E2 s4 H3 x6 y
台湾校园歌曲来了:邓丽君、小虎队、王杰、郑智化......一首首优美的歌曲耳熟能详;
+ s. _9 Z) d8 s4 f4 j香港电影来了:四大天王、成龙、周润发,一个个血胆英雄成为偶像;
: b: Q+ i5 _* u+ D霹雳舞来了;
% d4 S. y, C. e9 l9 b喇叭裤来了;% p( Y  l% [% X( p9 U
蛤蟆镜来了;$ D$ k# N. e: k4 F. \
世界改变着我们,把我们从少年少女变成了人父人母。& W$ K* q$ M+ ~8 z: R
生于60年代,我们经历了许多: 经历了一代伟人朱毛周的离去; 经历了四人帮垮台; 经历了女排三连冠; 经历了富人越来越多,梦想越来越远。
  h+ t* @3 }% F2 W# D: X6 w4 d7 w3 ^一首勾起我们许多美好回忆的"八十年代的新一辈",如今已经成为了中年发福的老一辈;
$ ~$ s5 Y* {- ^# H- X$ }20多年前,我们曾怀想:20年后,我们的生活不知有多么的美好; 曾经的美妙梦想,如今早已烟消云散,又有多少惆怅在心头?
9 t. ^  a9 k$ d4 `5 f2 G9 u% c0 N& h% v: i
生于六十年代的人们,现在大的有五十三,小的有四十四。上学都在六十年代末或七十年代初。当时我们的主课只有语文和算术两门,比起现在孩子的重磅  J' F/ D. D* n6 ^
“zhayao包” 来,轻松多了。
) r/ w  p( Y3 y0 a( R我们学的第一课是“毛主席万岁”,第二课是“中国XX党万岁”,第三课是“儿童们团结起来,学习做新中国的主人”......: W5 N; T( b/ S
( n: v8 ^6 R. |0 z% X) S+ ^3 r5 `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从小就懂得憎爱分明。
. T% v' _# `! V5 [- N( N在“五七”指示的光辉照耀下,我们背诵着毛主席的教导“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既不但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 a/ s- b5 i2 H9 e8 e
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T/ Q$ w# \+ D2 V
我们从小就熟知自己的家史,与刘文彩之类的大恶霸不共戴天。我们心灵深处充满着对社会主义的无限热爱,对旧社会的无比痛恨。那时候,学习的榜样是罗盛教、邱少云、黄继光和欧阳海,是雷锋、戴碧蓉、草原英雄小姐妹这样的一些英雄人物。
" ]4 j0 r' w! |3 j9 w* X
1 V% P; o. u- l! \- u那时候的文化生活极其贫乏。看电影多是露天的,一部看N遍也不嫌烦。电影只能看到朝鲜和阿尔巴尼亚的。
2 B/ |0 ~7 H, T; e  i+ _1 v2 Y记得当时的《卖花姑娘》、《金姬和银姬的命运》,使得多少善良的中国人流下了同情的泪水,没有理由不使我们为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而感到自豪,同时也为全世界那三分之二依然饱受苦难、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无产者而感到难过和不安。国产电影自然是以八大样板戏为主,那精妙的配乐、经典的道白和夸张的舞美,使人至今仍然难以释怀。
/ `/ _' A# n) S6 u* ^! o7 u9 R后来有了《决裂》、《春苗》、《战洪图》、《红雨》等一批带有强烈左的色彩的政治电影。
+ T3 U# b2 }! }$ A$ y' x* L1 i2 X( }$ u7 U
国家大事主要是通过有线广播和极少数的收音机进行传播,另外,就是《新闻简报》《参考消息》。
6 _" a* G# _# M每当看到已显虚弱、苍老的毛主席无声地出现在银幕上会见外宾的时候,我们都情不自禁地拍着巴掌,为自己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默默祝福。
. q, T1 E  h7 G9 Q' M* X生于六十年代的人大都记得难忘的1976年。三颗巨星陨落,一年之中我们同全中国亿万人民一样,经历了三位领袖逝世带来的无限悲痛,经历了唐山大地震带来的灾难和金色十月的无比喜悦。我们搭起防震棚,在低矮的窝棚里写作业;我们为毛主席戴黑纱,哭得声嘶力竭;我们举起标语小红旗,上街游行,写大字报,欢呼打倒王张江, @0 H* y, u  w
姚……3 _5 O% |+ H/ W$ ?
" s% p& ~" m0 @8 ?5 i" ]0 p
天亮了,十年浩劫终于结束了。那时候,李光曦演唱的一首《祝酒歌》最能表达这种喜悦的感情。8 t5 K  _$ y  N/ p, \; m! J" f+ X
高考制度的恢复和科学大会的召开,使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欢欣鼓舞。 郭老那句“科学的春天来到了”,在无数人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 Y* i+ K9 m& B& U$ u: \; f3 u华罗庚、陈景润的事迹激励着数以万计的学子们发愤读书,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和世纪末把祖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国家刻苦攻关。
* r9 Z* l$ |4 Z& K+ A- V“攻城不怕坚,攻书莫为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叶帅的一首诗和老一辈革命家的殷切期望,成为了我们奋发向上的动力。
' U2 R6 `, X0 i/ h- S" E+ T没有人不相信我们的国家会在短短的二十年里,赶超英美等发达国家而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 X7 p6 E* M+ w  I8 o2 m
0 z* K( d5 n* v' i0 Q, s在中国当代历史中,1977年绝对应该被浓浓的写上一笔。那一年,邓小平第三次出山,被历史地推上了政治舞台。他的复出,昭示着一个新的时代的诞生。& p* o4 d' j( W
一时间,八块样板戏不演了,铿锵有力的革命歌曲听不见了。一批反映文革期间受害,生离死别和描写美好爱情的电影诞生了。《海外赤子》、《归心似箭》、《爱情啊你姓什么》、《瞧这一家子》、《甜蜜的事业》、《小花》、《戴手铐的旅客》、《等到满山红叶时》、《第二次握手》、《红牡丹》、《庐山恋》等等等等。0 X7 R1 Q, x- b/ {/ U% t+ @
有电影,就必然有插曲。那时候的电影插曲实在是美,每每想起或唱起,就心潮起伏,情绪激荡,李谷一也成了我们梦中的歌神……
1 |5 h8 m+ W8 |7 G5 R* B, k8 j7 o% i! y9 o9 U$ W3 Y# @! x
那时候,高跟鞋、“飞机头”、喇叭裤、摇摆舞被普遍视为叛逆和异端。 邓丽君等港台歌手的所谓靡靡之音还被斥以"黄色"歌曲。
  f- T* W0 d% u" |( N那时的文坛出现了一种“伤痕文学”,主要是讨伐“十年动乱”对人性的扭曲。文化艺术又一次地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国产的《敌营十八年》、日本的《血疑》、《命运》、《排球女将》、美国的《大西洋底来的人》,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电视连续剧热;
3 J$ ?- u" J5 C) l, g美国的《加里森敢死队》第一次颠覆了我们对英雄人物的理解;3 C$ U; j4 v' v
电影《少林寺》产生的轰动效应,使街上一下子出现了无数个光头觉远。0 A, D" B# M+ K, Z
那港台的武打录像片充斥着一间间低矮简陋的录像厅;
1 s8 u$ m. r3 ?! b: C单田芳、刘兰芳的评书《隋唐演义》、《杨家将》、《岳飞传》在普及历史知识的同时,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D4 G' M- G* I7 ^& L那时的一本叫作《武林》的杂志,创造了全中国期刊订阅、零售之最。3 K' J1 h# F( X0 f
香港电视连续剧在大陆异常火爆,尤以《霍元甲》、《陈真》、《射雕英雄传》、《人在旅途》等为代表。( |- ~! r) d7 o# [( i4 w

