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由于这种控制不协调,造成孩子在传达和整合信息的时候就慢半拍甚至一拍,而诸如上课、写作业时身体转来转去、不安、乱动、小动作多、手脚笨拙、动作缓慢便成了他们典型的动作现象;而且他们中还会出现消极退缩、没上进心,缺乏自信,脾气暴躁、粗心大意的性格反应,如果家长不及时地为孩子做协调的训练,则会直接导致孩子将来学习困难、注意力难集中。2 B, [5 J3 X1 R5 V; q& [
小肌肉动作:手耳不协调——听到的与写出的就会不一致,听写就容易出差; a" K$ c: w5 N1 }
手眼不协调——不能很好地解纽扣、取物、抓物,不能根据对象物的性质、掌握用力的轻重,常常将东西弄碎、弄坏;看到的和写出的就会不同,常出现抄错数、写字颠倒等问题,(常数落:怎么照着抄还会出错?)
D) A8 A, W5 Z! X2 y【经典案例】% O5 _: o, v! h4 l0 l! z E2 w- K
我儿子今年4岁了,其他方面都不错,老师也说他是个聪明的好孩子。但有一点不好,就是这和孩子做事拖拖拉拉,不抓紧时间,所以做任何事情都比别的孩子慢,甚至做不完。不他不是不会做而是从小就是这个习惯。$ w* w( i. U$ Q8 U
每天早上他很早就起床,但很晚才能到幼儿园。从起床到穿衣服、刷牙、吃早餐、最后是背书包换鞋。整个过程都是慢吞吞的。我们看了都着急得要命,但他就是不急不热的,不管怎么催都快不起来,让你气死。所以每次他不是最后一个到学校上课就是迟到。
" X8 j& t- G6 f1 ~0 S, L9 V0 w平时我们教育的也不少,甚至做任何事都和他用比赛的形式来进行都不管用。有时候你说你的,他做他的,根本就没听。现在我们都麻木了,但看着儿子对很多事情都产生了厌烦的情绪。我们都担心这样对他往后的学习会带来影响。该怎么办呢?. ~3 n& `& F9 c- _! P
【专家诊断】
) w4 y7 h6 ?- `' X造成孩子感觉统合失调的主要原因有两类:
/ `. F0 h) T6 z8 w' Y# A2 U0 _一类,是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城市儿童生活都市化,现代家庭小型化),幼儿活动空间不足,阻碍了触觉学习;如:活动空间狭小或过多依赖学步车,导致爬行不足;过度保护或管束过严;缺少同伴群体的交往活动;缺少户外活动和各种运动;电视、游戏机成为儿童主要的玩具。
9 C2 L4 p5 G' X6 Y: A: q. S* o+ A二类,是家长过分看重“第二书包”。如:过早进行认知教育;过分注重孩子视觉能力与听觉能力的开发。每到假日与课后,城市街道上总能看到不少从幼儿园里出来,就去学弹琴、学绘画、学电脑、学外语等,真是刚出教室又进教室。正因为有了这些因素,致使学龄儿童的活动空间不断缩小,从而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应有的各种感觉刺激机会大幅度减少。造成神经体系无法健全发展——感觉统合失调。; y& d0 W/ ~5 i1 w( k
而做事拖拉、磨叽则是本体感失调的孩子在生活中普遍的行为反应,不是孩子的性格问题或性格障碍,而是大脑功能发育不协调造成的。孩子的行为障碍之所以越来越严重,根本源于成人对感觉统合这个方面常识性的知识缺失造成的。% |* p* I, s, W' t/ {
【支招】
+ d6 Z1 r5 \4 _& [) v0 R人是通过六感(视、听、味、嗅、触、重力感)来感受外界事物,并通过感官将信息传递到大脑中去,大脑在经过整合后再指挥四肢行动,这种能力称为感觉统合。而感觉统合功能失调,主要是指脑内,特别是影响到感觉系统的部分无法有效工作,无法正常而有效的发挥功能。要想让孩子从根本上解决“拖拉、慢吞吞”的问题,就需要坚持做好以下的工作:
1 K6 w2 [* O; v; h+ d0 k3 D一、立即停止对孩子的数落和埋怨。不是孩子故意这样,而是他的大脑管不住自己的身体,一味的数落只会增加他的挫败感,对学习和生活产生厌恶情绪。而是要多鼓励他,并告诉他:“爸爸妈妈永远支持你!相信你一定能坚持!一定可以更快的!”4 t3 A5 O6 \( T3 b6 Q; x
