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美国经济今日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我们的经济无法产生出足够的需求,因此也就无法雇用全部有意愿的劳动者。可是,这一显而易见的事实却无法阻止一些人持续发明各种奇特的理论来解读我们的经济。
' f9 d) Y5 A- ]- y) b: M. l! K
% |7 K+ g, |+ X/ A 他们说,高失业率主要是因为失业者缺乏必需的技能。他们说,所有的新增就业机会其实都只是非全日制工作而已。他们说,小企业并没有增加人手。他们说,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已经彻底放弃了找工作的努力,加入了那47%的行列。他们说,这是史上就业情况最糟糕的经济复苏。$ S G- i# @/ D& r6 [! P' b- f6 b4 v' R
& T5 U B1 x0 X
所有的这些说法,其实都是在误导,一再重复这些,就是为了让我们看不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已经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就业机会增长迟缓导致收入增长疲软,而收入增长疲软又意味着我们无法创造出必要的需求,无法刺激企业雇用更多人手。
# e# h x( W: [7 A- q7 I4 W9 V ?9 @) `
下面就让我们逐个来研究一下这些理论,看看现实证据是否给予了它们足够的支持。5 {" R, t% v2 f5 y$ T9 `& q1 O( @+ Z
( `& ]2 c% P/ `$ x! |; D
拥有必需技能的人真的那么难找吗?
: E4 z% Y+ V5 V: P$ n c! ?9 }. ^# I) d% i ~
这其实只是那些试图否认我们经济的根本问题在于需求疲软的人找到的最新理论。他们说,那1200万失业人口当中,许多人找不到工作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不掌握企业需要的技能。由此,他们得出结论说,这是一种结构性问题,而非周期性问题。. u1 ^! v2 n4 p% w+ O- K! E* F+ O. T
1 q/ D+ D3 y8 e 比如说,全国住宅建筑商协会最近就抱怨说,有半数的建筑合约都因为缺乏合格工人不得不延期。大约15%的建筑商说,由于缺乏合格的工人,他们不得不缩减人员规模。, O; M2 Q, `) }: k# K" W1 L
' _. P$ ^/ }, C( {2 v1 r5 g5 V
这样的抱怨站得住脚吗?当然不。不错,确实有些领域有现实的人手缺乏问题,但是宏观而言,情况并非如此。
* y3 R+ A/ }' W# Q' [
9 I# D: l8 [$ p; a# D 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显示,4月间,那些将自己定义为建筑工人的人口当中,失业率为13.2%。超过100万人说,他们正在寻找一份建筑工的工作。
7 `. E: d9 m# w2 _" U* q: U: v2 s% m$ g0 N5 T5 L
众所周知,建筑工人的流动性是非常强的,他们随时都愿意开上车子,带上生活用品,去上千英里外上班。不然的话,拉斯维加斯的那些建筑都是怎么建起来的?
1 N3 V9 E0 Q2 y$ w. ?
4 Y" H7 J- i# K" _( a 其实,最简单的经济供求原则会告诉我们,如果某种类型的劳动力处于供应短缺中,那么其价格自然就会上涨。如果建筑商们找不到足够的管道工或者瓦匠,他们就需要提高自己开出的工资。
- k+ \5 p# S) v* b# b! }5 f; F. _7 N7 i, @, x" l6 t5 ]
然而,这些其实并没有发生。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建筑工人的平均时薪去年增幅仅有1.7%——只比通货膨胀率略高一点。总之,建筑行业的薪资增长速度可以说与其他行业一样的迟缓。
9 Y' P6 H# F/ ~ F7 x" s- n8 |1 l; u5 F7 ^' b8 y; y
难道,那些新增的就业机会并不都是食之无味的非全日制工作吗?
! @( \! a0 t, }8 m# r% K. M
$ t s! ~' S o6 t+ d; Q. n 在衰退期间,非全日制工作大增,近四十年的非全日制工作增加和每周工作时间减少的潮流达到了顶点。劳工统计局的家庭调查发现,在2008年至2009年的衰退开始之前,全部就业机会当中,非全日制工作(每周工时不足35小时)在全部就业机会当中占据的比例为20%左右,而2010年初达到了创纪录的25.1%。% \* \$ [( P: Z! e( U- j* u4 U
8 z4 u: w- u( ~: Z- f 不过,衰退结束之后,非全日制工作数量其实并没有增加,而全日制工作增加了360万份。到今年4月底,全部就业机会当中,约有23.7%属于非全日制。
+ C$ M+ p- c6 ^! \1 i8 ~2 y1 I
! Q- I( n2 ^9 ~ 人们关于非全日制工作的抱怨,其实是隐含着这种就业机会品质低劣的意味,而在许多方面,比如工资和福利等领域,这种工作确实低人一等。不过,同时也确实有许多人青睐非全日制工作的灵活性,尤其是学生、退休者和那些需要将更多时间投入家庭的人。非全日制工作不见得对所有人都是坏事。
. L8 J% H+ w2 k& U; a7 r: ]$ z; H2 @+ I, g; l, _+ u" }: Y4 _- v
小企业停止雇用行为了吗?2 W' D9 O* }' g# D! D# n6 d
7 R* i w$ }- `; W/ h
衰退开始之前,其实小企业雇用员工的脚步就已经开始大大减缓了。比如说,劳工统计局的企业雇用情况调查发现,员工20到49人的企业雇员的人数较之2005年至2006年的扩张期少了大约15%。
$ y2 [, }( @3 G, t7 x( O
