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72|回复: 0

【地震特辑】“生命三角”救生法不可信!

[复制链接]
鲜花(156) 鸡蛋(2)
发表于 2012-2-14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http://www.guokr.com/article/12728/
0 P# L$ s) E5 n
9 J2 Q; d# r! X接连发生的云南盈江、日本本州海域大地震又一次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到了地震。如何在地震中自救再次成为了大家关注的话题。“生命三角求生法”也再次流传。在地震中寻找“生命三角”真的是合理有效的做法吗?
' n" E" a/ }: _0 D: E
) c3 |( y9 d+ \流言: 地震来时躲在“生命三角”内存活机会最大! 当建筑物倒塌落在物体或家具上的屋顶重力会撞击到这些物体,使靠近它们的地方留下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就是“生命三角”。物体越大,越坚固,它被挤压的余地就越小。而物体被挤压得越小,这个空间就越大,于是利用这个空间的人免于伤的可能性就越大。
5 h7 u/ z0 y0 G8 ?; ]: Q) P
! i2 y; {" A) R5 D来源: 2004年,一封宣传地震“生命三角求生法”的邮件开始在互联网上流传。该方法的倡导者、加拿大人库普(Doug Copp)号称“全世界最有经验的救援队队长”。该理论声称:地震来时,要在能形成三角形空间的位置躲藏,“生命三角”由此得名。如果地震发生时在床上的则要翻身下床,如果可能还要尽量接近外墙,伺机逃出。同理,在车里的人要立刻出去坐在或趴在车边。1996年,库普在土耳其尝试验证这一理论。他的团队将20具人模型分别放置于一座楼内的桌子底下和旁边,接着炸毁了那座楼房。现场清理报告指出,桌子底下的10具模型均被掉下的房顶“砸死”,而旁边10具则全数“生还”。[1]这个过程还被拍摄成名为“生命三角”(Triangle of Life)的纪录片[2]。库普还批判了各国地震救援机构推行的传统避难方式。
7 z4 J# l  l' r/ s' `6 b+ ]! K3 t. o+ c$ \  n
这些言论很快受到了来自各方的批评。美国红十字会、加州州长紧急服务办公室和地震专家纷纷发文,对“生命三角”的不合理性进行论证和声讨。
3 b6 C6 H1 u. x8 [9 G
) g  y* K; V. l: A3 [' B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库普的“生命三角救生法”又以各种形式在中文互联网上广泛传播。对此,当年在美国参与论战的专家再次强调:“我们四年前的反驳直到今天仍然适用。”近日,随着云南盈江、日本本州海域接连发生地震,关于“生命三角”的信息又开始在论坛、微博上传播开来。
5 |2 t% h6 ]7 A# N4 _& o( U
0 b$ b6 a* [% w( A8 l真相:. m$ N9 y0 N; U  f9 a) B
! B' k3 C  j# w0 p  D+ w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 B, s' [& C( J" c, a, u1 C不过,库普和他的小组所做的“实验”根本不能算是对地震的研究。曾对1999年土耳其7.8级大地震进行详细调研的抗震减灾专家佩特(Marla Petal)指出了库普犯下来一个严重错误:将炸药爆破导致的房屋倒塌等同于地震中可能出现的房屋倒塌。库普将炸药置于承重柱内部,爆破时柱子一折房顶就会像一张大饼一样平塌(pancake collapse)下来。但真正的地震给房屋造成的破坏却并非如此。[3]
9 T6 U) s) q5 D
. [8 C& R5 L2 R' T地质学家和抗震工程学家告诉我们,房屋受到地震波袭击时,可能发生各个方向上的平晃。坍塌也分成房顶平塌、墙体外倒、墙体内倒和房顶M形向下弯折几种。所以,尽管观察地震造成的废墟,我们可以发现在一些位置上确实存在类似的“三角空间”。不过,在地震发生时,人们无法预先知道地震的方式、倒塌发生的方向,也就无法知道什么地方会有所谓的三角“求生空间”。
" V( Q" L" G0 Y
5 H$ x7 F( n( _- C; T  B强调“生命三角”可能带来的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原本你指望用来支撑“三角”的支撑物很快就倒下了。在一次日本利用振动台进行的地震模拟实验中,佩特博士就看到一台巨大的冰箱划过整间房屋,在翻了几个跟斗之后将实验中的“儿童”挤扁。同样,你或许从网上看到地震过后汽车旁形成“生命三角”的照片,也许觉得沉重的汽车会一直呆在原地。可实际上,汽车在地震中很容易被掀起来甚至翻倒,但你头上却未必有危险的高架路面。* o. Z, t9 _  ]# T$ A

