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78|回复: 1

[加国新闻] 老人移民为哪般:别戴有色眼镜看他人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1-8-22 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作者:珮竹3 L! f# L; k/ h, L7 o& S
) U5 }5 x( M. D; \4 c" z6 U
老人要不要移民加拿大,本来是各人家里的私事,在多伦多却成了不可碰触的敏感话题。之所以说“敏感”是因为很多第一代中国移民对老人团聚移民所持态度截然相反;“不可碰触”则是因为双方态度都很激烈,主张“移”的高举孝道大牌,只有团聚才能尽孝;反对“移”的则坚持老人从未为加拿大社会做过任何贡献,却在使用加国的社会福利,占了纳税人的“便宜”。
! W$ @* _7 e! R% L/ r% S3 r+ D4 Q) E: I) ]! A3 A( o0 _
老人移民究竟为哪般? 2 U# Q* k' i3 X2 `# ?

& Y# C8 h- m5 H1 m# V# S在网上看到一个老人写的一篇文章,文中描述了自己在加拿大帮助子女照顾家庭,照顾孙儿女的生活乐趣,以及因为对社会的逐渐了解而爱上了这个国家的转变过程。没想到这样一篇普通的文章,却遭到很多读者的贬斥,像这么大岁数了还在为儿女做保姆,真是教育失败啊;像移民加拿大还不就是看上了这里的养老福利,真是丢人啊之类的评论,让我冷汗直冒,让父母做家务的儿女就是不孝?享受了加拿大的社会福利就是丢人? . M5 B) h) i+ P1 t  `
5 f/ g: e. t. n3 K1 d  I: `
这让我想起朋友那懂事儿的妹妹。朋友来加十年拳打脚踢,一面读书、工作,一面拖儿带女操持家务,现如今孩子上学了,经济也宽绰了,朋友便想邀请自己的父母来加探亲,让父母享享清福。她父母临来之前,朋友的妹妹打来电话说:“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喜欢坐在家里看电视,或者跟着旅游团观光。妈妈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躲在厨房里煎炒烹炸,不管好不好吃,你们表示出爱吃,妈妈就心满意足了;爸爸刚退休,就怕被人说成是没用的废人,如果他抢着跟你接送孩子,或者做家务,千万别拒绝他。他们觉得能帮你做家务是一种幸福,你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是一种孝顺。”
' _+ Q3 b4 s( h! [' i4 Q* _( v3 t
, {( ?. m) W; W' e听了朋友妹妹的这番话,忽然间对孝顺有了一种新的理解:何谓孝顺,顺者为孝。的确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喜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们喜欢展示并不精湛的厨艺,喜欢在院子里栽花弄草,或者只要能与孙儿女朝夕相处,就觉得这是最美好的生活了,从来也没有把做家务,带孩子看成一种孝与不孝的界限。很多老人对生活的要求很简单,只要一家人相守在一起就可以了,与移民、与社会福利无关。可见每家对“孝道”的理解并不一样,对孝道的要求也不一样,所以对于他人的孝与不孝我们应该给与尊重而不是依着自己的标准横加指责。 : S9 e: a$ ~* N8 J* O1 Q, T7 E% C

7 h9 _% o- j5 M* j/ |1 R' p- K  v中国移民潮的高峰期大约是两千年左右,也就是说大多数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们,也不过在加拿大生活了十年左右,随之而来的老人甚少有已经在加拿大生活了十年并已经满足社会福利申请条件的,换言之,这些移民团聚的老人多数还是为儿女经济所担保着。有些老人之所以移民,不是为了移民而移民,而是为了更方便地与儿女团聚。 * I% R2 e3 E+ {9 x0 N; u
' t1 q$ ^, L" Q" H
我的来自青海某个小城市的邻居就是为了让父母方便行走于中加两国之间而为父母移民的。邻居的父母十年前第一次申请探亲签证,为了快捷和安全,决定弃用邮寄签证的方式,自己转换几趟火车到北京的大使馆办理签证手续;第二次探亲时,他们再次换乘火车投宿北京到大使馆办理签证手续。因为这样,邻居才想到了父母移民的事,如果父母有了枫叶卡,就不用一次又一次地为了签证而奔波于家乡与北京之间了。后来邻居的父母对我说,移民本来不是目的,现在倒发现了它的好处,可以省去每次探亲签证的麻烦,尤其对那些生活在附近城市没有加拿大使领馆或者干脆生活在中国偏远地区的加国移民亲属来说,团聚移民使他们的探亲行程变得容易了。可见对移民来的老人,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地认定,他们就是为了享受加拿大的养老福利而移民的,现在,邻居的父母眼见着孩子和孙子在加拿大的生活越来越稳定,便放心地放弃了加拿大的移民身份,“回流”中国安度晚年了。
/ m! C8 @) G! z( p  v
. q" L# H' M* K( y/ Z/ Q( r当年很多人选择移民加拿大的时候,盛赞加拿大是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社会。
8 \. G' K# M' n% i% j% L9 h  f; M; x4 H* R7 B' Z4 h# A3 y
对于“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移民们好像已经毫无争义地接受了,比如说,虽说加拿大是免费义务教育,但是居民们每年缴纳的地税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是用于中小学教育,即使你的家庭没有正在读书的孩子;另外政府用于儿童社区活动、图书馆建设等社会福利的费用也多来自于居民所缴纳的税项,似乎没听说过没有孩子的家庭对政府提出抱怨。
7 R  [/ k% o+ ~, X4 J% }# C) g# g+ a
但偏偏对于各种养老福利的使用,常有刺耳的议论,他们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工作缴税,却被政府用来照顾与己毫无关系的老年移民,是社会资源的一大浪费。也有些人一面谴责他人不懂孝道,一面反对赡养老人的社会性,这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啊。对社会资源的分配我们有监督的权利与义务,当然也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但我想尊重和理解应该是出声前最该先做好的那部分吧?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11-8-22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识一些新新移民的父母,只有一个孩子,他们用毕生积蓄供孩子来加拿大读书,毕业了留在加国服务。( l  `; g* m8 s% z$ u
这些新新移民的父母,理所当然应该办移民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21 11:03 , Processed in 0.149080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