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73|回复: 21

看了篇关于高铁的帖子很感动,转过来大家看下

[复制链接]
鲜花(8) 鸡蛋(0)
发表于 2013-6-30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本帖最后由 waterous 于 2013-6-30 23:13 编辑
1 Y6 Z3 }. m' |7 u  T: y" Y% ]. J  c3 z( v
记优秀XX党员李东晓! K) q- G7 |- ^8 _+ c/ p2 n
    李东晓,中专毕业,普通司机,却创造了中国高铁的众多“第一”。他考下了中国高铁第0001号驾驶证,冲出了中国高铁第一个世界时速纪录,培养了中国第一批高铁司机,参与编写了中国第一本高铁操作教科书……3 X! T! I: l: x- K0 [
  中国正疾速驶入高铁时代,李东晓是这个新时代的提速先锋!, A1 `! h! H! f" p8 P
  勤学苦练,肯钻研,10天把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制造并且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高速列车开回家。  \0 S" C. W' o# v% z
  身高1米8的李东晓,浓眉大眼,身板笔挺,是北京铁路局机务段的一张名片。这不仅因为他当火车司机20年来,零事故,技术精,更因为他与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有着不解之缘。; ]5 F+ }; m' d
  2008年3月16日,李东晓等10位北京铁路局机务段的司机,被选为共和国的首批高铁司机,奉命到中国北车唐山轨道客车公司学习驾车。此时,李东晓和同事们与我国自己设计制造并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CRH3型高速动车尚未谋面,甚至不知道司机操作台有多少开关。1 q8 k$ g( P! q) u5 a$ `/ ~( x$ A
  但是倒计时已经开始。8月1日,京津城际高铁正式服务北京奥运会,这是我国科技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晶,这列有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并且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列车要接受来自五湖四海的乘客的检阅。
! j4 Y. v( A+ {( a8 t; K1 n/ l    7月1日,京津城际高铁进入试运行。上级下了“死命令”:培训时间10天。10天后,必须把第一列时速350公里的中国人自己生产的动车组开回北京!
1 y( a% x8 t, ?, `7 e( q9 b$ ?8 V  “我们给你们制定的培训是三个月,光安全行驶部分就要培训18天,10天你们是开不走的!”坐镇唐客、指导培训的德国专家迈克斯连连摇头,从零开始学习,只用10天要驾驭世界上最先进、最复杂的高速动车组,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1 c) ~, t6 L( j1 C
  “不出10天,我们不仅要学会,还要把这列车开到北京!”李东晓不服输。
7 Y. h5 Z) B8 O6 b7 s  “回北京可以。就安全角度而言,只能让别的机车把这车给拉回去。” 迈克斯是个倔老头儿,秉承了德国人一贯严谨的态度与工作作风。 ' x2 n+ j) \7 U( O
  这话让李东晓的荣誉感与使命感瞬间迸发。开了十几年桑塔纳的司机,现在有机会开奔驰车了,却要自己开着拖车把奔驰接回家,这不是最大的羞辱吗?
0 ]; ^  R/ Q, z  “那我们就打赌吧!10天后我们肯定能开走!”李东晓比迈克斯更倔,他“相中”了迈克斯胸前佩戴的徽章——代表德国高铁司机资质最高等级的徽章。
0 b8 }% j! d, ]2 g8 j, {  赌约确定,培训开始,小伙子们却一下子傻了眼。
! ?2 J1 o$ j) B" y  车子的复杂难度,前所未有。CRH3型动车组运行时速350公里,是当时世界上运行速度最快的列车。全车结构复杂,线路密如蛛网,连接着十几万个零部件,仅故障代码就有2000多个。! K% Q* q/ k; o7 p( k4 q
  驾车的操纵难度,前所未有。既有动车司机操纵台上仅十几个按钮,高速动车组却有四五十个,并且他们竟然完全没有中文标识。每一次操纵都是一道排列组合题,判断时间来不及眨眼,因为1秒后,车子就前行97米。纠错机会,稍纵即逝。
- g" e7 N& i$ W% w- a; t6 v, I  资料的理解难度,更是前所未有。《CRH3型动车组技术资料》是一本670多页的德文“大砖头”。相关的安全资料和操控规程就有一多半,翻译是铁路外行,专业术语翻译得极其怪异。再加上高速动车知识覆盖了信息、材料、力学等新领域,李东晓们没有一个是大学生,必须从头学起。0 p0 ^& u5 V+ Y$ j/ O0 y" Q+ I
  再难的路,难不住中国铁路人的脚步。一个以秒计算的铁路时代即将到来,而李东晓们就是开启这个时代的提速先锋!激动,兴奋,大家恨不得一天当成三天用:白天听讲课,晚上分头整理学习笔记,深夜再集中交流,即便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也没人提出“中场休息”。
3 A4 x% q$ L/ y" @: m) I   时间飞逝,进步飞速。德国人要用18天培训的安全操作规程中国人只用了4个小时便全部学完!中国高铁人的学习能力让德国人刮目相看!- b' {( x. {. v' e/ v
  培训第五天,李东晓和同伴们仅靠一本临时买来的德语词典就把整个德文资料书“啃透”了,还编写出一本中国司机看得懂、记得住、好使唤的“土教材”。
