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58|回复: 4

转载--一个妈妈的自我剖析和成长

[复制链接]
鲜花(140) 鸡蛋(0)
发表于 2013-5-11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 \4 I4 b! J# ?2 {& g- \! m
转载:一个妈妈的自我剖析和成长 2013-: I' g4 \2 H) q8 L( w
05-11 00:51:26  
5 ^9 k( O0 F3 X. E" }, w
1 V3 L3 x$ U4 x/ P$ Z, ]* m, h: h8 V: ^
母爱伟大,并不是所有的母亲都情深似海!' b: p4 \. {* _
5 M9 M# E" F/ ~4 q5 t7 g/ _
父爱如山,并不是所有的父亲都恩重如山!
+ \" V  m3 K' ^: P' |$ b. m! r2 K- h$ v& _, a9 G5 u
谨此转载共享!
2 w# y* S- {1 i! x" e6 v0 x2 x) b1 X5 U% B; F! R9 f& E6 c( F
一个妈妈的自我剖析和成长8 F5 Z* n* G' q
5 P: a/ P( P( U7 B! ~/ I9 \1 S
首先说明一点,写这篇文童不是为了谴责父母,不是为了表达愤怒,不是为了博取同情。只是希望曾经受到伤害的现在已经长大的孩子们,在看完这篇文字后,能有勇气面对我们内心的伤痕,化解对上一代的怨念,并阻断原生家庭对我们的负面影响继续往我们的下一代延续。5 {3 W, h5 p- R. e& e2 c/ a
) Y- \" Z6 W4 K( H7 E( v; f) @
我是八十年代初的独生女,父母出生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朗,成长在文革时朗,又经历了上山下乡。他们并没有因为只生我一个就对我呵护备至、宠爱有加,而是按照他们的父母,也就是我的祖辈的方式来养育我。  z3 a3 L  ~9 @/ f' v
* H* ?: c: ^3 G8 G7 f
我想用我的成长经历告诉父母们,一些也许你们不在意的事清,会给孩子造成多么巨大的心理伤害。3 Y  L* Y) J" {! t
     一、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
# j( j" C( o+ J* w2 [) R5 \3 g+ v/ \- j( |# c) a
    自从我记事起,我的父母就经常吵架,甚 至大打出手。幼小的我只能无助的看看这一切。他们吵架从来都不会避开我,如果某次吵架正好我没在场,等我回来了,他们还会再演示一遍给我看,然后逼问我父 母离婚我跟谁。这个问题我至少被问过上百次。小时候看到他们打架,我还会在一旁哭,上初中后,我就已经彻底麻木了,通常都是他们在一旁砸东西,我在一旁写 作业或者看电视。我不再流泪了,但其实儿时的心理阴影一直都在。直到现在,每当我听到重物落地的声音,都会浑身发抖。
* b+ @9 B" [( x; O# q" J9 R, y   
" O8 q# }+ @, g/ L" R: Q$ v这种经历导致我一直都不相信爱清,不相信婚姻。我一直计划着一个人生活,又怕不结婚会引来议论,于是打算随便找个人结婚,然后马上离婚。我不懂得关心人,因为没人关心过我。我不会经营婚姻,婚后头几年经常和老公吵架,也曾有离婚的念头。" A3 F7 I0 H; H) `$ F8 L/ L
    二、不要贬低、挖苦孩子; ?9 I  l) n  {8 w# g

