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42|回复: 2

一位智者对命运的看法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1-11-7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一位智者对命运的看法
: Q- u6 g) X/ v5 o* f# [, `' H
, X4 i9 f/ d: P$ T7 C3 m+ h: @
' Y& @( M0 d( [" p8 [ 命运既然如此奥妙,那么佛教对于命运究竟有什么看法呢?我分四点来说明:
, k+ G  o8 c5 k& j; U0 J1 P) h: m
  
: d8 j4 b- o% b: A" E    1、佛教认为命运不是定型的,命运是可以改变
) U5 V. t! k4 f
: X! U1 A* E3 U: m( A  
$ }3 S6 ~/ F0 T( u) V7 N# n    佛教虽然也讲命运,但是有别于外道机械的宿命论。佛教主张诸法因缘而生,空无自性,因此命运也是因缘生法,没有自性。坏的命运可以借著种植善因善缘而加以改变,像小沙弥增长福寿,就是有名的例子。* l$ j) i- }3 h1 G+ w3 \8 @6 {
7 X. z+ ~/ J' N; T5 N& S
  
2 q) H0 x8 x& F( h    有一位证得阿罗汉果位的师父,一天在禅定中知道自己疼爱的徒弟只剩几天的寿命,心想:
* v" u+ |7 m* l& F
' \, N5 ?" r; W6 i  * i" F, D" \7 M6 U! n' }" O
    『这么乖巧的孩子怎么只剩下七天的寿命呢?真是太不幸了!不可以将真象告诉他,他小小的年纪,怎么承受得了这样的打击呢?』
4 \% V2 Y' b- {) i' p8 {5 x: F- c# d7 O6 k0 t! n! q
  
7 |1 }8 _7 d" r, E6 f3 g$ e2 L; u    天一亮,师父压抑著悲伤,将小沙弥叫到跟前说:
# G; L5 N, `$ B4 t" \/ z# {# g0 S* G5 R6 o5 [( [1 f7 N/ \- C4 ?
  4 z5 m2 q$ A6 B4 T: H, ?% H' L
    『好孩子!你有好久不曾回家看望父母了,你收拾行李回去和父母聚一聚吧!』
! B" @( i- r( K2 A2 X, D
7 V  a/ _- P$ v  
7 ^/ F  ?0 z& N0 r/ v    不知情的小沙弥虽然感觉到师父的异样,但是仍然高高兴与地拜别了师父回家乡去了。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过了七天小沙弥还没有回来,虽然断了烦恼的阿罗汉,也难免为小徒弟的不幸遭遇而怅然伤感,心中正在为再也见不到徒弟而郁郁不乐时,小沙弥突然平平安安地回来了。阿罗汉大为惊讶,牵著小沙弥的手上下打量地说:2 V! y5 W% ^  ~
; D2 H6 w+ q4 |4 y; H0 S
  
5 u6 ]% H# ?1 j7 t& G! L8 r7 u* X    『你怎么好好地回来了?你做了什么事吗?』
9 ^2 M9 D/ z9 D/ T, f0 w7 A+ g6 C! ]" {( R/ ?# l
  & N  w/ Y0 W& n
    『没有呀!』小沙弥迷惑地摇头回答。
/ s, w" _* E& U, i3 G2 u2 O* a
' ?5 S& Q+ {% e  # |3 o* \0 j5 f# b, o
    『你仔细想想看,有没有看到什么?做了什么?』师父不放松地追问。
- u8 t& X% g, E7 U/ |3 U2 b4 l$ o
& J7 L4 a( {/ M, u5 |. T: `  9 d7 I8 ^& ]" q, l
    『噢!我想起来了。回家的途中,我经过一个池塘,看到一团蚂蚁被困在水中,我检了一片叶子,把它们救上了岸。』小沙弥如实地回答,乌黑的眸子,散发著喜悦的光芒。
4 g6 b9 g/ s+ \2 O. g4 q* j1 K6 i
; i3 T: I' O' w9 l# v$ i  / u7 |. C% l/ s# s7 X! t9 Z9 f
    师父听了之后,马上再进入神通之中观看徒弟的命运:这个孩子不但去除了夭寿之相,并且有百岁的寿命。小沙弥的一念慈悲,不但救了蚂蚁的性命,也改变自己的命运。& h# ?6 ?& b; C; D
( t* M/ a; ^1 e
  9 b+ i$ y0 n( V; L
    除了慈悲能改变命运之外,修福也可以转坏命为好命。有的人认为自己罪障滔天、恶贯满盈,永远无法扭转命运,其实不然。佛教认为再深重的恶业也可以减轻,好比一把盐,如果将它放入杯子之中,当然咸得无法入口。但是如果把它撒在盆子里或者大水缸中,咸味自然减淡。罪业的食盐无论如何咸涩,只要福德因缘的清水放多了,仍然可以化咸为淡,甚至甘美可口。一块田里,虽然杂草和禾苗并生在一起,但是只要我们持以精进,慢慢除去芜杂的蔓草,等到功德的佳禾长大了,即使再多一些蔓草,也不会影响收成,因此深重的罪业可以藉著广植福德而加以改变。& R! T/ v3 u! g6 D