: G: K8 Y2 P4 @. H  培训第七天,李东晓和同伴们已经开着动车组在唐客工厂4公里的试验环线上不停画圈,操控自如,稳如泰山。' a; ?' U- k. z7 f. b
  培训第九天,李东晓和赵威轮流驾车,把京津城际的“新娘子”接到北京南站,又快又稳,一路平安。9 V2 H4 C% ^: g$ t
  当天,迈克斯坐在司机座旁全程监控。这位在培训中一直不苟言笑的大块头终于露出了笑脸。他摘下徽章,别在李东晓胸前,还来不及夸赞,便被庆功的人潮吞没了。$ ]# N( S- a6 C6 K9 K
  一个多月后的某天,李东晓正在北京南站做测试,迈克斯大步跑过来。边跑,边掏出9枚代表德国高铁司机资质最高等级的徽章,
. T( H. X0 r7 \! g   “李,你赢了,中国司机好样的。一人一枚,一个不少!记住,这个徽章只有德国总理才有权颁发,只有你们中国人一次拿到了9枚”
0 L) e+ K7 {7 E5 A  实际上,更大的考验在等待李东晓。8 ]0 I; d1 a& H+ [  S: g, F/ z
  2008年,中国首条高铁刚刚揭开面纱。全世界都在关心,中国人如何用2年时间走完西方国家60年的发展轨迹;全世界都在质疑,中国人修建的高铁能跑车吗?中国人突破外国封锁,自主设计并制造的CRH3型的高速动车能跑多快?
# v. y6 N% @& @7 u  答案在李东晓身上揭开。2008年6月24日,在亲身参与了20多次联调联试之后,李东晓被铁道部部长刘志军一眼选中,“今天要用我们国产的动车组,在我们中国人修的第一条高速铁路上冲一冲新时速”!
3 z% K2 C& ^' h/ S  再优秀的车辆,再优秀的线路,如果没有优秀的车手,就不可能有完美的表现。而优秀的驾驶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彼时的中国高铁还处于摸索阶段。摆在李东晓面前的是第一条高铁线路、第一辆高铁动车,而他自己是第一批司机。没有前辈,没有先例,何来经验?
  e: j  a% l6 D, l; x$ H  正因如此,填补历史空白、创造历史纪录的光荣,鞭策着李东晓吃更多苦,受更多累。: w) Y0 q' i" R1 J2 q
  为了了解CRH3型动车组的脾气秉性,在磨合调试阶段,他把每次运行时的天气和风速、加速时间和相关里程数、空气阻力和制动距离等各种数据,详细记录在小本子上。别人休息了,他跑车;车子休息了,他背数据。他明白,多一次实战,多一分积累,就能更充分地发挥动车的潜力。他已经记不得有几次是连续工作36个小时以上然后还要再开车上路调试的!
5 j& }. N  z# h1 O4 c  这是三餐不定、终日无休、以车为家的3个月,每天只睡2-3个小时。在试车的前一天,高强度的试验让壮汉李东晓病倒了。医生安排住院输液6天,他却偷偷拔掉管子跑回来参与试验。
3 t$ `( m9 M7 F  n: f( C  6月24日早晨8:54,虽然李东晓仍然高烧不退,但他把自己灌了个透心凉之后,信心十足的推上手柄,鸣笛示意,CRH3型动车组瞬间提速,从北京南站快速驶出,冲向天津。车头操作台的电脑屏幕上,数字在不停地跳跃变化:219、278、323……* C, P# n8 W& f/ V! [( e3 k8 J
  9:09,列车时速冲到了393公里。“这是个历史时刻,京津城际铁路创造了世界轨道交通时速的最高纪录。”站在车头里已经几天几夜没有合眼的参与测试的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激动不已。% \+ q" ^1 H5 v6 e- k
  9:19,动车组在天津火车站停靠,车头与停车线的距离,分毫不差,从北京南站到天津新站,仅用了13分20秒。" M0 a: B( Z$ T
  李东晓来不及休息,穿过车厢走向另一个车头。动车启动返航,李东晓犹如一台双核的电脑,回忆着当天路上的每一个风口的风速,精准选择每一个加速地点。
* V4 T1 a8 A' E4 B( h  9:43,时速达到了394.3公里,新纪录再次诞生,全车沸腾了!与“世界第一速”相媲美的是车辆各项指标一切优秀。中国的第一辆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自主设计,自主制造并且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CRH3型列车试验成功了,不仅快,而且舒适。中国高铁2年走完了发达国家60年走完的路程,中国高铁一鸣惊人!李东晓一鸣惊人!
鲜花(150) 鸡蛋(3)
发表于 2013-6-30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反对这种玩命的中国速度,否则,那次高铁相撞从桥上掉下来的惨剧不会发生。
鲜花(242) 鸡蛋(8)
发表于 2013-6-30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人要用18天培训的安全操作规程中国人只用了4个小时便全部学完!
: \( p5 U" o/ u/ X: Z2 u) S
鲜花(137) 鸡蛋(4)
发表于 2013-6-30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2个按钮,一个加速,一个减速,
鲜花(27) 鸡蛋(0)
发表于 2013-7-1 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铁,速度上去了,其余配套的技术以及服务也得上去6 L. ?4 f3 ?$ N1 G4 e: v/ G% ]
723事故中调度的问题也蛮大! c7 f0 b2 P. f8 y, G
现在虽说降速了,问题也存在
鲜花(417) 鸡蛋(15)
发表于 2013-7-1 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醉酒当歌 发表于 2013-6-30 23:14
) M& s' f6 Z/ t( Q2 D9 ^完全反对这种玩命的中国速度,否则,那次高铁相撞从桥上掉下来的惨剧不会发生。

