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近期以来,我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了研究和争论,希望弄清楚美国经济是否已经陷入了新的衰退,但实际上,这却不是最重要的问题。' g+ _9 t. w) H
2 X% c; _+ c" K% Z* N' S 美国经济是否已经在技术层面满足了神秘的“衰退”界定的所有要求,其实大多数人并不在意。他们在意的是他们是否有一个工作,是他们的收入增长速度是否赶得上生活开支的增长速度,是他们是否能够购买或者是保住自己的住宅,以及他们的储蓄是否在按照计划增长,以保证他们可以退休,或者是可以送孩子上大学。
9 _: M2 d3 L% m$ u7 w, B- x# Y8 Q' R9 P: w' W/ }1 K9 ^, L6 z1 ^
经济当然是重要的,但是重要并不在于其抽象的意义。比如说,增长0.5%和收缩0.5%技术上说来是有差别的,但是在现实中,其实是一样的疲软,都不足以让人们感到安心。事实上,2009年底到2010年初,经济增长速度一度达到4%的时候,大众的感觉依然和衰退差不了多少,因为就业机会缺乏,工资增长阙如。9 F$ ?6 _: W5 ~
7 ^3 k$ ^/ t- {- h- N$ Y 当经济至少以3%的速度稳定持续增长时,人们的生活才能够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其他都是没有意义的空谈。
% f4 n$ W2 b8 d4 \- c2 G( h; W( w* c
因此,如果我们一定要谈衰退的话题的话,那么我们还不如考虑一下如果衰退到来,会有多大的破坏。8 R0 p! y9 i8 J2 q( I, R0 k {: \; E: p
. o2 | g$ ?% A0 B. h+ |2 G 首先,根本不存在所谓良性衰退这个东西。产出和收入的持续下滑只能导致就业机会的损失,股票的熊市,企业的破产,住宅抵押赎回权的丧失,人们的无所事事,以及机会被错过,不再回来。- G* \1 V; i) b T
5 N' i; ~! J1 E1 H3 S9 U
不过,我们倒确实有个理由对可能已经到来的衰退略略乐观一点,因为它可能会没有正常的衰退那么严重。何以见得?我们已经瘫在了地上,还有谁能把我们打倒?7 w8 G, V% u5 ^( u8 |
/ Q2 z& X# @6 @' {. R
我们经济当中那些在衰退时大踏步后退,而在扩张时大踏步前进的领域,即景气周期性部门,现在都在极端的疲软状态中。
2 h' a H0 N+ I8 S) E5 P4 ]
5 ]+ \4 }: q0 i2 j/ V6 H 正常情况下,这样的部门在扩张中都会走过头,造成巨大的不均衡,而在衰退中自然又要矫枉过正。可是,现在却是另外一个故事。3 M) s ?+ a0 J1 ~) `) U8 }
& r. O! X1 |3 {/ C( P2 p 比如说,住宅建筑行业,泡沫破灭以来是全面崩溃的景象,在正常情况下,现在正应该飞速扩张,准备迎接新一轮打击,而现实却是依然满目疮痍。这种情况之下,建筑投资显然不可能进一步降低,而在新一轮衰退中失业的建筑工人也不会很多,因为该失业的早就失业了。3 i, s9 M! f; o- X4 Z Q I9 B9 p
; t' U! ~0 b6 I1 b( T' v7 A8 @ 正常逻辑之下,大量多余库存常常都是衰退的诱因。可是这一次,库存相对于销售的比例是低的,即便需求有所下滑,要让库存和需求一致,也不需要多大的伤筋动骨的调整。) L P2 ]! b: _2 `
$ i" R* |, B/ d" B. _% {5 X0 N 至于耐久消费品的购买和企业的建筑投资,其实根本就没有复原过。
0 r+ k0 |) J$ d1 X' e& i' ~: _
# c" ]3 f$ x; a6 l 应该说,在景气循环部门当中,真正唯一一个已经起飞的,只有企业设备和软件开支。
' m& g* W1 _$ I9 A$ C6 b" }! _' w4 ?$ M+ X4 R M6 l* Q2 i