( |, q8 K, L+ h! q  ' t, N# s. V9 I7 s$ v
    普贤十大愿中说:忏悔业障。忏悔也是消除业障、增长福慧、改变命运的法门。我们的衣服肮脏了,要用清水来搓洗才能洁白;身体垢秽了,也要用净水来沐浴才能乾净;心地染污了,要用忏悔的法水来洗涤,才能恢复清净,所谓「随缘遣旧业,更莫造新殃」,挚诚恳切的忏悔能去除我们烦恼的污垢,把原本无染的清净自性心显现出来,因此佛教非常注重忏悔法门,如慈悲水纤、梁皇宝歼、天台约三纤,都是历代大德为我们敷设的方便法门。
+ A: B. Q7 \% ?" @" `3 z2 `
& \  I+ t3 _: `7 [, f
( x. n- P# W1 H* j : t1 \$ K5 K! a7 N  }9 q
    命运既然可以因为行慈悲、培福德、修纤悔而加以改变,因此命运并不是必然如此不可更改的。再坏的命运也能透过种种的修持而加以改造。相反地,好的命运不知善加维护,也会失却堕落,所谓「居安思危」,不能不戒惧谨慎!
( F9 }* Z6 j/ V" U7 h7 g! x( U9 G
! k, q* |  ?! |$ o% j% f2、佛教重视宿命,但是佛教更重视未来的命运
" l0 f% G. y+ Y  ]
0 _. o: ~$ |) Y% w8 S9 f  7 N3 M* p6 g, \9 ]. k
    佛教讲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佛教虽然重视过去的命运,但是更注重现在和未来的命运。因为过去的宿业已然如此,纵然再懊恼,也无法追悔;但是现在和未来的命运却掌握在我们的手里,只要我们妥善地利用每一刻真实的现在,前程仍然是灿烂的。因此佛教不沉溺于对过去命运的伤感之中,而积极追求未来充满无限希望的命运。0 m/ u1 d; s, ]3 h3 g, t
' R% C8 l8 ?: [1 g
  % m. G0 d/ i% Z* H
    如何把过去坎坷的命运改变成未来美好的命运呢?那就要实践改性、换心、回头、转身的工夫。平常说:「江山易政,本性难移。」如果能将难改的性格改变过来,把暴燥的脾气改成柔和,把孤僻的性情改成随缘,命运一定随之改观。现在医学发达,有人得了心脏病,换个心脏,仍然如生龙活虎般充满活力。我们的肉团心坏了,固然要动手术换掉,智慧妙心坏了更应该改换,把坏心换成好心,把恶心换成善心,把邪心换成正心,才能延续生命,常保健康。
, `+ {' f* R9 @: _; T8 d5 v# X! ^2 i) h7 m3 W* ~% g! y4 l  p5 D
  