$ d: ~0 J5 ~; X$ f1 L4 M6 g    母亲脾气暴躁,对我的要求极为严格,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她并不吝借在我身上花时间,因为从小她便教我背诵诗词,带我读故事。可是她吝啬的,是赞扬,是爱。
/ R7 q6 N( |: O; \& A. p   
7 H* g4 v7 M7 K/ j  S+ G- ~听家人说,我不满两岁就会背诵岳阳楼记,三岁时便可讲出几千字的《哪吒闹海》,不到四岁时,就独白解开 了外公的九连环。邻居告诉了电视台,于是记者来采访。母亲很得意但却故作谦虚地对别人说:“有什么啊,没用的东西,都这么大了还要我喂饭呢!会这些有个屁 用!”不要以为孩子小就什么都不记得,我真的记得这件事,记得很清楚。当时我默默的把九连环放在一旁,躲进房间里。
3 D4 W1 Z& S% V2 E! \. ~9 T0 q    0 U! V' K8 }) }  a; X
上学后,我的成绩一直很好。我得到过无数老师的表扬,但我最渴望的,却始终是家人的赘赏。但母亲认为我 这是理所当然的,我带回的考卷和评语,她从来都不会看。并且依旧按她一贯的方式,当别人在她面前夸奖我时,她就不断的贬低我,嘲笑我,说我这不行那不行, 然后再得意洋洋的听别人说:“哎呀,这么好的女儿要是还不行的话,那我们家的娃娃就该扔啦!
1 ^( k0 ^- ^* s, t" @8 d; `" b   ) n4 |* h  R7 H  Z( H, v
母亲的这种方式,让我非常在意别人对我的评价,我把对白己价值的判断建立在了别人的评价上。如果别人批 评我的某一个做法,我会感觉他是在否定我的整个人。我没有强大的内心,我做每件事都畏首畏尾,总想看如果失败,别人会怎么看我。这让我活得很累,因为我一 直都在为别人活,而不是为了自己。
/ z6 {1 P+ ^$ ^6 n     三、不要打骂孩子/ m, {" h5 S* O1 F' e3 w! T7 u" b
1 G2 m' n0 V' z
    我 一直是一个比较听话的女孩,但我小时候挨过很多打,甚至比男孩挨打都多。母亲只要和父亲吵架了,就会拿我出气,随便什么事清没做好,就会劈头盖脸一顿打。 因为爬假山,被反绑双手;因为字写得难看,被扇二十个耳光;因为忘记写作业,被打得一个星期不能坐椅子;因为不小心把馒头掉到地上,直接就是一巴掌,还有 无数句“没用的东西!蠢玩意儿!死不死啊你!”记得当时我很消沉,在母亲心里,难道我真的不如一个馒头重要吗?& o! i' ^+ Z1 i; t7 e0 |
   $ ]% V2 B" e! L% J: b0 X
有一次我偷拿了家里的钱,我妈愤怒极了,要把我的手剁掉,然后就把我往厨房里拖。我挣扎看,哭看求饶, 但没有用,很决手就被按在了菜饭上。菜刀剁下来的那个瞬间我清楚的记得当时绝望的心清。虽然是剁在了旁边,但我在那一刻就止了哭声,不再有任何表清。随后 我被扔在厨房里呆坐在地上。
* S8 j7 h3 @- D: O- b3 X  ' X7 q3 x8 r. g4 D/ [& \" W% P
当时的父母基本都会打骂孩子,所以大家都见怪不怪了。那时候楼前的一户人家,把12岁的儿子衣服扒光, 从家里踢了出来,就那么撂在马路边。男孩不断的嚎哭,我透过窗户惊恐地看着这一幕。这时我妈说:“看到没有,下次你不听话,也这么对你。”该句话彻底的击 碎了我的心,我是个女孩啊,难道就这么没有尊严?
! E9 l4 V* A7 g   
' |$ m( _7 ?7 ]% z. i9 W" A4 ]所以我一直想不通一些家长,一方面口口声声说,为了儿女愿意牺牲白己的生命;一方面又不肯付出耐心和爱,稍有不满就非打即骂。
+ P, T# E* n& @. E  U# |  E     四、不要用情感控制孩子' e4 s8 t9 J) G& @5 s
( Y" W- |* z/ h( z" z/ n! s4 X5 W
    母 亲从小一直给我灌输的观点,就是因为我才导致她这么不幸。她经常会说:“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有一次我和母亲一起看电视,演的是一个小女孩,妈妈 去世后,她把想对妈妈说的话贴在风筝上,说风筝可以飞到天堂,就可以看到妈妈。母亲边看边哭。我问她为什么流泪,她却忽然咆哮起来  “要是我死了,你就不会来看我!”当时的我不知道白己又做错什么了,非常惶恐,以为是自己惹妈妈生气了。
) d3 S1 A) ?4 r4 _0 D( G   4 g- W! G1 H' U0 E3 G
长大后的我,依然分不清个人的情感界限。看到别人心情不好,我都会有一种负罪感,总认为和自己有关,会想办法去讨好对方。如果看到别人摆脸色,我会把他的负面情绪全部接收过来,然后搞得自己也无比郁闷。9 i) L  g0 ^3 h. C2 c* H
    五、让孩子永远信任你  
3 e: D" z# }7 C" z$ S. m5 H5 ]/ L. Q: Y  J* L' N: g
小学时的一个暑假,我和母亲坐大巴去秦皇岛。大概是六个多小时的车程,一般情况下司机只停一次给乘客解手。可是小孩子膀胱控制力不强,到了四个多小时的时 候,我又想上厕所了。因为从小受母亲打压,我的第一反应竟然是不敢告诉她,因为我不相信她会帮我。强忍了半个小时后,我终于对她说了,果然换来的是“就你 名堂多!谁让你刚才喝豆浆了?活该,忍着!”
% D& H. m$ l$ \2 J, O  J0 F   7 H+ f) c. J: O9 @& O' A
其他的孩子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会用哭闹引起司机的注意,但我不敢,我怕挨打。后来实在忍不住了,我在心里说  “尿 裤子就尿裤子吧,受不了了。”我不记得小时候尿裤子后母亲是否打骂过我,但潜意识里就是控制着自己不能尿,不能尿。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小时候记不住事 情,就可以随意对他。孩子记不住事清,但是记得住感觉。我不敢告诉我妈,不敢请求司机,不敢尿裤子,这大概都是幼时的心理阴影导致的。
0 U  ?$ R- D! Y9 S; _+ }   
- s6 f: _( K( o1 ?7 V( M! J' y后来终于忍到了目的地,我连滚带爬地冲进车站厕所,却无论怎么努力,都已经尿不出来了。不知道有几人有过这种体会。我跪在地上用头撞墙,无声的哭着,却不敢惊动等在门外的母亲。
. T9 u) q; s0 u/ W1 B   ; ^* J/ l. v3 y5 p1 A
长大后,我遇到任何事清,不论我处境多么艰难,我都不会对我妈说。哪怕是大一时医院给我下的病危通知, 我都直接撕了。我不想告诉她,因为我不相信她。我一直都很羡慕那些在外面受了委屈,可以回家在父母臂弯里倾诉的孩子。而我遇到打击和挫折的时候,却无人可 说,我只能自己硬扛,直至内伤。2 Z! _1 m8 C$ c/ r: M  T: \
     六、不要把孩子当情绪垃圾桶& j& `( C# u3 H, j' O6 O& e% D
' G( {% Y# ~& g( S- q
    母亲经常对我发牢骚,说自己童年不幸、婚姻不幸、晚年不幸。每次和父亲吵架都要对我控诉。一件事情翻过来调过去的反复说,过去十年的事清依旧天天挂在嘴 上。这些负面情绪让我背负了很重的思想包袱,我不相信亲情,觉得未来一片灰暗,对任何事情都不抱有希望。我觉得我一定会重蹈她的覆辙,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 活着?; y; L8 `9 t+ F  I9 y. w% v0 y
   