当然,应该承认的是,现在也确实存在一些非同寻常的因素,使得我们新一轮的衰退可能会更深重,持续时间更长。比如说,现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恐怕都很难帮上忙了。利率已经低到不可能再低了。
. q! J: {) X, J( S; F( J' E! B. g/ o1 `% k) a
诚然,如果我们真的再次滑入衰退,我们完全有可能从联储那里得到新的量化宽松,或者从议会那里得到新的减税,但是即便如此,这些工具刺激增长的功用也比不得以往了。事实上,除非目前的局面发生巨变,不然未来几年之内,在收入下滑局面下,要达到赤字缩减的目标,联邦开支和州及地方开支都只有削减一途,这就意味着财政面只能扮演经济遏制者,而不是相反的角色。4 b" ]4 w% b) V3 y
0 g* C% s$ Y) Q {5 J! t 此外,由于工资税已经被降低,由于许多人已经在领取失业救济,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这一次能够发挥的缓冲作用也很值得怀疑。
9 M/ D$ M& o1 f) y
' g0 G: q( ?' P' c 更不必说,还有一个变数会使得下一轮衰退更加糟糕,那就是欧洲。" F( c& m" { f1 l* a1 F8 b7 ~
0 g0 w* \) o# V \ 没有人真正知道一场欧洲的衰退或者金融危机会对美国造成怎样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目前的全欧危机实在说不上有什么先例。他们的债务,他们的银行和我们的金融系统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联,目前还看不清楚。欧洲一家或者几家主流银行的倒闭,究竟会在这里造成多大的信贷压力?我们的股市会受到怎样的影响?谁知道欧元乱局最后会是怎样一个句号?
; N: m/ J4 j7 s v6 J4 \' c
% e% u, v1 B1 N' { 雷曼兄弟事件之后,已经没有谁会傻到拍胸脯放出预言了。
6 j% G7 n' ~& z9 X7 A& P9 M5 l) P" R
9 d: I& F1 Y. B" e$ C 我们知道的是,美国的出口20%以上都是针对欧洲市场。一旦欧陆发生严重衰退,受到影响的除了美国出口商之外,肯定还会有我们北美、亚洲和拉美的贸易伙伴们。在典型衰退当中,出口增长通常都会帮助我们尽快走到结尾,但是如果欧元正在走向死亡,我们这次恐怕就很难找到这方面的支持了。
2 u* r( X; Z+ r( _) U) \+ k& Q" L# e5 C4 C4 ?) i7 r
前述这些积极的因素和消极因素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抵消,之后的结果会是怎样?要做出这样的评估确实困难。高盛证券的经济学家们表示,他们觉得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只有40%,如果真的发生衰退,也将是相对温和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缩水幅度将只有1.4%,低于2.3%的平均水平,也低于5.1%的2008年到2009年大衰退。他们还估计,如果衰退到来,失业率将从目前的9.1%增长到11%至12%。" y* F2 n$ S* t% F/ `8 e; G
; @; \8 z+ F" M* m4 c Jerome Levy预测中心的经济学家莱维(David Levy)则要悲观一些,他认为,一旦欧洲危机将美国拖进衰退,则失业率将达到12%至13%。莱维估计新的衰退要比刚刚结束的更加可怕,因为在新的经济形态之下,和过去六十年不同的是,债务的增长水平不能超过收入的增长水平,这就意味着政治面其实是在挖私营部门的墙角。5 A1 [3 C O }5 M* I+ R4 B
) y1 ]- d. Q q4 v- i
莱维强调:“最可怕的,正是政府和政治家们的愚昧。”
. J5 e- y# U6 j9 z* l
4 B1 e$ @' q- k9 C 财政政策是最大的变数。它可能会让经济增长得更快一点,也可能让衰退变得更严重一点。(子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