! s( v. a2 x: E- o) _' U没有速度, 鸡的屁怎么能年年创新高?
鲜花(13) 鸡蛋(0)
发表于 2013-7-1 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话说开始我也这么想的,也觉得是浮云,也觉得复制德国的日本的太多。
; R8 y% ~) ^' G1 q
5 B& c) Y9 m) O+ F5 H# w但是慢慢的,随着去北京的次数增多,随着6个小时的感觉还不错,随着杭州到南京一个小时高铁的开通(原先开车4个小时),随着最近到山东济南(杭州到济南),3个多小时。。。天啊,我不得不说,着奶奶的这帮人还真的有魄力。。
% o4 z9 L% C  b' r) B1 T7 m4 J7 W
1 @: z8 L$ ~- N7 [4 g我想,类似前苏联吧,总有几个让人惊叹的饿东西出现的吧,高铁是一个吧,不得不说,确实世界领先的技术。
鲜花(19) 鸡蛋(0)
发表于 2013-7-1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做法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啊.
: D( y3 l! n3 I% e"德国人要用18天培训的安全操作规程中国人只用了4个小时便全部学完!"1 y# ]9 p( f' N
"培训第五天,李东晓和同伴们仅靠一本临时买来的德语词典就把整个德文资料书“啃透”了".5 h9 f$ c! J0 ]7 G( I3 L# ]' v8 P