& R$ U  y+ _: k% }( Z) H% i, E文化生活的空前繁荣,也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改善:8 r- x7 P& j. f/ S9 }* B# o( ~" s
以前凭票、卡供应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三大件”已不再紧张,人们的着装也逐渐从千篇一律的灰、蓝、黄而变得亮丽多彩;% e$ Q8 c# C/ s% `1 T. I% X0 ?
姑娘出嫁的条件,已成为“三十六条腿”和双卡录音机、双缸洗衣机和一台黑白电视机了。
0 c0 k9 M  x+ d. K- }
* R9 C$ W% K  p# _. {8 Y+ w) {生于六十年代的人,也有幸成了最后一批能够全部看完历届“春节文艺晚会”的人。: j" O' V3 M+ p: @# M1 M" l
也正是从那时起,“春晚”便替代新衣、鞭炮,成了我们每年除夕的热盼:
% h& {. V9 \  y) Q& R! X0 L' V! v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奚秀兰的《阿里山的姑娘》、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等等,留下了多少难忘的记忆!
& z8 z9 r9 ^3 O. E. D董文华的一曲《十五的月亮》,唱响了讴歌最可爱的人,这一新时期最响亮的主旋律,对越自卫反击战激发出来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 t& ~0 j( S& L0 J3 e# T
6 h0 S! x' V$ C4 y3 k8 g( Q
生于六十年代的人们,如今大都已经步入中年之旅,成了单位和社会的中坚。 往事如过眼烟云,不同的经历造就了我们同前人、后人不一样的思维模式和处世原则。
, ^9 K- C+ h3 i2 P6 g3 H' R. |$ u
回忆过去,并不意味着裹足不前。 回忆过去,会使我们在观照历史的同时,寻找出更符合于我们时代特征的精神和境界,使我们更加为生于六十年代骄傲和自豪。
, K- O4 ^& c2 G! T0 X3 J
# P" t, B" g1 l% H) |------谨此献给1960—1969年出生的人!
5 N$ {/ V3 d; ?
& `# t5 r4 n- c: z3 x9 a3 I

鲜花鸡蛋

marie  在2013-8-23 14:11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鲜花(29) 鸡蛋(0)
发表于 2013-8-28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14 13:40 , Processed in 0.125221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