( c' `& ~8 p6 x- G    改性换心是改变命运的药方,回头转身更是创造命运的良剂。人间有许多的纷争、痛苦起因于不知回头,平时我们只知道向前挤进,甚至把自己赶入烦恼的牛角尖而浑然不觉,凡事要留个转身的余地,回头退一步想一想,以退为进,我们将会发现世界是多么的宽广辽润!
- e. q1 d9 e( C! u! J, j( V
( Q8 C; ^) ]( E  |7 m3、佛教不鼓励人听天由命,佛教希望人开创命运! _. V$ [* G4 Y# N" w1 D2 f

$ }% w3 w3 A% l# L% V  # h6 {4 w8 U- {( q9 P8 {4 C* o+ k0 b
    有的人遭遇困境的时候,就认为冥冥中上天早已如此安排,任何的努力都是枉然的,于是消沉、沮丧,不知奋发振作,把自己宝贵的前程委诸子虚乌有的唯一神只去主宰,甘心做宿命的奴隶。佛教认为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任何力量都不能主宰我们的命运,即使天神也无法操纵我们的命运,我们是决定自己命运的主人,我们是创造自己命运的天才,佛陀本身就是典型的例子。3 Y4 }3 |7 a9 ^* n6 P8 P

/ r! g( s; b' T/ Z  + r5 O5 B6 I7 F4 K4 }
    释迦牟尼佛未成道时,贵为一国的太子,享受无比的人间欢乐,得到万民的景仰。但是佛陀不以皇宫的生活为满足,不甘愿做个庸碌的凡夫,于是舍弃一切的荣华富贵、亲族情爱,独自走上追求真理的道路,创造了自己广大如虚空的生命,而一切的众生也随著佛陀的证悟,开创了未来正觉幸福的命运。: x. E2 N; a2 g

) N! w( Y  k; P" C" }5 K  B  
5 q: m$ I3 u- z. T0 Z    人生的境遇并不是命定如此,绝对不变的。上天没有能力把我们变成圣贤,上天也不能使我们成为贩夫走卒,成圣希贤都要靠自己去完成,所谓「没有天生的释迦」。只要我们精进不懈,慧命的显发是可期的!3 B( k- V# b% p+ Z4 p+ _; W5 Y! \

9 Z' f4 o/ \- M' A0 z; i& i; k& C  w( ?4、佛教不光是希望人乐天知命,更希望人洗心革命
, r) h7 _& \: P, G
! s9 b2 S2 @7 f( L3 _  7 N! P- C& O( j2 s" F: b
    孔子说他「五十而知天命」,像孔子这样的圣人也到了心智渐趋成熟的中年,才了解宇宙人生的道理,可见乐天知命的不容易,但是佛教主张除了顺应天命之外,更要进一步的洗心革命。
0 U0 U$ _% [' g$ M5 t
* R* u$ Y5 I9 c2 k. R- D1 Q  & X* c/ S3 B/ Q' z/ T. ^, ~* d$ w
    佛陀是一位慈爱众生的宗教家,也是一位充满道德勇气的革命家。佛陀不止要改革印度四姓阶级制度的社会弊病,更要革除众生心里的种种毛病。佛陀所主张的革命不是伤害别人的性命,而是自我针砭;佛陀理想中的革命不是向外,而是对自己内心的欲望所进行的一场搏门,唯有勇于革新自己的人,才有光明的人生。$ ~, f9 [. C+ H$ p; G

: p! y/ c1 }1 ^7 Y1 j& w  
% e5 ~$ X: I/ y2 n8 g$ y" J    常人有一种习惯,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却文饰自己的过失。佛陀数十年的教化,替我们开显了无数的法门,就是要我们洗去心中的尘垢。还给它本来无染的一片洁净。求道的过程无非是洗心涤虑、净化生命的工夫,等到天清月现,朗照大地的时候,就是与诸佛同游毕竟空的良辰!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68) 鸡蛋(0)
发表于 2011-11-9 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9 G3 [1 _$ o) x* {9 n随缘受益。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1-11-22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有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6 16:39 , Processed in 0.091210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