; X$ B4 x5 @& e8 g这个你们想想, 不是违反科学的事情吗?  
鲜花(150) 鸡蛋(3)
发表于 2013-7-1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十年移民路_ 发表于 2013-7-1 21:55 4 M; P- p! p: T
这个做法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啊. $ ]2 T# \- ~, Y+ G3 M
"德国人要用18天培训的安全操作规程中国人只用了4个小时便全部学完!"0 o5 o2 z& c6 q5 F# _! S
" ...
6 {- f3 g$ w! h
吹吧吹吧不上税!
鲜花(171) 鸡蛋(4)
发表于 2013-7-1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宁波-杭州-南京 高铁线已经开通,不用再经上海了7 P5 r0 Y% b0 e2 {
高铁确实再改变着中国大陆
鲜花(171) 鸡蛋(4)
发表于 2013-7-1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壮男子 于 2013-7-1 22:05 编辑 8 A6 e, N. R6 I$ T' c
' W2 g# A4 n" s! K
中国大陆的火车司机: S) K* Z/ W8 H2 C* Z
和这些人比起来还是差的远6 k4 k* H& ]2 o# s5 v7 O

/ J( o1 o( X$ f" V- H. H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790414/201307/388.html9 F" y5 G& d: S# R0 o8 Z, s
* y: B: S* V- a" l
更不要说印度航空用空姐来开飞机了
$ l5 S% F1 ?3 n5 W8 P, Y0 v; y+ Q9 l# i. I
我以前喜欢的国泰航空,也出过在飞行期间,空姐给机长blowjob
+ ^1 U1 F2 Y+ w& E
: D; O7 F( P$ m# q$ ?大陆的火车我坐得极少,在这里坐飞机太多了,只能自求多福了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13-7-4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月明帅哥青山去 于 2013-7-4 09:30 编辑 " _( w1 g" B: E2 |' `
, v1 n7 s" k/ Y8 e" u" G2 ~
吹牛不上税。+ I) L! b" ^, ~5 _- s% y
一边吹这是自己设计制造的。但是指导培训的专家是德国的,连安全手册都是德文写的。岂不荒诞?/ x4 c% c+ y- v8 b1 M6 ^* L; l; i
自己设计的东西居然连安全手册都写不出来?
6 u' [6 C/ }0 E, U其实大家都知道。CRH全部是抄袭外国人的。不过是买了人家的技术而已。但是核心的操作软件人家不肯给,还是要请老外来。连重要零部件都是进口的,我们组装。9 Y- ^) z) z/ F5 P0 P$ ]
中国高铁的四种动车组CRH1.CRH2.CRH3.CRH5.分别是抄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的。4 k7 U) m7 }" S0 _! J' ^

9 h) }, L, a% f, K7 o9 C7 Y说一下,庞巴迪制造列车的技术是世界领先的。中国引进了庞巴迪设计的CRH1,青藏铁路上为了适应高原环境而特别设计的车厢也是庞巴迪造的。还有首都国际机场的交通列车也是庞巴迪的。中国的高铁造得越多,需要向庞巴迪买的技术和零部件也越多。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13-7-4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很感动?您说的是反话吧?
鲜花(156) 鸡蛋(0)
发表于 2013-7-4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本帖最后由 888 于 2013-7-4 10:04 编辑
4 I" `" T4 E" ]  b8 j) l6 Y4 {/ E) R: Q% |) W* F" K- l
世界技术一大抄,% P4 R( D5 x; a! n- _; M' X0 O
飞机,汽车,电脑,手机所谓的高科技都是你抄我,我抄你,最后大同小异,
3 x1 ~" M# \( N' d- F# p  ?能抄袭继而反超也是本事,
+ _8 d% Z* R9 B支持中国继续抄袭世界先进技术,洋为中用,大抄特超,赶超潮流,独占潮头。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13-7-4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888 发表于 2013-7-4 10:03 . `4 o, |  `, I3 [0 R
世界技术一大抄,2 r( L6 k* p& b" c. ?
飞机,汽车,电脑,手机所谓的高科技都是你抄我,我抄你,最后大同小异,  i" C4 J* D; ^6 X* g, u' O
能抄袭继而反 ...
$ B9 {, P: L, f0 ^" T
抄的确不丢人,何苦死要面子必自吹自擂?8 A7 s9 J! u' L8 B$ j
不过会抄和创新的距离还是非常大。中国航空工业抄老毛子快60年了,至今还在抄,自己“创新”的飞机连发动机都是毛子货。
鲜花(156) 鸡蛋(0)
发表于 2013-7-4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阁下所言,吹牛是不上税的,
" u- a$ F+ l' P% G! f3 ?/ u' q1 J! C: {4 O6 ^0 n; f
知识的全球化,使世界各国都在窃听,探秘,抄袭,在此基础上才有了不断的创新,
+ q# ^# |. I# M$ _& W0 v; _( u5 k4 g& x. y1 D8 i! ?$ u% @! h& Q0 m
中国的航空事业是在抄袭过程中才有了长足的进步,才有了现在各色战机百花齐放,争奇斗妍,& e0 h. R- ]9 ~: u- Q- W) b

