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52)  鸡蛋( 0)
|
父母的权威是怎样一步步失去的?下面总结了9种最容易失去权威的父母之道。我们当然希望里面没有你的影子。但如果已经有了,别担心,请认真思考我们给出的建议,我们就有办法让你,怎样失去的权威,怎样拿回来。 I' V# c* J4 H% I, k# V
8 d- e9 ~) A. c" X- u, G( ~5 ~
个案一:溺爱迁就,权威失去原则性 6 N$ ?* g4 w6 |6 d0 f
# f; ~: F# U2 G' P7 t3 _0 T) ] 从幼儿园回来,津津在家看动画片,妈妈在做饭。这时,门铃响了。“是爸爸!津津快去开门。”妈妈在厨房里喊。但津津却像没听到一样,动都不动。 ' y* o' _+ O* z! A% e/ P
: i0 G2 w- C" W4 ]6 c! ]
“这丫头!”妈妈一边嘟哝着,一边走去开门。 $ j( W/ O: ^* M6 j( r
! O0 j& w( b5 o! \: m# @# h4 c
点评: 0 S. j6 _$ F8 ]5 v" G
+ e. V1 @& m/ w- e" f5 Q
妈妈的做法等于告诉孩子:“我的话,虽然合理,你也可以不听,而且不听话能使你得到好处。”这类事情成百上千地积累起来,孩子当然不听话了,家长训练的嘛。 8 {9 m5 n+ k a6 y0 J' Y ?
. K1 A8 v, F9 v. p7 J( M5 @ 正确做法: 0 D, f2 }+ g4 T$ \2 L, y
5 N6 j0 ^6 r( z/ F
任何时候,不做无原则的让步。比如津津的妈妈,就该坚持让津津去开门。实在不行不惜关掉电视。目的要她明白两点:
4 k8 y ?* Z$ r) `- I: O( c% E6 k
$ D/ Z4 ]0 J- ~" M. W 1. 我只顾自己看电视,不去给爸爸开门,是不对的; ; x$ ?* X% {2 F4 j3 ?: r) U9 K
0 ^$ P* [ Q! S, E; f1 t# C& R
2. 我跟妈妈顶嘴没有什么好处。本来去开门只不过少看一小会电视,这下可好,一晚上不让看了。下回还是听话为好。 4 E; z4 n* x! H; E4 b# g
# N/ q7 L2 n- z+ J6 J% _
个案二:要求多多,权威失去可接受性
$ {( f6 O" m% ~: P/ U9 o3 F, l, @1 S4 ~# g1 C l
小雨暑假到了乡下奶奶家里,就变得像个野孩子:爬高上低,不睡午觉,不按时吃饭,甚至不洗脸不刷牙!邻居很奇怪:“野归野,怎么牙也不刷呢?”奶奶却能理解:“我那个媳妇有洁癖,平时管得严,小雨翻翻书都要洗手,吃点零食都要刷牙,忘记了就唠叨个没完。孩子可能是被管怕了!” 9 D: C8 V" d- w6 c# b
3 I# _( w& Q* x 暑假结束回到家,妈妈发现小雨好像变了个人一样:不像以前那么听话了,结果她就愈发唠叨个没完,小雨则开始反抗,母子俩的摩擦渐渐变大,妈妈的话小雨更不听了。
1 ^$ o- h2 l8 e% d% Y3 I9 _* S# v
\+ W. e$ ^; H 点评:
7 p( |# O8 D; P f e
: g. R( N; s0 s4 B* k 认准孩子必须听自己的话,要求过多、过细、过死,孩子不照办,就和孩子较劲,没完没了地指责唠叨。孩子烦极了,当然会反抗,亲子关系就逐渐成为持久战,这等于有计划地训练孩子、等着孩子破坏家长权威,很不明智。 + _$ u) V& G2 A% J% k% d
3 w! W# c7 ^( j6 j, m& a) f* c
正确做法: 7 U! j1 i1 A1 s, H$ u3 g
( l3 a; X0 U( K) t3 I 权威必须有可接受性,必须以尊重孩子为前提,必须通情达理,不能全场紧逼。对孩子提要求必须慎重,要求要合理,同时不能太多,要一步一步来,以免孩子顾此失彼,心生反感。 % }8 d% b( n% ~$ M" u0 K0 t4 f. [! a7 t
Z* d, V; ]' a! x
; q8 O4 s& H2 b9 F+ h, r8 x7 A/ `8 {/ ~2 \0 N; i. z! S6 G8 d; o* S7 @1 q
. O. u O3 m* G个案三:情绪性管理,权威失去稳定性
" r3 m6 d$ _- l5 O/ I 阿永在幼儿园又被老师批评了,因为他又跟兰兰争抢玩具。差不多放学时,他心里有点害怕:上次老师跟爸爸告状时,爸爸说他敢再犯就要狠狠收拾他。今天爸爸会怎么对付他呢?