+ t" c9 j0 r+ @- b6 P  y( C5 ~地震口诀:伏地、遮挡、手抓牢(Drop,cover and hold on)
* J0 c6 O' Y& G% K3 s! Y! ?美国红十字会灾难教育部前总管罗伯茨(Rocky Lopes)强调,根据对加州地震生还者所作的综合统计,地震最危险的伤害因素并非轰然塌下的屋顶,而是四处乱飞的家什和碎玻璃。“伏地、遮挡、手抓牢”(Drop,cover and hold on)的地震口诀正是针对这个。这个口诀教导大家,在地震来临时要赶紧钻到桌子下边或用靠垫捂住最脆弱的头部,手牢牢抓住桌子腿并做好桌子大幅度移动的准备。% x: N7 T6 S; V. I, Y3 x1 X* r. u' X
; t0 ~; {5 M( o6 F5 l
  j# x' K) k; Y+ t
此外,在地震中,人很难移动位置。移动的距离越远、时间越长,在这途中受到各种杂物袭击的危险性也会大大增加。在美国地震最频繁的地区加州开展的公共健康调查显示,在地震中,人们跑来跑去找地方躲或者犹豫不决,确实会大大增加被飞在空中的东西打中的概率。这也许恰好可以解释佩特从加州和土耳其地震中得到的令人费解的统计结果——对地震发生时正躺在床上的人来说,躺着不动者受到伤害的概率要小于翻身下床者。
. ~* W  b: k0 R" j
( W% u" H* o* N4 H& D% D值得一提的是,库普在宣传其“生命三角救生法”时,指责“伏地、遮挡、手抓牢”的口诀是“杀人的方法”。他的观点建立在极端设定的基础上:1、在地震中房屋必定倒塌;2、房屋的倒塌必定导致里面的家具完全被砸碎。! l, N7 N3 {7 T- n
3 A# x9 u3 R2 k. [' j
不过,不是每栋建筑都会在地震中倒塌,也不是每一场造成伤亡的地震都会导致房屋的严重倒塌。但几乎所有会造成人员伤亡的地震中,都肯定会出现家什、碎玻璃乱飞的情况。它们带来的伤害常常是致命的。6 K+ o) v* g( v, m/ f# G

  a; o# k6 Q9 @) N4 n' \* n即便是发生了房屋倒塌这样的严重情况,“伏地、遮挡、手抓牢”同样是有意义的。地震救援专家发现即使房屋倒塌了,桌子之类的家具也常常能为人们提供保护。[4]而随抗震减灾工作的开展,“中国近年修建的七层以下居民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的砖混结构,更高的则采取框架结构,也是现浇的,这些房屋的屋顶不会掉下来。”“伏地、遮挡、手抓牢”口决在这种情况下会更加有效。. V; n3 \5 y) g2 E& Q8 D  ^5 e
; [0 l( n  G5 t3 ]3 i# \# [
伊朗国际地震工程学和地震学研究院的Mohammadreza MAHDAVIFAR博士2009年发表的论文则比较了“伏地、遮挡、手抓牢”和“生命三角”这两种方法的优劣。研究的结论仍然是“伏地、遮挡、手抓牢”口诀是更好的选择。[5]- n, c4 a+ f" l- A4 H6 S1 W

* m8 J# @' N7 L( M1 Z* o8 H“英雄”还是“投机主义者”?4 [  E1 r( _# i+ b: M, S7 |0 o% a
“生命三角救生法”的倡导人库普自诩是全世界最有经验的救援队“美国国际救援队”队长。不过,这个名字很唬人的机构只是他创建的一家公司,并不隶属于美国政府或是其他的机构。[6]虽然他自称曾任联合国减灾小组编号为UNX051的专家,但曾指导过联合国的全球减灾十年计划(International Decade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IDNDR)的菲利普•伯乐(Philippe Boulle)说,库普提及的编号其实只是联合国曾经使用过的电子邮箱地址。[7]库普声称曾经搜索过894处大楼废墟,救出了超过12万人,在委内瑞拉为数百名儿童治皮肤病,拯救印度人民于瘟疫的水深火热,在世贸中心倒塌救援中中毒,并因此从“9•11”受害者基金获得了64.9万的补偿……然而美国司法部发现他在“9•11事件”中并没有做什么救援工作,也并没有像他声称的那样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并因此对他展开调查和诉讼。[8]按照他提供的网站也没有找到可求证的获救者信息。种种迹象表明,这位“英雄”更像是一个投机主义者。
/ _# A8 d2 I, C- \" Y
% w$ K* g3 k  {* H" M结论:谣言破解。 “生命三角救生法”所教导的“在地震来时,要到桌子、冰箱、沙发,甚至报纸堆旁蹲下”的做法是不正确的。你无法预知所谓的“生命三角”在哪里,而在“生命三角”形成之前,你可能早就先被飞来的各种杂物打伤。, Y  q; q7 ?% r0 f
7 G; G2 ~' [  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8-4 08:33 , Processed in 0.07226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