3 B4 C4 j  D* T4 r* p" r& Q/ S% T: b' j相信航空发动机的技术突破也会指日可待的。
鲜花(8)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7-8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niceman 发表于 2013-7-4 09:52 4 w1 d" Q: w( }) a  U
很感动?您说的是反话吧?

2 S9 l) f' D. [' ]/ b没有说反话啊,这是转载人民日报的。+ \! L* E( A7 x0 L) N: }, K$ T
鲜花(8)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7-8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888 发表于 2013-7-4 10:03
9 Y! L3 y; X' S( s世界技术一大抄,$ o4 V' G8 N8 i6 U: {3 F' K4 s3 L
飞机,汽车,电脑,手机所谓的高科技都是你抄我,我抄你,最后大同小异,6 u5 L9 y4 g4 v  f
能抄袭继而反 ...
, j6 O  a, i9 m
你这是讽刺人民日报么?! g3 U4 ?* P$ z
我们的专家科学家辛勤的劳动到你那成抄得了?
鲜花(138) 鸡蛋(5)
发表于 2013-7-8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贾佃工 于 2013-7-8 10:31 编辑   a' N3 R8 u2 @" o% u
888 发表于 2013-7-4 11:56 : o* m; b8 J, r2 Z" m: O6 B
阁下所言,吹牛是不上税的,$ g9 R+ h$ F* ?/ Q; R* z/ o; \( b! k. F

  H0 \! O" X( h6 _, _; W5 C# C' h知识的全球化,使世界各国都在窃听,探秘,抄袭,在此基础上才有了不断的创 ...

& L$ z8 {  {% u% R) [# y+ |/ b/ S& r+ m4 s0 D: ~8 ?0 x
这搞笑,抄袭是创新的基础?都想着能抄,谁会去费力不讨好创新?  M* o7 q) M6 ^# H5 u2 C( ]/ N0 J
指日可待?都指了几十年了。
/ ~4 }5 R8 w( J$ ?" J8 L9 Y光会抄的话,永远跟着人家屁股后头转,挣两辛苦钱而已。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13-7-8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很想确认一下,楼主看完文章真的很感动?!
大型搬家
鲜花(23) 鸡蛋(0)
发表于 2013-7-8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马啸西枫 发表于 2013-6-30 23:29
. T! d& W. f* J8 u- _# b德国人要用18天培训的安全操作规程中国人只用了4个小时便全部学完!

# x3 j' P7 E0 F, p: U: L老白不服吗?0 R1 N5 H0 \( g  y/ O
我算术不好,18天*24小时=432小时,432/4=108
6 W+ R' A/ z& P) k一个中国人等于108个德国人!这效率赶上大跃进了。- Y* c! Y0 H; K" x1 k* v
中国人就是强!
鲜花(156) 鸡蛋(0)
发表于 2013-7-8 17: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贾佃工 发表于 2013-7-8 10:30
7 W5 g! G! A. N$ P这搞笑,抄袭是创新的基础?都想着能抄,谁会去费力不讨好创新?
- P+ P4 y( l0 T$ h( C+ S2 y指日可待?都指了几十年了。
9 l7 g3 ]. o# y  K' _: Y光会抄 ...
: t) i$ @0 q+ }+ b# T
因为过去欠账多,差距大,
, A" M5 `! I4 d) O7 L) W只要抄袭才是弥补不足的捷径,9 N) \1 W! e' F
等抄袭到一样相同水平后,再发挥能动性,大力创新,最后反超。) X) @2 {" X$ {, f% L
hu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8-26 16:59 , Processed in 0.301774 second(s), 36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