: ]3 E8 B4 P5 _" x% w# z 谁也想不到的是,今天爸爸在听老师讲完之后,竟然只是笑呵呵地跟老师道了个歉,一点也没怪阿永!回家的路上,阿永忐忑不安,爸爸却兴高采烈地跟他聊起了别的事情:“爸爸的设计得奖了!得了1000元奖金呐!你想买什么?说!爸马上给你买!”
. n% P8 G$ f0 H! B , h( t- P' H$ _$ O' ]3 E3 {, ?
点评: # H& v: E( ^/ k& f0 ?( i# B7 M- I1 Y
权威要求稳定,没有稳定就谈不上权威。家长对孩子的态度没有稳定的原则,全凭自己高兴与否,情绪不好,孩子即便没错也要批评一顿;情绪好,孩子再错也一笑了之,这就是所谓情绪性管理。这样的家长看起来很有权威,但其实是假权威,不稳定,没有教育价值。4 H% \, b/ o$ b' a+ o; y6 b* ^
! B3 M1 b& R' Y6 U3 @
正确做法:
' L" ^# o0 Z) u% f" J 孩子做错了事,上次说要狠狠收拾,这次就一定要收拾。设计得奖是好事,想给孩子买礼物也没问题,但最好先压抑住喜悦,等处理完孩子的错误再说。奖励惩罚,都得落准地方。千万不能让孩子认为自己对错不重要,看准家长脸色就万事大吉。
# f5 u7 s! w5 M+ d0 [7 i : r0 X5 D. }1 `( y" W& v0 X8 W" \
# F9 o! X M' b8 D
个案四:夫妻内讧,权威失去完整性
% ~+ `' C% n; G) i$ N9 E1 b: U: ~$ D, g8 {% d
明明老是被楼上的小彬欺负。几次之后,爸爸不高兴了:“他再欺负你,你就还手!男孩子得有个男孩子的样儿!”
- J& ^7 N8 s i+ I0 i* ? x 明明记住了爸爸的话。这天,小彬又来抢他的皮球,他勇敢地还了手。可回到家,因为衣服被扯破了,明明被妈妈狠狠骂了一顿:“净听你爸爸瞎说!他懂个啥?他在单位还不是给人欺负?以后不准打架了……”
& E6 _6 y# D# P( i 明明望望爸爸,爸爸却只是苦笑了一下,躲到房间里抽烟去了。
& d; _- g* B e4 c+ S, B) Y
; K z, o8 w" r 点评:
$ d5 j2 F: v5 u6 d6 X) X 家长教育思想不一致,权威就会破碎,失去完整性;孩子就会钻空子,家长权威就会落空。此外,父亲“妻管严”,母亲大权独揽,甚至经常当着孩子的面数落丈夫,很容易弄得丈夫威信尽失,一旦孩子长大,母亲管不住的时候,家长权威就会迅速崩溃。. i) a& I- A. ^: e$ H# I/ N& t
$ h/ g4 ?* j* A0 ?
正确做法: 3 ]4 D7 [- G) s( x m
9 [+ `- L2 D* x3 c8 g
且不论还手到底对不对,只要丈夫说过“还手”的话,妻子就算不同意,不肯当面表示支持,至少也要保持沉默。夫妻双方有不同意见,应该背后协商,当着孩子的面互相拆台千万不可。要知道,对方失去权威之日,就是你自己的权威即将垮台之时 2 Y- n: |& @7 Q. X3 K
, T0 N6 M) p% u) ^5 _1 ^) G
个案五:过高要求,权威失去可行性 Q+ W( | @1 b" Y% |, ^. s/ H
( }+ }0 {- e* c3 H, y; g “上次阿梨考钢琴5级时就说要你过5级,为什么说话不算数?明天升级考,你再过不了的话,别怪我不客气!”妈妈最后撂下这句话,离开了小雯的房间。 ) ^' u* A- Z9 i' L7 m/ Y9 U2 o
( ?* e/ q" y" ] g
& L+ |: y% u$ _" r+ F! z+ ? J, B4 o
小雯一个人呆呆地坐在钢琴前,想哭又不敢哭出声:什么叫说话不算数?是你们说的,不是我说的!5级!我才学了一年多,怎么过5级?你们看阿梨过了就吵着让我过,可阿梨学了3年了!阿梨的妈妈就是教钢琴的!你们呢?你们连简谱都不认识!
