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98|回复: 1

[加国新闻] 通往永生之地:我历经的东西方墓地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2-3-29 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作者:川一
; k, Y& a* w% x- E5 }0 }' ~# q# v! X+ c4 ?/ Y/ K7 C7 F. [+ m
说到坟墓,很多人会恐惧,但我则不然,那里真是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之一。
4 X' {# V- B& ]  h( ?: A+ N5 |' x% R. C
% f* l7 l, D, T9 h

8 j7 X+ m9 P1 C% `: x细想自己喜欢坟墓的初始原因,可能是小时候每年春节家里都会祭祖,在坟前“忆苦思甜”,之后还有鞭炮可以放,有美食可以用,于是坟墓成了美好的象征了。后来中学上学整天在坟堆中奔跑,那些坟堆淹没在绿树野草之中,这些绿树野草是我最爱,并且背载重物时,可以把背篓放在坟墓的侧面休息,那些灵魂们从没有埋怨我的不敬。现在想起来,对那些坟墓的感情或许比对我母亲感情还深吧,事业型的母亲让我太早独立,这些坟墓则承载了当时小小肩上的重量。   v# ~8 D, j8 U

1 y0 D8 l+ o% f: B" p5 o/ d
& Y  V: B8 P6 o在我的生命中,曾经经历过一些死别,外公外婆,祖父祖母,再之后,舅舅舅妈,以及一些少年朋友,不过这些死别印象不深,倒是一些似乎是命运造成的生离给心理感觉更深一些,因为死别之后,或有另一世界可见,或者就暂时死了那条心,而生生分别,明明知道那个人还活着,你却为了爱他(她)或其它或许客观原因,不得不远远守望,默默善感,这对那种只求痛痛快快死去不求不阴不阳活着的性格,折磨更多。
# l1 [$ S$ n! k4 L# Y6 s
& D" E  w1 T4 l8 W! G$ i8 d3 ^$ t
% X  i0 O. F2 }2 d* p5 E5 K' B
. K$ p9 _2 U' u$ W$ m5 y. E高中到大学,坟墓的影子离得比较远,工作以后,又开始接触,学校在当地的风景名胜点,一片青山绿水之间,风水宝地也少不了那些大大小小的墓地了,若出去走路,会常常遇上送行的车辆。
: J4 V; D2 p3 x' U, z7 W
1 q) J5 u) v* c9 i; C大概两千年左右,到了大陆那个最著名的公墓,八宝山。当时有一个培训,到后方知宾馆离这里不远,有一个同伴帮助听课,于是自己便偷偷溜出去,一个人到公墓,看着那些躺着的墓碑,没有敬畏,没有赞叹,只是想,这个著名的公墓,也为何这样拥挤?如果可以选择,自己死后还是不要躺在墓地里,若那时还死有骨灰,洒在大海里,如果洒在大海里太费事,就直接下水道冲走,再不行,直接埋在树下做肥料,如在农村,就给猪作饲料好了,因为听说猪喜欢吃骨灰,后来这些进了我的遗嘱。感谢八宝山公墓之行,让我对自己的将来有了一个安排,前提,如果命运允许我安排。& P3 h: C8 e0 g& d3 G
/ e) h4 v/ r+ ]5 u9 n
后来自己又为世间他人的期望、心中的欲望牵引苦苦追求,自然会有些生气苦闷,一天特别明显,一个年近花甲的老朋友正好来看我,他不说话,说带我去一个地方,一路默然,他带我去了一个墓地,那里埋葬的是那些达官贵人,以及遭遇不期而遇的灵魂载体,大家的住房还比较宽敞,游荡期间,记下了一个十七岁的姑娘的坟头,照片上的人真美,她的父母一定深爱她,已经走了超过四个年头,坟前的鲜花还是那样娇艳欲滴,我在那里站了很久,平静了,感谢生命之中那些给与我如此启迪的过客们。这一切,都是上天的旨意吧。 5 X2 Q' J  g* a# S3 E
比较而言,大陆南方的坟墓都比较正规,从外到内,中国北方的墓地,便比较粗狂了。农村里基本就是一个个黄土堆上的尖尖样子,像极了那些自己喜欢吃的包子,一个个长得很像,有些纳闷,祭祖时分,他们的后代要分别出自己的祖先的墓地,会比较困难吧?倒是那些信教人们的墓地,有一些记录,也有墓碑,可以知道张三李四王麻子,不过,这对于死者都无关紧要。人死后,若有灵魂早已升天,若无灵魂更好,青烟一散,万事皆空,至少为之操心太多的那具躯体再就没用了。 * u- {) y- F3 ~* n