二、坚持玩速度游戏。游泳、骑车、玩滑轮、滑板,这些以速度取胜的运动都是刺激大脑对身体的产生感觉并协调的好方法。每天20~30分钟,坚持1个月就会有很大的改善,若从没锻炼的孩子就得循序渐进的逐渐增加时长,可先从5分钟开始,用比赛的形式来激发孩子不断地挑战,加快速度。一是,与他人比赛;二是,可以跟自己比。这次用的时间跟上次用的时间比。( i4 W* _' X+ B( k( @! I
三、以孩子的偶像来激发其效仿
4 o$ ?0 c$ D" A# F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或电视人物,这便是孩子心目中最早的偶像,也是他追随和学习的方向,我们家长们要充分地发挥“偶像”在现实生活中的引导作用,用“偶像”的行为去引导他。如蝙蝠侠、奥特曼、铠甲勇士,这些英雄人物,都是来无踪去无影的,动作很快,当孩子出现拖拉时,我们可以说:“哇,宝贝今天一定会象铠甲一样神速吧!加油哦!”2 [ Q" n4 l% F3 e1 Q2 h" l/ C( {* t
还有就是下面的“安静训练”里的一系列游戏,平时家长可以不失时机地跟孩子来玩,让孩子在运动中获得熟练的感觉,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 C$ X+ H2 T% ^. y* t" Y, y四、安静训练:* Z; L$ s1 ?5 l% v
(一)、互动游戏法; @% j7 g8 R1 f/ r- q+ S" Z
1、躲迷藏。我们会发现通常爱动一些的孩子,藏猫猫是藏不住的,基本上是还没等找,他自己就跑出来了,就是我们俗话说的“沉不住气”,其实,“沉不住气”就是无法集中注意力,多数属于前庭觉失调,对于这些孩子,我们就要这样来玩躲迷藏:由一位家长带着他一起藏起来,另一位家长来找,这样一起躲起来的家长就可以及时地用手指做“嘘”状指引孩子不出声,抱着他一起,这样宝贝就不会在很短的时间就跑出来,我们可以从躲藏30秒开始,逐渐地加长时间;有耐心的家长建议用秒表卡个时间,做个记录。这样会更有意义,因为你可以运用三比法则对宝贝的每一次进步给予鼓励。-& I' w0 C7 D$ [* l8 i1 k- L9 H q
2、听觉安静训练: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可以帮助孩子打通人和自然的沟通渠道,尽情地感受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美丽风景,使他欣赏能力也得到充分地发展。
8 G4 v1 L6 s1 Y- K耳朵耳朵听一听+ {% {8 N3 O% q9 |% J. y& d
坐下来,坐下来,1 a ^$ a; A( A* k/ B& n
小耳朵,快张开,6 O. F7 o9 s8 [, E$ M
嘘~听听是谁在说话?7 `# I) n% e! b
请你马上说出来。
, j" n/ } l- S* j& p+ A/ g找一个安静的环境,例如:公园里、小区里大树下、僻静的地方、家里等,用手指做“嘘”状,指引孩子不出声,一起来聆听大自然和环境中有哪些声音,1分钟后大家一起来轻声地说出各自听到的声音,时间的把控可以从30秒~1分钟开始逐渐加长聆听的声音。-; t5 ?$ V& z- v: L
方法:坐在一棵大树下听一听,听听有什么声音呢?嘘!各自说出各自听到的声音:我听到了……。。有人在说话、汽车开过的声音,睡觉前,跟宝贝来玩这个游戏,更会大大提高他的专注力和聆听能力。
9 j5 ^, ^: W0 G3 z(二)、 以动治静法+ }8 z) w" k5 S: e
1、端乒乓球。先用羽毛球拍来端乒乓球,根据孩子自身水平的提高,适宜地加长时间和球的数量,到一定的水平,就换用乒乓球拍来端。我们可以采取比赛的方式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家长在与孩子竞技过程中,可有意识地让自己失误1-2次。-7 y: [4 H; U3 d6 L/ Q. L
2、拍皮球或排球。比比看谁拍的时间长。# M% v) d, a2 F- \
这些方法适用操作简单,最重要的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们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平常爱玩的玩具来为孩子设计“以动治静”的游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