" z  m3 f4 S0 K: O4 E4 J$ x! A1 h小时候的我经常站在阳台上往下看,心想只要轻轻一跳,大概就不会有烦脑了吧。即便是现在,每当我站在高处的时候,我都会有往下跳的想法。只不过是现在我能很好的控制住自己的冲动,让理性主导我的思想。
- D/ Y+ ]4 M8 a6 |! B   七、不要吝啬夸奖
0 K! d& }% h0 h6 U
# [3 |% F! D. C$ R" _! h5 h1 ]    我父母奉行的是“打击教育”,也就是无论我取得多么优秀的成绩,他们也都是撇撇嘴说“这有什么,不值一提”。时间长了,我就真的学得自己什么都不是了。" v* ~! A1 w  Z- u
   + z! `3 p- l; I4 h% `/ R
参加工作后,有一次我在网上发了个长贴,有位网友回复说:“有个细节大家可能没有注意到,楼主的标点符 号使用得非常规范,没有错别字,并且每个自然段之间都会空格,这么长的帖子看起来就不那么费劲了,感谢楼主为读者考虑。”就是这么短短的一句话让我泪流满 面。我忽然发现我是多么渴望被人称赞。" w2 P( a1 q" Y% E: f
    - F6 A& w9 Z/ W) E9 \. \' W
所以父母们千万不要相信什么“打击教育”能够让孩子越挫越勇,能够激发孩子的好强心理,能够让孩子奋发 向上。不可能的!不断的打击只会给孩子造成伴随终生的低价值感,让孩子在自卑、自贱中痛苦的挣扎。在孩子心里,父母是最重要的人,一句小小的夸奖哪怕是非 常细小的事清,都会让孩子铭记在心。9 ]# g1 t5 L7 W, B6 ?3 @
     八、家庭教育中父亲不能缺席9 U0 h& c) o  }8 X" r
- I2 X+ C/ E" V! ^! u7 |
    父 亲有着传统大男子思想,认为做家务、带孩子都是女人的事。所以总是高兴起来就像逗宠物一样逗我,玩不高兴了就当我根本不存在。所以除了和母亲吵架以外,父 亲没有给我留下很深刻的记忆。我不否认父亲很爱我,但我感觉不到。再加上母亲不断的在我面前控诉父亲,所以我始终迈不过这个坎儿。
7 M! E- f9 Q& s9 }   
: I) d' w: |4 @我上大学的那一年,父母正式离婚。后来父亲又组成了新家,并又生了个女儿。这几年,他一直在对我说他当初多么无奈,其实他有多么爱我。我也知道他再婚和再育都是他的权利和自由,可是我就是不能原谅他。不知道是不能原谅他的再婚再育,还是不能原谅他对我成长的不作为。3 D- j4 P! W" B! [
    九、成绩不是一切,能力更重要. P8 H+ Q$ ^2 P) ?' K1 y4 c