3 ?1 {7 @) f5 N. Z2 R2 T+ D
# |* b% e2 }2 D# [& K# o: y 想了很久,越想越想哭,小雯决定睡觉了:不练了!练也是白练,反正明天是过不了的,到时候爸妈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 {$ K& v7 `8 y9 Q) y: F8 F( y* M- _' \6 E4 ~0 w
点评: 7 E9 x: @+ V2 ]
7 i! N( Q- V9 z6 ~: d
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过高,权威就会失去可行性,你再厉害也无法实现这种权威,因为孩子根本做不到,其结果就是父母自己打自己嘴巴,孩子无视父母权威,破罐子破摔。 ! x# Q% H1 A/ v0 F5 X3 v/ `, X
6 o0 a0 S& k+ P/ T 正确做法: 7 W: n% z5 n6 |5 d: w
( G% H* a1 Q; }7 \7 x3 c7 R
认真分析情况,慎重提出要求。要求要能够实现,中途要不断表扬。小雯学琴一年多就能够参加5级考试,已经是惊人的进步了。与其苦苦相逼,不如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和成绩,甚至是孩子自己都没有觉察到的优点,孩子反而会更信服你、尊重你。
0 [0 u/ S) T; h: ^7 \9 q' R) |0 U' W' d+ A2 t
个案六:其身不正,权威失去感召力
( Z' z" Y( e. y/ ^9 |: F% H3 x' k) o; ~# P5 G; C r5 v: V
睦睦爸爸妈妈要求睦睦每天晚上要练琴、写字和看书,可爸爸三天两头不是呼朋唤友到家里打牌,就是他到别人家搓麻将;妈妈则是个电视迷。 , K9 ^4 j! M# p6 I9 H! C% P( j
# }, }; q$ G* @: w 一天晚饭后,爸爸又接到老友的电话准备出门时,见到睦睦仍坐在电视机前不动弹,便不高兴地对睦睦说:不许再看电视了,快练琴、写字去。睦睦极不情愿地拿出本子和笔,眼睛一边瞄着本子,一边瞄着电视,字写得歪歪扭扭的。
& u5 d) r2 |+ f( `5 L, v
; t) r, _5 ^! r0 `# Y$ `9 D 毫不容易写完一页,又该练琴了。他一首曲子弹不了几次,就借口喝水、撒尿跑到厅里看几眼电视,妈妈怎么说都无用。说得多了,睦睦冒出了一句:我真惨啊,爸爸可以出去玩,妈妈可以看电视,我什么时候当上爸爸就好了。 0 F7 B7 l$ u, Y& D; {
, M5 ~/ _, |+ d) M3 p5 W
点评: E7 c1 Z8 m& V, {
5 O7 \( W' K7 g; c7 B' ^ 真正的权威光靠家长的地位和身份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要靠家长的人格感召力。而要提高人格感召力,家长必须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努力做到。不然的话只能以势压人,说话不会硬气,就容易失去权威。 9 d0 M0 a& A2 j d* T! W' T
, E6 w0 J' x, R0 `2 E6 c) ^" X 正确做法:
. N6 ?% g3 g/ {6 C, A* P' ~. d( G5 r/ a
台湾教育家提出,“教育无他,榜样而已。”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权威的养成。让孩子学习,家里就要有学习的气氛,家长就要做学习的榜样;其他好的习惯的养成也概莫能外。你自己去玩,孩子何尝不想玩,你怎么能让他去学习?孩子佩服你,敬爱你,用不着施加压力,也愿意听从你的指导。 & ], `6 f/ F4 ^8 N3 }+ q; A
; u! q) c7 _7 ~1 m 个案七:言而无信,权威失去信任基础 * O; ]* G/ ~1 J, g! B