3 p. H& o& G& \: s2 T再之后,去欧洲那个著名的乡村国家,在她的首都,第一次看那边的公募,也是因为选择的宾馆在当地最大的公墓旁边,事后方知。当天倒时差,早早起来,出去散步看见隔壁的公墓,那时阳光明媚,鲜花盛开,偌大的墓地里,包括我,三个活着的人在里面,他们在看望他们的亲人。宁静,祥和,自然。那一刻,恍若梦中的天堂,真想自己就此躺在这里,长眠不醒,最近一个孩子说,我最近的前世是一个熟睡中死去的孩子,那就让自己的灵魂继续永远的熟睡过去吧。
* C+ b. R1 o: _  j2 M
7 B; p7 S7 b: i% M. @在北美,有过近距离的两次接触,一次是拜一位在美二十余年的台湾教授所赐,是在美国那所以农业闻名的大学里。第一次见面,他便很可爱直接表达好感,要请吃饭,婉拒了,他又让我的教授转达他的好意,那时自己比现在还浅薄和狭隘,也包括因为华人男人给我的印象,觉得他们很多一般献殷勤便现实有所图,后来,在教授的推动下,第三次邀请还是出去午饭了,之前还把教授责怪了一通。嗯,接触后得知,自己是狭隘,这个人如此可爱纯洁单纯,他只是喜欢和我吃饭,聊天。
6 _4 \: ~% X' _0 v$ O- O3 C% @  F4 O% a2 e5 e
2 k+ t# h' }3 M5 L
1 G" z% `* K: p! J
" Q% m5 m4 _1 O6 ?
突然有一天,悄悄地告诉说他要换工作了,系主任也要一起换,我纳闷,这人的性格应该不像那种传小话的人,结果,后来明白,是说,他有一块学校的墓地了,因为他和系主任为这个学校服务满二十年了,按规定。如此,对生死看得如此豁达的人儿,我喜欢。之后,他专门带我去了学校的那块墓地,在山顶上,不太平,那天刚下过雨,自己穿着高跟鞋。感谢这位真正一衣带水的同胞,想起那时过敏,自己静静躺着“等死“(哈哈,那几天的呼吸不畅,翻身也觉困难,真觉得自己要死了,心里无比平和),他几天在学校未有看见,便邮件问我,告诉他自己过敏,不能出门,他挺关切,后来好了一些,大家聚会,他仍然劝我用药,说只要用了,基本一次就好,自己愿意让身体自然适应,没有领情。后来离开后,不再联系,自己不想有太多的牵挂,也不想这个有着可爱孩子的心灵的人为他人牵挂太多,相信他过得挺好,因为他的心纯洁,人也不贪,好人会有好报。 无 9 q% |  I- `" @5 k

' t) [! n8 @! ?, C# H还有一位,一位德国后裔,老太太,没有孩子,她的先生在我出生的时候就去世了,以后一个人生活。她似乎比较喜欢华人,说之前有个台湾女孩和她生活过一段时间。那天在她家呆了一天,离开时,她带我去他们家的家族墓地,好大一片。她扒开石板上的草从,告诉我,她那一块在那里,丈夫在旁边。这位德国移民有着固有的那种冷静和现实,似乎在说他人的事,当时她说了一句话,我不知道上帝何时让我回去。离开那里之前,她请我在餐馆吃饭,给我看她的侄女们的照片,欢乐无比,宗教让人入世,挺好。% F5 d9 i, l" I: P
5 L* E' h* F0 y) V, T6 c
再后来,继续在外漂泊,慢慢经历和思考人生一些事情,更感觉人生一世草生一秋,也更喜欢在墓地驻脚观望,那里,是大多数人通向永恒之路的必经之地。小王子想念他的星球,和那朵属于他的玫瑰花,想要回去,但路途太远,躯体沉重,便在沙漠里求助小蛇的帮助,他回到了他的星球,不知道何时我可以回到我的星球,现在,我不急了,只是慢慢地等,有趣的等。 " C3 i, s& U+ Q: r& f" f

2 S" v' t  B- k( s3 w
7 l6 X2 N/ X7 i" |' p3 T+ L8 d1 ^6 ^+ M' ?4 a$ A9 c; V8 Q
写完自己的这些感受,也分享些自己了解到的人们对于墓地看法吧。
6 F% |, L$ O# n$ @; t5 b5 N7 b& N  {3 E. h9 ~0 P( ~9 x6 x) Z" j
个人感觉,大部份华人和西人对死亡或者墓地的感觉差别较大,尤其是还一直保持中华传统特色的人们,无论他们在海外多少年。大多数华人对于死亡或者墓地,是敬而远之,或者悲伤,而对于西人人来说,则是表现出坦然甚至是高兴,尤其是有宗教信仰的人,那是祝福他们的亲人去了天堂,一般西人则是把葬礼当着朋友会面的机会。生死之事,西人较之华人,要轻松得多。
, c0 O* v. [5 i$ ^1 S( `  T0 y. s( P+ {; d; V4 i. g
所以在这边,会看到西人会选择住在墓地附近,安静,还挨着一个小公园呢,养老院也挨着殡仪馆不远;华人,则相对远离,即使形式上接受,心里也是有些避讳吧。于是,对于墓地的选择,华人们相对也更为看重。但,大陆移民和粤语老移民有一些不一样,相对于风俗比较繁复的粤语老移民来说,大陆新移民的葬礼显得比较简单,几乎不讲究中国葬礼的那些传统,而且他们大部分也不信宗教,也就省略了宗教仪式。3 O/ O4 V, W; Z  i7 \3 I7 f
, [& F7 a3 K4 t. ]7 ~6 ]2 Z
关于墓地购买,华人忌讳谈生死问题,因此很少预先购置墓地,香港移民来得时间久一些已经开始习惯早些预定,而大陆移民几乎不会预定。据一位多伦多殡仪馆的工作人员说,1983年的时候他给父母在市中心墓园买了2块墓地(6平米左右)仅用了1,750元,到了2011年就需要38,000元。他所工作的墓园一块墓地(3平米)1992年价格为800元,到了2011年就是6,700元。根据加拿大2009年统计数据,全加拿大平均墓地费用为18,700元,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双人的价格,因为加人通常都是夫妻墓地双连购买。
2 ^, W& N6 [% X: L: C
  M% Y) O' i1 ^6 c5 e我很喜欢去博物馆,那些城市中的博物馆大都选择一些具有特定历史意义和重大事项的人或者事做一些回忆和展露,而墓地却是我们普通人人生展示的历史博物馆,在那里,有许多精彩的人生回忆和故事,看着那些发黄的照片,那些具有遥远时代感的造型,而且都是不加修饰真实的历史和人物,真真有趣。 3 F# L1 x$ V! r: ~/ Z4 z7 B
鲜花(16) 鸡蛋(0)
发表于 2012-3-29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14 03:34 , Processed in 0.068514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