* \" O" I- Y6 {3 p- Z: i    自 小母亲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只要成绩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于是我很顺利的考上了重点高中、重点大学、公费研究生。可是离开学校进入社会后,我才 发现我什么都不懂。我不会为人处事,不会交际应酬,不会团队合作。读书时成绩好的优越感,一下子全被踩在脚下。刚开始工作的前两年,我总是躲在厕所里哭。 我有太多太多的不适应,太多太多的不明白。后来我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才逐渐找到自己的定位。也在实际工作生活中,慢慢学会如何与人相处。2 m) r$ D$ L! S
     十、不要包办孩子的一切& `2 }" s, H6 i7 I
! q3 q) p2 R5 Q% b
    母亲是一个控制欲望很强的人,从小我就必须按照她的意志来生活。我穿什么衣服鞋子、买什么东西、考什么大学、选什么专业、嫁什么人,都是她决定的。我的所有事情,我都不能做主,久而久之,形成了我懦弱、胆小、毫无主见的性格。
8 y9 M, J) }2 S9 c& K/ t$ R   ) H) [2 ^3 _; b4 F+ I  {) u' ?
上大学之前,母亲一直控制看我的生活。考上大学后,因为大一时生了一场病,母亲以此为理由来陪读,又延续了七年她对我的控制。研究生毕业后,我进入一家私企工作,母亲以当初把房子买了给我治病,现在无家可归为由,搬入了我的宿舍。于是我就成了一个奇观,带看妈妈上班的人。9 x( L; O8 k( S" y* u5 L2 v( d' h# |
   
% ^% G/ m- S* I' l7 b8 `& E当时的我,根本就没有想过拒绝母亲,因为在她的教养下,我根本不知道“界限”的含义。我仿佛是跟她共生的,我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沿有自己的边界。& \9 e2 s, q9 e  C
   
. r/ e9 q7 Q; _- ?. I( T% B) q/ T在她的强力包办下,我没有真正谈过一次恋爱。工作后,又是在她的包办下,我嫁给了现在的老公。结婚头几年,我总是和老公吵架,不止一次想离婚。我恨母亲毁了我的一生,我恨为什么她的行为,要让我用一生的幸福与安宁来偿还。6 F! [2 Y' y  y9 W3 h4 m
   
/ N& P$ M$ h3 Q5 S" c: R其实,如果我的母亲看到这篇文童,也许我说的这些回忆她一件都不会记得。但正是这些不被记得的细节,在不断的伤害着我,计我痛苦不堪。& E3 F$ C9 J. ^) V0 B/ ~. j
8 n% j+ l' N! Q" s9 H) G3 J: w
    后记% ~4 l# g1 H2 C/ m( t, X3 q
    在结婚之前,我一直坚持着独身主义,或者结婚也一定不生小孩。大概是因为自己的童年太不幸福了,所以不想再将这种不幸延续下去。我学得我没有能力当一个好母亲。 : T, w# T( U& n5 Z: }3 p" H; Y1 T