8 o( I) M/ G3 F “阿聪啊,明天幼儿园演讲比赛好好加油!争取拿个第一名,妈妈带你去香港找表弟玩!” + n# H$ _2 y. N6 }+ X3 E: \; u
% Q+ N7 i5 X6 u2 s( W/ Q. p 阿聪像是没有听到一样,继续翻着小画书。 4 M: B. _, r( L5 g9 V
; v9 m3 g, ]) s/ s2 }) A
“你妈跟你说话呢!这孩子,一点礼貌都没有!”爸爸瞪了他一眼。 . q, X& M9 z# R" D b2 h8 E9 G
0 n! F1 ?8 M; Y! e# l" l! U “算了算了,儿子生我气呢!上次说得名次就去香港,结果不是非典没去成嘛!唉,聪啊,妈妈不是故意的……”妈妈走过去,半是安慰半是道歉地想摸摸他的头。 * \3 w; ?. K, V$ z8 c
# \* E O( ]( a, z 阿聪把头一偏,躲开了。瞟了妈妈一眼,他还是什么也没说。
7 K. }: z" E& a& h$ B( D8 I2 R" I0 s0 d0 M' Y: `
上次比赛一完,所有好朋友都知道自己要去香港了,最后却……他知道是非典害的,知道妈妈不是故意的。但非典过去了也不补去,这会又说拿到第一才能去。我才不稀罕呢,阿聪心里不舒服极了。 ( `( [( v. C2 [8 ~1 P9 W6 B! q5 u
2 `8 L# {' L H" h: w, ` 点评: 0 B# f2 ]9 X/ |3 U; N7 M+ h
. B, m! ~ }3 G# Z 没有信任就没有权威。许多孩子总是对家长下保证,事后却做不到。遇到这种情况,我劝家长先不要责备孩子,要想想自己是否也常常说话不算数。一般说来,家长一贯遵守诺言,孩子是不会这样的。所以家长只要答应的事,就必须兑现。不讲信誉的家长是难有权威的。
9 Q+ [* g0 ^# M6 V& D) h& `; t4 T+ N+ H1 H5 ]
正确做法:
. D' M! W3 ?5 i7 E: c+ i: y6 Y
! D9 R& o9 V9 @! C w6 S 许诺之前要考虑清楚:值不值得许这个诺言?许下了能否兑现?如果当时没有考虑清楚贸然许下了,只要不是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该兑现的时候就得兑现。即使是因为客观因素无法兑现,也应向孩子说明,取得孩子的理解,并寻找机会予以补偿。 # C' o+ c$ |& e, T
* p- Y/ x0 Z; R' N0 u: \9 J 这种事情没有任何余地。实在要说有,也只在下一次—下次许诺的时候,想想你头上父母的冠冕,想想你的话一旦出口意味着什么。然后,悠着点许诺言。
# J4 }, x7 X W X2 U
0 O4 u" Y% r+ J/ ?* Q1 {个案八:豆腐心刀子嘴,权威失去情感基础 ! K b* N" i1 u" ^% `$ P* Y, `
* x) v, k7 }3 F! F/ Y8 o4 G* v: J
大街上,一位妇女揪着一个小男孩的耳朵破口大骂:“我到底哪里对不起你了?我上辈子欠了你的吗?生你出来就是要你这么报答我?我下岗了这么多年,卖香蕉也要供你读书,你是猪脑子啊?你给我考一科及格的行不行?求求你了,我给你磕头了……”
0 h" ^- t H5 j0 G& r. {/ m8 I
$ D' ]6 ~/ j4 w0 E 骂着骂着,妇人痛哭流涕,瘫倒在地上。路人不忍纷纷来劝,惟独小男孩一脸漠然,机械地揉着红肿的耳朵,面无表情…… ) |$ h) a% X$ }0 L
( c! H% b5 W7 f4 Y3 K; p# x
点评:
" `( ]$ |. F$ I2 W, q) Y
6 N9 t: z' F$ m' u/ c 操心孩子,担心孩子,如果方法不当,孩子会做相反的理解。如果有一位上级,一天到晚经常批评、贬斥、打骂、不理解您,您会心甘情愿服从他吗?建立权威是为了管理好孩子,可如果你动辄打骂、公开羞辱,孩子跟你连亲情都没有了,他还会听你的吗?你又还管来干吗? . O: f8 h6 ]6 ?! U
* j i: Q" Y+ X# p7 J1 i& r
正确做法:
) d, p9 e9 u; ]3 \
, U1 Q, ]0 k7 J! ~- O9 h: b
# D$ b, E/ L9 D9 N8 o% x 3 p8 \/ L4 V9 |0 ?
1 B6 u& n0 g: e7 y
树立权威,首先要奠定情感基础。家长要善于将心比心,善于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让孩子感觉到你爱他,理解他,孩子才会愿意听家长的话。尤其是要注意避免在公共场合责罚和羞辱孩子,试问一个没有自尊的孩子,又怎么会尊重父母? ( C) a7 p2 b6 m6 M
' O3 h' T- g' _2 R0 b6 V, J7 ` 个案九:滥用强权,权威容易被颠覆
9 w1 ?5 d& U F; t) ?; g6 A' Z' N2 T& }/ C! O
鑫鑫很早就听幼儿园的小朋友说海洋馆特别好玩,里面还有很多很聪明的海豚。可是爸爸一直不肯带他去:“有什么好玩的?又贵!不如去看爸爸打网球,那才好玩呢。”
$ G8 N1 H/ _9 w8 K' p2 G2 G
( a( A$ |0 e- r( | 这个星期他得了三朵小红花,爸爸总算答应周六带他去海洋馆了,但事先声明:下雨免谈。
; ?7 O' a0 b* T2 \0 X' b) C" H
1 x+ s2 X2 e2 L/ H 星期五晚上,真的下雨了,鑫鑫的心里很难受。爸爸安慰了他几句,就忙着打电话约人第二天早上打球了。 . X2 C; B2 _% M. b: h
+ c4 ^- J) x0 C z+ u; A+ x 谁知道,第二天早上,天却晴了!鑫鑫高兴地跑出房间找爸爸,却见爸爸已经拿好了球袋、换好了衣服,准备出门了。 2 X" u0 u* L9 U% |7 |9 Z
9 j/ V* L" g( L* T# } “爸爸,天晴了!”鑫鑫小声说。 ( V, t6 w& @3 p; e2 y
C, ~- g9 C7 i. [9 U “哦,晴了?好像是晴了。可是林叔叔他们还在等爸爸呢,昨天约好了”爸爸边支支吾吾边往外走,眼睛有点不敢看他。 2 [' G7 n; D7 X6 ?( z T
$ a4 o1 M3 B7 {$ V5 r 鑫鑫突然大哭起来,拽着爸爸的球袋就赖在了地上:“你说话不算数!你不是好爸爸!不准走”
, V; \4 z! e7 j
. P. q. N6 u7 Y9 p& J/ b& o “放开!起来!”爸爸急了,“还有没有规矩?造反了你?我说不去就不去!晴了也不去!我是你爸爸,你就得听我的!” 1 H' G, Q# m! p2 q4 h
$ o; d9 r U- L/ y4 u* _
点评:
! Q, x3 e: J# C/ I. a/ G
7 B. ]" K" ]6 |$ m" p( [ 这种“权威”只能让孩子慑服,无法信服,因为它给孩子传达的信息是:人与人之间没有道理可讲,没有是非可言,只有等级、尊卑、强弱。只要你是弱者,你就总不对;而只要你是强者,你就老正确。这会让孩子在心里忍着,心想长大再说。一旦长大,发现了自己的力量,感觉到自己成了气候,孩子就要挑战家长的权威,要夺权,要自己尝尝当权者的滋味。
6 l, Z$ t2 Z; ?" M A" x
6 [! c: F& A6 c 正确做法:
{' e+ s: F1 |; N, A( }6 Z5 S# B* }6 I
想有权威,道理先行。让道理来说话,比吹胡子瞪眼睛更有力、更有利。如果确实下雨,爸爸可以理直气壮地去打球;但天确实晴了,这场球就无论如何打不得,哪怕约的桑普拉四斯、是阿加西、是张德培!
5 G; L$ }: s0 A/ z0 m+ x: h) a ?7 k( X
就算因不能悔约一定得去,也该跟儿子讲道理,与他商量;抬出“老子”的头衔来压服孩子,是最笨、最无能的老子才会干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