% D$ V& j( {3 N; D" b! {: {1 _ 小企业雇用率(新雇工人数相对于总劳动力的比率)从十年前的大约7.5%降低到了目前的6.5%。对于许多将小企业视作就业增长引擎的人而言,这确实是让人头疼。5 A7 H1 v* h) S, i& |& p
9 g9 t) E9 J F% T! P/ _8 q$ w
可是,实际情况是,各种规模的企业在雇用人手上都降低了速度。不单单小企业,各种规模的企业雇用率现在都是接近历史最低水平。
% z: o% h0 \8 Y# {1 B
! |) p; [$ Z$ { 大家减缓雇用人手,主要的原因是,几乎没有多少人放弃自己当前的职位。和衰退前相比,每年离职的人数减少了大约300万美元。就业机会的周转率处于创纪录的低点,这就意味着企业不必雇用更多的人来填补离职者留下的岗位。
/ l0 J: f% K2 ^" R, K0 K: o" T3 g7 A+ k" Y% ~( E$ y) F( O
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劳动力周转率何以会如此之低,才是真正的关键性问题。这可能是因为员工没有理由跳槽,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恐怕得不到更好的工作。同样,企业主可能也希望保留现在的员工队伍,因为他们知道该如何完成工作,无须再进行培训。3 f- Y: R ]2 q) f
- ?' i( M7 a* Q4 i# d
无论是出于怎样的原因,曾经充满弹性的美国劳动力市场,现在确实已经变得僵硬许多。1 a- \7 N: v1 r
: B' S2 T4 T8 s+ J8 B
如果从就业机会净新增数字来看,小企业的雇用活动其实根本不疲软。3 F& F. G+ D. o; @& W/ c3 n/ }- d
* r6 d4 J* [1 Z: P, R @0 i8 C 在衰退结束后的最初三年当中,员工人数20人至49人的企业,就业机会净新增速度年平均1.3%,而衰退开始前的三年,这一速度则为1.2%。与此同时,那些1000人以上的大公司,就业机会净新增速度则是衰退前年平均1.1%,衰退后0.9%,有所降低。, \7 I& k* h& B; U$ j
& M+ ?, a: r# N0 F4 v) y. E* O
真的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彻底放弃了找工作吗?
2 J) o) _# k% G& n5 W1 Z
! e0 ?0 O6 Q( ?) F* K 深陷失业复苏的泥潭,劳动力参与率(工作或者找工作者在成年人当中所占据的比例)已经下跌到了1980年代的最低水平,导致许多人得出结论,其实有很大的隐藏失业人口存在,因为如果不被计入劳动力,就不会被计算进失业率。
0 f% i/ i! R; o( r# E/ ~0 X1 W V5 R
衰退结束以来,不在劳动力之列的人数增长了860万,而劳动力总人数则只增长了50万左右。7 D) n8 D3 }7 D/ }0 Y) \
8 D+ p+ b- y" Y- V
这似乎就是意味着,数以百万计的人退出了劳动力大军,彻底心灰意冷,认为自己反正也找不到工作了。然而,现实其实并没有那么悲惨。
3 p, _% d" q9 a& O+ U7 X1 `6 ?6 v! }$ d, I
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每个月都有超过600万人脱离劳动力队伍。这个月他们在工作或者在找工作,而下个月他们没有,就这么简单——这也符合我们传统的观点。
: _1 \% N+ d4 |/ z* l: o [
, ~" t# f3 g# `( e 关键在于,每个月同样有超过600万人加入劳动力队伍。这个月他们甚至连找工作都不愿意找,而下个月他们就可能有了一份工作,或者去积极寻找机会了。
" X( B9 E7 ^" w; l+ u; O
9 q+ H9 O8 t! r) W+ U; z! O7 b- L 整体说来,这些人的流入和流出的规模大致是互相抵消的,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一年当中,加入的人要比退出的多。这也和劳动力市场逐渐改善的趋势相吻合。- m) U' b u( q' M. @* O" m# Q4 o! o2 p" a
1 H4 P. ^' Y2 j ?+ n
这些数据显示,脱离劳动力队伍其实不见得是永久性的行为,尤其是对于那些正当年的人而言。当然,对于许多其他人而言,这也可能是永久性的。脱离劳动力者的数据,其实有大约一半是来自于退休。
/ L" i+ t* w. k% k$ F$ x) l9 `* N R* ~& o, y$ Z+ s2 t" n
我们当前所经历的,是否是就业情况最糟糕的复苏?& H' O! r4 s a7 C
9 d/ u6 I6 f2 }$ x4 Z9 k# m 不错,现在的就业情况确实很糟糕。大约1800万人想要工作,但是却得不到机会。此外,还有近800万人更愿意做全日制工作,但却只能接受零工。4 D. O! j* E* S" j2 \! E5 t
8 T* G1 o3 F6 @2 n9 m+ c
不过,我们还是不能说这就是最糟糕的,至少在一些方面不能这么说。衰退结束至今,已经过去了46个月。在这段时间当中,非农支薪人数增长了490万,而私营部门新增就业机会560万。
2 v: w+ O& L3 K& J
8 U f% G* ]6 L8 q3 K# X 可是,2001年衰退结束后的46关于当中,非农支薪人数只增长了大约330万,私营部门新增就业人数280万。
4 ]8 B9 C2 {: O c( w4 U8 A8 Y8 u. Y! ~0 o
换言之,我们这次复苏所创造出来的就业机会还多过那一次,私营部门的表现更是比当初高出一倍。
. m, w) B, v- |7 d" h: ]$ o7 s" K, a$ w- w1 D5 w3 u
这确实是一场不那么让人快乐的复苏,但是至少在就业增量上,绝不是最糟糕的。(子衿)* `- c; j/ k4 ^+ d5 V; C; s
8 {, `7 Q- s- U- V/ H: _%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