  `) `6 i( `; O0 o. s9 l: S" O6 F随看年龄的慢慢增大,我开始有些动摇了,特别是看到别的小孩在妈妈怀里撒娇的样子,忽然好想也拥有这么个小家伙,能让我用我全部的爱去呵护。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补偿心理?3 b1 R! x4 W% i8 }% M& {) \) [
   & p; G# `3 S1 o4 d& c: m
婚后三年,我怀孕了。在知道这个消息的那一刻,我就决定,我一定不会用我父母的方式来养育我的孩子。我要给他真正的爱和尊重,我要让他成为他白己,而不是为我们任何一个人而活。
, B$ B6 u  b- m" `% V9 t4 x( t6 l$ C$ J
    孩子真的是上天派来治愈我们的天使,养育孩子的过程其实就是我们内心再次成长、自我疗愈的过程。儿子出生后我读了很多关于爱、关于自由、关于接纳、关于界限的书藉,明白了很多以前根本想都没想过的问颗。4 J* a# m! R6 j- X! H7 |8 o
    ) e3 I$ n/ }. g4 I4 d
我开始明白母亲一直在侵犯着我的生活,越过界限控制着我。我开始懂得母亲的情绪和生活是她自己的,我的生活是我的,我可以做主。我逐渐自信起来,开始有了白己的主张和判断力。/ t8 F! @# L% z2 \" d* G! E
   % Z. B7 u4 f# v
在育儿的路上,我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我不会因为儿子打碎花瓶、扯下窗帘而训斤甚至打骂他,在我 心里,儿子远比那些物品重要。我和儿子一起在地上爬,一起捡石头,一起在纸上涂鸦,一起互相泼水,每天都拥抱他、亲吻他,耐心的对他、尊重他。儿子在自己 玩的时候,经常会突然跑过来给我一个拥抱,让我的心里暖暖的。有这么一个全心全意爱我、信任我的小人儿,我怎么能不努力成长,才能不辜负这份信任。: R& `' \* _$ c! b
    1 Y5 V% i7 ^( b+ X  |+ V
我关注了不少教育专家的微博,每天看他们解答一些令家长头疼的幼儿行为,同时也准备着,如果我的儿子出现同样的问题,我该如何解决。但是,不知道是我的运气比较好,还是我的正面关注起了作用,儿子到现在都没有出现让我头疼的问颗,或者是也许出现了,但我没把它当成问颗。" t" E" `: S& @+ g4 a
    8 V; f( A  z( D+ }+ p6 s! o( K; M
我小心的呵护着这个上天给我的恩赐,同时感觉到白己内心的伤痕在慢慢平复。更加神奇的是,我和老公的关系越来越融治,他更加尊重我,我也不再因为一点小事就委屈伤心。我俩一起参与到育儿的过程中,家里每天都有笑声。; |" Q7 L6 A/ |0 L* B4 M
   
: d& }+ l( \: [: y1 N/ }+ ?对于母亲,我托人给她介绍了个老伴儿,人很好,我很放心。虽然我无力改变母亲的心态,但我还是一有机会就开导她。她也会经常来我家小住,但我会守好自己的边界,不让她影响到我和儿子。9 P( p, R# \. X
    , H  U1 F2 n9 I+ }
最后,我再次说明,写这篇文童不是为了控诉什么。我的母亲应该代表着中国的很多父母,其实他们都曾是一个受伤的小人儿,只是他们不曾意识到,于是又把伤害一代一代往下延续。- K4 o; V8 U: d
    8 A! i% s: T+ _( k8 J2 _% Q
我依然有着很多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阴影,这些缺陷和阴影可能会伴随我一生。但我会尽力来自我修复,快乐生活。同时希望更多的父母能够回顾反省我们的成长经历,在阻断原生家庭的伤害往下延续的同时,弥合自己内心的伤痕,幸福快乐的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s# l3 s7 p9 U$ o& F
# x$ x: Z" A0 L" G$ {, ^

$ n0 I. I& S+ W 8 ?' Y3 S% d8 l0 F( M
" c5 K5 R/ X* P. [& A, e8 i

$ j8 T% t& I* X2 a# C  `
鲜花(9) 鸡蛋(54)
发表于 2013-5-12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23) 鸡蛋(0)
发表于 2013-5-15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好像缺网银,顶帖!
鲜花(79) 鸡蛋(0)
发表于 2013-5-16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中国文化里把母亲父亲的角色神圣化了,其实人无完人,即使做了父母。“人渣"也没都自己去绝育了,就应该理性看待他们。父母给孩子的伤害和阴影是一生回的,哪怕出于无知。 非常好文,谢谢分享!
鲜花(33) 鸡蛋(0)
发表于 2013-5-17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女儿还是很像她妈,性格很强烈,只是少了一点暴力倾向。3 e( d4 r; _5 y3 n6 O3 O
% k- h9 [; M6 W* d
所以她也很难理解她母亲。把她母爱忘却,把怨和恨记在心里。* l% e; X9 s' @$ k; n) Q9 G; q# d$ K

8 k$ Y# B$ a, ?0 z1 J还是加拿大华人第二代小孩,虽然不很求上进,宽厚仁慈为大多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8-26 04:01 , Processed in 0.15243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